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保护门防触电欧标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6095发布日期:2023-01-03 22:2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欧标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新能源汽车由于其自身无污染排放收到社会的推崇,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大都使用电力驱动,通过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小区的停车场内或者充电站内,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出端安装了充电枪,车身上配合设置有充电插座,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插座,可以为新能源车进行充电。
3.现有的充电插座一般仅设置一个外部的防尘盖,该防尘盖起到防尘和保护的作用,操作人员将外部的防尘盖打开后,即可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插座内,现有的充电插座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4.1. 现有的充电插座仅有一层防尘盖,就是位于外面的防尘盖,当打开防尘盖后,充电插座内的金属导体直接暴露在外,操作人员在插入充电枪时,存在肢体直接触碰金属导体的风险,可能会引发触电事故;
5.2. 若防尘盖长期不闭合,充电插座的内部就会与外界环境接触,存在雨水、灰尘等异物进入充电插座内部的风险,会导致充电插座内部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带保护门防触电欧标插座,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实用新型通过弹簧限位组件及防触电保护门,使得手不能直接插入充电插座内,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带保护门防触电欧标插座,包括充电插座本体,所述充电插座本体包括充电插头、充电枪及用来锁紧充电枪与充电插头的插座电磁锁,所述充电插头外周设置有充电接口及座壳,该座壳外周设置防尘盖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包括与充电插头连接的内侧壳体及设置在内侧壳体外侧的外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设置有弹簧限位组件、配合弹簧限位组件联动的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及弹簧限位锁紧组件,所述外侧壳体上设置有防尘盖安装组件,述充电枪的前端通过挤压弹簧限位锁紧组件及弹簧限位组件并带动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开启再插入充电接口中。
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充电插座固定在墙上并且充电插座上的防尘盖为关闭状态,打开充电插座上的防尘盖,此时防触电保护门板与弹簧限位锁紧组件组合锁紧,防触电保护门板固定在外置限位滑块的卡槽内,该防触电保护门板底部的限位凸起固定在锁紧扣内部的锁紧凹槽内,滑动导柱固定在防触电保护门板滑动凹槽的下端限位凹槽,能够有效防止防触电保护门板被人为轻易打开。
9.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通过防触电保护门组件避免了手直接插入充电接口内,有效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有效提高充电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操作方便,具有
广泛的适用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内侧壳体安装稳定;所述内侧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内侧滑轨及设置在内侧滑轨两侧的外侧滑轨,所述内侧壳体的壳体内壁与充电接口的接口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高低不一致的加强筋,所述内侧滑轨与外侧滑轨之间的加强筋为限位加强筋,所述限位加强筋上安装有限位导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弹簧限位组件在内侧壳体上稳定连接且容易滑动;所述弹簧限位组件包括外置限位滑块及内置限位滑块,所述外置限位滑块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该外置限位滑块设置有上斜面与下斜面,所述外置限位滑块与内置限位滑块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与内侧壳体顶部的弹簧限位法兰连接,所述内置限位滑块设置有内侧滑槽并与内侧壳体上的内侧滑轨滑动设置,所述内置限位滑块的两侧设置有外侧滑槽并通过内侧壳体上的外侧滑轨实现滑动,所述内侧滑槽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与位于限位加强筋上的限位导柱组合设置实现限位,所述限位滑槽并排设置有滑动导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防触电保护门板在闭合的状况下不易被外界开启;所述弹簧限位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连接处的限位锁紧弹簧及与限位锁紧弹簧连接的锁紧扣,所述限位锁紧弹簧位于锁紧扣底部中心,所述锁紧扣上端设置有锁紧斜面,所述锁紧扣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凹槽,该锁紧扣的两侧设置有弧面及锁紧滑动导柱,所述锁紧扣配合内侧壳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内侧壳体底部的加强筋配合设置有一个下限位加强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避免雨水等异物进入充电插座内,损坏充电插座;所述防尘盖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外侧壳体外周一圈位置的防尘盖口、铰接在防尘盖口顶部