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宽排线剪线剥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734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宽排线剪线剥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电子、电信等行业中的线材加工的剪线剥皮机,属于剪线剥皮机的改进技术。
现有的剪线剥皮机,国内的产品多为机械驱动式剪线剥皮机,品种单一,加工范围窄,不能切宽排线,适应能力差;国外生产的剪线剥皮机,如日本的C353F扁排线剪线剥皮机,采用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调整操作方便,但由于刀架及剥线压紧轮采用悬臂式结构,且其整机采用卧式布局、水平方向送料,因此刚性低,受力不均,最大加工线材幅宽受到限制,只有40mm,且接排料不便,已不能完全满足电子、电信等行业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刚性好,受力均匀,能实现宽排线加工且排料容易的剪线剥皮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电机(1)、传动机构(2)、送料机构(3)、切线机构(4)、剥线机构(5)及机架(6),传动机构(2)的输入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分别与切线机构(4)、剥线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送料机构(3)为设置在机架(6)上端纵向位置以实现垂直方向送料的滚轮(31、32),切线机构(4)设置在滚轮(31、32)下方的横向位置上,剥线机构(5)设置在切线机构(4)上下两端的纵向位置上。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4为图2中拆去左、右刀盒、左上夹板、右上夹板、左下夹板、右下夹板的A-A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电机(1)、传动机构(2)、送料机构(3)、切线机构(4)、剥线机构(5)及机架(6),其中传动机构(2)包括有减速器(20)、齿轮传动副(21、22)、凸轮(23)、杠杆(24)、凸轮(25、25’)、杠杆(26、26’)、齿条(27)及上、下齿轮(28、28’)等;电机(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0)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2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副(21、22)把运动传递到分配轴I及轴II,轴I上安装有与杠杆(24)触接的凸轮(23),凸轮(23)通过杠杆(24)驱动齿条(27),齿条(27)分别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上、下齿轮(28、28’)运动,齿轮(28、28’)的运动分别传递到与其共轴的剥线机构(5)中的运动件;另外,轴II上安装有分别与杠杆(26、26’)触接的凸轮(25、25’),凸轮(25、25’)通过杠杆(26、26’)驱动切线机构(4)运动;送料机构(3)包括有五个送料导向轮(30)及送料滚轮(31、32)等,送料滚轮(31、32)安装在机架(6)上端的纵向位置上,其转动轴线垂直于纸面以实现垂直方向送料;切线机构(4)设置在滚轮(31、32)下方的横向位置上,包括有左右刀架(41、41’)、左、右切线刀(42、42’)、左上剥线刀(43)、右上剥线刀(43’)、左下剥线刀(44)、右下剥线刀(44’),其中左刀架(41)与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右刀架(41’)通过连接件固装在机架(6)上,左、右切线刀(42、42’)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右刀架(41、41’)所设的槽孔上,左上剥线刀(43)及右上剥线刀(43,)对称设置在左、右切线刀(42、42’)的上方,左下剥线刀(44)及右下剥线刀(44’)对称设置在左、右切线刀(42、42’)的下方,左上剥线刀(43)及左下剥线刀(44)与切线刀(42)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刀垫(45、45’),右上剥线刀(43’)及右下剥线刀(44”)与右切线刀(42’)之间分别设置有右刀垫(46、46’);为使粘连刀口的物料能方便地脱开,右刀架(41”)上还安装有通过弹簧复位的推料杆(47、48),其分别穿设在刀垫(46、46’)上,上述剥线机构(5)包括有左上夹板(51)、右上夹板(52)、上齿轮(53)、上齿条(54)、前上拖板(55)、后上拖板(56)及左下夹板(51’)、右下夹板(52’)、下齿轮(53’)、下齿条(54’)、前下拖板(55’)、后下拖板(56”),其中左上夹板(51)、右上夹板(52)分别位置相对应地设置在左、右刀架(41、41’)的上方,并分别置于前上拖板(55)及后上拖板(56)所设的槽孔(57、58)中,且左上夹板(51)通过连接件(7)与左刀架(41)连接,上齿轮(53)的输入端与传动机构(2)中的齿轮(28)共轴,上齿条(54)与上齿轮(53)啮合,且通过连接件(8)与前上拖板(55)及后上拖板(56)连接;左下夹板(51’)、右下夹板(52’)、下齿轮(53’)、下齿条(54’)、前下拖板(55’)、后下拖板(56’)分别与左上夹板(51)、右上夹板(52)、上齿轮(53)、上齿条(54)、前上拖板(55)、后上拖板(56)结构相同,并分别对称设置在切线机构(4)的上、下方。