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6007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线结构,其包括第一与第二绝缘层、第一与第二信号导线、第一与第二接地导线及第一与第二导体。这些导线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并设置于第一与第二绝缘层之间。第一与第二信号导线相邻设置,第一与第二接地导线分别位于第一与第二信号导线的外侧。第一导体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或第二绝缘层上,并电连接第一与第二接地导线。第二导体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或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实质上对称于第一与第二信号导线之间的虚拟中心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本发明中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形成T形导电结构,可滤除特定频带的噪声信号,从而降低电磁波干扰。
【专利说明】
排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排线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降低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U)的排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柔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亦称可挠性扁平缆线)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数据线缆结构。此柔性扁平排线为一种电力或信号传输用媒介,由于本身具有柔软、易弯折、易装拆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
[0003]然而,一般的柔性扁平排线并不具有遮蔽层,因此当柔性扁平排线电连接于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之间并进行信号的传输时,很容易因周边的其他电子装置导致电磁波干扰,进一步使信号传输不顺畅的情形产生。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排线结构,通过设置于柔性扁平排线上的至少一金属箔片,而可有效地控制噪声信号在柔性扁平排线上的分布状况,并可降低电磁波干扰。
[000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排线结构,此排线结构适用于降低电磁波干扰,且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多条导线、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多条导线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这些导线包括第一信号导线、第二信号导线、第一接地导线与第二接地导线,其中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相邻设置,第一接地导线与第二接地导线分别位于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的外侧。第一导体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上,并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与第二接地导线。第二导体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实质上对称于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之间的虚拟中心线。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上互相垂直。
[000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排线结构,此排线结构适用于降低电磁波干扰,且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多条导线、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多条导线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这些导线包括第一信号导线、第二信号导线、第一接地导线与第二接地导线,其中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相邻设置,第一接地导线与第二接地导线分别位于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的外侧。第一导体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上,并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与第二接地导线。第二导体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一导体。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实质上对称于第二导体。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上互相垂直。
[0007]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排线结构,此排线结构是将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设置于传统的柔性扁平排线的至少其中之一面上,第一导体会分别电连接柔性扁平排线内的位于两条信号导线两侧的两条接地导线,第二导体会电连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实质上会对称于上述两条信号导线之间的一虚拟中心线,或是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实质上会对称于第二导体。藉此,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可形成一种T形导电结构,此T形导电结构可以设置在柔性扁平排线上的任意区段上,并且可滤除特定频带的噪声信号。
[0008]以上的关于本
【发明内容】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A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沿2A2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2B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沿2B2B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2C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沿2C2C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4A为根据图3的排线结构沿4A4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4B为根据图3的排线结构沿4B4B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5A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C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二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f5D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三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E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四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5F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五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6A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6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第三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6C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D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6E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7A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0028]图7B为根据图6A的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0029]图7C为根据图6B的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0030]图7D为根据传统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0031]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S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第七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9A为根据图8A的排线结构沿9A9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9B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的第二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9C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的第三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0036]图1OA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1OB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8]符号说明:
