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4505发布日期:2022-12-31 10:3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较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电动车辆、储能装置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需要追求更快的充电速度,从而减少充电时间,进一步方便人们更好的使用。
3.充电倍率是充电快慢的一种量度,它在数值上等于充电电流与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即“充电电流/电池额定容量=充电倍率”,一般用“c”作为单位。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笔记本、手机、汽车等锂离子电池,其充电倍率基本都在1c以上。
4.当充电倍率过高时,电池会因为动力学不足而发生负极析锂,从而导致界面迅速恶化,电池自放电增加,电池衰减加速,甚至还会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通过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并降低粘度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充电倍率,防止电池析锂。但是,由于负极存在单面区和双面区,单面区厚度小往往导致实际压实小于设计压实,从而动力学较差,成为更加容易发生析锂的区域。
5.因此,发明一种能够防止高倍率下发生析锂,且具有自放电程度低的电池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本发明的电池能够防止在1c充电倍率以上循环过程发生析锂,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电池的自放电程度。
7.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负极片和电解液,所述负极片的表面划分为单面区和双面区,所述双面区为双面涂覆的区域,双面涂覆层的总厚度为ymm,所述单面区为单面涂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面为空箔区的区域,单面涂覆层的厚度为xmm,所述单面区的厚度与所述双面区的厚度之比a为0.5-0.65;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和丙酸丙酯,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丙酸乙酯的重量含量bwt%为0-50wt%,所述丙酸丙酯的重量含量cwt%为0-60wt%;则所述a、b、c满足2b+c≥400*(a-0.5)。
8.在一实例中,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9.10.其中,r1、r2、r3、r4、r5、r6、r7、r8和r9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10的烷基、-cn,且r1、r2和r3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为-cn;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c(=o)-ra、-c(=o)-o-c(=o)-rb、c
6-14
芳基、5-14元杂芳基,ra和rb各自独立的选自c1-c10的烷基。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2.(1)本发明的电池能够防止在1c充电倍率以上循环过程发生析锂;
13.(2)本电池的自放电程度低;
14.(3)本电池的稳定性高;
15.(4)本电池的安全性高。
1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极片的结构俯视图。
18.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极片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0.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负极片和电解液,所述负极片的表面划分为单面区和双面区,所述双面区为双面涂覆的区域,双面涂覆层的总厚度为ymm,所述单面区为单面涂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面为空箔区的区域,单面涂覆层的厚度为xmm,所述单面区的厚度与所述双面区的厚度之比a为0.5-0.65;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和/或丙酸丙酯,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丙酸乙酯的重量含量bwt%为0-50wt%,所述丙酸丙酯的重量含量cwt%为0-60wt%;则所述a、b、c满足2b+c≥400*(a-0.5)。
21.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提升负极单面区的动力学,能够防止电池1c充电倍率以上循环过程发生析锂。虽然电解液中的羧酸酯能够降低电解液的粘度,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但由于负极单面区压实较小,动力学较差,电池1c充电倍率以上循环过程仍会发生析锂。
22.本发明的发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现,为了提升负极单面区的动力学,可以通过将单面区的压实情况与电解液中的羧酸酯(即丙酸乙酯(ep)和丙酸丙酯(pp))进行关联,从而提高单面区的动力学,进而防止电池析锂,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电池的自放电程度。
23.通过将负极片表面的单面区与双面区的厚度之比a,与丙酸乙酯(ep)的重量含量bwt%和丙酸丙酯(pp)的重量含量cwt%,满足2b+c≥400*(a-0.5)的设定,已经能够使电池实现比现有技术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放电程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效果,可以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做进一步优选。
24.所述负极片10的表面划分为单面区30和双面区20,划分方式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式进行。一种划分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单面区30位于电芯的首部(卷绕的始端)。
25.在一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双面区20为双面涂覆的区域,即在负极片10的两侧
均有涂覆层,负极片10一侧涂覆层的厚度为amm,另一侧涂覆层的厚度为bmm,其中,a和b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所述双面涂覆层的总厚度ymm=amm+bmm,即指双面涂覆的区域两侧涂覆层的厚度之和。
26.在一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单面区30为负极片10单面涂覆的区域,即在负极片10表面,一侧有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的厚度为cmm,另一侧没有涂覆层,为空箔区;所述单面涂覆层的厚度xmm=cmm,即指有涂覆层一侧的涂覆层的厚度。
27.在一实例中,所述单面涂覆层的厚度xmm=cmm,可以与amm或bmm相同,也可以与amm或bmm不同。
