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4420发布日期:2021-08-24 12:3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于电动车辆等中的蓄电池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仅搭载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汽油车,已知有将马达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动车、将发动机及蓄电池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机动车等电动车辆。在这些电动车辆中,搭载向马达供给电力的蓄电池。

在这样的电动车辆中,为了延长能够以马达行驶的行驶距离,需要搭载更多的蓄电池。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电池组中,记载了通过将收纳了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重叠为两层来搭载更多的蓄电池的技术。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电池组中,提出了在上下蓄电池壳体之间设置冷却介质夹套,对收纳于上层蓄电池壳体中的蓄电池进行冷却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357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当在上下蓄电池壳体之间设置了冷却介质夹套的情况下,即使在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夹套泄漏的情况下,也需要适当地抑制冷却介质向上下蓄电池壳体浸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其即使在冷却介质从设置于上下蓄电池壳体之间的温度调节流路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抑制冷却介质向上下蓄电池壳体浸入。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蓄电池组,其具备:

第一蓄电池模块;

第一蓄电池壳体,其收纳所述第一蓄电池模块;

第二蓄电池模块;以及

第二蓄电池壳体,其重叠配置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方,且收纳所述第二蓄电池模块,

其中,

在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底表面之间设置有:

温度调节流路,其供冷却介质流动;以及

密封区域,其以包围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方式配置有密封构件,

在所述密封区域设置有多个固定构件,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固定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所述底表面,

在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通过所述多个固定构件中的任一固定构件至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外部划出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假想线时,所述密封构件在所述假想线上设置于该固定构件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之间,而不设置于该固定构件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外部之间。

在上述的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在固定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的、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所述底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有贯通孔,在另一方设置有作为非贯通孔的固定部。

在上述的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构件是螺栓,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之间设置有垫圈。

在上述的蓄电池组中,也可以是,所述垫圈是密封垫圈。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在冷却介质从温度调节流路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抑制冷却介质向上下蓄电池壳体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的车辆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蓄电池模块的冷却介质流路的图。

图5是表示第二蓄电池模块的冷却介质流路的图。

图6是表示蓄电池组的整体的冷却介质流路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蓄电池壳体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8是图2及图7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a是图7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9b是图8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是比较例中的图7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10b是比较例中的图8的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电池组

10a第一蓄电池壳体

11第一蓄电池模块

13第一壳体盖(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表面)

13c螺栓孔(固定部)

20a第二蓄电池壳体

21第二蓄电池模块

23底板(第二蓄电池壳体的底表面)

23c贯通孔

41c上部流路部(温度调节流路)

50密封区域

51密封构件

60螺栓(固定构件)

70垫圈

l假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组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将蓄电池组的前方示为fr,将后方示为rr,将左侧示为l,将右侧示为r,将上方示为u,将下方示为d。需要说明的是,该蓄电池组的前后左右上下与搭载有蓄电池组的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无关。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v例如是电动车辆,在车室2的前方的前室3搭载有电动机4,电动机4与搭载于底板5的下方的蓄电池组1电连接。在车室2中配置有前部座椅6及后部座椅7,蓄电池组1配置于后部座椅7的下方的底板5的更下方的位置。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1具备第一蓄电池组10和配置于第一蓄电池组10的上部的第二蓄电池组20。

第一蓄电池组10具备多个(在该例子中为四个)蓄电池模块(以下,称为“第一蓄电池模块”)11、收纳第一蓄电池模块11的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及冷却第一蓄电池模块11的第一冷却机构40a(参照图6)。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由第一壳体本体12、和封闭第一壳体本体12的上方的开口部的第一壳体盖13构成。

如图3所示,第一蓄电池模块11具备:下单体层叠体14,其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11a而构成;以及一对端板15,它们配置于下单体层叠体14的前后方向(层叠方向)的两侧。第一蓄电池模块11通过未图示的捆扎带一体地组装有下单体层叠体14和一对端板15。第一蓄电池模块11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蓄电池组20具备:两个蓄电池模块(以下,称为“第二蓄电池模块”)21;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收纳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冷却机构40b(参照图6),其冷却第二蓄电池模块21。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具备:底板23,其设置有两个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壳体盖24,其覆盖底板23。

第二蓄电池模块21具备:上单体层叠体25,其通过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21a而构成;以及一对端板26,它们配置于上单体层叠体25的左右方向(层叠方向)的两侧。第二蓄电池模块21通过未图示的捆扎带一体地组装有上单体层叠体25和一对端板26。第二蓄电池模块21在与蓄电池单体21a的层叠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通过第二蓄电池壳体20a重叠配置于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上方,从而第二蓄电池组20配置于第一蓄电池组10的上部。另外,第二蓄电池组20配置于第一蓄电池组10的前方。因此,如图1所示,蓄电池组1的高度在前方高,而在后方低,且沿着后部座椅7的座椅座面。由此,不损害乘员的舒适性,就能够将蓄电池组1配置于车辆的座椅下方。

