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4460发布日期:2022-09-03 05:5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变压器。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能传递装置,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是电力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高压变压器指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低压转换为高电压的变压器,变压器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
3.变压器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若热量得不到有效的散发,则会造成热量聚集,容易因过热发生爆炸现象,现有的变压器大多采用散热口自然散热或散热翅片辅助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不佳,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压变压器。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线圈绕组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为多个并分布在变压器壳体的前后左右并延伸至变压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线圈绕组设置变压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换热机构,所述冷却水换热机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两组所述风力散热扰流机构围合在线圈绕组的外侧,所述支座为空心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水换热机构包括与变压器壳体内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隔块,所述第一隔块与变压器壳体的内壁围合空间为进水腔,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均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部与进水腔连通,所述支座的内部设置第二隔块,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的横截面均为“口”字形,所述第二隔块与支座的内壁围合空间为回水腔,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与进水腔和回水腔连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水箱、抽液泵和水冷器,所述水箱通过导管与抽液泵的抽水端连接,所述抽液泵的出水端通过导管与水冷器连接,所述水冷器的输出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腔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水箱连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风力散热扰流机构包括l形板,两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中的l形板组合成方形并设在线圈绕组的外侧,所述l形板靠近线圈绕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风扇,所述l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圈,两个所述螺纹圈上均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与变压器壳体的内顶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均贯穿并延伸至支座内,所述支座内且位于第二隔块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每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中的两个螺纹杆同步旋转的驱动组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每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中的其中一个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皮带轮,所述支座内设置有传送带,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l形板的交汇处穿插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变压器壳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组所述风力散热扰流机构中的l形板相对上下移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回水腔的内底壁向水箱的方向倾斜向下。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5.一、本方案可通过冷却水换热机构用制冷后的冷却水带走散热翅片吸收的部分热量,实现换热的目的,提高散热效果。
16.二、本方案可通过两组相对上下移动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对线圈绕组进行辅助散热,同时加速气流流动,增加散热效果。
17.三、本方案可同时将冷却水换热机构和风力散热扰流机构运行,对高压变压器进行散热,且风力散热扰流机构所产生的散热风能加速空气流动,加快散热翅片对内部热空气的吸附换热,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图1的正视剖面图;
20.图3为本发明图2的正视剖面图;
21.图4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剖面图;
22.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隔块与变压器壳体连接的仰视图。
23.图中标号说明:
24.1、变压器壳体;2、线圈绕组;3、散热翅片;4、冷却水换热机构;41、第一隔块;42、换热管;43、第二隔块;44、水冷组件;441、水箱;442、抽液泵;443、水冷器;444、进水管;445、出水管;5、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1、l形板;52、风扇;53、螺纹圈;54、螺纹杆;55、驱动组件;551、伺服电机;552、皮带轮;553、传送带;56、辅助杆;6、支座;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5,一种高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1、线圈绕组2和散热翅片3,散热翅片3为多个并分布在变压器壳体1的前后左右并延伸至变压器壳体1的内部,线圈绕组2设置变压器壳体1的内部,变压器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6,支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
板7,变压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换热机构4,冷却水换热机构4位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3之间,支座6为空心座。
28.具体的,参照附图2、4、5,冷却水换热机构4包括与变压器壳体1内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隔块41,第一隔块41与变压器壳体1的内壁围合空间为进水腔,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3之间均设置有换热管42,换热管42的顶部与进水腔连通,支座6的内部设置第二隔块43,第一隔块41和第二隔块43的横截面均为“口”字形,第二隔块43与支座6的内壁围合空间为回水腔,底板7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水冷组件44,水冷组件44与进水腔和回水腔连通;
29.上述结构,通过水冷组件44制冷后的水通入由第一隔块41构成的进水腔内,并分流至每个换热管42内,换热管42至上向下流入由第二隔块43构成的回水腔内,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部分散热翅片3吸附的热量,加快变压器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30.进一步的,水冷组件44包括安装在底板7上的水箱441、抽液泵442和水冷器443,水箱441通过导管与抽液泵442的抽水端连接,抽液泵442的出水端通过导管与水冷器443连接,水冷器443的输出端连通有进水管444,进水管444与进水腔连通,出水腔连通有出水管445,出水管445与水箱441连通;
31.上述结构,通过抽液泵442将水箱441内的水抽入水冷器443内进行制冷后,经进水管444送入进水腔内,再经换热管42、回水腔和出水管445回流至水箱441内,在实现换热的同时,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32.其中,回水腔的内底壁向水箱441的方向倾斜向下,方便水的回流收集。
33.实施例二
34.请参阅图1-5,一种高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1、线圈绕组2和散热翅片3;
35.参照附图3-4,变压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两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围合在线圈绕组2的外侧,支座6为空心座;
36.参照附图,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包括l形板51,两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中的l形板51组合成方形并设在线圈绕组2的外侧,l形板51靠近线圈绕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风扇52,l形板5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圈53,两个螺纹圈53上均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54,每个螺纹杆54的顶端均与变压器壳体1的内顶壁转动连接,两个螺纹杆54均贯穿并延伸至支座6内,支座6内且位于第二隔块43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每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中的两个螺纹杆54同步旋转的驱动组件55;
37.上述结构,通过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中的驱动组件55带动两个螺纹杆54同步旋转,进而通过两个螺纹圈53带动l形板51上下移动,且l形板51上的风扇52通电运行,对线圈绕组2进行辅助散热,同时加速气流流动,增加散热效果。
38.其中,驱动组件55包括伺服电机551,伺服电机551的输出轴与每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中的其中一个螺纹杆54螺纹连接,两个螺纹杆54上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皮带轮552,支座6内设置有传送带553,两个皮带轮552通过传送带553传动连接;
39.该驱动组件55通过将伺服电机551通电运行,并通过皮带轮552和传送带553的传动,使得两个螺纹杆54同步旋转,进而带动l形板51上下移动,以实现对线圈绕组2不同位置的散热。
40.另外,l形板51的交汇处穿插设置有辅助杆56,辅助杆5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变压器壳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该辅助杆56用于对l形板51进行辅助限位和导向。两
组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中的l形板51相对上下移动,即其中一个l形板51上升时,另一个l形板51下降,通过设置两个伺服电机551即可实现上述操作,而这种设计,可减少相对风阻,产生对流,提高扰流效果。
41.工作原理:本方案的高压变压器在运行时,可通过冷却水换热机构4的抽液泵442将水箱441内的水抽入水冷器443内进行制冷后,经进水管444送入进水腔内,并分流至每个换热管42内,换热管42至上向下流入由第二隔块43构成的回水腔内,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部分散热翅片3吸附的热量,加快变压器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42.或者通过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中的伺服电机551通电运行,并通过皮带轮552和传送带553的传动,使得两个螺纹杆54同步旋转,进而带动l形板51上下移动,同时l形板51上的风扇52通电运行,对线圈绕组2进行辅助散热,同时加速气流流动,增加散热效果;
43.或者冷却水换热机构4和风力散热扰流机构5同时运行,更进一步的提高高压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