[0039]I第一绝缘层
[0040]2第二绝缘层
[0041]3 导线
[0042]SI第一信号导线
[0043]S2第二信号导线
[0044]S3第三信号导线
[0045]S4第四信号导线
[0046]Gl第一接地导线
[0047]G2第二接地导线
[0048]4第一导体
[0049]40、42 焊接点
[0050]5、5a、5b 第二导体
[0051]6第三导体
[0052]7连接器
[0053]70、70a、70b 开口
[0054]9虚拟中心线
[0055]hl、h2、h3、h4 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0057]需注意的是,本发明所附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概念。因此,在所附图式中仅标示与本发明有关的物件,且所显示的物件并非以实际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尺寸比例等加以绘制,其实际实施时的规格尺寸实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且其物件布局形态可能更为复杂,先予以说明。因此,虽然本发明所附的图式是以固定数量的四条导线为例,但此仅为更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各元件的设置关系,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的是,本发明的排线结构并不以特定数量的导线为限。
[0058]请一并参照图1、图2A、图2B以及图2C,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沿2A2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B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沿2B2B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C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沿2C2C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A、图2B以及图2C所示,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1、第二绝缘层
2、多条导线3、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以及第三导体6。第一绝缘层I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上。所述多条导线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之间。这些导线3包括第一信号导线S1、第二信号导线S2、第一接地导线Gl以及第二接地导线G2,其中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彼此相邻设置,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分别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的外侧。
[0059]于实务上,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可以为一种柔性的胶膜或纸膜,所述多条导线3可以为一种扁平与可挠的铜线、镀锡铜线等金属导线。一般来说,上述多条导线3在彼此有间隔地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之间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可以在一特定温度而产生粘合,进而形成一种柔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亦称可挠性扁平缆线)。换句话说,上述的柔性扁平排线是由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且互不跳接的多条导线3以及包覆这些导线3的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所组成。
[0060]于实务上,所述多条导线3之间的间距(pitch)彼此相等,以避免这些导线3之间可能产生的干扰问题。另外,所述多条导线3之间的间距值为一种选择性设计,此间距值例如可以为 0.3mm、0.5mm、0.8mm、1.0mm、1.25mm、1.27mm、2.0mm 或 2.54mm,但不以上述数值为限。为了更清楚说明以下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第三导体6以及所述多条导线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定义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具有一虚拟中心线9。此虚拟中心线9至第一信号导线SI之间的距离会等于此虚拟中心线9至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距离,以及此虚拟中心线9至第一接地导线Gl之间的距离会等于此虚拟中心线9至第二接地导线G2之间的距离。此外,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虚拟中心线9亦可视为第二导体5的虚拟中心线。
[0061]如图1与图2A所示,第一导体4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上,并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上互相垂直。更详细来说,第一导体4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且第一导体4是经由开设于第一绝缘层I上的第一穿孔hi与第二穿孔h2来分别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于实务上,第一导体4是通过焊接点40与42来分别与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电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4的正投影(orthogonal project1n,亦称正交投影、垂直投影)位于第一接地导线G1、第一信号导线S1、第二信号导线S2与第二接地导线G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
[0062]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导体4是对称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虚拟中心线9,亦即第一导体4是均匀且对称地对应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但在实际的应用上,第一导体4可以不需对称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虚拟中心线9,亦能使本发明的排线结构具有降低电磁波干扰(亦称射频干扰,rad1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的功效。
[0063]如图1与图2B所示,第二导体5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一导体4。此外,第二导体5会实质上对称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虚拟中心线9,亦即第二导体5是均匀且对称地对应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或是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实质上对称于虚拟中心线9。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体5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更精确地说,第二导体5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间距内。一般来说,当第一导体4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或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上时,第二导体5会与第一导体4设置于相同一绝缘层的外表面上。
[0064]如图1与图2C所示,第三导体6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二导体5。此外,第三导体6实质上对称于上述的虚拟中心线9,亦即第三导体6是均匀且对称地对应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于本实施例中,第三导体6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接地导线G1、第一信号导线S1、第二信号导线S2与第二接地导线G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
