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插座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6087发布日期:2020-11-03 23:5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插座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插座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作为电力领域的常见元器件,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电连接器插头以及与该电连接器插头配套的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插座设置在物体壳体上,通过电连接器插头向外排线。其中,在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连接器插座这两个部件中,一个部件连接电源件,另一个部件则连接大电流电器。

在使用电连接器做接线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需要一个手持电连接器插头,另一个手负责将电连接器插座与电连接器插头做配合插接,以实现这两个部件的电连接,并且利用双手的操作来锁紧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连接器插座,确保两者的电连接效果。当然,如果需要解除这两个部件的电连接时,仍然需要操作者双手操作才能完成。如此以来,导致对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的解锁操作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配合上述电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器插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有上述电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壳体,形成有一端开口的腔体,该插头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腔体的通孔;

按钮,位于插头壳体的外侧,该按钮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所述腔体内;

盖板,与插头壳体配合以封闭腔体的开口;

卡扣结构,位于插头壳体的腔体内,该卡扣结构的第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腔体内,卡扣结构的第二端具有配合按钮的延伸部顶触的受力部,受力部具有能够与插入的电连接器插座相互锁扣的锁扣部;

以及能随卡扣结构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件,弹性件位于插头壳体内。

当需要将处于对插状态的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做分离时,摁压该电连接器插头的按钮,使得按钮的延伸部顶触到卡扣结构的受力部,此时整个卡扣结构会发生转动,继而卡扣结构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结构的锁扣部就会与电连接器插座相互分离,从而实现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连接器插座之间的解锁效果。

为了使得按钮的延伸部可以准确地顶触到卡扣结构的受力部,以提高解锁的效果,在该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插头中,所述插头壳体的腔体内具有限定延伸部在该腔体内移动的引导部。

在该电连接器插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件可以由多种结构设置形式。例如,可以选择所述弹性件为扭簧,该扭簧的一端设置在插头壳体的腔体内,扭簧的另一端被卡扣结构限位,使得该扭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在按钮的延伸部顶触到卡扣结构的受力部后,扭簧会随着卡扣结构的转动而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扭簧被拉伸变形,此时的弹性件具有弹性张力,一旦施加在按钮上的摁压力消失,弹性件又会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原始状态,再次实现卡扣结构与电连接器插座之间的相互锁扣效果。

作为卡扣结构在腔体内的转动设置方式,该电连接器插头还包括有设置在腔体内的转轴,所述卡扣结构的第一端具有供转轴穿过的转轴孔。具体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

首端部,具有凹槽,该凹槽的底部形成有所述的转轴孔,形成该凹槽的侧壁上至少具有一缺口;

末端部,与首端部一体成型,该末端部上具有所述的受力部和所述的锁扣部;

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穿过缺口后固定在腔体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凹槽的内侧或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穿出至凹槽的外侧且位于腔体内。

另外,具体到上述的卡扣结构,所述末端部呈与所述首端部相衔接的弧形状,所述锁扣部位于该末端部的远离首端部的一端。

在该电连接器插头中,转轴可以由多种设置位置。例如,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在盖板上或者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在形成腔体的所述插头壳体的内壁上。

当然,在该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插头中,弹性件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设置结构。该弹性件选用弹簧。具体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形成腔体的插头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卡扣结构上。这样,摁压电连接器插头的按钮,使得按钮的延伸部顶触到卡扣结构的受力部,此时整个卡扣结构会发生转动,继而卡扣结构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结构的锁扣部就会与电连接器插座相互分离,从而实现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连接器插座之间的解锁效果。

另外,在该电连接器插头中,所述插头壳体还可以具有配合电连接器插座的插接端部以及连通所述腔体的延伸端部,所述插接端部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圈,所述电连接器插头还具有:

导电部件,其第一端位于插头壳体内,其第二端位于插头壳体的外侧;

绝缘管,套设于导电部件的第二端的外侧;

锁紧螺母,套设在绝缘管的外侧,z该锁紧螺母与延伸端部紧固在一起。其中,此处的锁紧螺母与延伸端部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在一起。

当然,所述导电部件上还形成有设置在插头壳体内的导电柱,导电柱具有配合电连接器插座的中空腔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合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插座具有:

插座壳体,具有中空腔体;

插针,其首端穿过中空腔体,该插针的末端位于中空腔体的外侧;

防触帽,套设在所述插针的首端的外侧;

垫圈,套设在插座壳体的外侧;

密封圈,套设在插针的外侧且位于插针首端与插针末端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需要将处于对插状态的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做分离时,摁压该电连接器插头的按钮,使得按钮的延伸部顶触到卡扣结构的受力部,此时整个卡扣结构会发生转动,继而卡扣结构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结构的锁扣部就会与电连接器插座相互分离,从而实现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连接器插座之间的解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的电连接器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插头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电连接器插头的按钮被摁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电连接器插头的按钮被摁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的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的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电连接器插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二中电连接器插头(分离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电连接器插头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11、按钮12、盖板13、转轴14、卡扣结构15和弹性件16;其中:

