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光高效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94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聚光高效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发射半导体器件,尤指一种用于定向光亮显示牌的全聚光高效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已为多数人所熟知,目前生产厂家生产和市场上销售的发光二极管,在制作上大都是在发光二极管的管芯外封装有透明的封装材料,二极管管芯发出的光直接经透明封装材料发射出去,该种发光二极管光发射角大,其范围在±15°-50°之间,且定向发光强度小,小于0.9烛光,在某些需要发射角小,发光强度大的应用场合,该发光二极管显然不符合要求,如在航道导标、桥函标中,往往需要发射角小(±10-150),发光强度大(10烛光以上) 的发光二极管。中国专利90215418.4,针对上述发光二极管存在的缺点,研制了一种发光强度高(大于11烛光)发射角小(±4°)的发光二极管,该种二极管的构造是用透明封装材料将二极管管芯封固,封固后的二极管状呈半球状或抛物面状,并在半球状或抛物面状的外表面镀有一层具有反射性能的金属反射膜材料,二极管管芯发出的光线透过封装材料经金属反射膜反射并会聚成一束光,从而达到了发射角小(±10-15°)发光强度大(11~17烛光)的效果。但由于该层金属反射膜是直接镀在封装材料的外表面,封装材料在固化时(其所需温度在100℃以上),封装材料常常因收缩引起该金属反射膜形成裂纹,这样既影响了该二极管预期达到的发射角小,发光强度大的效果,又影响了该发光二极管成品率的提高,同时该种发光二极管又不适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发光二极管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反射膜不易形成裂纹,成品率高、适于批量生产的全聚光高效发光二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与中国专利90215418.4一样,用透明的封装材料将普通的二极管管芯封固成半球状或抛物面状,所不同的是在被封固后的二极管管芯外侧设置有一呈“U”型的聚光碗,二极管管芯处于聚光碗的焦点处,在聚光碗的内壁镀有反射膜,当二极管通电发光后,光线经过封装材料到聚光碗,再经过聚光碗上的反射膜反射,并形成光束,该二极管在生产时,是在封装材料将二极管管芯封装固化后才装入聚光碗,不会导致聚光碗内壁的反射膜产生裂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反射膜镀在聚光碗内壁,而不是直接镀在封装材料的外表面,在封装材料固化时,反射膜不会因固化而引起裂纹,所以该二极管能达到发射角小,发光强度大,二极管的成品率高和适于批量生产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用透明封装材料3,如环氧树脂,将裸露的二极管管芯1封固,封固后的形状呈半球状或抛物面状,管脚2裸露在外,将封固后的二极管管芯放置在一呈“U”型的聚光碗4中,其位置处于聚光碗4的焦点处,聚光碗4的内壁镀上金属反射膜5,聚光碗4的口径为5-50mm,当二极管通电后,管芯1发出光线,该光线经透明封装材料3到达聚光碗4,并经反射膜5反射,从而形成一束发射角小(±1°-15°),发光强度大(11烛光)的光束,二极管的管脚2可固定在聚光碗4外壳上的开槽中。
为了防止上述的二极管在实际使用中,聚光碗4的内壁上的金属反射膜5脱落和氧化、腐蚀,如该二极管作为航道导标时,海水的侵蚀,以及日晒雨淋,金属反射膜5很容易发生脱落,影响了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和发射角,为此,可用一呈“∏”型的透光盖6罩合于聚光碗4,即在聚光碗4外侧罩合“∏”型透光盖6,使得被封装后的二极管管芯密封于聚光碗4和透光盖6所形成的空腔8内,二极管的管脚2折弯后从透光盖6与聚光碗4之间引出,透光盖6与聚光碗4之间用粘合剂粘封,并在聚光碗4与透光盖6衔接四周灌有封胶7。空腔8内也可以抽成真空状,以减少金属反射膜5的氧化脱落。
如上所述,该二极管的管芯1是由封装材料3单独封固,金属反射膜5是镀在聚光碗4上,封装材料3的固化不影响金属反射膜5,这无疑提高了该二极管的成品合格率,对于批量生产也有益。
权利要求1.一种全聚光高效发光二极管,封装材料(3)将二极管管芯(1)封固成半球状或抛物面状,其特征在于在被封固后的二极管管芯(1)外侧设置有一呈“U”型的聚光碗(4),二极管管芯(1)处于聚光碗(4)的焦点处,在聚光碗(4)内壁镀有反射膜(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聚光碗(4)外侧罩有一呈“∏”型透光盖(6),透光盖(6)与聚光碗(4)形成一封闭的空腔(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空腔(8)内可抽成真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聚光高效发光二极管,该二极管管芯由透明封装材料封固成半球状或抛物面状,在封固后的管芯外侧设置有一呈“U”形的聚光碗,管芯处于聚光碗的焦点处,在聚光碗内壁镀有金属反射膜,该二极管解决了原发光二极管在封装固化时,易产生反射膜裂纹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成品率,并适于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H01L33/00GK2276200SQ9623014
公开日1998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5日
发明者丁晓华, 陈志祥 申请人:上海航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