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切换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29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机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除了保留侧面安装电机驱动机构的优点外,也具有较为美观的效果。
[0017]前座的前壁中心处沿前后方向设有方孔42,前座前壁的内壁上并排设有四条撑柱43,各撑柱的中部均设有一个向前凸出的枢接凸台431和一个防脱挡片432,各枢接凸台设有一个沿左右方向贯穿的枢接孔433,相邻的两个撑柱的两个枢接孔组合形成用于转动设置一个手动按压翘板的枢接部,四个枢接孔一共组合形成两个枢接部,用于转动设置所述两个手动按压翘板;各防脱挡片位于与其处于同一撑柱上的枢接凸台的一侧,正对该枢接凸台的枢接孔设置,且位于该枢接孔远离与其组合形成枢接部的另一个枢接孔的一侧;防脱挡片和与其处于同一撑柱上的枢接凸台之间留有间隙,使得防脱挡片在外力作用下易于发生形变,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空间。
[0018]各手动按压驱动件包括手动按压基座631,位于手动按压基座座体中部左右两侧的两个枢接凸轴632,从手动按压基座后壁向后凸出的上驱动杆633和下驱动杆634 ;各手动按压基座的两个枢接凸轴632插入前座上相应的两个枢接孔433中,也即各枢接凸轴插入相应一个撑柱的枢接孔433中,从而与前座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各手动按压基座位于撑柱之前,各上驱动杆和下驱动杆向后穿过方孔。
[0019]本实施例中,为增加上驱动杆和下驱动杆的强度,还设有用于连接上驱动杆和下驱动杆的增强杆635。从侧面看,手动按压基座、上驱动杆、下驱动杆和增强杆组合形成的基本形状是矩形。
[0020]为了使得各手动按压驱动件上的枢接凸轴能易于插入到相应的两个枢接孔中,各枢接凸台在其接近与其组合形成枢接部的另一个枢接凸台的一侧端,还设有用于形成导向滑槽434的两个凸筋435。安装时,各手动按压驱动件的第一个枢接凸轴首先直接插入适配的一个枢接孔中,抵接在相应的防脱挡片上,然后用力沿枢接凸轴的轴向压移枢接凸轴,也即让已插入枢接孔的枢接凸轴挤压防脱挡片,使得防脱挡片产生一定形变,从而使得另一个的枢接凸轴可沿导线滑槽滑入到另一个枢接孔中,在上述产生形变的防脱挡片的回复弹力作用下,两个枢接凸轴即可位于两个防脱挡片之间的两个枢接孔中,且不会从中脱落下来;从而把该手动驱动件转动安装在前座的两个撑柱上。
[0021]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灵敏程度,上驱动杆的后端末端处设有上圆柱636,下驱动杆的后端末端处设有下圆柱637,各上圆柱和下圆柱均沿水平方向左右延伸设置。
[0022]各手动按压基座631座体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个沿前后方向贯穿座体的卡接插孔6311 ;本实施例所述的前后方向,是以前座所处位置为前,尾座所处位置为后。
[0023]各手动按压面板62的后壁设有两个向后凸出的卡接插柱621,各卡接插柱与手动按压基座上的一个卡接插孔适配,各卡接插柱插接在相应一个卡接插孔中,从而把各手动按压面板卡接固定设置在相应一个手动按压基座上,使两者组合形成一个所述的手动按压翘板。
[0024]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连接手动按压面板和手动按压基座;各卡接插柱621包括向后凸出长度较短的上半柱6211和向后凸出长度较长的下半柱6212,各下半柱后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过盈卡接台6213,上半柱和下半柱之间设有形变槽6214。过盈卡接台的纵向截面的形状是等腰梯形,也即其在前后两端都设有导向斜面6215,从而使其易于插拔。
[0025]本实施例中各手动按压基座的各卡接插孔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八个半圆柱状过盈卡接柱6312 ;各过盈卡接柱在插入相应一个卡接插孔中时,首先下半柱上的过盈卡接台因受到过盈卡接柱的向内挤压作用下,且由于形变槽的存在,使得下半柱向着接近上半柱的方向发生形变,使得具有过盈卡接柱的下半柱能够插入卡接插孔;当过盈卡接柱穿过卡接插孔后,上半柱后端的端面和过盈卡接柱从前后两端夹住卡接插孔前后两侧端的座体,从而使得该手动按压面板卡接固定在相应一个手动按压基座上。
[0026]本实施例中,各驱动拐臂位于相应一个手动按压翘板的手动按压基座、上驱动杆、下驱动杆和增强杆围合形成的空间中,且驱动拐臂在随着输出轴往复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其上拐臂和下拐臂始终抵接在增强杆上,从而带动相应的手动按压翘板往复摇动。本实施例中,上拐臂的后末端处用于抵接在增强杆的上部,下拐臂的后末端用于抵接在增强杆的下部。
[0027]本实施例的远程电动操作工作过程是:前座内的智能中控电路模块收到电路转换命令后,电动机通过驱动拐臂带动相应一个手动按压翘板往复摇动。
