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59999发布日期:2023-11-08 22:1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碳化硅(sic)电力电子器件具备高频、高效、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等优越性能,可实现系统体积大幅度缩小、效能成倍提升,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2、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c mosfet)是sic电力电子器件的其中一种器件类型,因其栅极驱动简单、开关速度快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sic mosfet器件结构可分为平面栅型和沟槽栅型。平面栅型sic mosfet器件由于仅利用了水平方向的芯片面积,受光刻、刻蚀等工艺精度等限制,导致芯片元胞面积较大,同时其存在寄生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结构,这两点均限制了其电流密度。沟槽栅型sic mosfet器件将沟道方向放置在与sic芯片表面垂直的方向,同时利用了芯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空间,芯片利用面积高;且沟槽栅结构消除了jfet结构,降低了导通电阻,代表了sic mosfet当前及未来发展方向。

3、然而,沟槽栅型sic mosfet存在高压下沟槽底部电场集中效应,影响了器件栅极可靠性,导致器件栅极退化甚至烧毁。为了降低沟槽底部电场集中效应,目前主要有两大类技术方案。以n型sic mosfet为例说明。第一种是半包沟槽栅结构,采用p型掺杂包住沟槽的一侧及沟槽底部,当器件工作时,由于该p型掺杂与另一侧的p阱在高压下与n型外延层互相耗尽,耗尽层部分屏蔽了高压引入的高电场,从而降低了沟槽底部电场强度,但其缺点是牺牲了沟槽栅一半的通流能力。另一种是源栅双沟槽结构,在常规沟槽栅的基础上,源极挖槽,再通过离子注入的方式在源极沟槽底部和栅极沟槽底部引入p型掺杂,源极沟槽底部p型掺杂与栅极沟槽底部p型掺杂在高压下与n型外延层互相耗尽,耗尽层部分屏蔽了高压引入的高电场,从而降低了沟槽底部电场强度,其缺点是工艺加工难度高,需要对器件结构进行非常精细的控制。以上结构均存在相同缺点,即栅极完全覆盖了沟槽内壁,栅极、沟槽侧壁栅介质层及沟槽底部介质层、sic外延层构成了mos电容结构,尽管通过p型掺杂与n型外延层形成pn结部分屏蔽了沟槽底部介质层的电场,但是沟槽底部附近介质层的电场仍然较大,沟槽底部附近介质层在强电场下仍存在损伤甚至失效的风险,影响了器件栅极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提升沟槽型sic mosfet器件栅介质使用可靠性,降低导通电阻。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包括:

4、漏极金属电极;

5、位于漏极金属电极之上的第一导电类型衬底;

6、位于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

7、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之上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

8、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之上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

9、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之上、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之下的第二导电类型阱区;

10、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之中的第一导电类型源区;

11、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之中、第一导电类型源区之上的第二导电类型沟道区;

12、从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上表面起,向下延伸经过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第二导电类型阱区、第一导电类型源区的特征沟槽,特征沟槽下表面高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下表面;

13、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之上、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之下、第二导电类型阱区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结型区;

14、位于特征沟槽底部、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和第二导电类型阱区相交的第二导电类型源区;

15、部分位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表面、特征沟槽侧壁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表面的介质层,位于特征沟槽侧壁、第二导电类型沟道区侧面的栅介质层;

16、位于特征沟槽侧壁、栅介质层侧面且横跨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第二导电类型沟道区和第一导电类型源区的栅极;

17、位于部分第一导电类型源区之上、覆盖整个介质层和栅极上表面的隔离介质层;

18、位于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第一导电类型源区、第二导电类型源区和隔离介质层之上的源极金属电极;所述源极金属电极将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第一导电类型源区和第二导电类型源区连接,并将第一导电类型源区和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形成的电压钳位二极管阳极连接。

19、一种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1、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

21、步骤2、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中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

22、步骤3、在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中形成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

23、步骤4、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中形成第二导电类型阱区;第二导电类型沟道区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之中、第一导电类型源区之上;

24、步骤5、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中形成第一导电类型源区;

25、步骤6、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中形成第一导电类型结型区;

26、步骤7、通过刻蚀工艺在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中形成特征沟槽,并对其进行钝化处理;

27、步骤8、在特征沟槽底部,通过光刻工艺对离子注入掩膜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再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在第二导电类型阱区中形成第二导电类型源区;

28、步骤9、在步骤8制备的晶圆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者氧化工艺,或者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和氧化工艺的复合工艺形成介质层,其中位于特征沟槽3-1侧壁且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沟道区侧面的介质层作为栅介质层;

29、步骤10、在步骤9制备的晶圆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第一导电类型栅极掺杂多晶硅,随后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对第一导电类型栅极掺杂多晶硅进行掺杂,通过刻蚀工艺刻蚀多晶硅材料,以形成栅极;

30、步骤11、在步骤10制备的晶圆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淀积隔离介质层,通过光刻工艺对刻蚀掩膜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再通过刻蚀工艺在隔离介质层中形成源区和引流区电极窗口,通过此窗口淀积欧姆金属并退火,形成源极金属电极;

31、步骤12、在步骤11制备的晶圆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底层,通过淀积欧姆金属并退火,形成漏极金属电极。

32、有益效果:

33、(1)本发明提出的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与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形成电压钳位二极管,且第二导电类型引流区与源区短接,当系统工作出现异常导致器件漏极电压过大时,在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形成较高电位,引起该电压钳位二极管击穿,从而将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的电位钳位,防止因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以及沟道区电位过高导致的栅-沟道和栅-引流区的电压过高,从而保护栅介质层免受高电场应力,提升了栅极使用可靠性。

34、(2)本发明提出的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源区位于特征沟槽底部和侧壁,且位于沟道区下方,栅电极仅位于特征沟槽侧壁,可以获得较小的栅源电容和栅漏电容,提升了器件动态特性;由于栅电极对应的栅介质层被阱区包覆,较好屏蔽了外加高电场,提升了栅极使用可靠性。

35、(3)本发明提出的电压钳位型碳化硅槽栅mosfet器件,当器件导通时,第一导电类型引流区、结型区和电流扩展层为电流流通提供了低阻通道,降低导通损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