28.在一实例中,所述单面涂覆层的厚度xmm=cmm>amm,或所述单面涂覆层的厚度xmm=cmm>bmm。
29.在一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单面区30的厚度即所述单面涂覆层的厚度xmm=cmm与所述双面区20的厚度即所述双面涂覆层的总厚度ymm=amm+bmm之比a=cmm/(a+b)mm为0.5-0.75(例如,0.52、0.53、0.55、0.57、0.6、0.62、0.65、0.67、0.7、0.73、0.75)。
30.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单面区30的厚度xmm=cmm与所述双面区20的厚度ymm=amm+bmm之比a=cmm/(a+b)mm为0.53-0.57。
31.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ep)和丙酸丙酯(pp),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丙酸乙酯的重量含量bwt%为0-50wt%,所述丙酸丙酯的重量含量cwt%为0-60wt%,且b和c不同时为0。
3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丙酸乙酯的重量含量bwt%为5-25wt%,所述丙酸丙酯的重量含量cwt%为5-35wt%。
33.所述a、b、c满足2b+c≥400*(a-0.5),表示a、b、c的数值满足上述公式。
34.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负极片表面的单面区与双面区的厚度之比,对电解液中的丙酸乙酯(ep)和丙酸丙酯(pp)进行控制,使得在高倍率下单面区的动力学提升,从而防止电池析锂,减低电池的自放电程度,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5.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0036][0037]
其中,r1、r2、r3、r4、r5、r6、r7、r8和r9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10的烷基、-cn。
[0038]
c1-c10的烷基可以表示为,具有1、2、3、4、5、6、7、8、9、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烷基。
[0039]
在一实例中,所述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2-甲基丁基、1-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4-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1-甲基戊基、2-乙基丁基、1-乙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
或1,2-二甲基丁基或上述烷基的异构体。
[0040]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为c1-c6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
[0041]
更优选地,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可以为c1-c3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
[0042]“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10的烷基”表示烷基可以被取代,也可以未被任一取代基取代,例如,当烷基被卤素取代时,烷基中可以有一个h被卤素取代,也可以有多个h被卤素取代,还可以全部的h被卤素取代。
[0043]
r1、r2和r3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为-cn,表示r1、r2和r3中-cn的数量可以为1、2、3。
[0044]
所述取代基可以选自卤素、-c(=o)-ra、-c(=o)-o-c(=o)-rb、c
6-14
芳基、5-14元杂芳基。
[0045]
卤素可以选自f、cl、br和i中的一个或多个。
[0046]
ra和rb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选自c1-c10的烷基。
[0047]
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其中,r4、r5、r6、r7、r8和r9各自独立地选自被取代的c1-c6的烷基,且r1、r2和r3全部为-cn;所述取代基选自-c(=o)-ra、-c(=o)-o-c(=o)-rb,ra和rb各自独立的选自c1-c6的烷基。
[0048]
在一优选实例中,ra和rb各自独立的选自c1-c3的烷基。
[0049]
在一实例中,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0]
[0051][0052]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第一添加剂的重量含量为0.1-5wt%(例如,0.1wt%、0.2wt%、0.5wt%、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
[0053]
在一实例中,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第一添加剂的重量含量为0.5-2wt%。
[0054]
所述电解液中还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第二添加剂。
[0055]
在一实例,所述电解液还包括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1,3-丙烯磺酸内酯、丁二腈、己二腈、甘油三腈、1,3,6-己烷三腈、二氟草酸硼酸锂、二氟磷酸锂和二氟二草酸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6]
在一实例中,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第二添加剂的重量含量为0.01-15wt%(例如,0.01wt%、0.5wt%、1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wt%、12wt%、15wt%)。
[0057]
在一实例中,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第二添加剂的重量含量为5-12wt%。
[0058]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液中的电解质选自锂盐。
[0059]
在一实例中,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lipf6)、二氟磷酸锂(lipo2f2)、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双氟磺酰亚胺锂(litfsi)、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氟双草酸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六氟锑酸锂、六氟砷酸锂、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五氟乙基磺酰)亚胺锂、三(三氟甲基磺酰)甲基锂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0]
在一实例中,以所述电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电解质的重量含量为11-18%(例如,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