[0028]所述手动按压翘板和驱动拐臂是联动的,两者之间一个转动,将会同步带动另一个也随之转动;为了能够使得手动操作顺利进行,优选采用断电后转动阻力较小的减速机构,或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增加离合机构,使得电动机断电后输出轴的转动不再受到减速机构的阻碍,均是有效可行的,这些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0029]本实施例具有手电动一体化的功能。另外,本实施例结构较为紧凑,符合电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0030](应用例I)
图15至图28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
[0031]本应用例是采用上述实施例1制成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见图15至图28所示,本应用例包括连接座1、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后端的开关模块2和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切换操作机构A。
[0032]开关模块2内设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和两个用于通断相应一条进电电路的进电通断机构;所述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包括一个出电接线端子23、两个进电接线端子24和两个U形动触片25。
[0033]各进电通断机构包括一个翘板按键3、一个按键基座27和一个弹性顶针组件26 ;翘板按键3固定设置在按键基座27上;在外力作用下翘板按键和按键基座同步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带动相应一个弹性顶针组件往复拨动相应一个U形动触片,使得该U形动触片往复摇动。各U形动触片25和出电接线端子23电连接,各U形动触片25在相应一个进电通断机构作用下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通断自身和相应一个进电接线端子24之间的电路。
[0034]本应用例中的切换操作机构A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I前端的前座4、设置在前座上的用于手动驱动翘板按键往复摇动的手动操作机构6、设置在前座内的两个电机驱动机构7、以及与电机驱动机构7电连接的具有无线收发模块的智能中控电路模块及电源(图上未画出)。
[0035]手动操作机构6包括两个手动按压翘板61 ;各手动按压翘板61包括一个手动按压面板62和一个手动按压驱动件63。各手动按压翘板卡接固定设置在相应的手动按压驱动件上,手动按压驱动件抵接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上;各手动按压翘板往复摇动时驱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往复摇动。
[0036]各电机驱动机构7驱动相应一个手动按压翘板做往复摇动,进而通过手动按压翘板驱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往复摇动。
[0037]各电机驱动机构7包括电动机71和驱动拐臂72 ;本应用例所用电动机包括保护壳体711、电动机本体712、电机主轴、减速机构和输出轴713,所述电机主轴和减速机构因分别内置在电动机本体和保护壳体中,故图上未画出;驱动拐臂72固定设置在输出轴上;电动机本体和输出轴均凸出设置在保护壳体的同一侧端,也即各保护壳体接近另一个电机驱动机构的一侧端;电机主轴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输出轴往复转动。本应用例所用驱动拐臂72包括用于套设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套环部721、与套环部相连的上拐臂722和下拐臂723;所述上拐臂和下拐臂组合形成V字形,且该V字形的开口朝向远离前座前壁的一侧,也即上拐臂和下拐臂分别向后伸出。本应用例中的驱动拐臂优选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制成,优点是重量较轻,且可具有一定的弹性,有较大的形变容忍度,不易断损。
[0038]本应用例中,前座的左右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安置腔41,各安置腔具有一个插口411,该插口位于与该安置腔邻接的一个侧壁44上,各安置腔的与其插口相对的底壁上沿从上往下方向设有两个圆孔412 ;各电动机从相应一个插口插入安置腔,且各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安置腔底壁上的一个圆孔,各电动机的电动机本体穿过安置腔底壁上的另一个圆孔。本应用例中,各电动机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