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04327发布日期:2022-02-09 01: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造发光二极管的模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在载体上生成至少一个提供基础模块的层堆,所述层堆具有第一层、施加在所述第一层上的有源层和构造在所述有源层上的第二层;-暴露出所述第一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在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处形成第一触点;-在所述第一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处形成第二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的形成包括:-在所述有源层的和所述第二层的部分区域上形成电绝缘的电介质;-用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二触点,所述导电材料通过所述电介质与所述第一层的背离的表面区域电接触并且所述导电材料朝向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所述层堆的扁平的侧边结构,尤其从所述第二层的侧面开始,暴露出所述第一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其中,尤其在相应的层堆的周围产生扁平沟槽。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xy平面,沿着至少一行并且沿着至少一列生成作为矩阵的多个基础模块,其中,相应行的基础模块相同地定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行的基础模块相同地定向;或者两个相邻行的基础模块相反地定向,从而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触点、特别是第一触点彼此相邻地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两个相邻的彼此相反定向的基础模块的公共层堆。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将多个基础模块分组以形成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特别是沿xy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尤其在多个行的情况中,每行具有由基础模块占据的相同的列,以及-借助于穿过所述第一层的、尤其从所述第二层的侧面开始的深侧边结构,由多个基础模块形成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暴露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不同,在深侧边被结构化的情况下,将基础模块布置在另外的载体上。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激光剥离从所述载体提取所述基础模块或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通过机械方法从所述载体提取所述基础模块或发光二极管模块。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尤其通过倒装芯片技术,将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触点与备用载体或最终载体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相邻的相反定向的基础模块的触点生成公共的接触区域。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是n型掺杂的并且所述第二层是p型掺杂的,其中,所述有源层特别地设计用于发射蓝光或绿光,和/或
所述第一层是p型掺杂的并且所述第二层是n型掺杂的,其中,所述有源层特别地设计用于发射红光。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层堆是通过外延形成的;和/或暴露和/或分组是通过蚀刻实现的。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有源层的与深侧边结构相邻地延伸的区域中产生量子阱混合。15.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基础模块的层堆,所述层堆具有构造在载体处的第一层、有源层和第二层,其中,第一触点构造在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之中或之上,并且第二触点构造在所述第一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之中或之上,并且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彼此间隔开。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在所述层堆的背离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的一侧上形成光出射面。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通过电介质与过渡层和所述第二层电绝缘,并且所述第二触点设计成朝向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载体的表面区域延伸并且在该表面区域处延伸。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多个基础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布置在由至少一行和至少一列构成的矩阵中。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相邻的发光二极管通过深侧边结构分隔开。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中,所述有源层的邻近深侧边结构延伸的区域具有增加的能带结构,该能带结构特别是通过量子阱混合生成的。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行的基础模块相反地定向,从而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触点、特别是第一触点彼此相邻地布置。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特别是发光二极管模块是通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中的方法制成的。23.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具有:-构造在第一载体处的整面的目标矩阵,所述目标矩阵具有能由发光二极管占据的部位构成的行和列;-一个或多个在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中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础模块,所述基础模块的尺寸对应于能被占据的部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载体处,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定位在所述目标矩阵中并且被电连接,使得在所述目标矩阵中保留多个未被所述基础模块占据的部位,在未被所述基础模块占据的所述部位处分别至少部分地定位并电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构造在所述第一载体处的彼此大小相同或不同的整面的目标矩阵沿着行和列构造,所述行和列具有能由目标矩阵占据的并且有相应间距的部位。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块在矩
