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01241阅读:来源:国知局
盖和壳体主体成为绝缘状态。盖形成为凸状,盖电连接有发电要素的正极板。因而,盖被用作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1。另外,壳体主体电连接有发电要素的负极板,壳体主体被用作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2。在本实施例中,将在Z方向上与盖(正极端子11)相对的壳体主体的端面用作负极端子12。
[0039]在单电池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在单电池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单电池10的外部的阀。当单电池10的内压随着气体的产生而达到阀的工作压时,阀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若阀成为打开状态,则存在于单电池10内部的气体通过在正极端子11设置的开口部而排出到单电池10的外部。
[0040]如图1所示,构成电池模块I的所有单电池10都被配置成正极端子11位于上方。即,所有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1都被配置成在同一平面内(X-Y平面内)排列。换言之,所有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2都被配置成在同一平面内(X-Y平面内)排列。
[0041]各单电池10由保持架20保持。保持架20具有供各单电池10插入的开口部21。开口部21形成为沿着单电池10的外周面的形状(具体而言,圆形状),且按单电池10的数量设置有开口部21。若例如以铝等热传导性优异的材料形成保持架20,则容易将因充放电等而由单电池10产生的热传递到保持架20。通过使单电池10的热逃散到保持架20,能够提高单电池10的散热性。
[0042]此外,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对I个开口部插入多个单电池10,在该情况下,开口部21的数量比单电池10的数量少。另外,也可以使用开口部21来配置电池模块I中所使用的其他构件。在该情况下,开口部21的数量比单电池10的数量多。进而,也可以利用开口部21来保持将多个单电池10电串联连接而成的I个单元。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I个开口部21保持多个单电池10。
[0043]在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与单电池10之间配置有绝缘体30。绝缘体30例如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使单电池10和保持架20成为绝缘状态。在绝缘体30形成有供单电池10插入的开口部31。开口部31按单电池10的数量来设置。此外,与上述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同样,开口部31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
[0044]绝缘体30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具有热固化性的树脂材料等的粘接剂形成。通过使绝缘体30弹性变形、或者利用树脂等将单电池10与保持架20 (开口部21)之间填满,能够使绝缘体30与单电池10的外周面和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紧贴。这样,通过使绝缘体30弹性变形、或者使单电池10和保持架20粘接,能够将各单电池10固定于保持架20。例如,可以将各单电池10插入到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将构成绝缘体30的材料填充在单电池10与开口部21之间,从而形成绝缘体30。
[0045]保持架20固定于模块壳体40。在模块壳体40的上面形成有用于组装多个单电池10的开口部,模块壳体40的上面由保持架20堵住。在保持架20的外缘设置有多个凸缘22。在此,凸缘22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在模块壳体40设置有支撑凸缘22的多个凸缘
41。各凸缘41设置在与保持架20的各凸缘22对应的位置。
[0046]通过将凸缘22安装于凸缘41,能够相对于模块壳体40对保持架20进行定位。具体而言,通过凸缘22的一部分与模块壳体40的外壁面接触,保持架20相对于模块壳体40在X-Y平面内被定位。
[0047]在各凸缘41形成有孔部41a,在孔部41a插入螺栓(未图示)。另外,在凸缘22形成有供螺栓插入的螺纹槽(未图示)。通过对孔部41a和凸缘22的螺纹槽插入螺栓,能够将保持架20固定于模块壳体40。即,能够阻止保持架20相对于模块壳体40在Z方向上移动。
[0048]模块壳体40在X-Y平面内包围多个单电池10,在模块壳体40的内侧收容多个单电池10。在模块壳体40的底面42形成有多个开口部42a。开口部42a按单电池10的数量来设置。此外,与上述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同样,开口部42a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通过将单电池10插入到开口部42a,能够相对于模块壳体40对各单电池10进行定位。
