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5812发布日期:2022-06-22 04:2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差分传输方式的信号传输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许多领域中利用差分传输方式的信号传输,该差分传输方式用于在一对信号线的每个信号线中传输相互反相的信号(下文中称为“差分信号”)。因为作为一种成对(pair)的差分信号具有相互相反的信号电压,所以通过在接收侧取信号电压的差,可以得到2倍的电压振幅。而且,在成对的差分信号中的每一个产生相同的噪声的情况下,通过在接收侧取得信号电压的差来除去噪声。这样,差分传输方式的信号传输防噪声,适于传输速度的高速化。用于基于差分传输方式的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例如具备固定在电路板等上的外壳和沿着规定排列方向排列在外壳上的多个触头,多个触头中彼此相邻的触头的对(pair)有时被配置为传输差分信号(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03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在这种构成的连接器中,当触头之间的邻接间隔减小时,连接器的传输特性(插入损耗、串扰等)可以通过成对差分信号的电耦合而提高。但是,若触头之间的邻接间隔变小,则难以进行将各触头与电路板等电连接的作业。
8.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连接器的传输特性,该连接器的传输特性被构成为通过相互相邻的触头对来传输差分信号。
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0.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外壳和在所述外壳中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触头,所述多个触头包括多个触头对,其彼此相邻排列,分别传输一种差分信号,所述触头具有形成在所述触头的基端侧上的基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各插座侧接合部31a、31b、各插头侧接合部71a、71b)和形成在比所述基端部更靠近所述触头的顶端侧并与设置在对方侧的连接器上的触头连接的触头连接部,在所述多个触头对的各个中,所述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小于所述基端部之间的邻接间隔。
11.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外壳具有多个保持部,其沿所述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并保持所述多个触头,所述触头连接部具有被保持部,其形成为与所述基端部连接延伸的板状并被压入用于保持所述触头的所述保持部,所述被保持部具有向所述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突出形成的突起部,在所述被保持部被压入所述保持部时,所述突起部与所述保持部压接。
12.在上述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触头中除去所述被保持部的部分隔
开的退避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底部侧退避部21c、第一插座侧退避槽部27a以及第二插座侧退避槽部27b、基部侧退避部61c、第一插头侧退避槽部67a以及第二插头侧退避槽部67b)。
13.在上述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触头连接部具有接触部,其形成为与所述被保持部的顶端部连接延伸的板状并与设置在所述对方侧的连接器上的触头接触(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各板状接触部76a、76b),所述接触部的板厚比所述被保持部的板厚薄。
14.在上述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触头连接部具有弯曲部,其弯曲形成于所述接触部的顶端部并在设置于所述对方侧的连接器上的触头与所述接触部接触时平滑地抵接。
15.发明的效果
16.根据本发明,在多个触头对的各个中,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小于基端部之间的邻接间隔。由此,即使使触头对中的基端部之间的邻接间隔为与电路板等电连接所需的间隔,也能够使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更小。因此,能够使触头对中的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比以往小,从而能够通过成对的差分信号的电耦合来提高连接器的传输特性。此外,由于某个触头对中的触头连接部和与该触头对相邻的其他触头对中的触头连接部的邻接间隔变大,所以能够扩展触头对之间的空气间隔,从而可以减少连接器中的串扰。
17.此外,优选触头中的被保持部具有在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突出形成的突起部。由此,由于触头的宽度在突起部的部分不变大,所以能够减少触头的宽度部分变大所导致的阻抗的失配,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传输特性。
18.此外,优选外壳具有与触头中的除去被保持部以外的部分分开的退避部。由此,除了触头中的被保持部以外的部分不与外壳接触,而与空气接触。这样,通过使触头尽量接触空气,降低差分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有效介电常数,能够将介电损耗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传输特性。
19.此外,优选触头中的接触部的板厚比被保持部的板厚薄。由此,在设置在对方侧的连接器上的触头与接触部接触的部分中,可以抑制差分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横截面积增加而使阻抗局部降低。这样,通过抑制阻抗局部降低,可以降低阻抗失配,从而可以提高连接器的传输特性。
20.此外,优选在触头的接触部的顶端部形成有设置在对方侧的连接器上的触头在与接触部接触时平滑地抵接的弯曲部。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与对方侧的连接器的嵌合,并且,能够防止在与对方侧的连接器嵌合时触头压弯。
附图说明
21.图1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分离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主视图。
22.图2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主视图。
23.图3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分离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截面的立体图。
24.图4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分离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25.图5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接近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26.图6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途中的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27.图7为用于表示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装置的侧剖视图。
28.图8为从上方观察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29.图9为从上方观察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
30.图10为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
31.图11为插座连接器的侧剖面图。
32.图12为从下方观察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33.图13为从下方观察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
34.图14为从上方观察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
35.图15为插头连接器的侧剖面图。
36.图16为从上方观察插座触头与插头触头接触状态下的立体图。
37.图17为用于表示插座触头与插头触头接触状态下的主视图。
38.图18为用于表示插座触头与插头触头接触状态下的侧视图。
39.图19为插座触头的主视图。
40.图20为插座触头的侧视图。
41.图21为用于表示插座触头和插座触头托架的主视图。
42.图22为插头触头的主视图。
