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6083发布日期:2020-11-03 23:5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1和弹性卡钩12,所述绝缘本体11设有弹性卡钩固定槽13和弹性卡钩按键14,所述弹性卡钩12设置在所述弹性卡钩固定槽13中,所述弹性卡钩12包括钩爪121和第一接触部122,所述弹性卡钩按键14包括与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141。如图1和图2所示,当该电连接器要拔出时,用手往x1方向按压弹性卡钩按键14,使第二接触部141与第一接触部122接触,从而驱动钩爪121往x1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使电连接器拔出。另外现有技术1(cn204333385u)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卡钩按键、卡钩、和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包括第一金属壳和第二金属壳。

不足之处是:当弹性卡钩按键14往远离弹性卡钩12的方向(即x2方向)位移过大时,弹性卡钩按键14发生弯曲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器,阻止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过大,从而防止弹性卡钩按键发生弯曲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

弹性卡钩,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

弹性卡钩按键,与所述绝缘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弹性卡钩按键为一体化结构;

第二限位件;

其中,当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绝缘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设有第一突部,所述第二限位件设有第二突部,其中,当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突部与第二突部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t形状,所述第二限位件为l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突部可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单侧或两侧,所述第二突部可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单侧或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限位,以阻止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过大。具体是:当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从而阻止了弹性卡钩按键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过大,防止弹性卡钩按键发生弯曲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当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过大时,弹性卡钩按键发生弯曲断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限位,以阻止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过大。具体是:当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从而阻止了弹性卡钩按键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过大,防止弹性卡钩按键发生弯曲断裂。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应用于fpc连接器、ffc连接器和低压差分信号连接器(简称lvds连接器)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200,包括绝缘本体210、弹性卡钩220、弹性卡钩按键230、第一限位件240和第二限位件250。

所述绝缘本体210与所述弹性卡钩220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本体210与所述弹性卡钩按键230通过注塑成型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240与所述弹性卡钩按键230通过注塑成型成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二限位件250与所述绝缘本体210固定连接,具体是:所述第二限位件250与所述绝缘本体210铆接;也可以是:第二限位件250设有插销(图未示出),所述绝缘本体210设有销孔(图未示出),该插销与该销孔过盈配合使第二限位件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限位件250与所述绝缘本体210通过胶水固定在一起。

其中,当弹性卡钩按键230往远离弹性卡钩220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40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240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230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220的方向位移。

该第一限位件240、弹性卡钩按键230和绝缘本体210的材质可以都是绝缘材质。

该第二限位件25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胶。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

所述第二限位件250与所述绝缘本体210为一体化结构。具体是:所述绝缘本体21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50通过注塑成型成为一体化结构。

该第二限位件25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实施例三:

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连接器300,包括绝缘本体310、弹性卡钩320、弹性卡钩按键330、第一限位件340和第二限位件350。

所绝缘本体310与所述弹性卡钩320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本体310与所述弹性卡钩按键330通过注塑成型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340与所述弹性卡钩按键330通过注塑成型成为一体化结构。

还包括金属壳360,所述金属壳36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0固定连接。具体是:所述第二限位件350与所述金属壳360铆接;也可以是:第二限位件350设有卡扣(图未示出),所述金属壳360设有卡槽(图未示出),该卡扣与该卡槽扣合使第二限位件350与金属壳360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限位件350与所述金属壳360通过胶水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该金属壳360设有接地端子(图未示出),该接地端子与接地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360包括第一金属壳360a和第二金属壳360b,所述第二限位件350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壳360a和第二金属壳360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壳360a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31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壳360b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310的下表面。

该第二限位件35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胶。

其中,当弹性卡钩按键330往远离弹性卡钩320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340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340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340与第二限位件350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330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320的方向位移。

实施例四:

如图6和图8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是:

所述金属壳36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0为一体化结构。具体是:所述金属壳36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50通过冲压成型构成为一体化结构,也可以通过注塑成型。

优选地,该金属壳360设有接地端子(图未示出),该接地端子与接地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360包括第一金属壳360a和第二金属壳360b,所述第二限位件350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壳360a和第二金属壳360b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壳360a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31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壳360b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310的下表面。

该第二限位件350的材质是导电金属。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

所述第一限位件240设有第一突部241,所述第二限位件250设有第二突部251。

常态下,第一突部241与第二突部251互相错位,当弹性卡钩按键230往远离弹性卡钩220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40也发生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件240停止位移时,所述第一突部241的侧面与第二突部251的侧面处于接触的状态,此时,弹性卡钩按键230停止往远离弹性卡钩220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240为t形状,所述第二限位件250为l形状,所述第二限位件250为两个且上下对称。通过上述结构,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接触时,可以有两个接触点,这样防止第一限位件从第二限位件由于只有一个接触点而容易脱出,两个接触点使第一限位件240与第二限位件250限位更稳定。

该第一限位件可以为板状、块状、条状,优选为块状。

该第二限位件可以为板状、块状、条状,优选为板状。

该实施例五可以用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限位件250、350、251和第一限位件240、340、241的配合限位结构可以是双侧限位(即从第一或第二限位件的两个侧向都能进行限位),也可以是单侧限位(只在其中的一侧进行限位),只要保证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阻止弹性卡钩按键往远离弹性卡钩的方向位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断裂等原因造成限位功能失常即可,都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保护范围内。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