插头壳体11形成有一端开口100的腔体10,该插头壳体11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腔体10的通孔110;按钮12位于插头壳体11的外侧且该按钮12具有延伸部121,延伸部121位于腔体10内;

盖板13与插头壳体11配合以封闭腔体的开口100;转轴14则设置在腔体10内;卡扣结构15位于插头壳体11的腔体10内,该卡扣结构15的第一端具有供转轴14穿过的转轴孔150,卡扣结构15的第二端具有配合按钮12的延伸部121顶触的受力部151,受力部151具有能够与插入的电连接器插座2相互锁扣的锁扣部1511;弹性件16位于插头壳体11内,该弹性件16采用扭簧,扭簧的一端设置在插头壳体11的腔体10内,扭簧的另一端被卡扣结构15限位,使得该扭簧处于被压缩状,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该弹性件16能够随卡扣结构15转动时而发生弹性形变。具体到转轴14的设置方式,该转轴14的一端可以设置在盖板13上,转轴14的另一端穿过转轴孔150后设置到形成腔体10的插头壳体内壁上。当然,也可以是转轴14的一端设置在形成腔体10的插头壳体内壁上,转轴14的另一端穿过转轴孔150后设置在腔体10内(比如是设置在盖板13的内侧壁上)。

具体地,参见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卡扣结构15包括:

首端部152,具有凹槽1520,转轴孔150形成于该凹槽1520的底部,并且形成该凹槽1520的侧壁上至少具有一缺口1521;

末端部153,与首端部152一体成型,该末端部153上具有所述的受力部151和锁扣部1511;其中,扭簧的一端穿过缺口1521后固定在腔体10内,扭簧的另一端套设于凹槽1520的内侧。如此,在按钮12的延伸部121顶触到卡扣结构的受力部151后,扭簧会随着卡扣结构的转动而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扭簧被拉伸变形,此时的弹性件具有弹性张力,一旦施加在按钮上的摁压力消失,弹性件又会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原始状态,再次实现卡扣结构与电连接器插座之间的相互锁扣效果。当然,此处的扭簧的另一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直接穿出至凹槽1520的外侧且位于腔体10内。

另外,插头壳体11的腔体10内具有限定延伸部121在该腔体10内移动的引导部17。

具体地,参见图3~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插头壳体11具有配合电连接器插座2的插接端部111以及连通腔体10的延伸端部112,插接端部111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圈18,当然,电连接器插头1还具有:

导电部件191,其第一端1911位于插头壳体11内,其第二端1912位于插头壳体11的外侧;

绝缘管192,套设于导电部件191的第二端1912的外侧;

锁紧螺母193,套设在绝缘管192的外侧,该锁紧螺母193与延伸端部112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两者紧固在一起。其中,导电部件191上形成有设置在插头壳体11内的导电柱194,导电柱194具有配合电连接器插座2的一端插入的中空腔体1940。

参见图6~8所示,该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插座2以及上述的电连接器插头1。其中,参见图4所示,此处配合上述电连接器插头1的电连接器插座2具有:

插座壳体21,具有中空腔体20;

插针22,其首端221穿过中空腔体20,该插针22的末端222位于中空腔体20的外侧;

防触帽23,套设在插针22的首端221的外侧;

垫圈24,套设在插座壳体21的外侧;

密封圈25,套设在插针22的外侧且位于插针首端221与插针22的末端222之间的位置。

以下对该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插接操作过程做出说明:

当需要将处于对插状态的电连接器插头1与电连接器插座2做分离时,摁压该电连接器插头1的按钮12,使得按钮12的延伸部121顶触到卡扣结构15的受力部151,此时整个卡扣结构15会随着转轴14发生转动,继而卡扣结构15带动弹性件16发生弹性形变,卡扣结构15的锁扣部1511就会与电连接器插座2相互分离,从而实现电连接器插1头和电连接器插座2之间的解锁效果。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11所示,该实施例二提供另外一种结构的电连接器插头。与实施例一的电连接器插头不同之处在于,在该实施例二的电连接器插头中,弹性件16的一端设置在形成腔体10的插头壳体11的内壁上,弹性件16的另一端则设置在卡扣结构15上。这样,当需要将处于对插状态的电连接器插头1与电连接器插座2做分离时,当卡扣结构15的受力部151受到按钮12的延伸部121的顶触后,弹性件16随着卡扣结构15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压缩形变,卡扣结构15的锁扣部1511就会与电连接器插座2相互分离,从而实现电连接器插1头和电连接器插座2之间的解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