43.图23为插头触头的侧视图。
44.图24为用于表示插头触头和插头触头托架的主视图。
45.图25的(a)为用于表示插入损耗的图,(b)为用于表示串扰的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0047]1ꢀꢀꢀꢀꢀꢀ
连接器装置
[0048]
10
ꢀꢀꢀꢀꢀ
插座连接器
[0049]
20
ꢀꢀꢀꢀꢀ
插座外壳
[0050]
21
ꢀꢀꢀꢀꢀ
底部(21c底部侧退避部)
[0051]
25a、25b
ꢀꢀꢀꢀꢀ
第一、第二插座侧插孔部
[0052]
26a、26b
ꢀꢀꢀꢀꢀ
第一、第二插座侧保持部
[0053]
27a、27b
ꢀꢀꢀꢀꢀ
第一、第二插座侧退避槽部
[0054]
30a,30b
ꢀꢀꢀꢀꢀ
第一、第二插座触头
[0055]
31a、31b
ꢀꢀꢀꢀꢀ
第一、第二插座侧接合部
[0056]
32a、32b
ꢀꢀꢀꢀꢀ
第一、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
[0057]
33a、33b
ꢀꢀꢀꢀꢀ
第一、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
[0058]
34a、34b
ꢀꢀꢀꢀꢀ
第一、第二插座侧突起部
[0059]
36a、36b
ꢀꢀꢀꢀꢀ
第一、第二弯曲部
[0060]
37a、37b
ꢀꢀꢀꢀꢀ
第一、第二顶端接触部
[0061]
50
ꢀꢀꢀꢀꢀ
插头连接器
[0062]
60
ꢀꢀꢀꢀꢀ
插头外壳
[0063]
61
ꢀꢀꢀꢀꢀꢀ
基部(61c基部侧退避部)
[0064]
65a、65b
ꢀꢀꢀꢀꢀ
第一、第二插头侧插孔部
[0065]
66a、66b
ꢀꢀꢀꢀꢀ
第一、第二插头侧保持部
[0066]
67a、67b
ꢀꢀꢀꢀ
第一、第二插头侧退避槽部
[0067]
70a、70b
ꢀꢀꢀꢀ
第一、第二插头触头
[0068]
71a、71b
ꢀꢀꢀꢀ
第一、第二插头侧接合部
[0069]
72a、72b
ꢀꢀꢀꢀ
第一、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
[0070]
73a、73b
ꢀꢀꢀꢀ
第一、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
[0071]
74a、74b
ꢀꢀꢀꢀ
第一、第二插头侧突起部
[0072]
76a、76b
ꢀꢀꢀꢀ
第一、第二板状接触部
[0073]
77a、77b
ꢀꢀꢀꢀ
第一、第二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7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1,参照这些图说明连接器装置1的整体结构。此外,在剖面图中,为了便于理解,有时会省略一部分构成要素的阴影线。
[0075]
连接器装置1由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上的插座连接器10和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上的插头连接器50构成。通过使两个连接器10、50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2(或第二电路板3)的表面的方向上嵌合,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3可以电连接。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以图1和图3所示的状态为基准定义前后、左右和上下的方向,作为图1和图3所示的箭头的方向,将各连接器10、50的嵌合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各连接器10、50的端子排列方向(即构成各连接器10、50的触头的规定排列方向)称为左右方向,与这些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而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图7中,省略构成各连接器10、50的触头的一部分图示。
[0076]
接着,参照图8~图24追加说明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如图1及图8~图11所示,插座连接器10具有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上的插座外壳20、沿着左右方向排列保持在插座外壳20上的多个插座触头(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和将插座外壳20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上的插座固定金属件40构成。此外,多个插座触头由相互相邻排列的多个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pair)构成。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由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传输彼此为反相的一种差分信号。
[0077]
插座外壳20使用树脂等电气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如图8~图11所示,插座外壳20具有在配置于第一电路板2的表面上的左右方向上横宽的底部21、从底部21的前后缘部直立设置的前后的长边侧壁部22和从底部21的左右缘部直立设置的左右的短边侧壁部23,整体形成大致矩形的箱形。此外,在插座外壳20上形成有底部21、前后的长边侧壁部22、被左右的短边侧壁部23包围并向上方开放的嵌合凹部24。在嵌合凹部24的左右端部上形成有能够与插头外壳60的卡合突起69卡合的突起卡合部29。
[0078]
如图3、图4、图10及图11所示,在底部21前后在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形成有可插入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和可插入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形成为贯穿底部21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孔状。在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的左右的内壁部上形成有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浅槽状,并保持插入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的第一插座触头30a。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被压入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此外,第一插座侧插
孔部25a的前后的内壁部相对于第一插座触头30a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形成。因此,第一插座触头30a中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中央部在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的内部接触空气。
[0079]
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形成为贯穿底部21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孔状。此外,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与相邻的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左右对称地形成。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形成在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的左右内壁部上。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与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同样地形成,保持可插入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的第二插座触头30b。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压入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此外,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前后的内壁部相对于第二插座触头30b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形成。因此,第二插座触头30b中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的中央部在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的内部接触空气。
[0080]
