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布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3816发布日期:2022-08-03 08:3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电池布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电池布线模块。


背景技术:

2.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电动汽车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在作为驱动行驶用的电源而搭载的高压二次电池安装有电池布线模块。在电池布线模块中,模块侧端子与将构成二次电池的多个单电池彼此连接的汇流条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4.但是,在如上述的电池布线模块中,例如在将汇流条通过后安装与模块侧端子电连接时,有可能干涉先安装的模块侧端子而对模块侧端子施加负荷。
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汇流条装配时的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的电池布线模块。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具备:模块侧端子,与将多个单电池的各电池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电连接;电线,与所述模块侧端子连接;以及壳体,收纳所述电线及所述模块侧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夹在所述汇流条与所述模块侧端子之间的干涉抑制部。发明效果
7.根据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能够抑制汇流条装配时的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
附图说明
8.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局部放大示出的俯视图。图3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省略电线和模块侧端子的状态示出的俯视图。图4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局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图5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局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图6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局部放大示出的俯视图。图7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省略电线和模块侧端子的状态示出的俯视图。图8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局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图9是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局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0010]
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1]具备:模块侧端子,与将多个单电池的各电池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电连接;电线,与所述模块侧端子连接;以及壳体,收纳所述电线及所述模块侧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夹在所述汇流条与所述模块侧端子之间的干涉抑制部。
[0011]
根据该构成,通过利用干涉抑制部在汇流条和所述模块侧端子的连接方向上限制所述汇流条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
[0012]
[2]优选的是,所述干涉抑制部相对于一个所述汇流条设置有多个。
[0013]
根据该构成,通过相对于一个汇流条设置多个干涉抑制部,从而能够利用汇流条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
[0014]
[3]优选的是,所述干涉抑制部相对于一个所述汇流条设置有多种。
[0015]
根据该构成,通过相对于一个汇流条设置多种干涉抑制部,从而能够利用汇流条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
[0016]
[4]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在能夹设所述汇流条的位置具有相互分离地设置的一对壁部,所述干涉抑制部具有第1干涉抑制部和第2干涉抑制部,所述第1干涉抑制部以横跨所述一对壁部的方式设置,所述第2干涉抑制部在与所述第1干涉抑制部分离的位置与所述第1干涉抑制部夹在相同的所述汇流条与所述模块侧端子之间。
[0017]
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以横跨一对壁部的方式设置的第1干涉抑制部限制汇流条的移动,并利用在离开的第1干涉抑制部的位置夹在相同的汇流条与模块侧端子之间的第2干涉抑制部限制汇流条的旋转。
[0018]
[5]优选的是,所述第2干涉抑制部以从所述一对壁部的一方朝向所述模块侧端子侧延伸的方式设置。
[0019]
根据该构成,第2干涉抑制部以从一对壁部的一方朝向模块侧端子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向模块侧端子的附近配置。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
[0020]
[6]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保持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部。
[0021]
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汇流条保持部保持汇流条。
[0022]
[7]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保持部以所述模块侧端子为基准,与所述干涉抑制部在所述模块侧端子和所述汇流条的连接方向上位于反侧。
[0023]
