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判别拉线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921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状态判别拉线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特别是电路上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拉线开关。
目前电路上所用的拉线开关,在停电时不易判别它的“开”、“关”状态,因为每拉动一次拉线,开关中的梅花轮即转动60度,亦即转过一个齿,发出一次响声,“通”与“断”状态的响声次数皆为一次。这样,给用户带来不便,特别是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白天断电晚上送电,而晚上,这些地方又往往没有人在,这样就会出现无人而灯亮的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源无电时拉动开关的拉线,通过开关中的上接触片与梅花轮的撞击声次数,来判此开关所处的通断状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拉线开关被拉动时,开关的上接触片6打在梅花轮3上,发出一次响声,松线时,转盘7打在梅花轮3的右端面上,也发出一次响声,本实用新型将梅花轮加以改进,使开关拉至不同状态时,发出的响声次数不同,拉至“开”时,发出一次响声,拉至“关”时发出两次响声(不包括松线时发出的一次响声)。梅花轮3是这样改进的,在原来的六瓣(参见图3)a、b、c、d、e、f(各占60度)的b、d、f瓣的中间分别改为b1、b2、d1、d2、和f1、f2瓣,各占30度(参见图2)。下接触片5的三个触头分别装入b2、d2、f2瓣中,在拉动拉线2时,上接触片6打在梅花轮3上发出响声,不论它的起始状态如何,在拉动拉线后若只响一次响声,则上接触片6一定是处于b2、d2、f2三瓣中的一瓣之中,即此开关是处于导通状态。若拉动拉线2时,发出的是两次响声。那么,上接触片6一定是处于a、c、e三瓣中的一瓣之中,即此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故本实用新型,在无电源时,可通过拉线开关时的响声次数来判断它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断电情况下拉动拉线开关,通过响声次数可以判别开关所处通断状态。从而达到节省电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拉线开关相比,仅梅花轮结构有改变,故对厂家改型生产和用户改装旧开关都很方便。


如下图1为状态判别拉线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梅花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梅花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底座 2-拉线3-梅花轮 4-轮轴5-下接触片 6-上接触片7-转盘 8-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每拉一次拉线2,梅花轮3可转动60度。上接触片6初始位置可处于ab1b2cd1d2ef1f2瓣中的某一个槽中时,假设上接触片6处b2瓣中,这时开关是处于导通状态,当拉动拉线2时,梅花轮3要转动60度,故上接触片6要越过b1瓣进入a瓣中,因a瓣中无下接触片5,故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而且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由于上接触片6越过了两个尖端故发出两次响声,假设起始位置处于a瓣中时(即断开状态),拉一次拉线2,梅花轮3转60度,此时上接触片6只能进入f2瓣的槽中,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上接触片6只越过一个尖端,故只有一次响声,因f2中有下接触片,故此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状态判别拉线开关,它是由底座1、拉线2、轮轴4、下接触片5、上接触片6、转盘7和弹簧8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拉线开关的梅花轮3的横断面由九瓣组成,其中,a、c、e瓣各占60度,b1b2d1d2f1f2瓣各占30度,b1b2瓣位于ac瓣之间,d1d2瓣位于ce瓣之间,f1f2瓣位于ea瓣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拉线开关,它是将原拉线开关的梅花轮的六瓣结构改为九瓣结构,从而可以实现无电时从拉动开关时发出的响声次数的多少,来判别开关所处的通断状态,这样就可以避免不正常的停电造成的电能浪费现象。
文档编号H01H17/00GK2049015SQ89201670
公开日1989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1日
发明者徐亚锋 申请人:徐亚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