此外,在连接到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和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的下端部的底部21的下面部形成有底部侧退避部21c。底部侧退避部21c凹陷形成于底部21的下端部上方,与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隔开。
[0081]
如图8~图10所示,在底部21的左右端部上形成有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形成能够与插座固定金属件40的外壳侧固定部41嵌合的燕尾槽状。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在与外壳侧固定部41嵌合的状态下,固定保持插座固定金属件40。
[0082]
如图3、图4、图9以及图11所示,在前后的长边侧壁部22上在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形成有与第一插座触头30a对置的第一插座侧退避槽部27a和与第二插座触头30b对置的第二插座侧退避槽部27b。第一插座侧退避槽部27a按照第一插座触头30a的宽度而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与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弯曲部36a和第一顶端接触部37a隔开。第二插座侧退避槽部27b与第一插座侧退避槽部27a同样地形成,并与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弯曲部36b和第二顶端接触部37b隔开。
[0083]
如图16~图20所示,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使用金属等导电性材料的薄平板,通过冲压加工(冲孔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相互左右对称的图示的规定形状。如上所述,彼此相邻的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成为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插座触头的对(pair)。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在插座外壳20的前侧和后侧,在左右方向上各排列保持15对。
[0084]
第一插座触头30a具有形成在第一插座触头30a的基端侧(下侧)上的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和形成在比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更靠近顶端侧(上侧)并与第一插头触头70a(参照图16~图18)连接的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而且,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具有与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的顶端侧连接而形成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与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顶端部连接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36a和与第一弯曲部36a的顶端部连接而形成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
[0085]
如图11和图20所示,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形成为从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基端部(下端部)向前后方向大致呈直角弯曲的板状。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露出到插座外壳20的底部21下方,通过焊接等结合在形成于第一电路板2上的布线图案(未图示)上(参照图1和图2)。
[0086]
如图11和图20所示,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被压入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在接受被压入
该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状态下,保持第一插座触头30a。在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左右上侧形成有第一插座侧突起部34a。第一插座侧突起部34a形成为向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板厚方向上突出的爪状。当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被压入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时,第一插座侧突起部34a与该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压接而被钩挂。在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左右下侧形成有第一插座侧突出部35a。与第一插座侧突起部34a同样,第一插座侧突出部35a形成为向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板厚方向突出的凸台状。第一插座侧突出部35a与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接触。
[0087]
如图11和图20所示,第一弯曲部36a形成为从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顶端部(上端部)向前后方向倾斜弯曲而延伸的板状。第一弯曲部36a突出到插座外壳20的底部21上方的嵌合凹部24内。第一顶端接触部37a在第一弯曲部36a的顶端部(上端部)以圆弧状弯曲而形成,并与第一插头触头70a接触。此外,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板厚方向的(即前后方向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与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插头触头70a的顶端侧变小到位于第一弯曲部36a附近的程度。
[0088]
与第一插座触头30a同样,第二插座触头30b被构成为具有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和形成在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的顶端侧(上侧),并与第二插头触头70b(参照图16~图18)连接的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此外,与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同样,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被构成为具有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第二弯曲部36b和第二顶端接触部37b。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与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同样地形成,通过焊接等与形成在第一电路板2上的布线图案(未图示)连接(参照图1和图2)。
[0089]
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与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同样地形成,并被压入插座外壳20的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插座外壳20的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在接受压入该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的状态下,保持第二插座触头30b。与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同样,在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上形成有第二插座侧突起部34b和第二插座侧突出部35b。第二插座侧突起部34b与第一插座侧突起部34a同样地形成。当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被压入插座外壳20的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时,第二插座侧突起部34b被压接到该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而被钩挂。第二插座侧突出部35b与第一插座侧突出部35a同样形成,并与插座外壳20的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接触。
