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脉冲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029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频脉冲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频脉冲电容器。
现代中频逆变焊机及激光装置往往使用电容器把50HZ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源转换成中频电源,或将充电后的电容器进行放电形成激光,因此要求电容器能承受几十至几佰安大电流的多次冲击,且功率损失小,频率特性好,安全可靠。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金属化纸膜复合介质电容器,其电容器芯子由附着有金属的电容器纸、聚丙烯膜及喷金端子组成。在电压作用下或当电容器放电时,电流由喷金端子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电流沿电极方向的的分布状态是,靠喷金端子的电流密度最大,沿电极方向逐渐减小,由于端面接触电阻及金属层电阻的影响而发热。为了使电容器能经受大电流冲击,在现有产品中是靠增加介质厚度,加大电容器尺寸的方法来减弱电流密度;此外,为了消除气隙,提高气体电离电压则用液体浸渍,其结果使电容器体积增加,重量增加,可靠性差,频率特性差,最高工作频率只能达4KHZ。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受脉冲负荷能力强,工作频率范围宽,功率损失小,体积小的中频脉冲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中频脉冲电容器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壳、引出头、设置在外壳内的电容器芯子以及灌封料。其中电容器芯子由喷金端子,塑料膜和附着在塑料膜上的金属层电极组成,金属层电极与喷金端子接触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外壳采用阻燃塑料制作,取代金属壳,可简化电容器结构,降低成本。灌封料为环氧树脂。附着有金属层电极的塑料膜为聚丙烯膜,利用该膜作介质,可减小电容器介质损耗,在保持相同功率损失的情况下提高使用频率。金属层电极与喷金端子接触端的厚度一般为另一端的2-4倍,其横截面为厚度均匀的矩形,或厚度逐渐减小的梯形和三角形等,使沿电极方向的电流密度均匀,由于不是整个电极厚度加厚,介质的电场强度不会下降,反而会使电场强度增加,有利于电容器体积的减小。
本实用新型中频脉冲电容器的优点在于可承受几十至几佰安电流的冲击,工作频率范围宽,有利于提高逆变焊机及激光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功率损失比目前使用的电容器减小1~1.5个数量级,体积和重量减小50~75%,成本减小50%,且发热量小,不易发生热击穿,使用安全可靠,特别适合于在逆变焊机及中频大电流脉冲电源中作逆变电容器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频脉冲电容器,包括外壳1、引出头2、设置在外壳1内的喷金端子3、电容器芯子以及灌封料4,电容器芯子由塑料膜5和附着在塑料膜5上的金属层电极6组成,金属层电极6与喷金端子3接触端7的厚度大于另一端8。
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脉冲电容器,包括外壳、引出头、设置在外壳内的电容器芯子以及灌封料,其特征在于电容器芯子由喷金端子,塑料膜和附着在塑料膜上的金属层电极组成,金属层电极与喷金端子接触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脉冲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层电极与喷金端子接触端的厚度为另一端的2-4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脉冲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层电极与喷金端子接触端的横截面为厚度均匀的矩形,或厚度逐渐减小的梯形和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频脉冲电容器,包括外壳、引出头、设置在外壳内的喷金端子、电容器芯子以及灌封料,电容器芯子由塑料膜和附着在塑料膜上的金属层电极组成,金属层电极与喷金端子接触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改进了电流沿电极方向的分布,减小局部发热,使电流密度均匀,承受脉冲负荷能力强,功率损失小,且体积小,成本低,工作频率范围加宽可达50KHz,特别适合在逆变焊机及其它中频大电流脉冲电源中作逆变电容器用。
文档编号H01G4/32GK2262284SQ96233049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30日
发明者方海全, 赵燕村 申请人:成都皮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