如图3所示,在第一壳体盖1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附近设置有第一连通孔13a及第二连通孔13b。在第二蓄电池组20的底板2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附近设置有与第一壳体盖13的第一连通孔13a及第二连通孔13b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3a及第二连通孔23b。第一蓄电池模块11与第二蓄电池模块21由通过第一连通孔13a、23a及第二连通孔13b、23b的未图示的导通构件电连接。

第一蓄电池组10与第二蓄电池组20利用多个螺栓相互固定。图5及图7中的附图标记44a是形成于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且供将第一蓄电池组10和第二蓄电池组20紧固连接的第一螺栓插通的孔部,附图标记44b是形成于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盖13且供该第一螺栓固定的螺栓固定部。另外,图5及图7中的附图标记45a是形成于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且供将第二蓄电池模块21固定于底板23的第二螺栓固定的螺栓固定部,附图标记45b是形成于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盖13且避开该第二螺栓及螺栓固定部的凹部。

(温度调节机构)

接着,参照图4~图6对作为温度调节机构的第一冷却机构40a及第二冷却机构40b进行说明。

如图4~图6所示,冷却第一蓄电池模块11的第一冷却机构40a及冷却第二蓄电池模块21的第二冷却机构40b构成冷却介质w通过的连续的冷却介质流路41。冷却介质w是水、油、atf(automatictransmissionfluid)等。当更详细地进行说明时,冷却介质流路41由用于对收纳于第一壳体本体12的右侧的区域的两个第一蓄电池模块11进行冷却的下部右侧流路部41a、用于对收纳于第一壳体本体12的左侧的区域的两个第一蓄电池模块11进行冷却的下部左侧流路部41b及用于对第二蓄电池组20的两个第二蓄电池模块21进行冷却的上部流路部41c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6中所示的空心箭头概念性地表示冷却介质w和其流动方向。

在该例子中,冷却介质w从冷却介质入口42in流入下部左侧流路部41b,在对收纳于第一壳体本体12的左侧的区域的两个第一蓄电池模块11进行冷却后,在设置于第一壳体本体12的左侧壁内的纵管43l内上升而进入上部流路部41c,在对第二蓄电池组20的两个第二蓄电池模块21进行冷却后,在设置于第一壳体本体12的右侧壁内的纵管43r内下降而进入下部右侧流路部41a,在对收纳于第一壳体本体12的右侧的区域的两个第一蓄电池模块11进行冷却后,从冷却介质出口42out流出。根据该结构,蓄电池组1的所有蓄电池模块11、21被冷却介质w冷却。

如图4所示,在第一壳体本体12的底部121的下表面121a,分为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而设置有冷却用凹部122r、122l,右侧部分的冷却用凹部122r通过被图3所示的右侧的盖构件14r密封而形成下部右侧流路部41a,左侧部分的冷却用凹部122l通过被图3所示的左侧的盖构件14l密封而形成下部左侧流路部41b。

如图5所示,在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的下表面232a设置有冷却用凹部231,冷却用凹部231通过被第一壳体盖13(图2)密封而形成上部流路部41c。这样,通过用第一壳体盖13密封设置于底板23的下表面232a的冷却用凹部231,能够容易地形成构成冷却介质流路41的一部分的上部流路部41c。

(上部流路部的密封结构)

以下,参照图7~图10b对上部流路部41c的密封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在上部流路部41c的周围设置有包围上部流路部41c的密封区域50,密封区域50在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和第一壳体盖13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壁厚的凸台部52。如图8所示,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与第一壳体盖13通过配置于密封区域50的凸台部52的多个螺栓60相互固定。该螺栓60通过形成于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上的贯通孔23c,紧固连接在第一壳体盖13的螺栓孔13c。

如图9a所示,在密封区域50设置有包围上部流路部41c的密封构件51。密封构件51例如是液态垫片(fipg)。这样,由于以包围上部流路部41c的方式设置密封构件51,因此能够抑制冷却介质w从上部流路部41c泄漏。

在此,密封构件51相对于多个螺栓60设置于上部流路部41c侧。当参照图7、图9a、及图9b更准确地进行说明时,在从上部流路部41c通过多个螺栓60中的任一个螺栓至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划出与上部流路部41c的冷却介质w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假想线l时,密封构件51在假想线l上设置于该螺栓60与上部流路部41c之间,而不设置于该螺栓60与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之间。