[0090]
第二弯曲部36b与第一弯曲部36a同样地形成,并向比插座外壳20的底部21上方的嵌合凹部24内突出。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一顶端接触部37a同样地形成,并与第二插头触头70b接触。此外,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的板厚方向的(即前后方向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与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插头触头70b的顶端侧变小到位于第二弯曲部36b附近的程度。
[0091]
如图17及图19所示,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向相对于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接近第二插座触头30b的一方在左右方向上偏移而形成。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向相对于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接近第一插座触头30a的一方在左右方向偏移而形成。因此,在多个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的每一个中,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与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之间的邻接间隔(沿着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排列方向的间隔)小于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与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之间的邻接间隔。此外,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与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之间的邻接间
隔与形成在第一电路板2上的布线图案(未图示)对应地设置为一定的间隔。
[0092]
此外,如图21所示,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使用与它们形成为一体的薄平板状的插座触头托架39安装在插座外壳20上。这里,简单叙述将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安装到插座外壳20上的方法。
[0093]
首先,将沿着插座触头托架39的上边缘部在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从下方插入到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插孔部25a和第二插座侧插孔部25b。此时,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被压入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第一插座触头30a保持在插座外壳20的第一插座侧保持部26a中。此外,此时,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被压入插座外壳20的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第二插座触头30b保持在插座外壳20的第二插座侧保持部26b中。然后,从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折取插座触头托架39。这样,多个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被前后对称地一列地安装到插座外壳20上。
[0094]
如图8~图10所示,插座固定金属件40使用金属板等薄平板,通过冲压加工(冲孔加工及弯曲加工)形成l字形的板状。插座固定金属件4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壳侧固定部41和从外壳侧固定部41的下端部(基端部)向左右方向弯曲延伸的基板侧固定部42而构成。外壳侧固定部41与插座外壳2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嵌合,在该状态下,插座固定金属件40固定保持于插座外壳2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基板侧固定部42形成为具有切口的板状,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上。由此,插座外壳20经由插座固定金属件40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上(参照图1)。此外,基板侧固定部42的宽度小于外壳侧固定部41的宽度(插座外壳2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的内宽)。
[0095]
此外,插座固定金属件40使用连接于外壳侧固定部41的上端部而形成的薄平板状的插座固定金属件托架(未图示)安装在插座外壳20上。这里,简单地说明将插座固定金属件40安装到插座外壳20的方法。
[0096]
首先,使连接到插座固定金属件托架(未图示)的下边缘部的外壳侧固定部41从上方插入到插座外壳2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此时,外壳侧固定部41与插座外壳2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嵌合,插座固定金属件40固定保持于插座外壳2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28。然后,从插座固定金属件40中折取插座固定金属件托架。这样,将插座固定金属件40安装在插座外壳20的左右。
[0097]
如图1及图12~图15所示,插头连接器50具有固定在第二电路板3上的插头外壳60、沿着左右方向排列保持在插头外壳60上的多个插头触头(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和将插头外壳60固定在第二电路板3上的插头固定金属件80构成。此外,多个插头触头由相互相邻排列的多个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pair)构成。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通过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传输相互反相的一种差分信号。
[0098]
插头外壳60使用树脂等电气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如图12~图15所示,插头外壳60具备在配置于第二电路板3的表面上的左右方向上横向延伸的基部61和从基部61的下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嵌合于插座外壳20的嵌合凹部24的嵌合凸部64。
[0099]
如图3、图4、图14和图15所示,在基部61的前后在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形成有插入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和插入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
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形成贯穿基部61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孔状。在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的左右内壁部上形成有保持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浅槽状,保持插通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的第一插头触头70a。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被压入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此外,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的前后的内壁部相对于第一插头触头70a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形成。因此,第一插头触头70a中的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中央部在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的内部接触空气。
[0100]
