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浸水电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0261发布日期:2021-03-12 11:0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浸水电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浸水的电缆组件,适用于车辆工程、通信电源、动力机械等领域的电气线路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特种车辆、移动电站、大型机械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满足电气线路的连接,设备上使用的电缆组件也越来越多。因这些设备长期在户外使用,电缆组件经常处于振动、雨水、灰尘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为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要求电缆组件防护等级至少能达到ip54——即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的灰尘量不会影响电气正常运作,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

为使电缆组件达到抗振、防水的要求,目前电缆组件常规的设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模一体灌封成形设计,将导线和插头接触件焊接后,采用定制灌封模具,将插头尾部与导线进行整体灌封橡胶或塑料,使导线与插头连为一体,达到防水及抗振的效果。此方式的缺点是定制的灌封模具不具备通用性,需要根据插头、导线尺寸设计不同的模具,一台大型设备一般会用到几十甚至上百根电缆组件,这时需要定制几百个灌封模具,成本高、加工周期长。同时,开模一体式灌封后,一旦电缆组件中某一根芯线出现故障,因灌封胶拆解后将无法恢复,只能更换整根电缆组件,不具备维修性,且材料浪费严重。

另一种是防水尾附件设计,详见附图4,此方式需要结合插头、电缆直径,设计专用的防水尾附件,并在尾附件中安装密封圈、橡胶套,密封圈保证机械接缝处防水密封,压紧圈用于夹紧电缆,橡胶套用于电缆出现口进行密封。此方式的缺点是插头尾附件结构设计复杂,需加工连接螺帽10、套筒一14、套筒二16、压紧螺帽18等4种结构件;选配卡簧12、密封圈一11、密封圈二13、胶圈17进行结构密封,配合精度要求高;开模定制压紧圈15、橡胶套19,生产成本高;尾附件中的橡胶套19多为单圆孔结构,导致现有技术防水尾附件仅适用于单芯或多芯的整根圆形电缆,因压紧圈15、橡胶套19压缩率低,对电缆直径要求高,一种规格的尾附件适配的电缆直径范围通常不超过5mm,通用性差。目前多芯电缆中各芯线多为同一规格导线,在工程设备电气线路设计时,一根电缆组件内往往有多种电源信号需要传输,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导线,采用整根电缆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电缆组件一般通过多束单芯导线20进行连接。在多束单芯导线组成的电缆组件中,因每束导线均为圆形且集束时存在间隙,采用橡胶套19夹紧的方式已无法达到密封的效果,详见附图5。从图中可见明显安装间隙,不满足防水要求。

开模一体灌封成形设计不具备维修性,防水尾附件设计不适用于多束单芯导线的密封,且两种设计方式存在加工成本高、加工周期长、通用性低,且结构设计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浸水电缆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在进一步提高电缆组件防护等级的情况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组件加工成本高、加工周期长、通用性低、维修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插头,所述插头内设有多个插头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尾端有焊杯;两插头尾附件,所述插头尾附件为头尾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插头尾附件尾端设有夹紧组件,插头尾附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插头尾端;多束单芯导线,所述多根单芯导线两端经硅橡胶带缠绕后形成一束电缆线,电缆线外套一波纹管,硅橡胶带置于波纹管内;两段防水热缩套管;装配时,插头尾附件与插头拆卸开,一插头置于电缆线一端,另一插头置于电缆线另一端,电缆线一端穿过一插头尾附件内腔,电缆线另一端穿过另一插头尾附件内腔,当各束单芯导线端部与各插头接触件的焊杯相对应焊接形成焊接点后插头尾附件头端与插头固定连接为一体,插头尾附件头端敞口封闭,用于覆盖各焊接点的绝缘硅橡胶层填充于插头尾附件内腔,波纹管端部、硅橡胶带、电缆线经插头尾附件尾端的夹紧组件夹紧固定,防水热缩套管中部套于插头尾附件与波纹管夹紧固定处,防水热缩套管一端套于插头尾附件外壁,防水热缩套管另一端套于波纹管外壁。