根据该构成,汇流条保持部位于模块侧端子的一方,在模块侧端子的另一方设置干涉抑制部。即,在由汇流条保持部保持的汇流条装配时,即使是利用汇流条按压模块侧端子的情况,也利用干涉抑制部限制汇流条的移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限制对模块侧端子的干涉。
[0024]
[8]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保持部仅具有一组能弹性变形的弹性支承片和与所述弹性支承片成对的固定支承片。
[0025]
根据该构成,在装配汇流条时通过弹性支承片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容易装配汇流条,在装配汇流条后通过弹性支承片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由弹性支承片和固定支承片保持汇流条。
[0026]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构成的一部分放大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本说明书中的“平行”、“正交”不仅包括严格为平行、正交的情况,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平行、正交的情况。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7]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10安装于长方体状的二次电池bt。二次电池bt搭载于电动汽车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二次电池bt向车辆的行驶用电动机供应电力。另外,二次电池bt根据充电状态、车辆的运行状态接受来自行驶用电动机、发电用电动机的电力供应。
[0028]
二次电池bt具备多个单电池c,各单电池c的电池端子t(参照图2及图6)面向电池布线模块10侧(上侧)。多个单电池c在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在以后的说明中,在作为图1中的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中,将单电池c的排列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中作为电池布线模块10和二次电池bt的安装方向(层叠方向)的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将针对二次电池bt安装电池布线模块10的一侧设为上方。即,电池布线模块10安装于二次电池bt的上方。
[0029]
各单电池c例如为长方体状,在作为电池布线模块10侧的上表面设置例如两个电池端子t。在各单电池c分别设置的两个电池端子t的一方是正极端子,另一方是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单电池c的上表面中在y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此时,各单电池c以在其排列方向、即x方向上交替地排列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方式使单电池c的朝向交替地反转而排列。由此,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x方向交替地排列的列形成2列。
[0030]
在各电池端子设置将相邻的端子彼此、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的汇流条b。汇流条b将在x方向上相邻的电池端子彼此、即在x方向上相邻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由此,各单电池c由汇流条b串联连接。本例的汇流条b例如通过焊接与各单电池c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b包括两种汇流条101、102。两种汇流条101、102的大小、形状分别不同,例如在x方向两侧的端部设置有汇流条102,在其他位置设置有汇流条101。
[0031]
(电池布线模块10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10具有壳体11、多条电线12以及多个模块侧端子13。
[0032]
(电线12的构成)电线12具有由导电构件构成的芯线、和将芯线覆盖并由绝缘构件构成的包覆部。
[0033]
(模块侧端子13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模块侧端子13由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构成。
[0034]
如图2及图4所示,模块侧端子13具有板状的端子主体部13a、和从端子主体部13a延伸并且与电线12的末端连接的筒部13b。
[0035]
(壳体11的构成)如图1所示,壳体11包括壳体主体21和安装于壳体主体21的未图示的盖。
[0036]
壳体主体21例如形成作为单电池c的排列方向的x方向的尺寸比作为宽度方向的y
方向的尺寸长的形状。壳体主体21成为其上侧开口的形状。壳体主体21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构件构成。
[0037]
如图2、图3、图6以及图7所示,壳体主体21具有收纳电线12及模块侧端子13的收纳部23。
[0038]
收纳部23具有底面部24和在与底面部24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周壁部25。另外,收纳部23在底面部24具有定位销部26。通过定位销部26插入到形成于模块侧端子13的贯穿孔13c,从而规定收纳部23内的模块侧端子13的位置。另外,模块侧端子13通过定位销部26插入到贯穿孔13c中,从而被限制向与定位销部26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错位。
[0039]
收纳部23朝向与底面部24相反的一侧的z方向上方开口,能利用未图示的盖将所述开口封闭。周壁部25具有在x方向延伸的一对第1侧壁部25a和在y方向延伸的一对第2侧壁部25b。一对第1侧壁部25a在y方向对置。一对第2侧壁部25b在x方向对置。在各第1侧壁部25a沿x方向形成有多个在y方向开口的开口部25c。
[0040]
模块侧端子13的一部分从开口部25c以朝向y方向外侧的方式引出。从开口部25c引出的部位与汇流条101、102电连接。
[0041]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21在比第1侧壁部25a靠y方向外侧设置有外侧壁部27,外侧壁部27与一对第1侧壁部25a在y方向上分别对置。外侧壁部27设置于与第1侧壁部25a在y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外侧壁部27与第1侧壁部25a之间具有能夹设汇流条101、102的空间。
