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8899发布日期:2022-07-22 20: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逐渐的舍弃燃油车的使用转而开发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大多以电池作为驱动,故而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了汽车的性能,在新能源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其电池难免会出现高温的现象。
3.公开号为cn110233220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散热装置,属于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安装箱、固定箱、散热组件、擦拭组件、移动组件、降温组件和安装底座,所述电池安装箱和固定箱均设置在安装底座的顶部,所述电池安装箱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固定箱和电池安装箱之间留有容纳腔,所述固定箱上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固定箱内的散热槽内,所述擦拭组件竖直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擦拭组件与移动端与电池安装箱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安装底座上,所述电池安装箱上设有固定槽,所述降温组件设置在固定槽内。本发明通过擦拭件上下移动对电池安装箱侧壁上的水露和水珠进行擦拭,防止电池安装箱内的电池受潮,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出通过水冷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散热,而水冷的驱动源仍然为电池,这无疑加大了电池的负担,使得车辆的可续航里程降低,故而并不实用;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电池组件,所述连接块靠近安装架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抽气筒,所述抽气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抽吸塞,所述抽吸塞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抽气筒之间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抽气筒下方与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电池组件外部安装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体内部贯通连接有排气管;工作时,将电池组件安装在安装架内,随后通过连接块将安装架安装在系能源汽车上,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颠簸震动的情况,此时这个震动力便会带动抽吸塞在抽气筒内进行滑动,抽吸塞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拉伸复位弹簧使其形变后往复的在抽气筒内滑动,在抽吸塞运动的过程中,其会通过抽气筒下方的单向阀将外部的空气抽吸入抽气筒内,随后通过靠近电池组件一侧的单向阀将空气排入电池组件内,随后这个空气会通过防护壳体内部的排气管排出,如此便可实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自动抽吸空气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排气管与抽气筒的分离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吸入过热的空气,从而提高对于电池的降温效果。
7.优选的,位于抽气筒下方的所述单向阀其靠近抽气筒中心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部设置有多个干燥球;工作时,在抽吸塞运动抽吸空气的过程中,空气会通过单向阀注入到过滤管内,随后会被过滤管内的干燥球所吸附空气中的水汽,降低空气湿度,如此便可有效的防止在汽车启动时,湿热的空气与冰冷的电池接触出现凝结露水的情况,进而保护电池的稳定运行。
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远离电池组件的一侧固定有空心壳体,所述空心壳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侧均固定有蓄力弹簧,所述蓄力弹簧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远离蓄力弹簧的一端固定有闭合块;工作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车祸导致电池组件内的电池出现损坏自燃时,此时蓄力弹簧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从而推动着限制块进行运动,限制块运动进而推动闭合块使其在空心壳体内滑动,直至两个闭合块相互接触,进而将排气管封闭,如此在防护壳体的内部便会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有效的减缓电池燃烧的速度,为驾驶员与乘客留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9.优选的,所述闭合块靠近排气管的一侧固定有热熔胶块,所述排气管内部固定有换气板,所述换气板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工作时,在两个闭合块相互接触之后,此时两个热熔胶块也同步接触,此时的热熔胶块会在过高的温度的作用下出现融化,从而将闭合块与空心壳体的连接处、换气板的通孔封堵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效果,抑制电池的燃烧。
