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758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的生产装配过程主要包括:将顶盖与电芯极耳焊接在一起;用塑料薄膜将与顶盖焊接完成的电芯包裹在一起;将包裹好的裸电芯装入电池外壳;将入壳后电芯顶盖压装进入壳体使顶盖顶部与铝壳顶部平齐并完成焊接。为了保证顶盖与铝壳的装配的可靠性,以及下一道激光焊接工序的影响(若顶盖与铝壳装配间隙大,激光容易从间隙穿过导致断焊),所以在产品设计时就会将顶盖与铝壳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此时在电芯与壳体装配的最后阶段就必须要用很大的力将顶盖压进壳体并保证顶盖的整个面与铝壳的顶部面重合。现有生产过程将入壳后电芯顶盖压装进入壳体使顶盖顶部与铝壳顶部平齐这道工序均是靠人工用工具敲打顶盖的四个角完成装配,这样做不仅无法保证顶盖与铝壳装配的平齐度,而且在敲打过程还极容易损坏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其能实现精确压装。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其能提高装配优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其包括:进料拉带,沿X方向设置,待压装电池滑动设置于进料拉带上,其中待压装电池具有上部开口的金属壳体以及已预装到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上的顶盖;压装工位拉带,沿X方向设置,位于进料拉带下游;推料机构,用于将进料拉带上的待压装电池推送到压装工位拉带上;升降机构,动力连接压装工位拉带,以带动压装工位拉带升降,当压装工位拉带上存在有待压装电池时,升降机构带动压装工位拉带及压装工位拉带上的待压装电池在Z方向上升至压装高度位置;定位机构,用于将推料机构推送到压装工位拉带上的处于压装高度位置的待压装电池沿X方向和Y方向定位并夹紧金属壳体的外表面的上部;以及顶盖压装机构。顶盖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动力装置,提供动力;以及顶盖压装块,相对压装工位拉带设置,固定连接于压装动力装置,以在压装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Z方向上下运动,当压装动力装置驱动顶盖压装块沿Z方向向下运动时,顶盖压装块抵靠定位机构定位并夹紧处于压装高度位置的待压装电池的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上的顶盖并沿Z方向向下压顶盖而使顶盖整体进入到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中且顶盖压装块最终抵靠在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上,以完成电池的压装。其中,在顶盖整体进入到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中之后,定位机构松开金属壳体的外表面的上部,压装动力装置驱动顶盖压装块沿Z方向向上运动而使顶盖压装块脱离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首先将待压装电池的上部定位,再通过顶盖压装块下压动作,由此实现精确压装,使生产线更顺畅,解决了顶盖与金属壳体装配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人工采用工具敲打顶盖的四个角完成装配造成的损坏电池的问题。此外,下压过程顶盖压装块采用金属壳体的上部开口为基准,极大提高了装配优率,不会产生顶盖被压塌导致台阶的问题,解决了人工装配台阶不良率高的问题。本发明在自动设备上集成压装工位取代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节约了人力资源,也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推料机构;
[0009]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0]图3为图2的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的视图;
[0011]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进料拉带和压装工位拉带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2]图5为图1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升降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压装工位拉带上存在的待压装电池;
[0013]图6为图1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定位机构和顶盖压装机构的立体图,其中,示出已定位的电池;
[0014]图7为图1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其中,示出已定位的电池;
[0015]图8为图7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定位机构的长边固定板的立体图;
[0016]图9为图1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顶盖压装机构的顶盖压装块的立体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8]I进料拉带6222表面
[0019]2压装工位拉带623正极极柱凹部
[0020]3推料机构6231正极极柱收容腔
[0021]30第一推料气缸624第二抵接凸部
[0022]31侧边推料杆6242表面
[0023]32第二推料气缸625第二端侧板
[0024]33侧边推料块6251表面
[0025]4升降机构626负极极柱位凹部
[0026]41升降气缸6261正极极柱收容腔
[0027]5定位机构627防爆阀位凹部
[0028]51长边固定板6271防爆阀收容腔
[0029]511竖直部63支撑板
[0030]5111升降导向斜面64限位板
[0031]5112压装导向斜角65缓冲器
[0032]5113弹性突出部7出料拉带
[0033]512水平部8待压装电池
[0034]52短边固定板81金属壳体
[0035]53长边夹紧气缸811外短边侧
[0036]54长边夹紧板812内短边侧
[0037]55短边夹紧气缸813内长边侧
[0038]56短边夹紧板814外长边侧
[0039]6顶盖压装机构82顶盖
[0040]61压装动力装置821正极极柱
[0041]62顶盖压装块822负极极柱
[0042]621第一端侧板823防爆阀
[0043]6211表面824注液孔
[0044]622第一抵接凸部825表面
[0045]R 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
[0047]参照图1至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包括:进料拉带1,沿X方向设置,待压装电池8滑动设置于进料拉带I上(参照图4,进料拉带I可以采用辊子R(从动辊子或主动辊子)传动),其中待压装电池8具有上部开口的金属壳体81以及已预装到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上的顶盖82 ;压装工位拉带2,沿X方向设置,位于进料拉带I下游(压装工位拉带2在底部与待压装电池8的接触摩擦可以为滚动摩擦或滑动摩擦);推料机构3,用于将进料拉带I上的待压装电池8推送到压装工位拉带2上;升降机构4,动力连接压装工位拉带2,以带动压装工位拉带2升降,当压装工位拉带2上存在有待压装电池8时,升降机构4带动压装工位拉带2及压装工位拉带2上的待压装电池8在Z方向上升至压装高度位置;定位机构5,用于将推料机构3推送到压装工位拉带2上的处于压装高度位置的待压装电池8沿X方向和Y方向定位并夹紧金属壳体81的外表面的上部;以及顶盖压装机构6。顶盖压装机构6包括:压装动力装置61,提供动力;以及顶盖压装块62,相对压装工位拉带2设置,固定连接于压装动力装置61,以在压装动力装置61的驱动下沿Z方向上下运动,当压装动力装置61驱动顶盖压装块62沿Z方向向下运动时,顶盖压装块62抵靠定位机构5定位并夹紧处于压装高度位置的待压装电池8的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上的顶盖82并沿Z方向向下压顶盖82而使顶盖82整体进入到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中且顶盖压装块62最终抵靠在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上,以完成电池8的压装。其中,在顶盖82整体进入到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中之后,定位机构5松开金属壳体81的外表面的上部,压装动力装置61驱动顶盖压装块62沿Z方向向上运动而使顶盖压装块62脱离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
[0048]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首先将待压装电池8的上部定位,再通过顶盖压装块62下压动作,由此实现精确压装,使生产线更顺畅,解决了顶盖82与金属壳体81装配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人工采用工具敲打顶盖的四个角完成装配造成的损坏电池的问题。此外,下压过程顶盖压装块62采用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为基准,极大提高了装配优率,不会产生顶盖被压塌导致台阶的问题,解决了人工装配台阶不良率高的问题。本发明在自动设备上集成压装工位取代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节约了人力资源,也提高了产能。
[004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顶盖与壳体装配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推料机构3可包括:第一推料气缸30,提供动力;侧边推料杆31,动力连接第一推料气缸30,以在第一推料气缸30的驱动下沿X方向往复运动;第二推料气缸32,提供动力并固定连接于侧边推料杆31 ;侧边推料块33,高度高于进料拉带I的顶面和压装工位拉带2的顶面且低于进料拉带I上的待压装电池8的金属壳体81的上部开口的顶面和压装工位拉带2的待压装电池8的金属壳体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