[0061]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溶剂还包括碳酸酯和/或羧酸酯。
[0062]
在一实例中,所述碳酸酯选自氟代或未取代的下述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
[0063]
在一实例中,所述羧酸酯选自氟代或未取代的下述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乙酸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正戊酯、乙酸异戊酯、丁酸甲酯、正丁酸乙酯。
[0064]
所述碳酸酯和/或羧酸酯的含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例如当上述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不足100%时,不足100%的部分可以用碳酸酯和/或羧酸酯补足。
[0065]
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0066]
在一实例中,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0067]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基活性材料和/或硅基活性材料。
[0068]
在一实例中,所述碳基活性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软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9]
在一实例中,所述硅基活性材料选自纳米硅、硅氧材料(sio
x
(0《x《2))或者硅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0]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基活性材料和硅基活性材料。
[0071]
在一实例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碳基活性材料与硅基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0.1-19)(例如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0.7、1:0.5、1:0.3、1:0.1)。
[0072]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所述负极材料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80-99.8wt%,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为0.1-10wt%和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0.1-10wt%。
[0073]
优选地,以所述负极材料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90-99.6wt%,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为0.2-5wt%和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0.2-5wt%。
[0074]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还包括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片和隔膜。
[0075]
所述正极片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正极片,例如,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0076]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过渡金属锂氧化物、磷酸铁锂和富锂锰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7]
在一实例中,所述过渡金属锂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i
1+x
niyco
zm(1-y-z)
o2,其中,-0.1≤x≤1;0≤y≤1,0≤z≤1,且0≤y+z≤1;其中,m为mg、zn、ga、ba、al、fe、cr、sn、v、mn、sc、ti、nb、mo、zr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钴酸锂。
[0078]
在一实例中,所述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
[0079]
在一实例中,所述导电剂选自导电炭黑、乙炔黑、科琴黑、导电石墨、导电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粉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0]
在一实例中,所述粘结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丁苯胶乳、聚四氟乙烯和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1]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所述正极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80-99.8wt%,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为0.1-10wt%和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0.1-10wt%。
[0082]
优选地,以所述正极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90-99.6wt%,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为0.2-5wt%和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0.2-5wt%。
[0083]
在一实例中,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例如,钴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0084]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电池为钴酸锂电池。
[0085]
在一实例中,所述电池的充放电范围为3.0-4.45v。
[0086]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87]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池。
[0088]
实施例1
[0089]
(1)成分准备
[0090]
有机溶剂:丙酸乙酯(ep)20重量份、丙酸丙酯(pp)10重量份;
[0091]
第一添加剂:具有式(
ⅰ‑
2)所示结构第一添加剂1重量份;
[0092]
第二添加剂:1,3-丙烷磺内酯3重量份,1,3,6-己烷三腈2重量份;
[0093]
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6)12.5重量份;
[0094]
其他有机溶剂:氟代碳酸乙烯酯6.5重量份、碳酸乙烯酯(ec)22.5重量份、碳酸丙烯酯(pc)22.5重量份。
[0095]
(2)电解液制备
[0096]