10.优选的,所述闭合块内部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靠近防护壳体的一侧贯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存储槽内部填充着二氧化碳,所述导气管外部滑动连接有封闭环;工作时,在闭合块运动至相互接触之后,此时导气管外部的封闭环不再被空心壳体所遮挡,从而此时存储槽内部的二氧化碳便会将封闭环冲落,进而二氧化碳会进入到电池组件与防护壳体的内部,从而阻隔空气,抑制电池的燃烧与反应,为人们的逃生提供条件。
11.优选的,所述限制块靠近防护壳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塑料卡杆,所述塑料卡杆与空心壳体贯通连接,所述塑料卡杆外部套接有导温柱,所述导温柱与防护壳体贯通连接;工作时,在电池出现爆燃后,电池组件内部的温度很容易便会达到500度以上,此时过高的温度会通过导温柱传导至塑料卡杆内,从而导致塑料卡杆升温,而由于塑料卡杆为abs材料,其熔点为170度,从而在此过程中,塑料卡杆会发生熔化,从而不会再对限制块进行阻挡,如此蓄力弹簧的弹性势能便可以正常得到释放,同时其也可以对蓄力弹簧进行限制,在电池正常的温度运行范围内其会对限制块进行阻挡防止误触发。
12.优选的,所述限制块靠近连接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远离限制块的一侧固定有警报触点,所述警报触点远离推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电路触点,所述电路触点与空心壳体固定连接;工作时,限制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会同时推动推动板运动,推动板运动从而带动警报触点运动,直至警报触点与电路触点相接触,当警报触点与电路触点相接触之后,系统便会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如此便达到了在出现电池自燃时自动报警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内部固定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抽吸塞、连接杆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工作时,配重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抽吸塞在汽车运动时所受到的惯性力,进而提高对空气的抽吸效果,从而提高对于电池的降温效果。
14.优选的,所述抽吸塞靠近单向阀的一侧设置有阻断块,所述阻断块远离抽吸塞的
一侧滑动连接有转向推块,所述转向推块与抽气筒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推块靠近单向阀的一侧固定有挤压弹簧;工作时,在初始状态下,挤压弹簧会推动转向推块运动,使得阻断块与抽吸塞相接触,从而阻断块会对抽吸塞进行阻挡,从而有效的阻挡抽吸塞进行运动,达到了对于抽吸塞的限位效果。
15.优选的,所述转向推块远离挤压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抽气筒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远离转向推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空腔;工作时,在环境温度40摄氏度的情况下,当挤压弹簧的弹力与检测空腔内的气体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时,此时的转向推块恰好带动阻断块的顶面滑动至抽气筒的内部不再对抽吸塞进行阻挡,从而在电池温度自0度及以下上升到40度之间时,此时检测空腔内的气体便会受热膨胀,从而推动滑动板运动,滑动板运动进而推动转向推块压缩挤压弹簧使其收缩,进而带动阻断块与抽吸塞相分离,这样便可达到当电池温度过低时不会换气加速电池温度的流失,从而达到了在低温时自动对电池进行保温的效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架对电池进行保护,通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带动抽吸塞运动从而往复的抽吸空气输送到电池四周,帮助电池进行散热,从而达到了利用汽车行驶动能对电池进行散热的效果。
18.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柱,使得汽车在自燃时温度升高进而推动两个闭合块相互接触,随后通过热熔胶块融化将排气管封闭住,抑制电池燃烧的进行,帮助人们进行逃生与救援。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22.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23.图4是本发明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本发明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25.图6是本发明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26.图7是本发明抽气筒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图7中e处局部放大图。
28.图中:1、安装架;2、连接块;3、电池组件;4、抽气筒;5、抽吸塞;6、连接杆;7、复位弹簧;8、单向阀;9、防护壳体;10、排气管;11、配重块;12、过滤管;13、干燥球;14、支撑柱;15、闭合块;16、空心壳体;17、热熔胶块;18、换气板;19、存储槽;20、导气管;21、蓄力弹簧;22、限制块;23、推动板;24、警报触点;25、电路触点;26、阻断块;27、转向推块;28、滑动板;29、检测空腔;30、挤压弹簧;31、塑料卡杆;32、导温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2,所述安装架1内部安装有电池组件3,所述连接块2靠近安装架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抽气筒4,所述抽气筒4内部滑动连接有抽吸塞5,所述抽吸塞5靠近安装架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抽气筒4之间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7,所述抽气筒4下方与靠近安装架1的一侧均安装有单向阀8,所述电池组件3外部安装有防护壳体9,所述防护壳体9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体9内部贯通连接有排