[0065]于实务上,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以及第三导体6可以为一种金属箔片,例如招箔片、铜箔片、银箔片、导电布或银铜网线,但并不以上述为限。此外,在图1的排线结构中,信号导线与接地导线虽皆是以两条为例,但其亦可是多条,举例来说,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还可以有多条信号导线以及多条接地导线,其对应的导线的排列方式将于稍后进行说明。
[0066]请一并参照图3、图4A以及图4B,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根据图3的排线结构沿4A4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B为根据图3的排线结构沿4B4B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1、第二绝缘层2、多条导线3、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以及第三导体6。与图1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第3图之实施例的排线结构中的第一导体4系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上。如图4A所示,第一导体4是包覆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上,且第一导体4是经由开设于第一绝缘层I上的第一穿孔hi与开设于第二绝缘层2上的第三穿孔h3来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G1,以及经由开设于第一绝缘层I上的第二穿孔h2与开设于第二绝缘层2上的第四穿孔h4来电连接第二接地导线G2。如图4B所示,第三导体6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
[0067]藉此,由上述的图1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4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 ;第二导体5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一导体4。第三导体6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第二导体5。此外,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以及第三导体6的长宽比例。
[0068]请参照图5A,图5A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A所示,第一导体4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上,且第一导体4是经由开设第二绝缘层2上的第一穿孔hi与第二穿孔h2来分别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请参照图5B,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B所示,第二导体5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且第二导体5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亦即第二导体5的宽度实质上等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总宽度。
[0069]请参照图5C,图5C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二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C所示,第二导体5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且第二导体5的正投影大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且小于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之间的间距。请参照图5D,图f5D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三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f5D所示,此排线结构具有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第二导体5a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第二导体5b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上,且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的宽度实质上相等,并且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的正投影皆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间距内。
[0070]请参照图5E,图5E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四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E所示,此排线结构具有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分别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与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上,且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的宽度实质上相等,并且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的正投影皆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1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
[0071]请参照图5F,图5F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二导体的第五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F所示,此排线结构具有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分别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上与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上,且第二导体5a的宽度大于第二导体5b的宽度,第二导体5a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第二导体5b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间距内。
[0072]虽然图1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皆是以由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以及第三导体6所形成的H形导电结构为例,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使用者可视实际的使用需求,例如排线所欲滤除的噪声频带,而采用另一种T形导电结构。请参照图6A,图6A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A所示,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1、第二绝缘层2、多条导线3、第一导体4以及第二导体5。由于图6A的排线结构中的各部件皆与图1的排线结构中的大部分部件相同,其差异仅在于图6A的排线结构并未具有第三导体6,故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导体4与第二导体5的设置位置。
[0073]此外,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二导体5沿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请参照图6B,图6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第三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B所示的第二导体5沿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图6A所示的第二导体5沿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0074]另外,虽然先前实施例的排线结构中的第二导体5皆为矩形,使得较远离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会等于较靠近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然而,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二导体5的形状,亦即远离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可以不等于靠近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请一并参照图6C至图6E,图6C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0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E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75]如图6C所示,此排线结构中的远离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大于靠近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且第二导体5的形状为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oid)。如图6D所示,此排线结构中的远离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小于靠近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且第二导体5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如图6E所示,此排线结构中的远离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小于靠近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的宽度,更详细来说,最远离第一导体4的第二导体5为一顶点,使得第二导体5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isoscelestriangle)。