[0042]
壳体主体21具有保持各汇流条101、102的汇流条保持部31、32和限制各汇流条101、102的移动的干涉抑制部33、34。
[0043]
(汇流条保持部31的构成)如图5所示,汇流条保持部31从z方向下方保持(支承)汇流条101,抑制汇流条101向下方脱落。具体地,汇流条保持部31具有位于汇流条101的下方的一个固定支承片41及一个弹性支承片42。
[0044]
如图3及图5所示,固定支承片41以从周壁部25的第1侧壁部25a向y方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0045]
弹性支承片42构成为能向y方向弹性变形,具有从与所述第1侧壁部25a在y方向上对置的外侧壁部27向y方向内侧延伸的爪部42a。弹性支承片42例如与固定支承片61在y方向上对置配置。弹性支承片42(爪部42a)和固定支承片41的y方向上的距离比汇流条101的y方向上的长度窄(短),因此能从下方保持汇流条101。
[0046]
如上述构成的汇流条保持部31通过具有爪部42a的弹性支承片42在从下方装配汇流条101时向y方向外侧挠曲(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容易装配汇流条101。在装配汇流条101后通过弹性支承片42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由弹性支承片42和固定支承片41从下方保持汇流条101。
[0047]
(干涉抑制部33的构成)如图2~图4所示,干涉抑制部33相对于一个汇流条101设置多个。更具体地,干涉抑制部33具有作为第1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51和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52。干涉抑制肋51以跨越第1侧壁部25a和外侧壁部27的方式设置,并以在y方向上横穿汇流条101的方式设置。干涉抑制肋51与第1侧壁部25a及外侧壁部27一体成形。干涉抑制肋51构成为形成板状。
[0048]
干涉抑制肋52以从外侧壁部27向作为y方向内侧的第1侧壁部25a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干涉抑制肋52设置于在y方向上与模块侧端子13对置的位置。即,干涉抑制肋52以朝向从开口部25c引出的模块侧端子13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此,干涉抑制肋52优选与干涉抑制肋51同样,以跨越外侧壁部27和第1侧壁部25a的方式设置,但是干涉抑制肋52的形成位置与模块侧端子13及开口部25c在y方向对置,不存在第1侧壁部25a。因此,干涉抑制肋52从外侧壁部27突出的突出长度设定成不与所述模块侧端子13干涉的长度。即,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52设置于能确保组装模块侧端子13时的空间的位置。
[0049]
(汇流条保持部32的构成)如图9所示,汇流条保持部32从z方向下方保持(支承)位于x方向两端部的汇流条102,抑制汇流条102向下方脱落。具体地,汇流条保持部31具有位于汇流条102下方的两个固定支承片61、62及一个弹性支承片63。
[0050]
如图7及图9所示,固定支承片61以从两个对置壁部29a、29b中位于x方向外侧的对置壁部29a向x方向内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固定支承片62以从位于y方向外侧的外侧壁部27向y方向内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0051]
弹性支承片63设置于两个对置壁部29a、29b中位于x方向内侧的对置壁部29b。弹性支承片63构成为能向x方向弹性变形,具有从对置壁部29b向x方向外侧延伸的爪部63a。
[0052]
弹性支承片63例如与固定支承片61在x方向上对置配置。弹性支承片63的爪部63a和固定支承片61的x方向上的距离比汇流条102的x方向长度窄(短),因此能够从下方保持汇流条102。
[0053]
如上述构成的汇流条保持部32通过具有爪部63a的弹性支承片63在从下方装配汇流条102时向y方向外侧挠曲(弹性变形),从而能容易装配汇流条102。汇流条保持部32通过在装配汇流条102后弹性支承片63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由弹性支承片63和两个固定支承片61、62从下方保持汇流条102。
[0054]
(干涉抑制部34的构成)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干涉抑制部34相对于一个汇流条102设置多个。更具体地,干涉抑制部34具有作为第1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71和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72。干涉抑制肋71以跨越一对对置壁部29a、29b的方式设置,并以在x方向横穿汇流条102的方式设置。干涉抑制肋71与两个对置壁部29a、29b一体成形。干涉抑制肋71构成为形成板状。
[0055]
干涉抑制肋72在两个对置壁部29a、29b中的x方向内侧的对置壁部29b设置两个。两个干涉抑制肋72中的至少一方设置于从汇流条102和模块侧端子13的连接方向(z方向)观看与模块侧端子13对置的位置。此时,干涉抑制肋72从对置壁部29b突出的突出长度设定成不与所述模块侧端子13干涉的长度。
[0056]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0057]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10配置于具有多个单电池c的二次电池bt上。电池布线模块10的模块侧端子13与将在x方向排列的单电池c的电池端子t彼此连接的汇流条b连接。在模块侧端子13连接电线12的一端,电线12的另一端与未图示的电池监视ecu连接。电池监视ecu能监视单电池c的电压。
[0058]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10中,在将模块侧端子13和电线12装配于壳体主体
21的状态下,能从壳体主体21的z方向下方装配汇流条101、102。汇流条101、102由设置于壳体主体21的汇流条保持部31、32保持,被抑制向下方脱落。
[0059]
在此,模块侧端子13在贯穿孔13c内插入有壳体主体21的定位销部26。因此,当实施利用汇流条101、102将模块侧端子13从下方顶起的作业时,在与定位销部26之间、与周壁部25之间对模块侧端子13施加负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限制利用汇流条101、102将模块侧端子13从下方顶起,设置有限制汇流条101、102向连接方向(z方向)移动的干涉抑制部33、34。
[0060]
