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7263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面也切起而突出形成有一对凸部31h。另外,在围合部31b的上面后方延长形成有构成梯形的延长部31i,在延长部31i的前端突出形成有构成长方形的突出片31 j。
[0041 ]金属壳32与金属壳31组合而被一体化,构成上面开放的截面3形。金属壳32的后端侧以与金属壳31的构成梯形的延长部31i的形状对应的方式使宽度逐渐缩窄,在下面后端突出形成有突出部32a,进而在突出部32a的前部形成有电缆固定部32b。电缆固定部32b以包围电缆的周围而可压接的方式形成U形。
[0042]在金属壳32的前端侧设有稍窄幅的窄幅部32c,窄幅部32c后方的侧壁和窄幅部32c的侧壁通过狭缝32d而被分开。在窄幅部32c的两侧壁分别形成有窗32e,在窄幅部32c后方的两侧壁也分别形成有一对窗32f。另外,在窄幅部32c的下面也形成有一对窗32g。
[0043]导向件33为树脂制造,具有构成方筒状的主体部33a和从主体部33a向前方突出延长的一对定位片33b。主体部33a使前端侧的开口33c变窄,一对定位片33b位于开口 33c的左右两侧。在主体部33a上面的前端侧形成有一对凹部33d,在主体部33a的上面及下面的后端侧分别形成有窗33e。在主体部33a的两侧壁,从后端朝向前方形成有狭缝33f,在两侧壁的前端侧分别突出形成有凸部33g。另外,在两侧壁的下端侧分别形成有高一级的(向侧方突出的)台阶部33h。
[0044]光学部件34形成长方体状,在后端向上下方向突出而形成有凸缘部34a。光学部件34为使光透过的树脂制造。在光学部件34上面的后端侧形成有凹部34b,在凹部34b的前方侧形成有将光纤52的末端插入固定的微细孔34c(参照图5B)。微细孔34c形成有四个,在光学部件34的前端面34d的、位于各微细孔34c的延长上的部位形成有聚光透镜34e。聚光透镜34e在前端面34d的长度方向上排列形成,由这些聚光透镜34e构成光连接部。聚光透镜34e形成在设于前端面34d的凹部中,聚光透镜34e不比前端面34d更突出。另一方面,在凹部34b的内部底面的靠近微细孔34c的部分形成有高一级的台阶部34f,在该台阶部34f以位于各微细孔34c的延长上的方式形成有V槽34g。
[0045]在光学部件34的前端面34d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前端面34d的两侧的部分的端面(前方端面)34dl比前端面34d稍靠后方,在该端面34dl分别设有构成电连接部的金属制造的销35。销35在该例中通过插嵌成形而组装到光学部件34中。
[0046]销35贯通光学部件34而设置,前端从光学部件34的端面34dl突出。销35的后端侧形成为构成筒状的筒部35a(参照图5A),向光学部件34的后方突出。另外,在销35的中间部设有直径稍大的大径部35b(参照图5A)。
[0047]作为构成光学部件34的树脂,能够使用例如PEI(聚酰亚胺)、PC(聚碳酸酯)、C0C(环状烯烃?共聚物)等。
[0048]块36形成为长方体状,在后端形成有凸缘部36a。块36为树脂制造。在块36上,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形成有构成长圆形的贯通孔36b,在上面中央,遍及前后方向全长形成有与贯通孔36b连通的切口 36c。在上面的前端侧,在夹着切口 36c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突起36d。另外,在下面的前端侧也形成有突起36e。另外,在贯通孔36b的内部,在左右两侧部分向内周突出形成有成为螺旋弹簧37的支座的支承部36f(参照图5A)。
[0049]外壳38构成插头30的外形,形成长方体形状。外壳38由上外壳38a和下外壳38b两个构成,省略详细图示,但通过相互组合并按压而将一个爪钩挂在另一个上而固定一体化。在外壳38的前面形成有开口 38c,在背面突出形成有电缆50插入的圆筒部38d。
[0050]以下,按照顺序对插头30的组装进行说明。
[0051 ] (I)使从电缆50取出的电线51及光纤52通过块36的贯通孔36b。
[0052](2)将光纤52的末端插入光学部件34的各微细孔34c中并粘接固定。此时,光纤52定位在V槽34g的部分也粘接固定。