这样,密封构件51在假想线l上设置于螺栓60与上部流路部41c之间,而不设置于螺栓60与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之间,由此即使假设密封构件51损坏,从上部流路部41c流入螺栓60的冷却介质w也会流向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构件51的损坏是指密封构件51断裂、破损等。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的比较例,在密封构件51相对于多个螺栓60不仅设置于上部流路部41c侧,还以包围各螺栓60的方式设置于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侧的情况下,当密封构件51损坏时,从上部流路部41c流入螺栓60的冷却介质w由于密封构件51而不流向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而滞留在螺栓60的周围。滞留在螺栓60的周围的冷却介质w通过螺栓60从贯通孔23c向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内部浸入。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的比较例那样,乍一看,将密封构件51配置为包围各螺栓60的方式看似提高了密封性能,但当考虑到密封构件51损坏的情况时,优选密封构件51在假想线l上仅设置于螺栓60与上部流路部41c之间,而不设置于螺栓60与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之间。

因此,本实施方式相对于多个螺栓60,在假想线l上仅设置于上部流路部41c侧,因此即使假设密封构件51损坏,从上部流路部41c流入螺栓60的冷却介质w也不会滞留在螺栓60的周围,而流向上部流路部41c的外部。因此,能够抑制冷却介质w沿着螺栓60流入第二蓄电池壳体20a。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9b所示,多个螺栓60通过形成于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上的贯通孔23c,紧固连接在第一壳体盖13的螺栓孔13c。即,螺栓孔13c由不贯通第一壳体盖13的非贯通孔构成。因此,即使假设密封构件51损坏,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冷却介质w向作为非贯通孔侧的第一壳体盖13流入。

另外,优选在形成于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板23上的贯通孔23c与螺栓60的螺栓头65之间设置有垫圈70,更优选该垫圈70是带有密封功能的密封垫圈。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冷却介质w沿着螺栓60向第二蓄电池壳体20a流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温度调节机构,对由冷却第一蓄电池模块11的第一冷却机构40a及冷却第二蓄电池模块21的第二冷却机构40b构成的冷却机构进行了说明,但温度调节机构也可以是对第一蓄电池模块11及第二蓄电池模块21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另外,温度调节机构也可以对第一蓄电池模块11及第二蓄电池模块21进行加热或冷却。在该观点下,“冷却”可以扩展到“温度调节”的概念。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了以下事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括弧内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应构成要素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1)一种蓄电池组(蓄电池组1),其具备:

第一蓄电池模块(第一蓄电池模块11);

第一蓄电池壳体(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收纳所述第一蓄电池模块;

第二蓄电池模块(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

第二蓄电池壳体(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重叠配置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方,且收纳所述第二蓄电池模块,

其中,

在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表面(第一壳体盖13)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底表面(底板23)之间设置有:

温度调节流路(上部流路部41c),其供冷却介质流动;以及

密封区域(密封区域50),其以包围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方式配置有密封构件(密封构件51),

在所述密封区域配置有多个固定构件(螺栓60),该多个固定构件固定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所述底表面,

在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通过所述多个固定构件中的任一固定构件至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外部划出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假想线(假想线l)时,所述密封构件在所述假想线上设置于该固定构件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之间,而不设置于该固定构件与所述温度调节流路的外部之间。

根据(1),由于以包围温度调节流路的方式设置密封构件,因此能够抑制冷却介质从温度调节流路泄漏。另外,即使假设密封构件损坏,由于密封构件在假想线上设置于固定构件与温度调节流路之间,而不设置于固定构件与温度调节流路的外部之间,因此冷却介质也能够流向温度调节流路的外部。因此,即使假设密封构件损坏,也能够抑制冷却介质沿着固定构件向第一蓄电池壳体及第二蓄电池壳体流入。

(2)根据(1)所述的蓄电池组,其中,

在固定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的、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所述底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23c),在另一方设置有作为非贯通孔的固定部(螺栓孔13c)。

根据(2),通过将一方设为作为非贯通孔的固定部,即使假设密封构件损坏,也能够防止冷却介质向非贯通孔侧的蓄电池壳体流入。

(3)根据(2)所述的蓄电池组,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是螺栓,

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之间设置有垫圈(垫圈70)。

根据(3),通过垫圈,即使假设密封构件损坏,也能够抑制冷却介质向第一蓄电池壳体及第二蓄电池壳体流入。

(4)根据(3)所述的蓄电池组,其中,

所述垫圈是密封垫圈。

根据(4),通过密封垫圈,即使假设密封构件损坏,也能够适当地抑制冷却介质向第一蓄电池壳体及第二蓄电池壳体流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