记载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061]
(1)通过利用干涉抑制部33、34在作为汇流条101、102和模块侧端子13的连接方向的z方向上限制汇流条101、102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汇流条101、102对模块侧端子13的强烈干涉。
[0062]
(2)通过针对一个汇流条101、102设置多个干涉抑制肋51、52、71、72,从而能够利用汇流条101、102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13的干涉。
[0063]
(3)通过针对一个汇流条101、102设置多种干涉抑制肋51、52、71、72,从而能够利用汇流条101、102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13的干涉。
[0064]
(4)利用以跨越第1侧壁部25a和外侧壁部27的方式设置的干涉抑制肋51和以跨越一对对置壁部29a、29b的方式设置的干涉抑制肋71限制汇流条101、102的移动。在离开干涉抑制肋51、71的位置上,利用限制相同汇流条101、102的干涉抑制肋52、72能够限制汇流条101、102的旋转。
[0065]
(5)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52以从构成一对壁部的第1侧壁部25a和外侧壁部27中的外侧壁部27朝向模块侧端子13延伸的方式设置。同样,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72以从构成一对壁部的对置壁部29a、29b中的对置壁部29b朝向模块侧端子13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向干涉抑制肋52、72的附近配置。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13的干涉。另外,干涉抑制肋52、72设置于与模块侧端子13在z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可抑制在组装模块侧端子13时干涉,能够确保组装模块侧端子13时的空间。
[0066]
(6)能够利用汇流条保持部31、32保持汇流条101、102。
[0067]
(7)汇流条保持部31、32位于模块侧端子13的一方,在模块侧端子13的另一方设置干涉抑制部33、34。即,在由汇流条保持部31、32保持的汇流条101、102装配时,即使是利用汇流条101、102按压模块侧端子13的情况,也利用位于模块侧端子13的另一方的干涉抑制部33、34限制汇流条101、102的移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对模块侧端子13的干涉。
[0068]
(8)在组装汇流条101、102时通过弹性支承片42、63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容易组装汇流条101、102,在装配汇流条101、102后通过弹性支承片42、63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由弹性支承片42、63和固定支承片41、61、62保持各汇流条101、102。
[0069]
(其他实施方式)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变更并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并实施。
[007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一个汇流条101、102设置多个且多种干涉抑制肋51、52、71、7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针对一个汇流条设置多个相同形状、即同种干涉抑制部(干涉抑制肋)。另外,也可以针对一个汇流条设置一个干涉抑制部。另外,也可以采用针
对多个汇流条中的一个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多个且多种干涉抑制部,对除此以外的汇流条设置一个干涉抑制部的构成或设置同种的多个汇流条的构成。
[007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干涉抑制肋52以从外侧壁部27朝向模块侧端子13延伸的方式设置,将干涉抑制肋72以从对置壁部29b朝向模块侧端子13延伸的方式设置,但是不限于此。即,未必需要朝向模块侧端子13延伸。例如,也可以将干涉抑制肋52与成对的干涉抑制肋51同样以跨越第1侧壁部25a及外侧壁部27的方式设置。也可以将干涉抑制肋72与成对的干涉抑制肋71同样以跨越一对对置壁部29a、29b的方式设置。在哪种情况下,干涉抑制肋52、72都优选设置于与模块侧端子13在z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据此,能够确保组装模块侧端子13时的组装空间。
[007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干涉抑制肋51以跨越第1侧壁部25a及外侧壁部27的方式设置,将干涉抑制肋71以跨越一对对置壁部29a、29b的方式设置,但是不限于此。干涉抑制肋51、71例如当是从z方向观看横穿汇流条101、102构成时,也可以设为不跨越各壁部25a、27、29a、29b的构成。即,也可以将干涉抑制肋51构成为:从第1侧壁部25a及外侧壁部27的任一方延伸形成,在从z方向观看横穿汇流条101的状态下与第1侧壁部25a及外侧壁部27的任一另一方都不连接。也可以将干涉抑制肋51构成为:从一对对置壁部29a、29b的任一方延伸形成,在从z方向观看横穿汇流条102的状态下与一对对置壁部29a、29b的任一另一方都不连接。
[007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一个弹性支承片42和一个固定支承片41构成汇流条保持部31,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成对的两个弹性支承片构成。
[0074]
另外,由弹性支承片63和两个固定支承片61、62构成汇流条保持部3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两个弹性支承片和一个固定支承片构成,或者由三个弹性支承片构成。
[007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具有汇流条保持部31、32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省略的构成。
[007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利用汇流条将单电池c串联连接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将单电池c并联连接的构成。
[0077]