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形成为贯穿基部61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孔状。此外,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与相邻的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左右对称地形成。在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的左右内壁部形成有保持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与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同样地形成,保持插入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的第二插头触头70b。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压入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此外,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的前后的内壁部相对于第二插头触头70b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形成。因此,第二插头触头70b中的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的中央部在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的内部接触空气。
[0101]
此外,在连接到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和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的上端部的基部61的上表面部形成有基部侧退避部61c。基部侧退避部61c在基部61的上端部下方凹陷形成,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隔开。
[0102]
如图12~图14所示,在基部61的左右端部形成有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形成有能够与插头固定金属件80的外壳侧固定部81嵌合的燕尾槽状。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在与该外壳侧固定部81嵌合的状态下,固定保持插头固定金属件80。
[0103]
如图3、图4、图13以及图15所示,在嵌合凸部64的前后侧部在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形成有与第一插头触头70a对置的第一插头侧退避槽部67a和与第二插头触头70b对置的第二插头侧退避槽部67b。第一插头侧退避槽部67a按照第一插头触头70a的宽度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和第一弯曲部77a隔开。第二插头侧退避槽部67b与第一插座侧退避槽部27a同样地形成,与第二插头触头部70b的第二板状接触部76b和第二弯曲部77b隔开。而且,如图12所示,在嵌合凸部64的左右端部形成有卡合突起69,该卡合突起69在与插座外壳20的嵌合凹部24嵌合时与嵌合凹部24的突起卡合部29卡合。
[0104]
如图22及图23所示,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通过使用金属等导电性材料的薄平板进行冲压加工(冲孔加工及弯曲加工),形成相互左右对称的图示的规定形状。如上所述,彼此相邻的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成为传输差分信号的插头触头的对(pair)。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在左右方向上以15对的方式排列保持在插头外壳60的前侧和后侧。
[0105]
第一插头触头70a具有形成在第一插头触头70a的基端侧(上侧)上的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和形成在比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更靠近顶端侧(下侧)并与第一插座触头30a(参照图16~图18)连接的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而且,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具有与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的顶端侧连接而形成的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与第一插头侧被保
持部73a的顶端部连接而形成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和与第一板接触部76a的顶端部连接而形成的第一弯曲部77a。
[0106]
如图15和图23所示,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形成为从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基端部(上端部)向前后方向大致呈直角弯曲的板状。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露出插头外壳60的基部61上方,通过焊接等结合在形成在第二电路板3上的布线图案(未图示)上(参照图1和图2)。
[0107]
如图15和图23所示,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并被压入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在接受到压入该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的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状态下,保持第一插头触头70a。在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左右下侧形成第一插头侧突起部74a。第一插头侧突起部74a形成为在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板厚方向突出的爪状。当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压入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时,第一插头侧突起部74a与该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压接而钩挂。在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左右上侧形成有第一插头侧突出部75a。第一插头侧突出部75a与第一插头侧突起部74a同样的形成为在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板厚方向上突出的凸台状。第一插头侧突出部75a与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接触。
[0108]
如图15和图23所示,第一板状接触部76a形成为从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顶端部(下端部)向下延伸的板状。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朝着插头外壳60的基部61下方突出,位于嵌合凸部64的附近。当插座外壳20的嵌合凹部24与插头外壳60的嵌合凸部64嵌合时,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接触。而且,第一板状接触部76a的板厚比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板厚薄。
[0109]
第一弯曲部77a在第一板状接触部76a的顶端部(下端部)弯曲形成为圆弧状。当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接触时,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平滑地抵接在第一弯曲部77a。
[0110]
与第一插头触头70a同样,第二插头触头70b具有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和形成在比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更靠近顶端侧(下侧)并与第二插座触头30b(参照图16~图18)连接的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而且,与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同样,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具有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第二板状接触部76b和第二弯曲部77b。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与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同样地形成,通过焊接等与形成在第二电路板3上的布线图案(未图示)接合(参照图1和图2)。
