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29219阅读:来源:国知局
适配结构二。
[0061]如图4-1和图4-2共同所示,本发明提供的USB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9相互对插的过程中,USB连接器的内壳1上的凸包11,凸包11与公头连接器9相接触,并且,凸包11隔离第一塑胶本体3、第二塑胶本体4与公头连接器9,使得第一塑胶本体3、第二塑胶本体4不与公头连接器9直接接触。这种凸包11的设计结构,公母连接器对插时,可以避免公头连接器9将USB连接器的其他零件顶出。
[006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图5-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中片结构;图5-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中片与PCB焊接结构;图5-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中片与内壳焊脚焊接结构。
[0063]如图5-1至图5-3共同所示,本发明的USB连接器,在中片5上设置有四个通孔和两个焊脚,分别为通孔51、通孔52、通孔53、通孔54、焊脚55、焊脚56。其中,通孔51和通孔52分别与第一塑胶本体的两个凸起相适配,通孔53和通孔54分别与两个第二塑胶本体凸起相适配;焊脚55和焊脚56与PCB8焊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在焊脚55与焊接56与PCB8焊接之前,首先将中片的两个焊脚与内壳上的两个焊脚相接触,焊接在一起后,再与PCB焊接,如图5-3,中片上的焊脚55与内壳上的焊脚16接触并焊接后,然后再接地。
[0064]在本发明中,图6-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第一塑胶本体正面结构;图6-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第一塑胶本体反面结构。
[0065]如图6-1和图6-2共同所示,在第一塑胶本体3的正面设置有凸起31、凸起32,在第一塑胶本体3的反面设置有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33和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34。其中,凸起31和凸起32与中片的通孔51和通孔52相适配,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33和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34分别与内壳的限位槽14和限位槽15相适配。
[0066]在本发明中,图7-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第二塑胶本体正面结构;图7-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第二塑胶本体反面结构。
[0067]如图7-1和图7-2共同所示,在第二塑胶本体4的正面设置有两个凹槽,分别为凹槽41、凹槽42、第二塑胶本体凸起43、第二塑胶本体凸起44,凹槽41、凹槽42分别与通过通孔51、通孔52的凸起31、凸起32相适配;凸柱43和凸柱44与通孔53和通孔54相适配。在第二塑胶本体的反面设置有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5和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6。
[006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综合图5-1至图7-2,在第一塑胶本体3上设置有凸起31、凸起32,在中片5上设置有通孔51、通孔52、通孔53、通孔54,在第二塑胶本体4上设置有与凸起31、凸起32相适配的凹槽41、凹槽42以及与中片5的通孔53、通孔54相适配的凸柱43和凸柱44;其中,第一塑胶本体3的凸起31、凸起32穿过与中片5的通孔51、通孔52与第二塑胶本体4的凹槽41、凹槽42相互限位固定;第二塑胶本体4的凸柱43、凸柱44与其相适配的中片5的通孔53、通孔54相互限位固定。
[0069]在本发明中,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外壳结构,如图8所示,在外壳2的一个侧面设置护板22,在护板22的下方设置焊脚,在与外壳2的设置有护板22的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外壳折弯部和折弯形状的焊脚,如图8所示的外壳折弯部23和折弯形状的焊脚21,其中,外壳折弯部23用于固定内壳以及组装在内壳内部的第一塑胶本体和第二塑胶本体。
[0070]在本发明中,图9-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舌板结构;图9-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中片、上片与下片结构
[0071]如图9-1和图9-2共同所示,本发明的舌板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片6、第二塑胶本体4、中片5、第一塑胶本体3和下片7,即:中片5设置在第一塑胶本体3和第二塑胶本体4之间,第一塑胶本体3设置在上片6和中片5之间,第二塑胶本体4设置在中片5和下片7之间。
[0072]其中,上片6的两侧设置有上片卡勾61,上片卡勾61与中片5相互卡合将第二塑胶本体固定在中片5与上片6之间;下片7的两侧设置有下片卡勾71,下片卡勾71与中片5将第一塑胶本体固定在中片5与下片7之间。本发明的舌板相对于传统的舌板增加了中片、上片和下片,不但能够避免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因为距离较近导致的信号干扰,而且还增加了舌板的强度。
[0073]在本发明中,图10-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正面限位结构;图10-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反面限位结构。
[0074]如图10-1和图10-2共同所示,在USB连接器的正面限位结构中,在内壳1组装第二塑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固定第二塑胶本体的折弯部12和折弯部13,并且,在第二塑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5和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6,在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5和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6之间的内壳侧边与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5和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46、折弯部12和折弯部13可以使产品左右限位。