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h2o<0.1ppm,o2<0.1ppm),将ec/pc/ep/pp混合均匀,然后往其中快速加入充分干燥的六氟磷酸锂(lipf6),溶解后加入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烷磺内酯,1,3,6-己烷三腈,具有式(
ⅰ‑
2)所示结构第一添加剂,搅拌均匀,经过水分和游离酸检测合格后,得到所需的电解液。
[0097]
(3)负极片制备
[0098]
将负极活性材料人造石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丁苯橡胶、导电炭黑(sp)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按照质量比96:1.5:1.5:0.95:0.05进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在真空搅拌机作用下获得负极活性浆料;将负极活性浆料均匀涂覆在铜箔的两个表面;将涂覆好的铜箔在室温下晾干,随后转移至80℃烘箱干燥10h,然后经过调节冷压参数、分切得到负极单面区厚度x(mm)和负极双面区厚度y(mm)的负极片,其比值a如表1所示。
[0099]
实施例2组
[0100]
本组实施例用于说明当丙酸乙酯(ep)的重量含量bwt%改变时产生的影响。
[0101]
本组实施例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改变丙酸乙酯(ep)的重量含量bwt%,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调节至总重量100(即碳酸乙烯酯(ec)(75-b-c)/2重量份、碳酸丙烯酯(pc)(75-b-c)/2重量份),其他物质的重量份保持不变,具体参见表1。
[0102]
实施例3组
[0103]
本组实施例用于说明当丙酸丙酯(pp)的重量含量cwt%改变时产生的影响。
[0104]
本组实施例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改变丙酸丙酯(pp)的重量含量cwt%,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调节至总重量100(即碳酸乙烯酯(ec)(75-b-c)/2重量份、碳酸丙烯酯(pc)(75-b-c)/2重量份),其他物质的重量份保持不变,具体参见表1。
[0105]
实施例4组
[0106]
本实施例组用于说明当负极片的单面区的涂层厚度与双面区的涂层厚度之比a改
变时产生的影响。
[0107]
本组实施例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通过调节冷压产生,改变a,电解液各组分保持不变,具体参见表1。
[0108]
实施例5
[0109]
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电解液中不含第一添加剂,具体参见表1。
[0110]
实施例6
[0111]
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电解液中不含第二添加剂,具体参见表1。
[0112]
对比例1
[0113]
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电解液中不添加丙酸乙酯(ep),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补足(即碳酸乙烯酯(ec)(75-c)/2重量份、碳酸丙烯酯(pc)(75-c)/2重量份),其他物质的重量份保持不变,具体参见表1。
[0114]
对比例2
[0115]
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电解液中不添加丙酸丙酯(pp),丙酸乙酯(ep)的重量份变为5,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补足(即碳酸乙烯酯(ec)(75-b)/2重量份、碳酸丙烯酯(pc)(75-b)/2重量份),其他物质的重量份保持不变,具体参见表1。
[0116]
对比例3
[0117]
参照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的是,通过调节冷压将a的值变为0.68,电解液各组分保持不变,具体参见表1。
[0118]
表1
[0119][0120]
制备例
[0121]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电解液和负极片分别按照以下方式制备电池。
[0122]
(1)正极片制备
[0123]
将正极活性材料钴酸锂(licoo2)、聚偏氟乙烯(pvdf)、sp(super p)和碳纳米管(cnt)按照96:2:1.5:0.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真空搅拌机作用下搅拌,直至混合体系成均一流动性的正极活性浆料;将正极活性浆料均匀涂覆于铝箔的两个表面;将涂覆好的铝箔烘干,然后经过辊压、分切得到所需的正极片。
[0124]
(2)负极片制备
[0125]
分别使用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负极片。
[0126]
(3)电解液
[0127]
分别使用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电解液。
[0128]
(4)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0129]
将步骤(1)的正极片、步骤(2)的负极片和隔离膜按照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的顺序层叠设置后,再进行卷绕得到电芯;将电芯置于外包装铝箔中,将步骤(3)的电解液注入外包装中,经过真空封装、静置、化成、整形、分选等工序,获得电池。
[0130]
测试例
[0131]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电池分别进行如下测试:
[0132]
(1)10℃1c直充析锂测试
[0133]
将表1的电池在10℃下按照1c的倍率充电到截止电压,截止电流0.025c,静置5min,后按照1c的倍率放电到截止电压,不断进行充放电循环,循环50周后,1c倍率充电到截止电压和截止电流,静置1h后,对电池进行拆解,观察电池负极是否发生明显的析锂情况,如果电池负极有银白色物质,表示“析锂”,如果电池负极没有银白色物质,表示“不析锂”。
[0134]
(2)电池自放电k值测试
[0135]
将表1的电池(每例3颗电池)在25℃下按照1c的倍率充电到截止电压,截止电流0.025c,静置5min,测试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ocv1(单位伏特v)。充满电的电芯/电池在(25
±
2)℃条件下开路搁置24h,测试电池开路搁置后的电压ocv2,计算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系数k值:
[0136]
k=(ocv
1-ocv2)/24。
[0137]
将所得结果记于表2。
[0138] 10℃1c直充析锂情况电池自放电k值/(mv/h)实施例1不析锂0.046实施例2a不析锂0.072实施例2b不析锂0.041实施例3a不析锂0.044实施例3b不析锂0.051实施例4a不析锂0.039实施例4b不析锂0.067实施例5不析锂0.092实施例6不析锂0.048对比例1析锂0.153对比例2析锂0.151对比例3析锂0.243
[0139]
通过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比例和实施例可以看出,实施例的电池的自放电程度明细降低,能够防止循环过程发生析锂,说明本发明通过将单面区的压实情况与电解液中的羧酸酯(即丙酸乙酯(ep)和丙酸丙酯(pp))的配合,提高了单面区的动力学,从而防止电池析锂,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降低了电池的自放电程度。
[014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