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单电池c的个数是一例,也可以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根据单电池的个数适当变更模块侧端子、电线的数量。
[007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电池布线模块安装于车辆上所搭载的二次电池bt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安装于除车辆以外的装置上所搭载的电池的构成。
[0079]

汇流条b(汇流条101、102)也可以具有扁平板状的形状。即,汇流条b(汇流条101、102)也可以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
[0080]

也可以在壳体11形成有在z方向(上下方向)贯穿的开口。
[0081]

也可以以从形成壳体11的开口的一对壁部25a、27跨越该开口的上方的方式架设干涉抑制肋51。
[0082]

干涉抑制肋52也可以从形成壳体11的开口的一对壁部25a、27朝向该开口的内方突出。
[0083]

也可以以从形成壳体11的开口的一对壁部29a、29b跨越该开口的上方的方式架设干涉抑制肋71。
[0084]

干涉抑制肋72也可以从形成壳体11的开口的一对壁部29a、29b朝向该开口的内
方突出。
[0085]

固定支承片41及弹性支承片42也可以从形成壳体11的开口的一对壁部25a、27朝向该开口的内方突出。
[0086]

固定支承片61、62及弹性支承片63也可以从形成壳体11的开口的一对壁部29a、29b朝向该开口的内方突出。
[0087]

汇流条保持部31也可以与汇流条b(汇流条101)的下表面接触。由此,汇流条保持部31也可以从壳体11的开口的下方在两个部位(固定支承片41及弹性支承片42)支承汇流条b(汇流条101)的下表面。据此,能够防止汇流条b(汇流条101)向下方脱落。
[0088]

汇流条保持部32也可以与汇流条b(汇流条102)的下表面接触。由此,汇流条保持部32也可以从壳体11的开口的下方在三个部位(固定支承片61、62及弹性支承片63)支承汇流条b(汇流条102)的下表面。据此,能够防止汇流条b(汇流条102)向下方脱落。
[0089]

干涉抑制部33也可以与汇流条b(汇流条101)的上表面直接接触或者具有间隙地面对。由此,干涉抑制部33也可以从壳体11的开口的上方在两个部位(干涉抑制肋51及干涉抑制肋52)抑制汇流条b(汇流条101)的移动。据此,通过利用汇流条保持部31从下表面支承的汇流条b(汇流条101)在上表面与干涉抑制部33碰撞,从而能够抑制汇流条b(汇流条101)的进一步的移动。
[0090]

干涉抑制部34也可以与汇流条b(汇流条102)的上表面直接接触或者具有间隙地面对。由此,干涉抑制部34也可以从壳体11的开口的上方在三个部位(干涉抑制肋71及一对干涉抑制肋72)抑制汇流条b(汇流条102)的移动。据此,通过利用汇流条保持部32从下表面支承的汇流条b(汇流条102)在上表面与干涉抑制部34碰撞,从而能够抑制汇流条b(汇流条102)的进一步的移动。
[0091]

干涉抑制部33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即,干涉抑制肋51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同样,干涉抑制肋52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
[0092]

干涉抑制部34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即,干涉抑制肋71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同样,干涉抑制肋72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
[0093]

汇流条保持部31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即,固定支承片41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同样,弹性支承片42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
[0094]

汇流条保持部32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即,固定支承片61、62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同样,弹性支承片63也可以与壳体主体21一体地形成。附图标记说明
[0095]
10 电池布线模块11 壳体12 电线13 模块侧端子13a 端子主体部13b 筒部21 壳体主体23 收纳部24 底面部
25 周壁部25a 构成一对壁部的第1侧壁部25b 第2侧壁部25c 开口部26 定位销部27 构成一对壁部的外侧壁部29a、29b 作为一对壁部的对置壁部31、32 汇流条保持部33、34 干涉抑制部41 固定支承片42 弹性支承片42a 爪部51 作为第1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52 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61 固定支承片62 固定支承片63 弹性支承片63a 爪部71 作为第1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72 作为第2干涉抑制部的干涉抑制肋101、102、b 汇流条bt 二次电池c 单电池t 电池端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