[0049]S卩,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12侧的区域由模块壳体40的开口部42a在X-Y平面内定位。另一方面,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1侧的区域由保持架20的开口部21在X-Y平面内定位。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单电池10的长度方向(Z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由模块壳体40和保持架20进行定位,防止在X-Y平面内相邻的2个单电池10相互接触。
[0050]模块壳体40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由此,能够使在X-Y平面内相邻的2个单电池10成为绝缘状态。此外,若利用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层将单电池10的外面覆盖,则也能够使在X-Y平面内相邻的2个单电池10成为绝缘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导电性材料形成模块壳体40。在该情况下,可以针对模块壳体40中与单电池10相对的面,形成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层。由此,能够使模块壳体40和单电池10成为绝缘状态。
[0051]模块壳体40具有在Y方向上相对的侧壁43a、43b。在侧壁43a形成有被配置成在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缝44a。各缝44a在Z方向上延伸,具有矩形状的开口。
[0052]如后所述,缝44a用于向模块壳体40的内部取入单电池10的温度调节所用的热交换介质。具体而言,若将在X方向上延伸的腔(未图示)安装于侧壁43a并向腔供给热交换介质,则供给到腔的热交换介质能够通过缝44a而移动到模块壳体40的内部。
[0053]在模块壳体40的侧壁43b形成有被配置成在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缝44b。各缝44b在Z方向上延伸,具有矩形状的开口。如后所述,缝44b用于使存在于模块壳体40内部的热交换介质排出到模块壳体40的外部。具体而言,若将在X方向上延伸的腔(未图示)安装于侧壁43b,则能够使通过缝44b后的热交换介质移动到腔并使热交换介质从该腔排出。
[0054]在单电池10因充放电等而发热时,通过将冷却用的热交换介质供给到模块壳体40的内部,能够抑制单电池10的温度上升。即,通过在热交换介质与单电池10之间进行热交换,能够使单电池10的热传递到热交换介质,从而抑制单电池10的温度上升。作为热交换介质,可以使用空气等。在冷却单电池10时,可以使用以成为比单电池10的温度低的温度的方式预先冷却后的热交换介质。
[0055]另一方面,在受到外部环境等的影响而单电池10过度冷却时,通过将加温用的热交换介质供给到模块壳体40的内部,能够抑制单电池10的温度下降。即,通过在热交换介质与单电池10的之间进行热交换,能够使热交换介质的热传递到单电池10从而抑制单电池10的温度下降。作为热交换介质,可以使用空气等。在加热单电池10时,可以使用以成为比单电池10的温度高的温度的方式使用加热器等预先加热后的热交换介质。
[0056]在模块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托架45。托架45具有开口部45a,在开口部45a插入螺栓(未图示)。在将本实施例的电池模块I搭载于特定的设备时,使用托架45。即,若使用插入到托架45的螺栓,则能够将电池模块I搭载于特定的设备。电池模块I例如可以搭载于车辆。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托架45将电池模块I固定于车辆车身。
[0057]在将电池模块I搭载于车辆时,能够使用电动发电机将从电池模块I输出的电能变换为动能。若使该动能传递到车轮,则能够使车辆行驶。另外,通过使用电动发电机,能够将车辆制动时所产生的动能变换为电能。该电能能够作为再生电力而蓄积于电池模块I。
[0058]在保持架20的上面配置有第I罩51。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第I罩51。第I罩51具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腕部51a,在腕部51a的顶端形成有开口部。在保持架20的外缘设置有销23,销23插入腕部51a的开口部。由此,能够将第I罩51固定于保持架20。
[0059]在第I罩51与保持架20之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是用于收容后述汇流条60、72和/或使从设置于单电池10的阀排出的气体移动的空间。通过利用第I罩51覆盖汇流条60、72,能够保护汇流条60、72。
[0060]第I罩51与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1相对,所以从单电池10排出的气体朝向第I罩51移动。如上所述,通过在第I罩51与保持架20之间形成空间,能够在该空间积存从单电池10排出的气体。若将排气导管与形成在第I罩51与保持架20之间的空间连接,则能够将从单电池10排出的气体引导至排气导管。
[0061]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所有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1都位于电池模块I的上方。因而,能够使从各正极端子11排出的气体积存于形成在第I罩51与保持架20之间的I个空间。
[0062]在此,若将多个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11分别配置在电池模块I的上面和下面,则会从电池模块I的上面和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