[0111]
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与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同样地形成,并被压入插头外壳60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插头外壳60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在接受压入该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的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的状态下,保持第二插头触头70b。与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同样,在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中形成有第二插头侧突起部74b和第二插头侧突出部75b。第二插头侧突起部74b与第一插头侧突起部74a同样地形成。当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压入插头外壳60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时,第二插头侧突起部74b与该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压接而钩挂。第二插头侧突出部75b与第一插头侧突出部75a同样地形成,与插头外壳60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相接。
[0112]
第二板状接触部76b与第一板状接触部76a同样地形成,比插头外壳60的基部61更向下突出,位于嵌合凸部64的附近。当插座外壳20的嵌合凹部24与插头外壳60的嵌合凸部
64嵌合时,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板状接触部76b接触。而且,第二板状接触部76b的板厚比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的板厚薄。
[0113]
第二弯曲部77b以与第一弯曲部77a同样的方式形成。当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板状接触部76b接触时,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弯曲部77b平滑地抵接。
[0114]
如图17和图22所示,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向接近第二插头触头70b的一方偏置而形成。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向接近第一插头触头70a的一方偏置而形成。因此,在多个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每一个中,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与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的邻接间隔(沿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排列方向的间隔)小于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与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之间的邻接间隔。此外,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与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之间的邻接间隔对应于形成在第二电路板3上的布线图案(未图示)而设置为一定的间隔。
[0115]
而且,如图24所示,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使用与它们形成一体的薄平板状的插头触头托架79安装在插头外壳60上。这里,简要说明将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安装到插头外壳60的方法。
[0116]
首先,使沿着插头触头托架79的下边缘部在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从上方插入到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插孔部65a和第二插头侧插孔部65b。此时,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被压入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第一插头触头70a保持在插头外壳60的第一插头侧保持部66a中。而且,此时,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压入插头外壳60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第二插头触头70b保持在插头外壳60的第二插头侧保持部66b中。然后,从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中折取插头触头托架79。这样,多个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被前后对称地一列一列地安装在插头外壳60上。
[0117]
如图12~图14所示,插头固定金属件80使用金属板等薄平板,通过冲压加工(冲孔加工及弯曲加工)形成l字形的板状。插头固定金属件8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壳侧固定部81和从外壳侧固定部81的上端部(基端部)向左右方向弯曲延伸的基板侧固定部82。外壳侧固定部81与插头外壳6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嵌合,在该状态下,插头固定金属件80固定保持在插头外壳6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上。基板侧固定部82形成为具有切口的板状,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在第二电路板3上。由此,插头外壳60经由插头固定件80固定在第二电路板3上(参照图1)。而且,基板侧固定部82的宽度小于外壳侧固定部81的宽度(插头外壳6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的内宽)。
[0118]
而且,插头固定金属件80使用连接于外壳侧固定部81的下端部而形成的薄平板状的插头固定金属件托架(未图示)安装在插头外壳60上。这里,简要说明将插头固定件80安装到插头外壳60的方法。
[0119]
首先,使连接到插头固定金属件托架(未图示)的上边缘部的外壳侧固定部81从下方插入到插头外壳6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此时,外壳侧固定部81与插头外壳6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嵌合,插头固定金属件80固定保持在插头外壳60的固定金属件保持部68上。然后,从插头固定金属件80中折取插头固定金属件托架。这样,插头固定金属件80安装
在插头外壳60的左右。
[0120]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连接器装置1中,参照图5~图7说明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嵌合的过程。当相互对置配置的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接近时,如图5所示,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弯曲部77a抵接。同样,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弯曲部77b抵接。
[0121]
进而,当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接近时,如图6所示,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按该顺序被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弯曲部77a和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按压而弹性变形以使插座触头30a的第一弯曲部36a弯曲。同样,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按该顺序被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弯曲部77b和第二板状接触部76b按压而弹性变形以使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弯曲部36b弯曲。而且,此时,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弯曲部77a平滑地抵接。同样,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弯曲部77b平滑地抵接。
