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888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束单元21的一端侧开始卷绕,朝向另一端侧以螺旋状卷绕。如果卷绕树脂带22,则多根多芯集束单元21维持为捆束的状态。
[0060]接下来,如图2所示,将例如外径0.05mm的至少两根基线23b绞合而形成绞合线23a。此时,以基线23b的绞合间距P大于或等于绞合线23a的外径D的20倍且小于或等于绞合线23a的外径D的50倍的方式进行绞合。然后,将该绞合线23a编织在多芯集束单元21的外周,从而形成屏蔽层23。
[0061]之后,在包覆有屏蔽层23的多芯集束单元21束的外周挤压包覆成为外皮的树脂,从而形成外皮24。这样,完成了在多芯集束单元21束上依次包覆有屏蔽层23和外皮24而成的多芯线缆11。
[006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多芯线缆11,屏蔽层23是将绞合线23a编织而成的,其中该绞合线23a是将至少两根基线23b绞合而形成的,因此,能够使基线直径小于现有的基线直径。由此,使多芯线缆11弯曲时的基线23b的变形减小,并且构成屏蔽层23的线为绞合线,因此,提高针对弯曲、折曲的耐久性。由此,能够抑制屏蔽层23的断线。另外,基线23b的绞合间距P大于或等于绞合线23a的外径D的20倍且小于或等于绞合线23a的外径D的50倍,因此,能够防止编织时的基线浮动,并提高多芯线缆11的弯曲性、扭转性等机械可靠性。
[0063]实施例
[0064]准备下述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3的多芯线缆,针对各个多芯线缆进行了扭转弯曲试验。
[0065](1)扭转弯曲试验方法
[0066]如图3所示,使多芯线缆11通过一对芯棒31之间,多芯线缆11因自重(约为1kg)下垂,用夹具33把持多芯线缆11的上端,一边使夹具33绕多芯线缆11的轴线向左右扭转360°,一边使夹具33沿着以芯棒31彼此之间为中心的圆周以悬摆状摆动,从而使多芯线缆11向各个芯棒31侧弯曲180°。芯棒的直径为25_。共计进行30万次该扭转弯曲试验,检查构成屏蔽层23的线有无断线。
[0067](2)试验试样(实施例1)
[0068]在实施例1中,对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5mm的两根基线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进行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基线的绞合间距为绞合线外径的20倍,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编织密度表示构成屏蔽层的绞合线所覆盖的部分的面积相对于屏蔽层的内表面的面积的比例。编织密度由编织角度、绞合线的每锭线数以及锭数确定。在实施例1中,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2根,锭数为24股。
[0069]将16根中心导体的尺寸为AWG42的同轴电线(外径0.35mm)绞合而形成为单元,将10根单元绞合并用氟树脂带卷紧。在该氟树脂带上包覆上述的屏蔽层,在该屏蔽层上包覆聚氯乙烯(PVC)管而形成了多芯线缆。
[0070](实施例2)
[0071]在实施例2中,对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5mm的两根基线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进行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基线的绞合间距为绞合线外径的25倍,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例2的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2根,锭数为24股。屏蔽层以外的线缆构造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0072](实施例3)
[0073]在实施例3中,对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5mm的两根基线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进行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基线的绞合间距为绞合线外径的50倍,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例3的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2根,锭数为24股。屏蔽层以外的线缆构造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0074](实施例4)
[0075]在实施例4中,对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3mm的两根基线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进行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基线的绞合间距为绞合线外径的25倍,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8根,锭数为24股。屏蔽层以外的线缆构造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0076](对比例1)
[0077]在对比例1中,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8mm的单根基线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同样地,对比例1的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2根,锭数为24股,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屏蔽层以外的线缆构造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0078](对比例2)
[0079]在对比例2中,对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5mm的两根基线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进行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基线的绞合间距为绞合线外径的15倍。另外,对比例2的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2根,锭数为24股,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屏蔽层以外的线缆构造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0080](对比例3)
[0081]在对比例3中,对将由镀银铜银合金线构成的外径0.05mm的两根基线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进行编织而形成了屏蔽层。基线的绞合间距为绞合线外径的60倍。另外,对比例3的编织结构的每锭线数为12根,锭数为24股,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95%。屏蔽层以外的线缆构造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0082]此外,实施例1?4、对比例1?3的编织密度都大于或等于95%,因此,屏蔽层的屏蔽特性是相同的。
[0083](3)试验结果
[0084]在实施例1?4中,在30万次弯曲试验后屏蔽层没有断线。尤其是在实施例2?4中,在40万次弯曲试验后屏蔽层也没有断线。相对于此,在对比例1?3中,在30万次弯曲试验后屏蔽层发生断线。另外,在对比例3中,产生基线浮动,外观也不佳。其结果,可确认到实施例1?4、尤其是实施例2?4与对比例1?3相比,在弯曲性以及扭转性方面具有优异的耐受性。
[0085]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修正,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上述说明的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实施本发明的基础上变更为最佳的数量、位置、形状等。
【主权项】
1.一种多芯线缆,其是将细径线缆集束多根,在这些细径线缆的周围包覆屏蔽层并在所述屏蔽层的周围包覆外皮而形成的,其中, 所述屏蔽层是通过将多根绞合线编织而形成的,该绞合线是将2根或3根基线绞合而成的, 所述基线的绞合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绞合线外径的20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绞合线外径的5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线缆,其中, 所述基线的绞合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绞合线外径的25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绞合线外径的5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线缆,其中, 所述基线的外径小于或等于0.05_。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芯线缆,其中, 所述基线是镀银铜银合金线。5.一种多芯线缆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多根细径线缆集束, 准备多根绞合线,该绞合线是将2根或3根基线绞合而成的,所述基线的绞合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绞合线外径的20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绞合线外径的50倍, 将多根所述绞合线编织在集束起来的多根所述细径线缆的周围,从而形成屏蔽层, 将由树脂构成的外皮包覆在所述屏蔽层的周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弯曲性、扭转性等机械可靠性的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多芯线缆,其是将细径线缆集束多根,在这些细径线缆的周围包覆屏蔽层并在屏蔽层的周围包覆外皮而形成的,其中,屏蔽层是通过将多根绞合线(23a)编织而形成的,该绞合线(23a)是将2根或3根基线(23b)绞合而成的,基线(23b)的绞合间距(P)大于或等于绞合线(23a)外径的20倍且小于或等于绞合线(23a)外径的50倍。
【IPC分类】H01B7/18
【公开号】CN105448401
【申请号】CN201410428019
【发明人】林下达则, 朱云飞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