[0053](3)在使电线51通过螺旋弹簧37的内侧而使螺旋弹簧37位于电线51的周围之后,将电线51的末端插入销35的筒部35a而将电线51与销35连接。连接通过将筒部35a铆接而进行。
[0054](4)将一对定位片33b插入金属壳31的嵌合部31a内而使导向件33的主体部33a位于金属壳31的围合部3Ib内,以将主体部33a夹入的方式从下侧安装金属壳32。金属壳31的共计四个凸部3 Ig分别嵌入金属壳32的窗32f,金属壳31的一对凸部3 Ih分别嵌入金属壳32的窗32g。由此,金属壳31和金属壳32被相互固定一体化。另外,在导向件33的一对凹部33d分别嵌入金属壳31的一对弹簧片31f,导向件33的一对凸部33g分别嵌入金属壳32的窗32e,从而将导向件33定位固定在金属壳31、32内。另外,金属壳31的围合部3Ib的两侧面的下端成为碰到导向件33的台阶部33h的状态。
[0055](5)将光学部件34从后方插入导向件33内,进而从后方将块36嵌入导向件33。块36的上面的一对突起36d及下面的突起36e分别嵌入导向件33的窗33e,由此,防止块36脱落而将其固定在导向件33上。两个螺旋弹簧37成为通过光学部件34的后端面和在块36的贯通孔36b内设置的支承部36f而被夹入的状态,通过该螺旋弹簧37将光学部件34向从导向件33的开口 33c突出的方向按压而使前端侧位于金属壳31的嵌合部31a内。另外,在光学部件34上设有凸缘部34a,使凸缘部34a碰到导向件33前端的内面从不从导向件33脱落。
[0056](6)将电缆50固定在金属壳31、32上。固定通过在使电缆50位于金属壳32的电缆固定部32b的U字内之后使金属壳31的突出片31 j位于其上,并将电缆固定部32b的U形两端向内侧弯曲来进行。由此,电缆50被金属壳31、32压接固定。
[0057](7)最后,安装构成插头30的外形的外壳38。金属壳31的嵌合部31a从外壳38的开口 38c突出。电缆50被从外壳38的圆筒部38d向外部拉出。
[0058]如上所述,完成图3、4A、5A、5B所示的插头30。另外,在上述例中,销35通过插嵌成形组装到光学部件34上,但也可以代替之,通过压入而将销35组装到光学部件34上。
[0059]接着,对插口40的构成进行说明。
[0060]插口 40如图8所示地,由金属壳41、光学部件42、耐热导向件43和两个插孔44及块45构成,安装有两根电线61和四根光纤62。
[0061]金属壳41形成方筒状,在其上面形成有一对弹簧片41a,在各弹簧片41a的前端以向金属壳41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凸部41b。另外,在上面的后端形成有切口 41c。在金属壳41的两侧壁部分,从侧壁向下方突出延长而形成有端子41d。端子41d在两侧壁部分分别形成有一对。另外,在两侧壁的后端侧分别形成有窗41e。
[0062]耐热导向件43具有形成矩形的框部43a、从框部43a的两侧壁部分分别向前方突出延长的一对导向片43b、从框部43a的两侧壁部分分别向后方突出延长的一对锁定片43c。各锁定片43c的前端的宽度宽而形成有锁定部43d。在框部43a的两侧壁的外面分别形成有突起43e,在框部43a的上面形成有高一级的台阶部43f,进而在台阶部43f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突条43g。
[0063]光学部件42形成长方体状,形成有将光纤62的末端插入固定的微细孔42a(参照图5B)。微细孔42a形成有四个,在光学部件42的前端面42b的位于各微细孔42a的延长上的部位形成有聚光透镜42c。聚光透镜42c在前端面42b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而形成,由这些聚光透镜42c构成光连接部。聚光透镜42c在设于前端面42b的凹部中形成,聚光透镜42c不比前端面42b更突出。四个聚光透镜42c的排列间距与插头30的四个聚光透镜34e的排列间距一致。
[0064]在光学部件42的前端面42b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前端面42b两侧的部分的端面42bl相对于前端面42b位于稍后方,在该端面42bl分别形成有定位孔42d。在各定位孔42d的里处,继定位孔42d而形成有安装孔42e(参照图5A)。
[0065]在光学部件42的后端向上下方向突出而形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