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包铝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8998发布日期:2021-01-26 19:4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包铝线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包铝线材。


背景技术:

[0002]
铜包铝线是指以铝芯线为主体,外面镀铜层的电线,可以用作同轴电缆用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但是铝线材比重小,其焊接性能较弱,故在铝线材外包覆铜层,这种铜包铝线材既可利用铝比重小的优点,也可改善焊接性能,适用于电力、电器行业。但是现有的铜包铝芯线在外部挤压下发生形变,使得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包铝线材,该铜包铝线材结构新颖,通过将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嵌设于第一固定件的凹槽内,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卡接稳定性,形成固定框架,进而提高了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的相对稳定性,在外部挤压作用下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相对于芯材不易移位,防止由于铜包铝线单元的移位而发生线材产品压扁等形变现象,延长了线材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包铝线材,该铜包铝线材包括芯材、铜包覆层、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两根所述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所述第二铜包铝线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芯材的周向,所述芯材、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均设置于所述铜包覆层内;
[0005]
每根所述第一铜包铝线单元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芯材的一侧均凹设有凹槽;每根所述第二铜包铝线单元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0006]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均包括三根第一铝芯以及包覆三根所述第一铝芯外周的第一铜层。
[0007]
进一步地,三根所述第一铝芯的外壁与第一铜层的内部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0008]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第二铜包铝线单元均包括第二铝芯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二铝芯外周的第二铜层。
[0009]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均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自凹槽的侧壁向凹槽的中轴线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关于凹槽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0]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部侧壁均凹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1]
进一步地,该铜包铝线材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铜包覆层的外表面。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铜包覆层的厚度为6-12μm。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层的厚度为1-2μm。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层的厚度为2.5-3.5μm。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铜包铝线材结构新颖,通过将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嵌设于第一固定件的凹槽内,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卡接稳定性,形成固定框架,进而提高了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的相对稳定性,在外部挤压作用下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相对于芯材不易移位,防止由于铜包铝线单元的移位而发生线材产品压扁等形变现象,延长了线材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为:1—芯材、2—铜包覆层、3—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1—第一铝芯、32—第一铜层、33—第一间隙、4—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1—第二铝芯、 42—第二铜层、5—第一固定件、51—凹槽、52—限位块、6—第二固定件、61 —限位槽、7—第二间隙、8—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
见图1,一种铜包铝线材,该铜包铝线材包括芯材1、铜包覆层2、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两根所述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所述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间隔设置于所述芯材1的周向,所述芯材 1、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均设置于所述铜包覆层2内;
[0021]
每根所述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5,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5靠近所述芯材1的一侧均凹设有凹槽51;每根所述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件6,所述第一固定件5与第二固定件6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6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凹槽51内。
[0022]
本实施例中的铜包铝线材结构新颖,通过将第二固定件6的一端嵌设于第一固定件5的凹槽51内,实现第一固定件5与第二固定件6的卡接稳定性,形成矩形的固定框架,进而提高了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的相对稳定性,在外部挤压作用下,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相对于芯材1不易移位,防止由于铜包铝线单元的移位而发生线材产品压扁等形变现象,延长了线材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0023]
其中,所述芯材1为铝线材。
[0024]
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均包括三根第一铝芯31以及包覆三根所述第一铝芯31外周的第一铜层32。
[0025]
本实施例中,三根第一铝芯31呈三角形组合叠放,使得第一铜包铝线单元 3内的铝芯组成呈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提高了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自身的稳定性,不易受压形变;
而第一铜层32的设置,使得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具有较佳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并结合铜包覆层2,提高了线材产品整体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
[0026]
本实施例中,三根所述第一铝芯31的外壁与第一铜层32的内部形成第一间隙33,所述第一间隙33内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0027]
本实施例在第一间隙33的内部填充碳纤维颗粒,一方面填充后使制得的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呈圆柱状结构,抗压性能佳,不易变形,传输效果佳,且易于后加工;另一方面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导电好,且柔软、抗张强度高,能有效提高线材产品的强度,不易折断、形变,实用性高。
[0028]
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均包括第二铝芯41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二铝芯41外周的第二铜层42。
[0029]
本实施例第二铜层42的设置,使得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具有较佳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并结合第一铜层32和铜包覆层2,提高了线材产品整体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
[0030]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材1的外壁、所述第一铜层32的外壁、所述第二铜层 42的外壁与铜包覆层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7,所述第二间隙7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0031]
本实施例在第二间隙7的内部填充碳纤维颗粒,一方面填充后使制得的线材产品呈圆柱状结构,抗压性能佳,不易变形,传输效果佳,且易于后加工;另一方面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导电好,且柔软、抗张强度高,能有效提高线材产品的强度,不易折断、形变,实用性高。
[0032]
见图2,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5均设置有两个限位块52,两个所述限位块52自凹槽51的侧壁向凹槽51的中轴线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52 关于凹槽5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33]
本实施例在第一固定件5上设置的两个限位块52,可与第二固定件6的一端抵触,通过相互抵接的方式对第二固定件6进行定位、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固定件6从凹槽51内脱落而影响第一固定件5与第二固定件6的连接稳定性,实用性高。
[0034]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固定件6的端部侧壁均凹设有两个限位槽61,所述限位块52嵌设于所述限位槽61内。
[0035]
本实施例设置的限位槽61用于与限位块52相嵌合连接,形成卯榫结构的连接方式,提高第一固定件5与第二固定件6的连接稳定性,形成矩形的固定框架,进而提高了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的相对稳定性,在外部挤压作用下,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相对于芯材1不易移位,防止由于铜包铝线单元的移位而发生线材产品压扁等形变现象,延长了线材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0036]
本实施例中,该铜包铝线材还包括绝缘层8,所述绝缘层8包覆于所述铜包覆层2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绝缘层8能提高线材产品表面的绝缘性,防止发生漏电危险,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安全性,实用性高。
[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铜包覆层2的厚度为6-12μm;能对芯材1、两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和两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起到稳定的包覆作用,并保持较佳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保证整体线材的传输效率。更为优选的,所述铜包覆层2的厚度为6μm、8μm、10μm、11μm或12μm。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8的厚度为2-5μm;能提高线材产品表面的绝缘性,防止发生漏电危险,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安全性;更为优选的,所述绝缘层 8的厚度为2μm、3μm、4μm
或5μm。
[003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层32的厚度为1-2μm;能使制得的每根第一铜包铝线单元3具有较佳的强度、导电率和传输效率,保证整体线材的传输效率;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铜层32的厚度为1μm、1.2μm、1.5μm、1.5μm或2μm。
[004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层42的厚度为2.5-3.5μm;能使制得的每根第二铜包铝线单元4具有较佳的强度、导电率和传输效率,保证整体线材的传输效率;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铜层42的厚度为2.5μm、2.8μm、3.0μm、3.2μm 或3.5μm。
[0041]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