所述波纹管自然伸长状态下,硅橡胶带置于波纹管内。

所述夹紧组件为两相对设置的压板,压板为弧形压板,弧形压板两端有螺纹孔,两弧形压板经装于两端螺纹孔处的尾附件螺钉固定后形成用于夹紧电缆线的圆形夹。

所述硅橡胶带比插头尾附件中的压板至少宽3mm,以方便安装。

所述电缆线两端缠绕硅橡胶带处的外径大于波纹管内径。

所述插头尾附件螺纹连接于插头尾端。

所述导线的数量不多于插头接触件的数量,通用性更强。

所述绝缘硅橡胶层与波纹管端部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mm。不能接触,间距作用是为单芯导线和插头接触件焊接时留有足够的焊接操作空间,使本实用新型具备加工的可行性。

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型插头尾附件比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要复杂很多,且后端无压板和尾附件螺钉,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组件比背景技术中的适用范围更广,特别适用于现有防水型插头尾附件无法适用的多束单芯导线组成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对插头尾附件无特殊要求,不需要密封圈及橡胶套,无需定制专用防水尾附件,能适用于多芯整根圆形电缆和多束单芯导线,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强;灌胶与带胶热缩套管的双重密封,防护等级可达到ip67——即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尘侵入,防止浸水时水的侵入,大大提高了电缆组件的防护效果;出现单一故障时,仅需更换故障导线,维修性好,更加环保节能;结构简单,所采用的各项零部件均为国家标准产品,易从市场上获取,电缆组件的制作无需开模,加工周期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插头防水尾附件结构图;

图5是现有多束单芯导线与防水尾附件安装局部效果图;

图中,1、插头,2、插头尾附件,3、防水热缩套管,4、波纹管,5、尾附件螺钉,6、绝缘硅橡胶,7、插头接触件,8、单芯导线,9、硅橡胶带,10、连接螺帽,11、密封圈一,12、卡簧,13、密封圈二,14、套筒一,15、压紧圈,16、套筒二,17、胶圈,18、压紧螺帽,19、橡胶套,2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将多束单芯导线8从插头尾附件2中穿过,分别与插头1中的插头接触件7焊接在一起,插头尾附件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拧紧到插头1上。向插头尾附件2的腔内灌入绝缘硅橡胶6,使绝缘硅橡胶6液面完全淹没焊接点,待绝缘硅橡胶6室温固化后可对焊接点起到防水防尘效果,见图3。

用硅橡胶带9将多束单芯导线8缠紧成一束,多束单芯导线之间间隙小,硅橡胶带9缠绕后外径不小于波纹管4的内径,套入波纹管4后,拧紧尾附件螺钉5,将整束导线、波纹管4一同压紧,避免导线松动,提高导线的抗振性。

在插头尾附件2和波纹管4连接处套入防水热缩套管3,防水热缩套管3内壁自带热熔胶,用热风枪对防水热缩套管3加热至收缩后内层热熔胶沿边缘处均匀渗出,冷却后自成一体,对电缆组件起到第二层防水防尘效果。

当多束单芯导线8为多芯整根圆形电缆时,可采用同样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圆形电缆满足防水的条件下,可省略硅橡胶带9和波纹管4,仅需灌封绝缘硅橡胶6和套装防水热缩套管3即可达到双重防水防尘效果。多芯整根圆形电缆外层为绝缘皮,绝缘皮相当于波纹管。

在上述的防水热缩套管3和绝缘硅橡胶6的双重防护下,使电缆组件的防护等级可提高到ip67,防护效果好。所有零部件均为国家标准产品,无需购置模具设备定制开模制作,生产成本低。绝缘硅橡胶6室温下静置即可固化,防水热缩套管3采用热风枪即可完成热缩过程,加工简单,可实施性强,适合批量生产。

电缆组件出现单一故障时,仅需更换防水热缩套管3、重新灌封绝缘硅橡胶6、更换故障导线,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无需更换整根电缆组件,维修性好,对成本占比高的插头及导线可继续使用,具有环保节能和较好的经济、社会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