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动触组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3355发布日期:2022-08-31 11:0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性动触组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动触组模块。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化生产工艺的普及,开关的生产装配也开始实施自动化,为了提高开关自动化装配的效率,往往会根据功能将开关内部的结构分割成多个块,每个块进行模块化设计。动触组模块也属于开关中常用的一个功能模块,动触组模块被装配到开关中的时候,需要其自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能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结构散落的问题,专利号为2019221299454、专利名称为“应用于电动工具开关的动触组模块”就公开了一种动触组模块的具体结构,该结构利用拉簧对动触片前部施加向下的压力,利用限位片抵压动触片后部,利用动触架支撑动触片中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由于限位片的设置位置限制了其无法完整地抵压动触片的整个宽度范围,而只能抵压在动触片的一侧,因此动触片具有倾覆的可能,在装配过程中存在散架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动触组模块,解决目前动触组模块在装配过程中可能散架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稳定性动触组模块,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金属动触架、两个与动触架连接的金属动触片、两个与金属动触片一一对应且预拉伸的拉簧以及一个用于支撑动触架的绝缘支座,所述动触架成片状结构,其顶端开设有与两动触片一一对应的卡槽,底端用作连接端子,任一动触片的前端设置有动触点、中部两侧对称地开设有第一腰形槽、后部两侧对称地开设有第二腰形槽、后端向上弯曲成“s”形压接部,任一动触片的后部卡接在对应卡槽内,且动触片两侧的第二腰形槽分别与卡槽两侧的动触架卡接。
5.动触架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绝缘支座的后端设置有向后方伸出且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插接在定位孔内且绝缘支座的后端与动触架抵接,使动触架与绝缘支座相互连接,绝缘支座位于动触片下方,任一动触片上的两个第一腰形槽均与绝缘支座上下相对,任一拉簧的一端与对应动触片连接且拉簧端部的钩体卡接在两第一腰形槽内、另一端与动触片下方的绝缘支座固定连接。
6.所述绝缘支座上一体成形有向两动触片延伸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位于拉簧的前方,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于动触片的宽度方向,两动触片的前部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抵接在支撑板的顶端,支撑板抵接在任一动触片的动触点和第一腰形槽之间,任一动触片的整个宽度均在支撑板的支撑范围内。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支座上还一体成形有向两动触片延伸的定位板,定位板位于绝缘支座的后端和支撑板之间,定位板与绝缘支座后部形成一个直角限位槽,定位板后侧面底部一体成型有一个向后方延伸的卡块,卡块下沿与绝缘支座一体成型,所述
动触架的上部成与直角限位槽配合的“l”形,动触架上部开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接孔,动触架的上部嵌接在直角限位槽内,卡块插接在卡接孔内,所述定位板的上端低于动触架的上端和支撑板的上端。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支座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条竖向延伸的通槽,两通槽均位于支撑板和定位板之间,两通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动触片的正下方且通槽与对应动触片上的第一腰形槽上下正对,两拉簧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通槽内,任一通槽的下部底面上垂直连接有一根定位柱,拉簧远离动触片的一端与对应通槽内的定位柱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任一通槽的两侧壁分别由支撑板和定位板形成,绝缘支座位于两通槽之间的部分向上延伸至与定位板顶端齐平。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多个连接定位柱和通槽内壁的连接筋。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凸块穿过定位孔并伸出定位孔外,所述绝缘支座前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装配板,装配板位于支撑板的前方。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绝缘支座上设置支撑板,利用支撑板和动触架分别对动触片的前部和后部进行整个宽度范围的支撑,同时利用拉簧对动触片的中部施加与支撑力相反的拉力,使动触片紧抵在支撑板和动触架上,有效地避免了动触片受力不均而倾覆的风险,消除了动触组模块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散架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动触组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动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绝缘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4中:1、动触架,101、卡接段,102、延伸段,2、动触片,3、拉簧,301、钩体,4、绝缘支座,5、卡槽,6、动触点,7、第一腰形槽,8、第二腰形槽,9、压接部,10、定位孔,11、定位凸块,12、通槽,13、定位柱,14、支撑板,15、定位板,16、直角限位槽,17、卡块,18、卡接孔,19、连接筋,20、装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15.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对方位进行如下定义:“前”指向图1左侧,“后”指向图1右侧,“上”、“顶”指向图1上方,“下”、“底”指向图1下方。