[0076]藉此,藉由上述的不同的排线结构,而可以改变排线的共模阻抗(common modeimpedance),而具有不同噪声频带的滤除效果。换句话说,不同的排线结构可以视为不同滤波频带的共模滤波器(common mode filter),进而可控制所述多条导线3上的噪声分布状况,达到排线辐射降低的效果,并同时改善电磁波干扰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不同的排线结构可具有不同噪声频带的滤除效果,请参照图7A至图7D,图7A为根据图1的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7B为根据图6A的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7C为根据图6B的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7D为根据传统排线结构的共模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0077]如图7A所示,当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所传输的信号在经过图1所示的H形导电结构时,此H形导电结构会将O至I十亿赫兹(GHz)之间的噪声信号进行滤除或反射,使得位于上述频带的噪声信号无法通过此H形导电结构。如图7B所示,当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所传输的信号在经过图6A所示的T形导电结构时,此T形导电结构会将I至2GHz之间的噪声信号进行滤除或反射,使得位于上述频带的噪声信号无法通过此T形导电结构。如图7C所示,当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所传输的信号在经过图6B所示的T形导电结构时,此T形导电结构会将2至3GHz之间的噪声信号进行滤除或反射,使得位于上述频带的噪声信号无法通过此T形导电结构。如图7D所示,传统排线结构在未设置本发明所述的H形导电结构或T形导电结构的情况下,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所传输的信号会包含噪声信号一起被传输。
[0078]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排线结构中的第一导体4除了可如在先前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之外,第一导体4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至少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上。请一并参照图8A与图9A,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A为根据图8A的排线结构沿9A9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8A与图9A所示,第一导体4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内表面上,且第一导体4电连接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此时,对应第一导体4的位置的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器7。此连接器7的壳体位于第一绝缘层I的位置上开设有一开口 70,此开口 70用以曝露部分的第一导体4,以供位于第一绝缘层I的外表面的第二导体5可以延伸电连接至曝露于开口 70外的第一导体4。
[0079]于图8A的实施例中,开口 70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第一方向,亦即开口 70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虚拟中心线9,且开口 70的宽度实质上等于第二导体5的宽度。然而,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开口 70的延伸方向是否必须要平行于第一方向,以及开口 70的宽度是否必须要等于第二导体5的宽度,第二导体5仅须可以电连接至曝露于开口 70外的第一导体4即可。请参照图SB,图S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第七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SB所示,开口 70的宽度约略为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间距的距离长度,而第二导体5的宽度约略为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总距离长度,使得开口 70的宽度不等于第二导体5的宽度。
[0080]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于连接器7上的开口 70的开设位置以及开口方向。请一并参照图9B与图9C,图9B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的第二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排线结构的第一导体的第三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9B所示,第一导体4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的内表面上,使得开口 70开设于连接器7的壳体位于第二绝缘层2的位置上。如图9C所示,第一导体4设置于第一绝缘层I与第二绝缘层2的内表面上,使得图9C的实施例的连接器7的壳体可以在位于第一绝缘层I的位置上开设有开口 70a以及在位于第二绝缘层2的位置上开设有开口 70b,使得图9C的第一导体4的实施态样可以搭配图f5D至图5F中的任意一种第二导体5的实施态样。
[0081]此外,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排线结构中的第二导体5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但多条第二导体5须一端电连接至第一导体4,且这些第二导体5须对称于虚拟中心线9。请参照图10A,图1OA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OA所示,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1、第二绝缘层2、多条导线3、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a以及第二导体5b。与先前实施例不同的是,图1OA的排线结构具有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其中,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皆电连接至第一导体4,且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以虚拟中心线9而互相对称。此外,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的正投影皆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
[0082]请参照图10B,图1OB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排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OB所示,此排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1、第二绝缘层2、多条导线3、第一导体4、第二导体5a以及第二导体5b。与先前实施例不同的是,图1OB的排线结构中的所述多条导线3包括第一信号导线S1、第二信号导线S2、第三信号导线S3、第四信号导线S4、第一接地导线Gl以及第二接地导线G2,其中第一信号导线S1、第二信号导线S2、第三信号导线S3与第四信号导线S4彼此相邻设置,第一接地导线Gl与第二接地导线G2分别位于所述多条导线3的外侧。
[0083]承接上述,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电连接至第一导体4,且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实质上对称于第二导体5a,第三信号导线S3与第四信号导线S4实质上对称于第二导体5b。换句话说,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四信号导线S4实质上对称于所述多条导线3之间的中心虚拟线9,亦即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四信号导线S4实质上对称于第二导体5a与第二导体5b之间的中心虚拟线9。同样地,第二信号导线S2与第三信号导线S3实质上对称于中心虚拟线9。此外,第二导体5a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信号导线SI与第二信号导线S2之间的间距内,第二导体5b的正投影位于第三信号导线S3与第四信号导线S4之间的间距内。
