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4313发布日期:2022-09-21 04:3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性能。当电动汽车停放在室外时,电池包极易受到高温暴晒导致温度的升高,而温度过高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降低电池包的温度来降低电池包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旨在降低电池包温度,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包括:
5.车身,设有电池包安装区;
6.电池包,设于所述电池包安装区,且具有受热面;以及
7.隔热装置,用以分隔开所述受热面与外界环境,并带走朝所述受热面方向扩散的外界热量。
8.可选地,所述电池包安装区设于车身顶部,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受热面;
9.和/或,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电池包安装区,且靠近所述受热面。
10.可选地,所述受热面至少包括顶面。
11.可选地,所述电池包安装区设于车身底部,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受热面;
12.和/或,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电池包安装区,且靠近所述受热面。
13.可选地,所述受热面至少包括底面。
14.可选地,所述隔热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受热面;
15.或者,所述隔热装置形成于所述受热面。
16.可选地,所述隔热装置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车身;
17.或者,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车身为一体结构。
18.可选地,所述隔热装置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形成有散热风道。
19.可选地,所述散热风道设置有多条,各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设置;
20.或者,各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设置。
21.可选地,所述散热风道为直线结构;
22.和/或,所述散热风道为曲线结构。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隔热装置的设置,降低电池包受外界热量影响而升高的温度,其中,隔热装置具有阻隔热量和散热功能,当车辆停放在室外时,通过隔热装置
分隔开受热面和外界环境,进一步阻隔并带走朝向受热面方向扩散的外界热量,从而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车身21受热面11电池包安装区30隔热装置20电池包31散热风道
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
33.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车辆包括车身10、电池包20以及隔热装置30,车身10设有电池包安装区11;电池包20设于电池包安装区11,且具有受热面21;隔热装置30用以分隔开受热面21与外界环境,并带走朝受热面21方向扩散的外界热量,如此设置,当车辆停放在室外,即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外界热量可通过地面辐射、太阳光的直射等朝向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的方向扩散,通过隔热装置30的遮挡作用,使外界热量在传递至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之前,便被隔热装置30进行阻隔,并通过隔热装置30的散热作用,使外界热量
无法以隔热装置30为媒介,将阻隔的热量传递至受热面21,进一步阻止热量通过受热面21传递至电池包20内部导致电池包20温度的升高,从而延长电池包2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20的使用安全性。
34.电池包安装区11位于车身10的任意位置,如车身10顶部、底部、侧部等,电池包20设于电池包安装区11,可以通过粘接材料、固定支架等连接方式牢固安装于电池包安装区11,其中,随着电池包安装区11的具体位置的改变,以及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随之改变,进而全方位阻隔外界热量通过受热面21传递至电池包20内部,从而延长电池包2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20的使用安全性。
35.隔热装置30具有阻隔热量和散热功能,能够避免外界热量通过受热面21传递至电池包20内部,其中,隔热装置30可以直接通过粘接材料贴合受热面21,也可以与受热面21具有一定安装间隙,当然其他能够阻挡外界热量传递至电池包20的结构也适用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3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隔热装置30的设置,降低电池包20受外界热量影响而升高的温度,其中,隔热装置30具有阻隔热量和散热功能,当车辆停放在室外时,通过隔热装置30分隔开受热面21和外界环境,进一步阻隔并带走朝向受热面21方向扩散的外界热量,从而延长电池包2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20的使用安全性。
