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9989发布日期:2024-03-22 10:32阅读:7来源:国知局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压接套管压接到电导体上的压接装置,该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使得该压接装置被构造用于单轴挤压,其中第一模具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并且其中第二模具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其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和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一起形成压接轮廓。因此,在本技术的意义上,压接轮廓是这样一种横截面轮廓,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闭合时,该横截面轮廓由第一横截面模轮廓和第二横截面模轮廓得出。横截面模具轮廓是穿过压接装置的横截面的朝向压接套管的一侧,该侧在挤压期间与压接套管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压接装置可以是手操作的压接钳或肘杆压力机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是电驱动的自动压接机的一部分,其中,电驱动的自动压接机不仅可以是半自动机而且可以是全自动化机。压接套管通过压接装置被固定或压接至的电导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线。具有多个细线的导体也被称为绞合线,而具有仅一个线的导体也被称为实心导体。在本技术的范围内,电导体既可以是绞合线也可以是实心导体。此外,本技术涉及一种由电导体和电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压接套管。


背景技术:

1、由现有技术公知多种压接连接,通过该压接连接,电导体在端侧与电连接器挤压,以便制造固定的单元。尤其已知不同的压接几何形状,例如四棘几何形状、b压接几何形状、六边形压接几何形状或wm压接几何形状。

2、在所述压接几何结构中经常存在的缺点是,压接套管的在端侧朝导体方向布置在压接区域旁边的区域由于不均匀的挤压而同样具有“不圆滑性”。这可能是不利的,因为由此通常在纵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上都需要更多的空间。此外,在后续使用该复合件时相应的变形可能是不利的。

3、尤其涉及多轴挤压的压接接触部和压接几何形状由文献wo

4、2022/073743a1、de 10 2018 199 440 a1、ep 2 685 573 a2和ep 3

5、984 702a1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所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接装置,该压接装置不仅机械构造简单,而且确保有利的压接。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教导,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压接套管压接到电导体上的压接装置实现,该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使得该压接装置被构造用于单轴的挤压,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模具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和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一起形成压接轮廓,其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dorn),并且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其中,压接轮廓具有至少三个棘状凸起。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横截面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

3、根据本实用新型认识到,具有至少三个棘状凸起、优选至少四个棘状凸起的压接轮廓可以借助两个模具实现,从而沿着一个轴线进行挤压。因此压接装置可以特别简单地构成。此外,机械上简单的构造可以与导体的对于连接有利的变形相结合,从而总体上得到特别有利的连接。

4、尤其是压接套管可以构造得比通常更短,其中,可以保证可靠的压接连接。在多个部位上的挤压即使在导体横截面较大时也不是必要的,由此对于使用者得到较短的过程时间。因为不需要多次压接,所以也得到更高的工艺可靠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接装置特别适合于将压接套管压接到具有大的导体横截面的电导体上。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件是一个批量产品,所以压接套管的较短的设计方案通过材料节省确保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5、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并且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从而使得压接轮廓具有至少四个棘状凸起。这种轮廓确保了电导体的充分变形,从而能够确保导体和压接套管之间的可靠接触。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压接轮廓的四个棘状凸起分别以相对于挤压方向大约45°的角度布置。

6、根据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压接轮廓关于分离轴线对称地设计,当第二模具放置在第一模具上时,该分离轴线设计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连接部上。压接轮廓的对称的构造决定了偶数个棘状凸起,即例如四个棘状凸起或六个棘状凸起。同时,第一模具上的棘状凸起数量对应于第二模具上的棘状凸起数量。

7、同样可以考虑,压接轮廓设计为关于分离轴线不对称,当第二模具放在第一模具上时,该分离轴线形成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连接部上。根据该实施方式,第一模具上的棘状凸起的数量与第二模具上的棘状凸起的数量不相同。尤其是存在的所有棘状凸起的数量是奇数。