其中下齿轮(53’)与传动机构(2)中的齿轮(28’)啮合,另外,右上夹板(52)及右下夹板(52’)均可分别做成里、外两夹板,其两夹板可分别通过连接件(9、10)连接,且两夹板之间可分别套置有调节弹簧(11、12),以便于调节其夹紧力,此外,左上夹板(51)及右上夹板(52)的里端可分别做出有弯爪(51A、52A),其分别伸至上、下剥线刀的上、下方及左、右刀架(41、41’)之间的空隙位置;左下夹板(51’)及右下夹板(52’)与左上夹板(51)及右上夹板(52)的结构相同,并分别上下对称设置。为更好地实现宽排线的导向,左上夹板(51)及右上夹板(52)的下方还设置有导向块(13),并通过连接件(14)固装在右上夹板(52)上。另外,前上拖板(55)与后上拖板(56)及前下拖板(55’)与后下拖板(56’)可整体做出,也可分开做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机(1)通过减速器(20)减速后再通过齿轮传动副(21、22)把运动传递到分配轴I及轴II,轴II上安装的凸轮(25、25’)通过杠杆(26、26’)驱动切线机构(4)中的左刀架(41),使其向左或向右运动,左刀架(41)向右运动时,左、右切线刀相互配合实现线材的切断,左右剥线刀相互配合把线材的胶体部分切开,左刀架(41)向左运动时,为下一循环的切线作准备;另外,轴I上安装的凸轮(23)通过杠杆(24)驱动齿条(27)运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上、下齿轮(28、28”)运动,因剥线机构(5)中的上齿轮(53)与齿轮(28)共轴,下齿轮(53’)与齿轮(28’)共轴,故上、下齿轮(53、53’)分别向相对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与其相啮合的上、下齿条(54、54’),因上齿条(54)与前上拖板(55)及后上拖板(56)连接,下齿条(54’)与前下拖板(55’)及后下拖板(56’)连接,因此,上、下齿条(54、54’)分别带动前上拖板(55)、后上拖板(56)及前下拖板(55’)、后下拖板(56’)向相对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上、下拖板分别带动上、下夹板向相对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已切开胶体的线材实现分别向上剥皮及向下剥皮;通过调节上、下齿条(54、54’)的运动距离,则可调节上、下拖板的运动距离,从而可调节上、下剥皮的距离,实现线材的全剥或半剥,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情况。此外,在切线过程中,如果线材粘连刀口,可通过推料杆(47、48)的顶出,使线材能够容易脱离刀口下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送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上端纵向位置以实现垂直方向送料的立式布局,因此宽排线在剪线剥皮的加工过程中,物料可以靠自重方便地落入接料器,如果遇到物料粘连刀口,通过推料杆也可方便地使其脱开,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刀架及剥线压紧装置采用拖板支承的龙门框架式结构,且刀架在运动过程中采用双杠杆的推进结构以实现刀盒的送进,因此,其刚性好、受力均匀,加工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剥线压紧装置采用弯爪的结构,使其能伸至刀架的空隙位置,从而使其与剥线刀能保持最小的间距,有效地避免了胶线材料的弹性变形对剥线的影响,使本实用新型的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是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性能优良,能实现半剥与全剥(即留胶与不留胶)的宽排线剪线剥皮机。