37.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区11设于车身10顶部,隔热装置30设于受热面21;和/或,隔热装置30设于电池包安装区11,且靠近受热面21,可以理解的,当电池包安装区11位于车身10顶部时,电池包20安装于车身10顶部,此时太阳光会直射电池包20导致电池包20的温度上升,因此,隔热装置30用来阻挡由太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其中,隔热装置30可以通过例如粘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受热面21,亦或者,隔热装置30可以通过例如支架等连接件固定于电池包安装区11,且靠近受热面21而使隔热装置30位于太阳光的照射路径上,实现隔热装置30对电池包20的保护,降低电池包20受到外界热量而升高温度的情况发生,延长电池包2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38.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当电池包20安装于车身10顶部,受热面21至少包括顶面,即,由于太阳光直接照射,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主要为电池包20的顶面,当然,若电池包20突出车身10时,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可包括电池包20的顶面和侧表面,进一步地,若电池包20通过例如支架等连接件固定在车身10时,与连接件连接的表面,例如底面,同样可为受热面21,即电池包20的各个面均可对应设有隔热装置30,全方位阻隔太阳光照射产生并扩散的热量,降低电池包20的温度。
39.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区11设于车身10底部,隔热装置30设于受热面21;和/或,隔热装置30设于电池包安装区11,且靠近受热面21,可以理解的,当电池包安装区11位于车身10底部时,电池包20安装于车身10底部,此时地面受太阳光照射获得的热量反向辐射至大气,并朝底部的电池包20扩散,因此,隔热装置30用来阻挡由地面辐射而出的热量,其中,隔热装置30可以通过例如粘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受热面21,亦或者,隔热装置30可以通过例如支架等连接件固定于电池包安装区11,且靠近受热面21而使隔热装置30位于地面热量的辐射路径上,实现隔热装置30对电池包20的保护,降低电池包20受到外界热量而升高温度的情况发生,延长电池包2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40.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当电池包20安装于车身10底部,受热面21至少包括底面,
即,由于地面热量的反向辐射,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主要为电池包20的底面,当然,若电池包20突出车身10时,电池包20的受热面21可包括电池包20的底面和侧表面,进一步地,若电池包20通过例如支架等连接件固定在车身10时,与连接件连接的表面,例如顶面,同样可为受热面21,即电池包20的各个面均可对应设有隔热装置30,全方位阻隔地面辐射而出的热量,降低电池包20的温度。
41.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隔热装置30可拆卸连接于受热面21,即隔热装置30与电池包20固定成一体结构,方便整体安装于车身10,提高装配效率,其中隔热装置30可以通过例如栓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受热面21,便于拆装和更换,有利于单独拆卸隔热装置30进行清洁或维护,确保隔热装置30能够正常工作。
42.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隔热装置30形成于受热面21,即隔热装置30与电池包20的外壳可复合为一体,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受热面21,如此可以缩短受热面21与隔热装置30的距离,降低电池包20和隔热装置30整体所占空间,提高电池包20和隔热装置30的连接强度。
43.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隔热装置30可拆卸固定于车身10,即隔热装置30与车身10固定成一体结构,其中隔热装置30可以通过例如栓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车身10,便于拆装和更换,有利于单独拆卸隔热装置30进行清洁或维护,确保隔热装置30能够正常工作。
44.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隔热装置30与车身10为一体结构,即隔热装置30与车身10可复合为一体,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车身10,如此可以提高车身10和隔热装置30的连接强度。
45.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隔热装置30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形成有散热风道31,如此设置,当车辆停放在室外时,以电池包20设于车身10顶部为例,由于太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被隔热装置30所阻隔,使得隔热装置30的温度上升,即散热风道31内的气体温度上升,随着外界环境中空气的流动,隔热装置30内部温度较高的气体随空气的流动流出,从而减少热量传递至电池包20。期间,利用进入散热风道31的气体带走隔热装置30的热量,不需要为其散热工作另外提供能源,能够有效降低整车能耗,并且隔热装置3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易于维护。
46.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风道31设置有多条,各散热风道31沿电池包2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设置;或者,各散热风道31沿电池包20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设置,如此,可以确保隔热装置30均匀散热,延长隔热装置30的使用寿命。
47.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风道31为直线结构;和/或,散热风道31为曲线结构,换言之,气体的流动路径可为直线、曲线,而散热风道31的具体结构需要根据电池包20的具体安装位置进行设计,如此才能确保外界空气能够顺畅流入并流出散热风道31,保证隔热装置30的散热效率。
48.此外,散热风道31的截面形状可为半圆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等各种形状。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