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2748发布日期:2022-12-24 03: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铁芯(10),其具有三个铁芯柱(12);以及三个绕组组件(20),所述三个绕组组件(20)中的每个所述绕组组件(20)设置于所述三个铁芯柱(12)中的一个铁芯柱(12),所述三个绕组组件(20)中的每个绕组组件(20)包括:一个二次绕组(21),其套设于所述铁芯柱(12),所述二次绕组(21)由若干层导体箔绕制而成,一对二次出线导体排(22),各二次出线导体排(22)分别焊接于所述二次绕组(21)的外层端部和内层端部,三个所述绕组组件(20)中焊接于所述二次绕组(21)的内层端部的所述二次出线导体排(22)分别延伸至一个二次引出位置,一个一次绕组(26),其套设于所述二次绕组(21),所述一次绕组(26)由若干层导体箔绕制而成并分为数个调压段,一组一次出线导体排(27),各一次出线导体排(27)分别焊接于所述一次绕组(26)的外层端部、内层端部和各相接的两个所述调压段之间,三个所述绕组组件(20)中焊接于所述一次绕组(26)的外层端部和内层端部的所述一次出线导体排(27)首尾依次连接使三个所述一次绕组(26)形成三角形连接,三个所述绕组组件(20)中除焊接于所述一次绕组(26)的内层端部的所述一次出线导体排(27)以外,其他的所述一次出线导体排(27)分别延伸至一个一次引出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变压器还包括一个壳体(30),所述铁芯(10)设置于所述壳体(30)内,所述壳体(30)的表面形成有一个对应所述一次引出位置的第一开口(31);所述壳体(30)的表面形成有一个对应所述二次引出位置的第二开口(3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在所述第一开口(31)处设置有一个一次线缆箱(32),所述一次引出位置位于所述一次线缆箱(32)内;所述壳体(30)在所述第二开口(36)处设置有一个二次线缆箱(37),所述二次引出位置位于所述二次线缆箱(37)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一次绕组(26)分为六个调压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绕组组件(20)中焊接于所述二次绕组(21)的外层端部的所述二次出线导体排(22)相连接使三个所述二次绕组(21)形成星形连接,并且通过导体排延伸至所述一次引出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26)和所述二次绕组(21)间隔设置并形成有散热气道(2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绕制所述一次绕组(26)和所述二次绕组(21)的导体箔为铜箔或铝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出线导体排(27)和所述二次出线导体排(22)为铜排或铝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变压器,包括铁芯(10)以及三个绕组组件(20)。铁芯具有三个铁芯柱(12)。各绕组组件包括二次绕组(21)、一对二次出线导体排(22)、一次绕组(26)以及一组一次出线导体排(27)。二次绕组套设于铁芯柱并由导体箔绕制而成。各二次出线导体排分别焊接于二次绕组,三个绕组组件中的二次出线导体排分别延伸至一个二次引出位置。一次绕组套设于二次绕组,其由导体箔绕制而成并分为数个调压段。一次出线导体排分别焊接于一次绕组,三个绕组组件中一次绕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三角形连接。三个绕组组件中的一次出线导体排分别延伸至一个一次引出位置。该干式变压器非常便于进线和调整分接操作。进线和调整分接操作。进线和调整分接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 胡新舟 沈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