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9542发布日期:2023-12-30 06: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是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的铝合金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1、光伏系统用的传统光伏电缆,主要由镀锡铜导体及依次包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组成,其具有单位长度的重量重、成本高的特点。该光伏电缆,一方面增大了敷设难度和敷设成本;二方面不利于光伏系统建设、维护的成本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光伏平价上网工程的建设。

2、为了减少贵金属铜的消耗,以及减轻光伏电缆的比重、降低成本,有利于光伏系统建设,业内尝试以比重轻、成本低、抗蠕变的铝合金作为光伏电缆的导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名称为“铝合金光伏电缆”(公开号cn 105336401 a,公开日2016年02月17日)、“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导体直流软电缆”(公开号cn204991196 u,公开日2016年01月20日)、“一种铝合金芯光伏电缆”(公开号cn 205028670 u,公开日2016年02月10日)、“一种新型铝合金导体光伏电缆”(公开号cn204614463 u,公开日2015年09月02日)等技术。

3、在这些已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均以8000系列铝合金作为导体。然而,8000系列的铝合金一共有多个牌号,各牌号因含金属元素的不同而抗蠕变性能差别较大。例如,8030铝合金因含有铜、镁元素而抗蠕变性能明显优于不含铜、镁元素的8176铝合金,即8176铝合金导体的抗蠕变性能低于8030铝合金导体。由于铝合金导体的抗蠕变性能始终不如铜导体,因而8176铝合金导体与铜导体之间的抗蠕变性能差别更大,不利于电缆接头可靠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光伏系统所用光伏电缆的特殊性,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比重轻、成本低、抗蠕变性能好的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所述光伏电缆主要由8030铝合金或8r76铝合金的导体,包覆于所述导体外部的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部的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的护套层组成。

3、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上述光伏系统所用光伏电缆的特殊性,为减少贵金属铜的消耗,以及减轻所成型光伏电缆的比重、降低成本,以抗蠕变性能良好的8030铝合金或8r76铝合金作为光伏电缆的导体。经测试,8030铝合金导体或8r76铝合金导体的导电率均大于60.4%iacs,短期(1h)耐热温度为250℃,长期(400h)耐热温度为210℃,在210℃及30mpa应力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不超过1.79×10-7s-1。可见,其在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同时抗蠕变性能良好,可有效保证供电系统的用电安全性。

4、在上述技术措施中,以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分别成型绝缘层和护套层,氧指数≥30,其满足低烟、无卤、无毒、阻燃、耐高温等特性。

5、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体为若干根8030铝合金单丝或8r76铝合金单丝的绞合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导体的绞合节径比为16~25倍。

7、进一步的,所述导体是由45~130根铝合金单丝绞合而成;

8、每根铝合金单丝的直径为0.2~0.4mm。

9、上述技术措施的导体结构,在满足导电性能及结构束紧的前提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体的柔软弯曲性能。

1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11、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半导电尼龙带的重叠绕包结构。

12、上述技术措施的隔离层,能够可靠地防止绝缘料嵌入导体的绞合缝隙内,避免绝缘料与导体的铝合金丝发生粘连,同时有利于提高所成型电缆的防吸潮性能。

13、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绝缘层为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的挤包结构,挤包厚度为0.7~1.5mm。该技术措施的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柔软性能,满足低烟、无卤、无毒、阻燃、耐高温等特性。

14、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护套层为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的挤包结构,挤包厚度为0.8~2.0mm。该技术措施的护套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柔软性能,满足低烟、无卤、无毒、阻燃、耐高温等特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上述光伏系统所用光伏电缆的特殊性,为减少贵金属铜的消耗,以及减轻所成型光伏电缆的比重、降低成本,以抗蠕变性能良好的8030铝合金或8r76铝合金作为光伏电缆的导体,在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同时抗蠕变性能良好,可有效保证供电系统的用电安全性。同时,以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分别成型绝缘层和护套层,氧指数≥30,其满足低烟、无卤、无毒、阻燃、耐高温等特性,有效满足于光伏电缆的技术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光伏电缆,所述光伏电缆主要由8030铝合金或8R76铝合金的导体,包覆于所述导体外部的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的绝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部的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的护套层组成。本技术在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同时抗蠕变性能良好,可有效保证供电系统的用电安全性。同时,以125℃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分别成型绝缘层和护套层,氧指数≥30,其满足低烟、无卤、无毒、阻燃、耐高温等特性,有效满足于光伏电缆的技术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于海波,夏庆,吕德祥,赵浩潭,权军强,刘天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变电工新疆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