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宽排线剪线剥皮机,包括有电机(1)、传动机构(2)、送料机构(3)、切线机构(4)、剥线机构(5)及机架(6),传动机构(2)的输入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分别与切线机构(4)、剥线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3)为设置在机架(6)上端纵向位置以实现垂直方向送料的滚轮(31、32),切线机构(4)设置在滚轮(31、32)下方的横向位置上,剥线机构(5)设置在切线机构(4)上下两端的纵向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切线机构(4)包括有左右刀架(41、41’)、左、右切线刀(42、42’)、左上剥线刀(43)、右上剥线刀(43’)、左下剥线刀(44)、右下剥线刀(44’),其中左刀架(41)与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右刀架(41’)通过连接件固装在机架(6)上,左、右切线刀(42、42’)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右刀架(41、41’ )所设的槽孔上,左上剥线刀(43)及右上剥线刀(43’)对称设置在左、右切线刀(42、42’)的上方,左下剥线刀(44)及右下剥线刀(44’)对称设置在左、右切线刀(42、42’)的下方,左上剥线刀(43)及左下剥线刀(44)与切线刀42)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刀垫(45、45’),右上剥线刀(43’)及右下剥线刀(44’)与右切线刀(42’)之间分别设置右刀垫(46、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右刀架(41’)上还安装有通过弹簧复位的推料杆(47、48),其分别穿设在刀垫(46、4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剥线机构(5)包括有左上夹板(51)、右上夹板(52)、上齿轮(53)、上齿条(54)、前上拖板(55)、后上拖板(56)及左下夹板(51’)、右下夹板(52’)、下齿轮(53’)、下齿条(54’)、前下拖板(55’)、后下拖板(56”),其中左上夹板(51)、右上夹板(52)分别位置相对应地设置在左、右刀架(41、41’)的上方,并分别置于前上拖板(55)及后上拖板(56)所设的槽孔(57、58)中,且左上夹板(51)通过连接件(7)与左刀架(41)连接,上齿轮(53)的输入端与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上齿条(54)与上齿轮(53)啮合,且通过连接件(8)与前上拖板(55)及后上拖板(56)连接;左下夹板(51’)、右下夹板(52,)、下齿轮(53’)、下齿条(54’)、前下拖板(55’)、后下拖板(56’)分别与左上夹板(51)、右上夹板(52)、上齿轮(53)、上齿条(54)、前上拖板(55)、后上拖板(56)结构相同,并分别对称设置在切线机构(4)的上、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右上夹板(52)及右下夹板(52’)可分别做成里、外两夹板,其里、外两夹板可分别通过连接件(9、10)连接,且里、外两夹板之间可分别套置有调节弹簧(11、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上拖板(55)与后上拖板(56)及前下拖板(55’)与后下拖板(56’)可整体做出,也可分开做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左上夹板(51)及右上夹板(52)的里端可分别做出有弯爪(51A、52A),其分别伸至上、下剥线刀的上、下方及左、右刀架(41、41’)之间的空隙位置;左下夹板(51’)及右下夹板(52’)与左上夹板(51)及右上夹板(52)的结构相同,并分别上下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线剥皮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左上夹板(51)及右上夹板(52)的下方设置有导向块(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电子、电信等行业中的线材加工的剪线剥皮机。包括有电机、传动机构、送料机构、切线机构、剥线机构及机架。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送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纵向位置以实现垂直方向送料的立式布局,因此宽排线在剪切剥皮的加工过程中,物料可以靠自重方便地落入接料器;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刀架及剥线压紧装置采用拖板支承的龙门框架式结构,因此,其刚性好、受力均匀,加工产品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性能优良的宽排线剪线剥皮机。
文档编号H01R43/28GK2301800SQ9720913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8日
发明者李定华, 肖维兴, 刘强, 吴黎明, 杨志威, 邓四我, 温耀章, 唐露新, 陈喜平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梅州机床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