阵平面中形成矩形,并且任意数量的相应沿着公共侧面彼此相邻的基础模块组成发光二极管模块。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四个呈两行和两列形式的基础模块。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三个呈两行和两列形式的基础模块。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七个各自具有四个基础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和至少两个各自具有三个基础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定位在目标矩阵处并且被电连接。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生成至少两个未被基础模块占据的部位,在未被基础模块占据的所述部位处分别定位并电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被所述传感器元件占据的部位由基础模块包围。3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基础模块设计用于从第一载体的第一侧面发射电磁辐射。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设计为子像素的基础模块。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目标矩阵的部位用作为像素的子像素。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传感器元件设计为构造在第一载体处的传感器装置的一部分,以接收射到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一侧面上的电磁辐射。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设计为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布置在显示屏内或在显示屏的后表面之后,并且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设置用于测量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生命体征参数,所述用户将身体部分放置在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处的所述显示屏的前主表面处。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基础模块各自具有构造在第二载体处的第一层,在所述第一层上构造有源过渡层并且在该有源过渡层上构造第二层,其中,第一触点连接至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区域,其中,第二触点连接至所述第一层的背离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区域。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触点通过电介质与所述过渡层和所述第二层电绝缘,并且所述第二触点设计成朝向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区域延伸并且在该表面区域处延伸。3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相应的传感器元件呈光电二极管的形式,或者呈光电晶体管的形式,或者呈光敏电阻的形式,或者呈环境光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红外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紫外线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接近传
感器的形式,或者呈红外组件的形式。40.一种用于制造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方法,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具有构造在第一载体处的整面的目标矩阵,所述目标矩阵具有能由基础模块占据的部位构成的行和列,其中,多个基础模块尤其通过扁平台面蚀刻构造在第二载体处,所述第二载体在具有能由基础模块占据的部位的起始矩阵中,所述部位距所述目标矩阵的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二载体处,尤其通过深台面蚀刻将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分组,并且尤其通过激光剥离或者机械或化学方法将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第二载体分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在所述第一载体处定位在所述目标矩阵中并且被电连接,使得在所述目标矩阵中保留多个未被所述基础模块占据的部位,在未被所述基础模块占据的所述部位处分别至少部分地定位并电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构造在所述第一载体处的彼此大小相同或不同的整面的目标矩阵沿着行和列构造,所述行和列具有能由目标矩阵占据的并且有相应间距的部位。4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模块在矩阵平面中形成矩形,并且任意数量的相应沿着公共侧面彼此相邻的基础模块组成发光二极管模块。4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组成四个呈两行和两列形式的基础模块。4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组成三个呈两行和两列形式的基础模块。4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七个各自具有四个基础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和至少两个各自具有三个基础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定位在目标矩阵处并且被电连接,以生成至少两个未被基础模块占据的部位,在未被基础模块占据的所述部位处分别定位并电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被传感器元件占据的部位由基础模块包围。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础模块设计用于从第一载体的第一侧面发射电磁辐射。4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传感器元件设计为构造在第一载体处的传感器装置的一部分,以接收射到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一侧面上的电磁辐射。4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元件设计为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布置在显示屏内或在显示屏的后表面之后,其中,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设置用于测量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生命体征参数,所述用户将身体部分放置在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处的所述显示屏的前主表面处。5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模块各自具有构造在第二载体处的第一层,在所述第一层上构造有源过渡层并且在该有源过渡层上构造第二层,
其中,第一触点连接至所述第二层的背离载体的表面区域,其中,第二触点连接至所述第一层的背离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区域。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通过电介质与所述过渡层和所述第二层电绝缘,并且所述第二触点设计成朝向所述第二层的背离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区域延伸并且在该表面区域处延伸。5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元件分别呈光电二极管的形式,或者呈光电晶体管的形式,或者呈光敏电阻的形式,或者呈环境光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红外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紫外线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接近传感器的形式,或者呈红外组件的形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一个或多个光电组件的模块的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载体上生成至少一个提供基础模块的层堆,该层堆具有第一层、施加在第一层处的有源层和构造在有源层上的第二层;-暴露出第一层的背离载体的表面区域;-在第二层的背离载体的表面区域处形成第一触点;-在第一层的背离载体的表面区域处形成第二触点。域处形成第二触点。域处形成第二触点。


技术研发人员:鲁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4
技术公布日:202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