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7877发布日期:2022-08-24 09:4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当前技术中,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上下排端子中的每个端子均是直接将端子的材料面下料成型为弧面作为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部进行电连接的接触面,而后进一步进行成型加工,然而,现有的端子接触材料成型方式由于没有对装配完成的端子面进行处理,可能会存在端子表面毛边凸起的问题,进而连接失常无法正常供电,导致组装后的连接器的机械寿命测试不符合要求。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包括:装置基座,所述装置基座设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固定有连接器框架,所述连接器框架为待安装电连接端子的器件;所述加工台位于所述连接器框架左端设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将电连接端子送至所述连接器框架内,所述加工台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用于向所述电连接端子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定型定位。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框架侧端具有入口,所述连接器框架内部设有连接平台,所述入口与所述连接平台具有高度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口内壁的高度高于所述连接平台的底部,以使所述电连接端子形成上高下底的折线形状。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连接端子垂直。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在所述连接平台上方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电连接端子的定位与成型。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装置,利用第一驱动器用于将电连接端子送至连接器框架内,加工台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顶针,顶针向电连接端子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定型定位。确保端子定位稳定,有效避免端子面溢胶问题,气缸与成型系统的配合控制,确保产品结构要求,外观面无顶针孔。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的连接器框架(顶针压下)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的连接器框架另一状态(顶针升起时)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101
ꢀꢀꢀꢀꢀꢀ
装置基座
ꢀꢀꢀꢀꢀꢀꢀꢀꢀꢀꢀꢀꢀꢀꢀ
102
ꢀꢀꢀꢀ
加工台
18.103
ꢀꢀꢀꢀꢀꢀ
连接器框架
ꢀꢀꢀꢀꢀꢀꢀꢀꢀꢀꢀꢀꢀ
104
ꢀꢀꢀꢀ
电连接端子
19.105
ꢀꢀꢀꢀꢀꢀ
第一驱动器
ꢀꢀꢀꢀꢀꢀꢀꢀꢀꢀꢀꢀꢀ
106
ꢀꢀꢀꢀ
第二驱动器
20.107
ꢀꢀꢀꢀꢀꢀ
顶针
ꢀꢀꢀꢀꢀꢀꢀꢀꢀꢀꢀꢀꢀꢀꢀꢀꢀꢀꢀ
108
ꢀꢀꢀꢀ
入口
21.109
ꢀꢀꢀꢀꢀꢀ
连接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28.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端子定位成型装置,包括装置基座101,所述装置基座101设有加工台102,所述加工台102固定有连接器框架103,所述连接器框架103为待安装电连接端子104的器件;所述加工台102位于所述连接器框架103左端设有第一驱动器105,所述第一驱动器105用于将电连接端子104送至所述连接器框架103内,所述加工台102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器106,所述第二驱动器106的输出端连接有顶针107,所述顶针107用于向所述电连接端子104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定型定位。具体地,顶针107可以对电连接端子104表面进行处理,压住端子,此时对连接器框架进行注塑充填,实现连接器的成型,并且电连接端子104可以准确地位于工作位置,也能够避免电连接端子104表面溢胶,可以提升端子的优良率。
2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05、第二驱动器106均为气缸。
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框架103侧端具有入口108,所述连接器框架内部设有连接平台109,所述入口108与所述连接平台109具有高度差。所述入口108内壁的高度高于所述连接平台109的底部,以使所述电连接端子104形成上高下底的折线形状。所述顶针107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连接端子104垂直。具体地,如图2、3所示,所述顶针107在所述连接平台109上方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电连接端子104的定位与成型。具体地,当电连接端子104需要被压紧时,顶针107放下,以使电连接端子104被压紧。成型结束后,顶针107退出,实现了成型保压。
3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装置,利用第一驱动器用于将电连接端子送至连接器框架内,加工台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顶针,顶针向电连接端子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定型定位。确保端子定位稳定,有效避免端子面溢胶问题,气缸与成型系统的配合控制,确保产品结构要求,外观面无顶针孔。
32.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