[0122]
进而,当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接近时,如图7所示,插座外壳20的嵌合凹部24与插头外壳60的嵌合凸部64嵌合。并且,在插座触头30a的第一弯曲部36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接触。同样,在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弯曲部36b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板状接触部76b接触。这样,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嵌合连接。
[0123]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各连接器10、50的特征配置和效果。作为第一特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中,在多个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中的每一个中,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与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之间的邻接间隔小于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与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之间的邻接间隔。因此,即使第一插座侧接合部31a与第二插座侧接合部31b之间的邻接间隔为与第一电路板2电连接所需的间隔,也可以小于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与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的邻接间隔。
[012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50中,在多个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每一个中,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与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之间的邻接间隔小于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与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之间的邻接间隔。因此,即使第一插头侧接合部71a与第二插头侧接合部71b之间的邻接间隔为与第二电路板3电连接所需的间隔,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与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之间的邻接间隔可以更小。这样,可以使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中的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与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之间的邻接间隔比以往小。而且,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与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的邻接间隔可以比以往小。因此,通过成对的差分信号的电耦合,能够提高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即连接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
[0125]
这里,图2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插座连接器10及插头连接器50)的传输特性。图25的(a)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的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的图。在图25的(a)中,曲线la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的插入损耗。曲线la2作为第一比较例,表示插座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与插座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相等、插头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与插头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相等的以往型的情况下的插入损
耗。曲线la3作为第二比较例,表示插座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比插座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大、插头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比插头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大的情况下的插入损耗。根据图25的(a)所示的图表,例如,与在差分信号的信号频率为10~15[ghz]的频带中的第一比较例的情况下的插入损耗和在第二比较例的情况下的插入损耗相比,可减少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的插入损耗,可以看出传输特性正在提高。
[0126]
图25的(b)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的串扰(或漏话或感应噪声)的图。在图25的(b)中,曲线lb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的串扰。曲线lb2作为第3比较例,表示插座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与插座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相等、插头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与插头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相等的以往型的情况下的串扰。曲线lb3作为第四比较例,表示在插座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比插座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大、插头触头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间隔比插头侧接合部之间的邻接间隔大的情况下的串扰。根据图25的(b)所示的图表,例如,在差分信号的信号频率为10~15[ghz]的频带上,与在第三比较例的情况下的串扰和第四比较例的串扰相比,可减少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的串扰,可知传输特性正在提高。
[0127]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中,在某一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中的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与该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邻接的其他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中的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的邻接间隔变大。而且,在某一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中的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和与该第二插座触头连接部32b邻接的其他第一插座触头30a与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中的第一插座触头连接部32a的邻接间隔变大。
