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323发布日期:2020-12-25 08:1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站,例如核电站、火电站等以及地铁车站、电厂、高层建筑大楼、军事设施、石油平台等各种领域中,因此,人们对电缆的质量以及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47202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包括有中心缆线,中心缆线还包括有多条内电缆,每条内电缆包括有导体,导体包括有复数个绞在一起的直径在0.4mm-0.6mm的金属丝;导体外围覆盖有第一半导体屏蔽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公开的电缆内部为实心设置,从而电缆的重量较重,不易于运输,且在安装时,电缆较重,不易于铺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具有减轻电缆重量,方便电缆运输和铺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包括内层和外层;

所述内层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有导体、绝缘层和定型层;

所述外层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有防护层和外护套;

所述防护层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减重槽,所述防护层和所述定型层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防护层和所述定型层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使用过程中,内层中的导体进行导电,外层对内层进行保护,通过连接件将定型层和防护层进牢固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强了电缆的一体性,其中防护层的外侧由于开设有多个减重槽,减重槽减小了防护层的重量,以此大幅减轻了电缆的重量,再通过外护套将防护层包覆在内,维持了电缆的基本形状,且将防护层保护在内,保护了防护层,由于电缆的重量被大幅减小,从而方便了电缆的运输和铺设。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重槽的截面呈弧形设置,多个所述减重槽均匀圆周分布在所述防护层的周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置的减重槽方便最大限度的减轻防护套的重量,且当电缆受到挤压时,减重槽方便朝向其两侧槽壁展开,从而对电缆的内层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所述防护层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减重槽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护层长度方向上的减重槽间隔设置,减重槽端部的槽壁对外护套进行支撑,外护套因此不易变形而凹陷至减重槽内,方便了维持电缆的外部形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重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延展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展槽的设置进一步减轻了防护层的重量,方便了电缆的运输和铺设,在弯折电缆时,此时防护层发生形变,此时减重槽受挤压而朝减重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收缩或张开,此时延展槽被拉伸或压缩变形,通过延展槽辅助了减重槽发生形变,从而减小了减重槽形变时损失的可能,提高了防护层对内层的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体设有三根,三根所述导体的外侧均设有所述绝缘层,三根所述导体相互螺旋缠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导体提高了电缆的导电性能,三根导体螺旋缠绕在一起,使得三根导体的一体性更好,导体之间不易松动而损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定型层之间设有填充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层将导体之间的间隙、绝缘层和定型层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提高了内层的整体性,电缆的内层不易松动,方便对内层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为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匀分布在所述定型层的周侧,多个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定型层的径向方向一致,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在定型层的外侧,另一端插设至所述防护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杆的一端插设在防护层内,从而防护层和连接杆牢固固定,以此在多个连接杆的作用下,定型层和防护层不易分开,且定型层不易相对与防护层相对运动,提高了定型层和防护层之间的一体性,提高了防护层对定型层的防护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护套内包覆有金属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网加强了外护套的结构强度,且维持了外护套的形变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减重槽的设置使得电缆的重量被大量减轻,从而方便了电缆的运输和铺设;

2.电缆受到挤压时,由于减重槽的设置,从而减重槽的相对两侧槽壁相对远离展开而完成防护层的形变,防护层发生形变时不易对内层进行挤压,从而维持了内层的基本结构,提高了对电缆的防护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3.多个连接杆将定型层和防护层连接在一起,从而在防护层发生形变时,防护层不易脱离定型层,以此内层和外层之间不易产生间隙,方便了外层对内层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套周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层;2、外层;3、导体;4、绝缘层;5、定型层;6、防护层;7、外护套;8、减重槽;9、延展槽;10、填充层;1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低烟无卤环保电缆,包括内层1和外层2。

参照图1,内层1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有导体3、绝缘层4和定型层5。导体3设有三根,导体3均有多股铜线缠绕编织而成。三根导体3的外侧均包覆有绝缘层4,绝缘层4的为橡胶材质.三根导体3相互螺旋缠绕设置。通过三个导体3而完成电缆的导电能力。

参照图1,定型层5由云母带组成,云母带设于三股导体3的外侧,且用于减小三股导体3发生相对运动的可能。定型层5的内侧与导体3之间留有间隙,且定型层5与绝缘层4之间设有填充层10。填充层10为岩棉材质制成的颗粒组成。填充层10将定型层5和绝缘层4之间的间隙进行填满,从而提高内层1的整体性,同时岩棉材料提高了电缆的耐火性。定型层5由于填充层10的作用,不易内凹而损伤绝缘层4甚至损伤导体3。

参照图1,外层2自内而外依次包括有防护层6和外护套7。

参照图1,防护层6由交联聚乙烯制成,其具有弹性形变能力。防护层6和定型层5之间设有用于连接防护层6和定型层5的连接件。连接件为多个连接杆11,多个连接杆11均匀分布在定型层5的周侧,多个连接杆11的长度方向均与定型层5的径向方向一致。连接杆11一端一体成型在定型层5的外侧,另一端插设且粘合至防护层6内。通过连接杆11将防护层6和定型层5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护层6不易与定型层5之间产生间隙和相对运动,方便了防护层6对定型层5进行保护。

参照图1和图2,防护层6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减重槽8,减重槽8的截面呈弧形设置。多个减重槽8均匀圆周分布在防护层6的周侧,防护层6的截面内设有5个减重槽8。沿防护层6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减重槽8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沿防护层6长度方向设置的相邻减重槽8之间的距离为10-15cm。减重槽8减轻了防护层6的重量,从而减轻了电缆的重量,方便了电缆的运输和铺设。当电缆受到挤压时,此时减重槽8的相对两侧槽壁相对远离,从而方便防护层6发生形变,使得防护层6不易挤压电缆的内层1,提高了防护性能。

参照图1和图2,减重槽8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延展槽9,多个延展槽9提高了减重槽8的槽底的粗糙度,从而在电缆受到挤压时,减重槽8更易发生形变。

参照图1,外护套7主要为橡胶材质,且其内部包覆嵌设有金属网(图中未示出),金属网可选为延展性较好的铜。外护套7包覆在防护层6的外侧,外护套7对防护层6进行保护。在电缆受到挤压时,此时由于减重槽8端部的槽壁对外护套7进行支撑,以此外护套7不易凹陷至减重槽8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电缆使用过程中,内层1中的导体3进行导电。外层2对内层1进行保护,通过连接杆11将定型层5和防护层6进牢固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强了电缆的一体性。其中防护层6的外侧由于开设有多个减重槽8,减重槽8减小了防护层6的重量,以此大幅减轻了电缆的重量。同时在电缆受到挤压时,减重槽8的相对两侧槽壁相对远离,从而方便防护层6发生形变,使得防护层6不易挤压电缆的内层1,提高了防护性能。再通过外护套7将防护层6包覆在内,维持了电缆的基本形状,且将防护层6保护在内,保护了防护层6。由于电缆的重量被大幅减小,从而方便了电缆的运输和铺设。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