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配合防尘盖口对充电接口形成密封;所述外侧壳体的充电接口处的底部配合充电枪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及设置在定位凸起之间的限位锁紧槽,该外侧壳体内部下方还设置有弧形接口及锁紧滑动滑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在没有充电时,防触电保护门板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避免触电发生;所述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包括通过限位导柱固定的防触电保护门板及设置在防触电保护门板顶部的滑动凹槽,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的上端与限位导柱固定配合设置,实现转动,该滑动凹槽为l形,所述滑动凹槽的上端设置有上端限位凹槽,下端设置下端限位凹槽,所述滑动凹槽配合内置限位滑块上的滑动导柱设置,实现滑动,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上设置有与充电枪枪口形状吻合的枪口凹槽,防触电保护门板处于闭合状态,闭合的防触电保护门板中间存在一个扇形孔洞,扇形孔洞对应下方设置pe充电接触端子。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不会碰撞损坏内侧壳体的壳体内壁;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在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完全打开后,防触电保护门板的外轮廓与内侧壳体的壳体内壁相吻合,防触电保护门板的内轮廓与充电接口的接口外壁相吻合。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在开启的过程中不会音充电枪的前度碰撞而向内倾斜;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的下方设置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其中两个支撑柱位于外侧滑轨旁并靠近内侧壳体的壳体内壁,另外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靠近
内侧壳体的壳体内壁的两个支撑柱的垂直下方,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配合锁紧扣内部的锁紧凹槽设置,在没有进行挤压弹簧限位组件操作时,该防触电保护门板固定在锁紧凹槽内并通过限位凸起加强锁紧。
附图说明
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内侧壳体的主视图。
21.图4为弹簧限位滑块的结构图。
22.图5为锁紧扣的正面立体图。
23.图6为锁紧扣的反面立体图。
24.图7为防触电保护门组件的主视图。
25.图8为外侧壳体的底部立体图。
26.图9为防触电保护门组件闭合状态立体图。
27.图10为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开启状态立体图。
28.其中,1充电插头、2插座电磁锁、3座壳、4内侧壳体、401内侧滑轨、402限位加强筋、403限位导柱、404外侧滑轨、405弹簧限位法兰、406支撑柱、407下限位加强筋、5外侧壳体、6充电接口、7防触电保护门组件、701防触电保护门板、702滑动凹槽、703上端限位凹槽、704下端限位凹槽、705枪口凹槽、706限位凸起、8弹簧限位组件、801限位弹簧、802内置限位滑块、803固定卡槽、804外置限位滑块、805内侧滑槽、806限位滑槽、807外侧滑槽、808滑动导柱、809上斜面、810下斜面、9防尘盖安装组件、10防尘盖、11防尘盖口、12定位凸起、13限位锁紧槽、14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01限位锁紧弹簧、1402锁紧扣、1403锁紧斜面、1404弧面、1405锁紧滑动导柱、1406锁紧凹槽、15弧形接口、16锁紧滑动滑槽、17扇形孔洞、18外轮廓、19壳体内壁、20内轮廓、21接口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29.一种新型带保护门防触电欧标插座,包括充电插座本体,所述充电插座本体包括充电插头1、充电枪及用来锁紧充电枪与充电插头1的插座电磁锁2,所述充电插头1外周设置有充电接口6及座壳3,该座壳3外周设置防尘盖安装组件9;所述座壳3包括与充电插头1连接的内侧壳体4及设置在内侧壳体4外侧的外侧壳体5,所述内侧壳体4设置有弹簧限位组件8、配合弹簧限位组件8联动的防触电保护门组件7及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所述外侧壳体5上设置有防尘盖安装组件9,述充电枪的前端通过挤压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及弹簧限位组件8并带动防触电保护门组件7开启再插入充电接口6中。
30.所述内侧壳体4的上端设置有内侧滑轨401及设置在内侧滑轨401两侧的外侧滑轨404,所述内侧壳体4的壳体内壁19与充电接口6的接口外壁2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高低不一致的加强筋,所述内侧滑轨401与外侧滑轨404之间的加强筋为限位加强筋402,所述限位加强筋402上安装有限位导柱403。
31.所述弹簧限位组件8包括外置限位滑块804及内置限位滑块802,所述外置限位滑
块804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803,该外置限位滑块804设置有上斜面809与下斜面810,所述外置限位滑块804与内置限位滑块802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801,所述限位弹簧801与内侧壳体4顶部的弹簧限位法兰405连接,所述内置限位滑块802设置有内侧滑槽805并与内侧壳体4上的内侧滑轨401滑动设置,所述内置限位滑块802的两侧设置有外侧滑槽807并通过内侧壳体4上的外侧滑轨404实现滑动,所述内侧滑槽805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槽806,该限位滑槽806与位于限位加强筋402上的限位导柱403组合设置实现限位,所述限位滑槽806并排设置有滑动导柱808。
