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9730发布日期:2024-03-25 18:4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和电池。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一般均采用石墨负极及高压正极以及液态有机电解液,在电池形成过程中,部分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被还原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部分电解液在正极表面被氧化形成电解质界面膜cei。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不断地与电池正负极发生反应造成电解液被消耗,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电池的寿命终结均是因为电池内部留存的电解液不足。

2、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然而在动力电池在使用寿命末期,由于无法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性能的修复,造成动力电池寿命较短,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并且,由于现有动力电池技术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仍远未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尤其当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池容量持续衰减造成续驶里程不断缩短,大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和电池,以解决现有电池由于不能补液带来的寿命短、成本高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包括:

3、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在远离电池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台阶;

4、多个密封件,其中一个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注液通孔的所述侧的端部,其余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台阶处。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需要补液时,所述密封件被去除或者被破坏以供注液装置穿过。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设置在各所述台阶或所述端部的方式包括:焊接、粘接、压接或一体成型。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的形状包括:片状、膜状、柱状或帽状。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易破区。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的厚度为0.01-5mm。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通孔设置在电池防爆阀和电池极柱之间,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后的耐压强度大于电池防爆阀的开阀强度。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及补液结构包括用于封堵所述注液通孔的密封塞。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及补液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液通孔上的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设置的刻槽密封件,且设置在所述侧的端部的密封件为密封膜。

13、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端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及补液结构,不仅适用于电池闭口化成,还可适用于电池开口化成,且当电池使用后期需要补液时,无需额外开设注液口,可使电池补液简单易行,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需要补液时,所述密封件被去除或者被破坏以供注液装置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在各所述台阶或所述端部的方式包括:焊接、粘接、压接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形状包括:片状、膜状、柱状或帽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易破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厚度为0.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通孔设置在电池防爆阀和电池极柱之间,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后的耐压强度大于电池防爆阀的开阀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及补液结构包括用于封堵所述注液通孔的密封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及补液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液通孔上的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设置的刻槽密封件,且设置在所述侧的端部的密封件为密封膜。

10.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及补液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的注液及补液结构和电池,所述注液及补液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在远离电池内部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台阶;多个密封件,其中一个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注液通孔的所述侧的端部,其余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台阶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期间进行补充电解液,以恢复电池的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勇,陈国,杨志华,仲奕颖,邱家成,郝守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