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0990发布日期:2020-09-15 19:3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属于动力电池的热量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对电池使用有重要影响,据实验研究表明,当电池组环境温度过低或者过高时,电池组内部不可逆物质生成加快,这些不可逆的物质生成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循环次数,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对动力电池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需要进行处理,为此,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中间阵列设置有通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底部以及四周均与箱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盒顶面与箱盖底面相贴合,所述安装盒底部以及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电池包,所述安装盒底部四角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箱体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内设置有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盒四周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框与固定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顶部四角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栓尾依次贯穿箱盖以及固定框与箱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两侧对称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于安装槽四周,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内壁与风扇箱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框远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栓尾贯穿密封框与箱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防尘网,且所述第一防尘网分别与风扇箱以及密封框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与通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安装盒底部以及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通过风扇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将电池包上的热量由两侧以及底部抽出并排走,对电池包的散热更加的充分。

2、通过设置固定框、固定槽以及第一螺栓,能够更加稳定以及方便的将固定框与箱盖以及箱体之间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密封槽以及密封框,能够加强风扇箱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并使用第二螺栓,将密封框与箱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网以及第二防尘网,能够使灰尘不易进入箱体以及安装盒内,从而对电池包进行防护,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的安装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箱盖;3、通孔;4、安装盒;5、散热孔;6、电池包;7、固定块;8、安装槽;9、风扇箱;10、风扇;11、固定框;12、固定槽;13、第一螺栓;14、密封槽;15、密封框;16、第二螺栓;17、第一防尘网;18、第二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盖2顶部中间阵列设置有通孔3,保证安装盒4内的通风,从而保证风扇10能够将电池包6上的热量抽出,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安装盒4,所述安装盒4底部以及四周均与箱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盒4顶面与箱盖2底面相贴合,所述安装盒4底部以及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5,且所述散热孔5阵列分布,增加热量的抽出范围,从而更全面以及充分的对电池包6进行散热,所述安装盒4内设置有电池包6,所述安装盒4底部四角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箱体1两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设置有风扇箱9,所述风扇箱9内设置有风扇10,将电池包6上的热量抽出,并排出箱体外,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7,且所述第一防尘网17分别与风扇箱9以及密封框15相对应,所述箱盖2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8,所述第二防尘网18与通孔3相对应,使灰尘不易进入箱体1以及安装盒4内,从而对电池包6进行防护。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盒4四周顶部设置有固定框11,所述箱体1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框11与固定槽12相匹配,所述箱盖2顶部四角设置有第一螺栓13,所述第一螺栓13栓尾依次贯穿箱盖2以及固定框11与箱体1螺纹连接,更加稳定以及方便的将固定框11与箱盖2以及箱体1之间进行固定。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开设有密封槽14,所述密封槽14设置于安装槽8四周,所述密封槽14内设置有密封框15,所述密封框15内壁与风扇箱9固定连接,加强风扇箱9与箱体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密封框15远离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栓尾贯穿密封框15与箱体1螺纹连接,将密封框15与箱体1之间进行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电池包6安装在安装盒4内,并在箱体1顶部设置箱盖2,使用第一螺栓13,将箱盖2、固定框11以及箱体1之间进行固定,在箱盖2顶部安装第二防尘网18,使第二防尘网18与通孔3相对应,将风扇箱9安装在安装槽8内,使密封框15处于密封槽14内,使用第二螺栓16,将密封框15与箱体1之间进行固定,并在箱体1两侧安装第一防尘网17,使第一防尘网17与风扇箱9相对应,使用时,开启风扇10,通过安装盒4与箱体1之间的间隙,并配合散热孔5,将电池包6上的热量通过左右两侧以及底部抽出,并通过风扇10排出,对电池包6的散热更加的充分,实用性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盖(2)顶部中间阵列设置有通孔(3),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安装盒(4),所述安装盒(4)底部以及四周均与箱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盒(4)顶面与箱盖(2)底面相贴合,所述安装盒(4)底部以及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5),且所述散热孔(5)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盒(4)内设置有电池包(6),所述安装盒(4)底部四角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箱体(1)两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设置有风扇箱(9),所述风扇箱(9)内设置有风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4)四周顶部设置有固定框(11),所述箱体(1)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框(11)与固定槽(12)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顶部四角设置有第一螺栓(13),所述第一螺栓(13)栓尾依次贯穿箱盖(2)以及固定框(11)与箱体(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开设有密封槽(14),所述密封槽(14)设置于安装槽(8)四周,所述密封槽(14)内设置有密封框(15),所述密封框(15)内壁与风扇箱(9)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框(15)远离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栓尾贯穿密封框(15)与箱体(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7),且所述第一防尘网(17)分别与风扇箱(9)以及密封框(15)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顶部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8),所述第二防尘网(18)与通孔(3)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中间阵列设置有通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底部以及四周均与箱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盒顶面与箱盖底面相贴合,所述安装盒底部以及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电池包,所述安装盒底部四角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箱体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内设置有风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安装盒底部以及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通过风扇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将电池包上的热量由两侧以及底部抽出并排走,对电池包的散热更加的充分。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易得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