32.所述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包括设置在内侧壳体4与外侧壳体5连接处的限位锁紧弹簧1401及与限位锁紧弹簧1401连接的锁紧扣1402,所述限位锁紧弹簧1401位于锁紧扣1402底部中心,所述锁紧扣1402上端设置有锁紧斜面1403,所述锁紧扣1402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凹槽1406,该锁紧扣1402的两侧设置有弧面1404及锁紧滑动导柱1405,所述锁紧扣1402配合内侧壳体4的底部设置,所述内侧壳体4底部的加强筋配合设置有一个下限位加强筋407。
33.所述防尘盖安装组件9包括设置在外侧壳体5外周一圈位置的防尘盖口11、铰接在防尘盖口11顶部的防尘盖10,所述防尘盖10配合防尘盖口11对充电接口6形成密封;所述外侧壳体5的充电接口6处的底部配合充电枪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凸起12及设置在定位凸起12之间的限位锁紧槽13,该外侧壳体5内部下方还设置有弧形接口15及锁紧滑动滑槽16。
34.所述防触电保护门组件7包括通过限位导柱403固定的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及设置在防触电保护门板701顶部的滑动凹槽702,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701的上端与限位导柱403固定配合设置,实现转动,该滑动凹槽702为l形,所述滑动凹槽702的上端设置有上端限位凹槽703,下端设置下端限位凹槽704,所述滑动凹槽702配合内置限位滑块802上的滑动导柱808设置,实现滑动,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上设置有与充电枪枪口形状吻合的枪口凹槽705,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处于闭合状态,闭合的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中间存在一个扇形孔洞17,扇形孔洞17对应下方设置pe充电接触端子。
35.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在防触电保护门组件7完全打开后,防触电保护门板701的外轮廓18与内侧壳体4的壳体内壁19相吻合,防触电保护门板701的内轮廓20与充电接口6的接口外壁21相吻合。
36.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701的下方设置有四个支撑柱406,所述其中两个支撑柱(406)位于外侧滑轨404旁并靠近内侧壳体4的壳体内壁19,另外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靠近内侧壳体4的壳体内壁19的两个支撑柱406的垂直下方,所述防触电保护门板70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凸起706,所述限位凸起706配合锁紧扣1402内部的锁紧凹槽1406设置,在没有进行挤压弹簧限位组件8操作时,该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固定在锁紧凹槽1406内并通过限位凸起706加强锁紧。
37.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充电插座固定在墙上并且充电插座上的防尘盖10为关闭状态,打开充电插座上的防尘盖10,此时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与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组合锁紧,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固定在外置限位滑块804的卡槽内,该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底部的限位凸起706固定在锁紧扣1402内部的锁紧凹槽1406内,滑动导柱808固定在防触电保护门板701滑动凹槽702的下端限位凹槽704内。
38.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操作人员拿起充电枪,打开充电插座上的防尘盖109,将
充电枪的枪口与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上的枪口凹槽705对齐后,推入充电枪,充电枪的前端配合定位凸起12,继续缓慢推入充电枪,在推入的过程中,位于在内侧壳体4与外侧壳体5连接处的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受到压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底部的限位凸起706与固定在锁紧扣1402内部的锁紧凹槽1406分离,此时充电枪的前端与外置限位滑块804的下斜面810贴合,继续推入充电枪,充电枪的前端固定在上斜面809与下斜面810之间,推入的过程中,充电枪的前端带动外置限位滑块804向上滑动,外置限位滑块804带动内置限位滑块802滑动,该内置限位滑块802带动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开启,防触电保护门板701旋转设置在限位导柱403,滑动导柱808滑出下端限位凹槽704并沿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上的l形滑动凹槽702滑动,内置限位滑块802的内侧滑槽805沿内侧壳体4上的内侧滑轨401移动,该内置限位滑块802上的外侧滑槽807沿内侧壳体4上的外侧滑轨404移动,在内置限位滑块802在移动的过程中,防触电保护门板701缓慢开启,露出位于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下方的充电接口6及充电接触端子,当内置限位滑块802上的限位滑槽806与内侧壳体4上的限位导柱403紧密贴合时,防触电保护门完全开启,防触电保护门板701与内侧壳体4贴合,此时可以将充电枪与充电接触端子连接,充电枪完全插入后,插座电磁锁2对充电枪进行固定锁止,而后进入充电状态。
39.充电结束后,插座电磁锁2对充电枪进行解锁,操作人员拔出充电枪,弹簧限位组件8向下滑动并带动滑动导柱808从上端限位凹槽703滑动至下端限位凹槽704,内置限位滑块802上的限位滑槽806与内侧壳体4上的限位导柱403分离,当滑动导柱808与下端限位凹槽704贴合时,此时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处于闭合状态并通过防触电保护门板701底部的限位凸起706固定锁紧在弹簧限位锁紧组件14内的锁紧扣内1402。
40.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