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及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839发布日期:2020-11-19 19:3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制冷装置及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及激光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激光器一般都设置有两块水冷板,一块水冷板用于对光路制冷,另一块水冷板用于对电路制冷,从而造成激光器体积大、质量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及激光器,用于减小激光器的体积,降低激光器的质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用于激光器,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件;

所述激光器的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均安装于所述制冷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

所述制冷件形成有制冷管路,且所述制冷管路中流通有制冷液;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制冷管路的上游,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制冷管路的下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管路呈曲折状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管路包括连接管路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子管路;相邻两个所述子管路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处的所述子管路的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处的所述子管路的密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管路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矩形的一条边与所述制冷件的安装面平行,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件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用于连接所述激光器的安装板,以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制冷件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件形成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激光器的电器元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件的边缘开设有安装槽,用于和所述激光器的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件呈板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安装于所述制冷件的板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制冷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制冷装置用于激光器,制冷装置包括制冷件;激光器的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均安装于制冷件,第一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具体地,第一发热元件可为泵源,第二发热元件可为电源,一般来说,泵源的产生的热量要远远高于电源产生的热量。

制冷件形成有制冷管路,且制冷管路中流通有制冷液,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安装在制冷件上,制冷管路中流通的制冷液能够吸收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且第一发热元件位于制冷管路的上游,第二发热元件位于制冷管路的下游,流动的制冷液先经过发热量较大的第一发热元件先对其制冷,然后经过发热量较小的第二发热元件先对其制冷,以实现更加合理的制冷。

本申请的制冷装置只利用一块制冷件即可对激光器的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进行合理散热,减轻了装置的重量,缩小了装置的体积。

本申请还提供了激光器,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制冷装置。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激光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激光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第一发热元件;102-第二发热元件;103-制冷件;104-制冷管路;105-子管路;106-安装柱;107-安装板;108-安装槽;109-支撑架;110-进液口;111-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制冷装置用于激光器,制冷装置包括制冷件103;激光器的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均安装于制冷件103,第一发热元件101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发热元件102产生的热量,具体地,第一发热元件101可为泵源,第二发热元件102可为电源,一般来说,泵源的产生的热量要远远高于电源产生的热量。

制冷件103形成有制冷管路104,且制冷管路104中流通有制冷液,制冷液一般为纯净水;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安装在制冷件103上,制冷管路104中流通的制冷液能够吸收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产生的热量。且第一发热元件101位于制冷管路104的上游,第二发热元件102位于制冷管路104的下游,也就是说,流动的制冷液先经过发热量较大的第一发热元件101先对其制冷,然后经过发热量较小的第二发热元件102先对其制冷,以实现更加合理的制冷。

参见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制冷管路104的进液口110和出液口111,第一发热元件101位于进液口110处,第二发热元件102位于出液口111处,图中的箭头示出了制冷液的流动方向。

本申请的制冷装置只利用一块制冷件103即可对激光器的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进行合理散热,减轻了装置的重量,缩小了装置的体积。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制冷管路104呈曲折状延伸。具体地,制冷管路10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管路105,相邻两个子管路105顺次相接以形成曲折状的制冷管路104,制冷液在往复曲折设置的制冷管路104中流动,从而加长了制冷液的流动路径,以实现对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更好的制冷效果。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多个子管路105平行设置,可延伸至制冷件103的边缘位置增长制冷路径,多个子管路105通过连接管路顺次连接形成曲折状的制冷管路104。可选地,连接管路与子管路105垂直设置。子管路105规律设置以使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的各部位散热更加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由于第一发热元件101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发热元件102产生的热量,设置位于第一发热元件101处的子管路105的密度大于位于第二发热元件102处的子管路105的密度,即位于第一发热元件101处的子管路105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位于第二发热元件102处的子管路105的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保证发热量更大的第一发热元件101能够快速散热,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的散热方案更加合理。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制冷管路104的横截面呈矩形,矩形的一条边与制冷件103的安装面平行,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均安装于安装面,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保证第一发热元件101、第二发热元件102与制冷管路104的接触面更大,即冷却面积更大,且不影响冷却液的流动效果。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中的制冷装置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制冷件103设置有安装柱106,安装柱106用于连接激光器的安装板107,以使安装板107与制冷件103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激光器的体积更小,在激光器中还设置了安装板107,安装板107与制冷件103间隔设置,即形成了第二层支撑结构。安装板107上安装有发热量小的元器件,这些元器件无需制冷装置对其制冷,只需自然散热即可。安装柱106起到连接安装板107与制冷件103的作用,并使二者间隔一定距离,不占用制冷件103上的安装空间。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制冷件103形成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激光器的电器元件,且便于对电器元件进行拆装操作。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制冷件103的边缘开设有安装槽108,用于和激光器的支撑架109连接。具体地,支撑架109包括设置于制冷件103边缘的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能够对制冷件103进行支撑,且使制冷件103的下部形成空腔,以使制冷件103能够迅速散热。制冷件103下部的空腔中还可以盘绕光纤,光纤与制冷件103的底面贴合,从而可以对光纤制冷散热。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制冷件103呈板状,第一发热元件101和第二发热元件102安装于制冷件103的板面,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