[0075]在USB连接器的反面限位结构中,在内壳1组装第一塑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固定第一塑胶本体的两个限位槽,并且,在第一塑胶本体上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33和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34,这种限位结构可以使产品前后限位。
[0076]另外,在外壳2的两侧设置有外壳折弯部23,外壳折弯部23用于固定内壳1以及组装在内壳1内部的第一塑胶本体3和第二塑胶本体4;并且,在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凸包(图中未示出),底部凸包用于固定内壳,使其在安装过程中不容易脱落。
[0077]通过上述图1至图10-2共同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USB连接器,采用内外壳组配方式以及在外壳上增加护板结构,实现焊脚处的屏蔽,避免信号干扰,另夕卜,还能够保护产品内部结构,较好的限制产品的前后位置。在两个塑胶本体之间增加中片,能够避免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因距离较近导致信号干扰,还能够加强舌板的强度,避免在公母对插时对舌板造成的损坏。
[0078]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提出的USB连接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USB连接器,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主权项】
1.一种USB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一塑胶本体、第二塑胶本体,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一体注塑的塑胶和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塑胶本体包括一体注塑的塑胶和第二导电端子;其中, 还包括内壳和中片,其中,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和所述第二塑胶本体组装在所述内壳的内部; 所述外壳套装在所述内壳外侧,并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通过焊接固定; 在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完全包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 所述中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和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上设置有凸起,在所述中片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以及与所述中片的通孔相适配的凸柱;其中, 所述凸起穿过与其适配的所述中片的通孔与所述凹槽相互限位固定; 所述凸柱与其相适配的所述中片的通孔相互限位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护板的下方设置有焊脚,在与所述外壳的设置有护板的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折弯形状的焊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还包括上片和下片; 所述上片的两侧设置有上片卡勾,所述上片卡勾与所述中片相互卡合将所述第二塑胶本体固定在所述中片与所述上片之间; 所述下片的两侧设置有下片卡勾,所述下片卡勾与所述中片将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固定在所述中片与所述下片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内壳组装所述第二塑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固定所述第二塑胶本体的折弯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塑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塑胶本体限位柱。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内壳组装所述第一塑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固定所述第一塑胶本体的限位槽,并且,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塑胶本体限位柱。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与公头连接器接触,并且隔离所述第一塑胶本体、第二塑胶本体与公头连接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中片两侧以及所述内壳上均设置有焊脚; 所述中片和所述内壳通过设置在所述中片两侧的焊脚与设置在所述内壳上的焊脚接触固定焊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两侧设置有外壳折弯部,所述外壳折弯部用于固定所述内壳以及组装在所述内壳内部的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和所述第二塑胶本体。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凸包,所述底部凸包用于固定所述内壳。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USB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一塑胶本体、第二塑胶本体,第一塑胶本体包括一体注塑的塑胶和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塑胶本体包括一体注塑的塑胶和第二导电端子;其中,还包括内壳和中片,其中,第一塑胶本体和第二塑胶本体组装在内壳的内部;外壳套装在内壳外侧,并且外壳与内壳通过焊接固定;在外壳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护板,护板完全包裹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中片设置在第一塑胶本体和第二塑胶本体之间。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USB连接器的信号干扰、舌板强度较弱易破损等问题。
【IPC分类】H01R13/6581, H01R13/40, H01R13/187
【公开号】CN105490060
【申请号】CN201610031127
【发明人】郭孝振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