[0128]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50中,在某一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与该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邻接的其他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的邻接间隔变大。而且,在某一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与该第二插头触头连接部72b邻接的其他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中的第一插头触头连接部72a的邻接间隔变大。由此,能够扩大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之间的空气间隔以及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之间的空气间隔,从而可以减少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连接器装置1)中的串扰。
[0129]
作为第二特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中,在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中形成有第一插座侧突起部34a,该第一插座侧突起部在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板厚方向上突出。而且,在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上形成有在第二插座侧突起部33b的板厚方向上突出的第二插座侧突起部34b。由此,各插座触头30a、30b的宽度在各插座侧突起部34a、34b的部分不会变大,因此,触头的宽度部分地变大而能够减少阻抗的失配。
[013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50中,在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上形成有向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板厚方向突出的第一插头侧突起部74a。而且,在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上形成有向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的板厚方向突出的第二插头侧突起部74b。由此,各插头触头70a、70b的宽度在各插头侧突起部74a、74b的部分不会变大,因此,由于触头的宽度部分变大而能够降低阻抗的失配。这样,由
于触头的宽度部分地变大,可以减少阻抗的失配,因此能够提高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连接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
[0131]
作为第三特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中,插座外壳20具有与各插座触头30a、30b中的插座侧连接部31a、31b、弯曲部36a、36b以及顶端接触部37a、37b(即,除各插座触头30a、30b中的插座侧被保持部33a、33b以外的部分)隔开形成的底部侧退避部21c、第一插座侧退避槽部27a以及第二插座侧退避槽部27b。由此,除各插座触头30a、30b中的插座侧被保持部33a、33b以外的部分不接触插座外壳20而接触空气。此外,插座外壳20中的各插座侧插孔部25a、25b前后的内壁部与各插座触头30a、30b在前后方向隔开形成。由此,各插座触头30a、30b中的插座侧被保持部33a、33b的中央部在插座外壳20中的各插座侧插孔部25a、25b内部接触空气在,在。
[013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50中,插头外壳60具有与各插头触头70a、70b中的插头侧接合部71a、71b、板状接触部76a、76b以及弯曲部77a、77b(即,除去各插头触头70a、70b中的插头侧被保持部73a、73b的部分)隔开形成的基部侧退避部61c、第一插头侧退避槽部67a以及第二插头侧退避槽部67b。由此,除去各插头触头70a、70b中的插头侧被保持部73a、73b的部分不与插头外壳60接触而与空气接触。此外,插头外壳60中的各插头侧插孔部65a、65b前后的内壁部与各插头触头70a、70b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形成。由此,各插头触头70a、70b中的插头侧被保持部73a、73b的中央部在插头外壳60中的各插头侧插孔部65a、65b的内部接触空气。这样,通过尽可能使各插座触头30a、30b以及各插头触头70a、70b接触空气,降低差分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有效介电常数,可以将介电损耗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提高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连接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
[0133]
作为第四特征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50中,第一插头触头70a中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的板厚比第一插头侧被保持部73a的板厚薄。由此,在第一插座触头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接触的部分中,能够抑制差分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截面面积增加而使阻抗局部降低。而且,第二插头触头70b中的第二板状接触部76b的板厚比第二插头侧被保持部73b的板厚薄。由此,在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板状接触部76b接触的部分中,能够抑制差分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截面积增加而使阻抗局部降低。这样,通过抑制阻抗局部降低,可以降低阻抗失配,从而可以提高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连接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
[0134]
作为第五特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50中,在第一插头触头70a中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的顶端部形成有第一弯曲部77a,该第一弯曲部77a在第一插座接触部30a的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与第一插头触头70a的第一板状接触部76a接触时平滑地抵接。而且,在第二插头触头70b中的第二板状接触部76b的顶端部形成有第二弯曲部77b,该第二弯曲部77b在第二插座触头30b的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与第二插头触头70b的第二板状接触部76b接触时平滑地抵接。由此,能够平滑地进行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的嵌合,并且,在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的嵌合时,能够防止各插头触头70a、70b屈曲。
[0135]
作为第六特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中,第一插座触头30a中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的板厚方向的(即前后方向的)第一插座侧被保持部33a和第一顶端接触部37a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插头触头70a(第一板状接触部76a)的顶端侧位于第一弯曲部36a附近的程度。而且,第二插座触头30b中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的板厚方向(即前后
方向的)第二插座侧被保持部33b和第二顶端接触部37b之间的距离是第二插头触头70b(第二板状接触部76b)的顶端侧变小到位于第二弯曲部36b附近的程度。由此,各插头触头70a、70b中的板状接触部76a、76b的顶端侧的部分与各插座触头30a、30b中的弯曲部36a、36b之间的间隙变小。因此,能够抑制在各插头触头70a、70b中的板状接触部76a、76b的顶端侧的部分产生差分信号的不必要的反射。而且,由于各插座触头30a、30b中的弯曲部36a、36b的长度变短,所以能够缩短电气长度,从而能够提高插座连接器10及插头连接器50(连接器装置1)的传输特性。
[013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在插座外壳20的前侧和后侧,在左右方向各排列保持15对,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在插头外壳60的前侧和后侧,在左右方向上排列保持15对,但不限于此。第一插座触头30a和第二插座触头30b的对的数量和第一插头触头70a和第二插头触头70b的对的数量可以根据规格而变更为任意数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