8、根据压接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具有纵轴线,其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形状和/或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形状在纵轴线的走向中改变。至少一个模具在此在端侧具有横截面模具轮廓,其在挤压期间对压接套管施加的力比模具中间的横截面模具轮廓施加的更小,优选不引起压接套管的挤压。

9、特别优选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朝向电导体的端部上具有横截面模具轮廓,该横截面模具轮廓在挤压期间比在中间设置在模具中的横截面模具轮廓对压接套管施加更小的力,优选不引起压接套管的挤压。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在压接装置的端侧已经存在一个区域,该区域仅对压接套管施加很小的力或者不施加力,并且因此保持压接套管的圆形形状。特别优选地,在端侧的压接轮廓相应于压接套管的外形。

10、当压接套管布置在第一模具中时,纵轴线的取向对应于压接套管的纵轴线的取向。

11、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压接装置具有压接区域,在该压接区域中压接套管与电导体挤压,并且具有出口区,在该出口区中减小了压接套管上的力,或者在该出口区中即使在模具闭合时也没有力作用到压接套管上。

12、根据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在至少一个模具中,压接套管的压接区域到端侧的横截面模具轮廓的过渡部连续地、即不是阶梯状地构成。该设计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即电导体的线的应力连续地增大并且不存在梯级或棱边,从而至少明显减小各个线被剪断或以其他方式被损坏的风险。

13、根据压接装置的另一设计方案,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具有纵轴线,其中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在纵轴线的方向上并且至少向电导体的方向具有带有起始斜面的出口区。由于存在出口区,压接轮廓的横截面向电导体的方向增大。特别优选地,在端侧布置的压接轮廓基本上相应于压接套管的外部形状。

14、特别优选的是,出口区占模具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的最多1/3或模具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的最多1/4或模具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的最多1/5。

15、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只有第一模具的所述至少一个棘状凸起和/或第二模具的所述至少一个棘状凸起具有起始斜面。根据该实施例,相应端侧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半径或端侧压接轮廓的半径可以小于外部压接套管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在端侧也还有一个力作用到压接套管上。

16、替代地,相应的端侧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半径或端侧压接轮廓的半径可对应于外部压接套管的半径。

17、同样有利的是,在压接区域中通过完整的压接轮廓、即不仅仅通过棘状凸起进行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设置棘状凸起的部位上的压接轮廓的半径小于外部的压接套管的半径。根据该设计方案,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和/或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可以具有起始斜面,该起始斜面完全在相应横截面模具轮廓上延伸。

18、特别有利的是,压接轮廓在朝向电导体的一侧上基本上圆形地构造。这种设计确保了,压接套管的朝向导体的区域(该区域也包围导体)设计为圆形并且就此而言未变形。

19、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具有两个出口区,其中,两个出口区分别在端侧向电导体的方向和向电连接元件的方向设置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

20、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连续地实现电导体向压接区域中的过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朝向电连接元件的端部上形成毛刺。此外,在两个端部区域中确保了压接套管在压接区域旁边还保持其圆形形状,这特别是在其他应用中,例如与其他构件的连接中也是有利的。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教导,开头所述的目的通过开头所述的由电导体和电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件这样来实现,即压接套管利用上述压接装置与电导体的端部挤压。

22、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电连接器构造为电缆接线座或插接连接器或构造为接线套筒。

23、此外有利的是,电导体具有多根线,其中线在压接区域内与压接套管挤压,并且其中在挤压区域和未被挤压的区域之间至少在一侧存在倾斜的过渡区域。复合件的这种设计确保了,一方面导体的线的负荷仅连续地增加并且不存在可能损坏线的阶梯或棱边。另一方面,在未被挤压的区域内,压接套管的形状也可以得以保持,从而可以避免套管在压接区域之外的不均匀变形。压接套管在未被挤压的区域中的圆度例如在确保特定的保护等级(ip保护等级)方面具有优点。

24、关于复合件的各个设计方案尤其可以参考对压接装置的不同设计方案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