[0084]上述图8A至图9C所揭露的排线结构适用于柔性扁平排线上的连接器,而其他实施例所揭露的排线结构中的T形导电结构与H形导电结构可适用于柔性扁平排线上的除了连接器以外的任意区段上,且这些T形导电结构与H形导电结构可以单独设置于柔性扁平排线上,亦可以为互相交错设置于柔性扁平排线上。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视实际使用情况,而在柔性扁平排线上依序设置“图9A的结构-H形导电结构-H形导电结构-图9A的结构”、“图9A的结构-T形导电结构-H形导电结构-图9A的结构”或“图9A的结构-T形导电结构-H形导电结构-H形导电结构-T形导电结构-图9A的结构”,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0085]此外,虽然本发明的大部分图式(图1至图10A)是以四条导线为例且排列方式为“GSSG”,但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本发明的排线结构所适用的导线数量以及其排列方式,举例来说,若本发明的排线结构适用于十六条导线的排线时,其排列方式除了可以为 “GSSGGSSGGSSGGSSG” 之外,还可以为 “GSSGSSGSSGSSGSSG”、“GSSSSGSSSSGSSSSG”、“GSSSSSSGGSSSSSSG”或“GSSSSSSSSSSSSSSG”等任意一种排列方式,但不以上述排列方式为限。
[0086]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线结构,此排线结构是将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设置于传统的柔性扁平排线的至少其中之一面上,第一导体会分别电连接柔性扁平排线内的位于两条信号导线两侧的两条接地导线,第二导体会电连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实质上会对称于上述两条信号导线之间的一虚拟中心线,或是第一信号导线与第二信号导线实质上会对称于第二导体。藉此,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可形成一种T形导电结构,此T形导电结构可以设置在柔性扁平排线上的任意区段上,并且可滤除特定频带的噪声信号。
[0087]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排线结构,此排线结构是将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设置于传统的柔性扁平排线的至少其中之一面上,第一导体会分别电连接柔性扁平排线内的位于两条信号导线两侧的两条接地导线,第二导体的一端会电连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的另一端会电连接第三导体,且第二导体与第三导体实质上会对称于上述两条信号导线之间的一虚拟中心线。藉此,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第三导体可形成一种H形导电结构,此H形导电结构可以设置在柔性扁平排线上的任意区段上,并且可滤除特定频带的噪声信号。
[0088]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排线结构,此排线结构是将第一导体设置于传统的柔性扁平排线的连接器的壳体内部,并将连接器的壳体开设有至少一开口,以使设置于柔性扁平排线至少其中之一面上第二导体可以延伸电连接至曝露于开口中的部分第一导体。其中,第一导体会分别电连接柔性扁平排线内的位于两条信号导线两侧的两条接地导线。藉此,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可形成另一种形式的T形导电结构,此T形导电结构是设置在柔性扁平排线上的连接器上,并且可滤除特定频带的噪声信号。
[0089]藉此,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排线结构通过简单的T形导电结构或H形导电结构的设计,即可有效地控制噪声信号在导线上的分布状况,并改变排线的共模阻抗,而具有不同噪声频带的滤除效果,并降低电磁波干扰,十分具有实用性。
[0090]虽然本发明以上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
【主权项】
1.一种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降低电磁波干扰,所述排线结构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 多条导线,沿一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导线包括一第一信号导线、一第二信号导线、一第一接地导线与一第二接地导线,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的外侧; 一第一导体,沿一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以及 一第二导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实质上对称于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之间的一虚拟中心线;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实质上互相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导体,所述第三导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三导体实质上对称于所述虚拟中心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时,所述第一导体是经由开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一第一穿孔与一第二穿孔来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分别重叠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上时,对应所述第一导体的位置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用以曝露部分的所述第一导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不等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宽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的宽度不等于靠近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的宽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间距彼此相等。11.一种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降低电磁波干扰,所述排线结构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 多条导线,沿一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导线包括一第一信号导线、一第二信号导线、一第一接地导线与一第二接地导线,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的外侧; 一第一导体,沿一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以及 一第二导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实质上对称于所述第二导体;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实质上互相垂直。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实质上对称于所述第二导体的一虚拟中心线。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导体,所述第三导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三导体实质上对称于所述虚拟中心线。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时,所述第一导体是经由开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一第一穿孔与一第二穿孔来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分别重叠所述第一接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导线。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上时,对应所述第一导体的位置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用以曝露部分的所述第一导体。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不等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宽度。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信号导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导线之间所涵盖的范围内。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的宽度不等于靠近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的宽度。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间距彼此相等。
【文档编号】H01B7/08GK106033688SQ201510109928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发明人】邱圣伦, 陈胤语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