16.如图1~图4所示,高稳定性动触组模块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金属动触架1、两个与动触架1连接的金属动触片2、两个与金属动触片2一一对应且预拉伸的拉簧3以及一个用于支撑动触架1的绝缘支座4,动触架1成片状结构,其顶端开设有与两动触片2一一对应的卡槽5,底端用作连接端子,任一动触片2的前端设置有动触点6、中部两侧对称地开设有第一腰形槽7、后部两侧对称地开设有第二腰形槽8、后端向上弯曲成“s”形压接部9,任一动触片2的后部卡接在对应卡槽5内,且动触片2两侧的第二腰形槽8分别与卡槽5两侧的动触架1卡
接。
17.动触架1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定位孔10,绝缘支座4的后端一体成型有向后方伸出且与定位孔10配合的定位凸块11,定位凸块11的宽度小于绝缘支座4的宽度,定位凸块11插接在定位孔10内且绝缘支座4的后端与动触架1的前侧面抵接,使动触架1与绝缘支座4相互连接,绝缘支座4位于动触片2的正下方,任一动触片2上的两个第一腰形槽7均与绝缘支座4上下相对,任一拉簧3的一端与对应动触片2连接且拉簧3端部的钩体301卡接在两第一腰形槽7内、另一端与动触片2下方的绝缘支座4固定连接。
18.绝缘支座4上一体成形有向两动触片2延伸的支撑板14,该支撑板14位于拉簧3的前方,支撑板14的宽度方向平行于动触片2的宽度方向,两动触片2的前部在拉簧3的拉力作用下抵接在支撑板14的顶端,支撑板14抵接在任一动触片2的动触点6和第一腰形槽7之间,任一动触片2的整个宽度均在支撑板14的支撑范围内。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地在绝缘支座4上一体成形有向两动触片2延伸的定位板15,定位板15位于绝缘支座4的后端和支撑板14之间,定位板15与绝缘支座4后部形成一个直角限位槽16,定位板15后侧面底部一体成型有一个向后方延伸的卡块17,卡块17下沿与绝缘支座4一体成型,所述动触架1的上部成与直角限位槽16配合的“l”形卡接段101,下部为平直延伸段102,延伸段102垂直连接在卡接段101底部自由端,动触架1上部开设有与卡块17配合的卡接孔18,动触架1的上部嵌接在直角限位槽16内,卡块17插接在卡接孔18内,所述定位板15的上端低于动触架1的上端和支撑板14的上端。
20.在定位凸块11和卡块17的共同作用下,动触架1和绝缘支座4的连接结构更稳固,经折弯后的动触架1稳定性更好,不容易出现弯曲现象。因此本实施例中对动触架1与绝缘支座4连接结构的优化,可进一步提高动触组模块的稳定性。
21.绝缘支座4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条竖向延伸的通槽12,两通槽12均位于支撑板14和定位板15之间,两通槽1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动触片2的正下方且任一通槽12与对应动触片2上的两第一腰形槽7上下正对,两拉簧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通槽12内,任一通槽12的下部底面上垂直连接有一根定位柱13,该定位柱13的轴向平行于动触片2的宽度方向,拉簧3远离动触片2的一端与对应通槽12内的定位柱13连接。
22.将拉簧3设置在通槽12内,可使拉簧3免受碰撞,提高拉簧3的安全性,避免拉簧3在动触组模块转移、装配过程中脱落。从而进一步提高动触组模块的稳定性。
23.如图4所示,任一通槽12的两侧壁分别由支撑板14和定位板15形成,绝缘支座4位于两通槽12之间的部分向上延伸至与定位板15顶端齐平,以提高支撑板14与定位板1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绝缘支座4的整体强度,避免绝缘支座4在支撑板14和定位板15之间断裂。从而进一步提高动触组模块的稳定性。
24.如图4所示,通槽12内设置有两个连接定位柱13和通槽12内壁的连接筋19,连接筋19能够提高定位柱13的稳定性,避免定位柱13根部断裂,从而进一步提高动触组模块的稳定性。
25.如图1所示,定位凸块11穿过定位孔10并伸出定位孔10外,绝缘支座4前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装配板20,装配板20位于支撑板14的前方。外露的定位凸块11和装配板20用于动触组模块的安装,将定位凸块11和装配板20分别卡接在开关壳体的卡槽内,便能快速完成动触组模块的安装。同时,伸出定位孔10外的定位凸块11可进一步避免因动触架1向后方
滑动而脱离绝缘支座4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动触组模块的稳定性。
26.本发明工作原理是: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通过在绝缘支座4上设置支撑板14,利用支撑板14和动触架1分别对动触片2的前部和后部进行整个宽度范围的支撑,同时利用拉簧3对动触片2的中部施加与支撑力相反的拉力,使动触片2紧抵在支撑板14和动触架1上,有效地避免了动触片2受力不均而倾覆的风险,消除了动触组模块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散架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动触组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2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