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弹片料带折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2456发布日期:2021-02-27 12:4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弹片料带折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弹片料带折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信号天线连接器接线端子主要由壳体、胶芯和弹片等组合而成。在信号天线连接器接线端子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一次取多个连在一起的含弹片的胶芯料带同时嵌入壳体料带中。当含弹片的胶芯料带嵌入壳体料带中后,多余的起连接作用的弹片料带则需要从壳体料带上去除。因为装配在壳体料带上的弹片料带,宽度较窄且比较柔软,所以人工从壳体料带上折断再去除的工作较困难且生产效率低下,消耗人工多,导致接线端子的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弹片料带折断装置,解决在接线端子生产过程中,人工从壳体料带上去除多余的弹片料带操作较困难、生产效率低下,消耗人工多且最终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端子弹片料带折断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台,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棘轮驱动电机,所述棘轮驱动电机的转动端设置有带动含有弹片料带的壳体料带向前推进的棘轮,在所述输送台的输料前进方向上设置有折断装置,所述折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可前后移动的滑动平台,还设置有带动滑动平台前后移动的气缸。所述滑动平台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旋转端设置有椭圆转轮,所述椭圆转轮下方设置有上夹料块,所述上夹料块下方连接设置有下夹料块,所述滑动平台前端位于下夹料块正下方设置有夹料底板,所述下夹料块与夹料底板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5]
为了确保折断后的弹片料带从上夹料块和下夹料块中脱离,所述机架位于滑动平台的两侧设置有挡料板。
[0006]
为了椭圆转轮作用于上夹料板更加的稳定,所述上夹料块为l形,所述上夹料块上端设置有圆通孔,所述椭圆转轮置于圆通孔内,所述椭圆转轮(长轴与圆通孔的直径相适配。
[0007]
为了方便清理可能卡在上夹料块与下夹料块之间的弹片料带片,所述上夹料块上设置有清料孔。
[0008]
为了方便收集折断的弹片料带,所述下夹料块下方设置有废料盒。
[0009]
为了上夹料板和下夹料板在上下运动中更加稳定,所述下夹料块与夹料底板间还设置有限位连杆,所述复位弹簧套在限位连杆上。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上设置棘轮驱动电机,所述棘轮驱动电机的转动端设置有带动含有弹片料带的壳体料带向前推进的棘轮,从而使得壳体料带可
以自动向前传输。在输送台的输料前进方向上设置有折断装置,折断装置包括的上夹料块和下夹料块通过他们上方设置的椭圆转轮旋转,从而实现了上下的位移运动。上夹料块和下夹料块间卡接的弹片料带随两者上下的位移运动,因为弹片料带通常为铜制品,比较柔软,经多次往复上下位移,最后实现了弹片料带被柔性折断而从壳体料带上脱离,即实现了机械化自动折断处理接线端子弹片料带的目的,人员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接线端子的制造成本。
[0011]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c1局部放大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弹片料带折断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台2,所述输送台2上固定设置有棘轮驱动电机201,所述棘轮驱动电机201的转动端设置有带动含有弹片料带的壳体料带向前推进的棘轮202,所述棘轮202上均匀分布有棘齿,已嵌入含有弹片的胶芯的壳体料带上设置有输料圆孔,所述棘齿与输料圆孔接触相适配。当棘轮驱动电机201带动棘轮202旋转时,棘轮202上的棘齿旋转作用于输料圆孔,从而带动壳体料带在输送台2上水平传输。在所述输送台2的输料前进方向上设置有折断装置3,所述折断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可前后移动的滑动平台301,所述滑动平台301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气缸302相连接,气缸302可按设定程序工作,推动滑动平台301前后移动。所述滑动平台301上设置有旋转电机303,所述旋转电机303旋转端设置有椭圆转轮304,所述椭圆转轮304下方接触设置有一个l形上夹料块305,所述上夹料块305上端设置有圆通孔3051,所述椭圆转轮304置于圆通孔3051内,所述椭圆转轮304长轴与圆通孔3051的直径相适配接触。所述上夹料块305下方设置有下夹料块306,所述上夹料块305与下夹料块306保持有用于夹住弹片料带的间隙。所述滑动平台301前端位于下夹料块306正下方设置有夹料底板307,所述下夹料块306与夹料底板307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08。在上夹料块305的两端设置有两根限位连杆311,所述限位连杆311从上夹料块305上贯穿下夹料块306、复位弹簧308和夹料底板307。所述限位连杆311在上夹料块305固定锁紧,在夹料底板307下表面端为铆接端头限位在夹料底板307底面,可向下不可向上移动,所述复位弹簧308套装在限位连杆311上与下夹料块306连接。并在所述机架1位于滑动平台30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料板309,所述挡料板309最前端与滑动平台301未被推动向前运动的初始位置上的上夹料块305最前端平齐。当连续的壳体料带被旋转的棘轮202传输一段设定的距离到上夹料块305的正前方时,棘轮202停止传输,所述气缸302推动滑动平台301向前移动,从而带动设置在滑动平台301上的上夹料块305和下夹料块306向前移动,两者其间隙正好可卡住留在壳体料带上的一段弹片料带。当上夹料块305和下夹料块306卡住弹片料带时,所述旋转电机303工作带动椭圆转轮304旋转,因为椭圆转轮304有椭圆长轴和短轴之分,当其长轴从水平往竖直转动时,长轴端下压接触的上夹料块305,导致上夹料块305逐渐向下运动,开始压紧卡
在下面的弹片料带,并将下压力传递给下夹料块306,下夹料块306向下运动压缩复位弹簧308,从而使得上夹料块305、弹片料带片体和下夹料块306作为一个整体向下运动,与被传输停止在输送台2上的壳体料带发生相对位移。当椭圆转轮304的长轴到达竖直位置,上夹料块305、弹片料带及下夹料块306到达最低位置;当椭圆转轮304长轴从竖直往水平转动时,长轴端下压上夹料块305的力越来越小,复位弹簧308逐渐恢复形变,直至上夹料块305、弹片料带及下夹料块306恢复到未被下压位置。椭圆转轮304连续旋转,如此往复运动多次,弹片料带被柔性折断,椭圆转轮304停止转动并恢复到初始位置,上夹料块305和下夹料块306也恢复到初始位置,弹片料带从而从壳体料带上脱离,掉落在所述下夹料块306下方设置的废料盒310内。弹片料带被柔性折断后,所述气缸302拉动滑动平台301向后移动,此时如果存在卡接在上夹料块305和下夹料块306之间已被折断的弹片料带,因为弹片料带的长度大于上夹料块305和下夹料块306的宽度,则滑动平台301带动卡接的弹片料带片体一起向后移动,当弹片料带片体移动到与固定在机架1位于滑动平台301两侧的挡料板309接触时,挡料板将弹片料带片体挡下,使其掉落到下方的废料盒310内,直至滑动平台301恢复到初始位置,棘轮驱动电机201继续开始工作,将带有弹片料带的壳体料带传输到下一轮折断工序位置上,如此持续往复运动,即实现了机械化自动折断处理接线端子弹片料带的目的,人员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接线端子的制造成本。
[0016]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