气管10;工作时,将电池组件3安装在安装架1内,随后通过连接块2将安装架1安装在系能源汽车上,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颠簸震动的情况,此时这个震动力便会带动抽吸塞5在抽气筒4内进行滑动,抽吸塞5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6拉伸复位弹簧7使其形变后往复的在抽气筒4内滑动,在抽吸塞5运动的过程中,其会通过抽气筒4下方的单向阀8将外部的空气抽吸入抽气筒4内,随后通过靠近电池组件3一侧的单向阀8将空气排入电池组件3内,随后这个空气会通过防护壳体9内部的排气管10排出,如此便可实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自动抽吸空气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排气管10与抽气筒4的分离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吸入过热的空气,从而提高对于电池的降温效果。
32.如图6所示,位于抽气筒4下方的所述单向阀8其靠近抽气筒4中心的一侧固定有过滤管12,所述过滤管12内部设置有多个干燥球13;工作时,在抽吸塞5运动抽吸空气的过程中,空气会通过单向阀8注入到过滤管12内,随后会被过滤管12内的干燥球13所吸附空气中的水汽,降低空气湿度,如此便可有效的防止在汽车启动时,湿热的空气与冰冷的电池接触出现凝结露水的情况,进而保护电池的稳定运行。
33.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防护壳体9远离电池组件3的一侧固定有空心壳体16,所述空心壳体16内部安装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两侧均固定有蓄力弹簧21,所述蓄力弹簧21远离支撑柱14的一端固定有限制块22,所述限制块22远离蓄力弹簧21的一端固定有闭合块15;工作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车祸导致电池组件3内的电池出现损坏自燃时,此时蓄力弹簧21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从而推动着限制块22进行运动,限制块22运动进而推动闭合块15使其在空心壳体16内滑动,直至两个闭合块15相互接触,进而将排气管10封闭,如此在防护壳体9的内部便会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有效的减缓电池燃烧的速度,为驾驶员与乘客留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34.如图4所示,所述闭合块15靠近排气管10的一侧固定有热熔胶块17,所述排气管10内部固定有换气板18,所述换气板18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工作时,在两个闭合块15相互接触之后,此时两个热熔胶块17也同步接触,此时的热熔胶块17会在过高的温度的作用下出现融化,从而将闭合块15与空心壳体16的连接处、换气板18的通孔封堵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效果,抑制电池的燃烧,需要说明的是,热熔胶块17的制造材料可以为聚醚醚酮(peek,熔点为340度左右)、聚苯硫醚(pps,熔点为300度左右)、或是其他热熔材料,本领域的实施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选择不同的制造材料,在电池爆燃之后,温度会逐渐的上升到500度以上,从而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热熔胶块17会逐渐融化。
35.如图4所示,所述闭合块15内部开设有存储槽19,所述存储槽19靠近防护壳体9的一侧贯通连接有导气管20,所述存储槽19内部填充着二氧化碳,所述导气管20外部滑动连接有封闭环;工作时,在闭合块15运动至相互接触之后,此时导气管20外部的封闭环不再被
空心壳体16所遮挡,从而此时存储槽19内部的二氧化碳便会将封闭环冲落,进而二氧化碳会进入到电池组件3与防护壳体9的内部,从而阻隔空气,抑制电池的燃烧与反应,为人们的逃生提供条件。
36.如图4所示,所述限制块22靠近防护壳体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塑料卡杆31,所述塑料卡杆31与空心壳体16贯通连接,所述塑料卡杆31外部套接有导温柱32,所述导温柱32与防护壳体9贯通连接;工作时,在电池出现爆燃后,电池组件3内部的温度很容易便会达到500度以上,此时过高的温度会通过导温柱32传导至塑料卡杆31内,从而导致塑料卡杆31升温,而由于塑料卡杆31为abs材料,其熔点为170度,从而在此过程中,塑料卡杆31会发生熔化,从而不会再对限制块22进行阻挡,如此蓄力弹簧21的弹性势能便可以正常得到释放,同时其也可以对蓄力弹簧21进行限制,在电池正常的温度运行范围内其会对限制块22进行阻挡防止误触发。
37.如图5所示,所述限制块22靠近连接块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板23,所述推动板23远离限制块22的一侧固定有警报触点24,所述警报触点24远离推动板23的一侧设置有电路触点25,所述电路触点25与空心壳体16固定连接;工作时,限制块22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会同时推动推动板23运动,推动板23运动从而带动警报触点24运动,直至警报触点24与电路触点25相接触,当警报触点24与电路触点25相接触之后,系统便会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如此便达到了在出现电池自燃时自动报警的效果。
38.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6内部固定有配重块11,所述配重块11与抽吸塞5、连接杆6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工作时,配重块1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抽吸塞5在汽车运动时所受到的惯性力,进而提高对空气的抽吸效果,从而提高对于电池的降温效果。
39.实施例二
40.如图7至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抽吸塞5靠近单向阀8的一侧设置有阻断块26,所述阻断块26远离抽吸塞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转向推块27,所述转向推块27与抽气筒4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推块27靠近单向阀8的一侧固定有挤压弹簧30;工作时,挤压弹簧30会推动转向推块27运动,使得阻断块26与抽吸塞5相接触,从而阻断块26会对抽吸塞5进行阻挡,从而有效的阻挡抽吸塞5进行运动,达到了对于抽吸塞5的限位效果。
41.如图8所示,所述转向推块27远离挤压弹簧30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板28,所述滑动板28与抽气筒4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28远离转向推块2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空腔29;在环境温度40摄氏度的情况下,挤压弹簧30的弹力与检测空腔29内的气体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的转向推块27恰好带动阻断块26的顶面滑动至抽气筒4的内部不再对抽吸塞5进行阻挡;从而在电池温度自0度及以下上升到40度之间时,此时检测空腔29内的气体便会受热膨胀,从而推动滑动板28运动,滑动板28运动进而推动转向推块27压缩挤压弹簧30使其收缩,进而带动阻断块26与抽吸塞5相分离,这样便可达到当电池温度过低时不会换气加速电池温度的流失,从而达到了在低温时自动对电池进行保温的效果。
42.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电池组件3安装在安装架1内,随后通过连接块2将安装架1安装在系能源汽车上,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颠簸震动的情况,此时这个震动力便会带动抽吸塞5在抽气筒4内进行滑动,抽吸塞5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6拉伸复位弹簧7使其形变后往复的在抽气筒4内滑动,在抽吸塞5运动的过程中,其会通过抽气筒4下方的单向
阀8将外部的空气抽吸入抽气筒4内,随后通过靠近电池组件3一侧的单向阀8将空气排入电池组件3内,随后这个空气会通过防护壳体9内部的排气管10排出,如此便可实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自动抽吸空气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排气管10与抽气筒4的分离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吸入过热的空气,从而提高对于电池的降温效果;
43.而在抽吸塞5运动抽吸空气的过程中,空气会通过单向阀8注入到过滤管12内,随后会被过滤管12内的干燥球13所吸附空气中的水汽,降低空气湿度,如此便可有效的防止在汽车启动时,湿热的空气与冰冷的电池接触出现凝结露水的情况,进而保护电池的稳定运行;
44.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车祸导致电池组件3内的电池出现损坏自燃时,此时电池组件3内的温度会急剧升高,此时蓄力弹簧21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从而推动着限制块22进行运动,限制块22运动进而推动闭合块15使其在空心壳体16内滑动,直至两个闭合块15相互接触,进而将排气管10封闭,如此在防护壳体9的内部便会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有效的减缓电池燃烧的速度,为驾驶员与乘客留有足够的逃生时间;而在两个闭合块15相互接触之后,此时两个热熔胶块17也同步接触,此时的热熔胶块17会在过高的温度的作用下出现融化,从而将闭合块15与空心壳体16的连接处、换气板18的通孔封堵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效果,抑制电池的燃烧;并且在闭合块15运动至相互接触之后,此时导气管20外部的封闭环不再被空心壳体16所遮挡,从而此时存储槽19内部的二氧化碳便会将封闭环冲落,进而二氧化碳会进入到电池组件3与防护壳体9的内部,从而阻隔空气,抑制电池的燃烧与反应,为人们的逃生提供条件;同时,在电池出现爆燃后,电池组件3内部的温度很容易便会达到500度以上,此时过高的温度会通过导温柱32传导至塑料卡杆31内,从而导致塑料卡杆31升温,而由于塑料卡杆31为abs材料,其熔点为170度,从而在此过程中,塑料卡杆31会发生熔化,从而不会再对限制块22进行阻挡,如此蓄力弹簧21的弹性势能便可以正常得到释放,同时其也可以对蓄力弹簧21进行限制,在电池正常的温度运行范围内其会对限制块22进行阻挡防止误触发;
45.而限制块22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会同时推动推动板23运动,推动板23运动从而带动警报触点24运动,直至警报触点24与电路触点25相接触,当警报触点24与电路触点25相接触之后,系统便会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如此便达到了在出现电池自燃时自动报警的效果;
46.而配重块1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抽吸塞5在汽车运动时所受到的惯性力,进而提高对空气的抽吸效果,从而提高对于电池的降温效果;
47.而在初始状态下,挤压弹簧30会推动转向推块27运动,使得阻断块26与抽吸塞5相接触,从而阻断块26会对抽吸塞5进行阻挡,从而有效的阻挡抽吸塞5进行运动,达到了对于抽吸塞5的限位效果;在环境温度40摄氏度的情况下,当挤压弹簧30的弹力与检测空腔29内的气体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时,此时的转向推块27恰好带动阻断块26的顶面滑动至抽气筒4的内部不再对抽吸塞5进行阻挡,从而在电池温度自0度及以下上升到40度之间时,此时检测空腔29内的气体便会受热膨胀,从而推动滑动板28运动,滑动板28运动进而推动转向推块27压缩挤压弹簧30使其收缩,进而带动阻断块26与抽吸塞5相分离,这样便可达到当电池温度过低时不会换气加速电池温度的流失,从而达到了在低温时自动对电池进行保温的效果。
48.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
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4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