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7086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位于不 同的竖直面内,所述第一固持部200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错位设置, 且所述第一固持部200位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的上方。所述第二固持部210的一侧向上 延伸形成一第二竖直部214,所述第二竖直部214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二弯折部215,所述第 二弯折部215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2内,所述第一弯折部201高于所述第二弯折部215设 置。所述第二弯折部215朝向所述中央插槽10且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接触部211,所 述第二接触部211具有一所述第二接点2110,所述第二接点2110自所述第二开口 121凸出 且伸入所述中央插槽10内,用W与所述电子卡400接触(见图1),所述第一接点2020与所 述第二接点2110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固持部210的另一侧向下弯折延伸一第二焊接部 213,所述第二焊接部213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焊接固定。
[0044]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2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时,因所述第一固 持槽110与所述第二固持槽120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呈错位设置,而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0 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第一固持槽110与所述第二固持槽120内,如此 所述第一固持部200和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也呈错位排布,使得所述 第一导电端子20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之间的间距减小,利于所述卡缘连接器300小型 化,密度增大,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足够的空间夹持所述导电端子2,
[0045]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特征,如第 一导电端子20与上一实施例的相同,运里不再寶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同样由下向上插 入所述第二端子槽12,仅就不同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第 二开口 121向上贯通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面,所述第二端子槽12内具有一支撑部122,所述 支撑部12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面与所述中央插槽10的槽壁连接处。所述第二导电 端子21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2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具有一第二固持部210,所述第二 固持部210固定于所述第二固持槽120,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同样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和所 述横向方向Y上与所述第二固持槽120干设配合,更好地使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固定在所 述绝缘本体1上。所述第一固持部200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位于不同的竖直面内,且所 述第一固持部200位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的上方。所述第二固持部210朝向所述中央插 槽10且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接触部211,所述第二接触部211设有一第二接点2110, 所述第二接点2110自所述第二开口 121凸出且伸入所述中央插槽10内,用W与所述电子 卡400接触配合(见图1),且所述第二接点2110位于所述第一接点2020的上方。所述第 二接触部211向上延伸形成一抵接部212,所述抵接部212钩住所述支撑部122,防止所述 第二导电端子21过度朝向所述中央插槽10弹动。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向下弯折延伸形成 一第二焊接部213,所述第二焊接部213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焊接固定。
[004引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2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时,所述第一固持 部200和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同样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呈错位排布,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 子20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之间的间距减小,有利于所述卡缘连接器300小型化。
[0047]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另一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 第一固持槽110与所述第二固持槽120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如此当第 一固持部200、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分别对应固持于所述第一固持槽110、所述第二固持槽 120时,所述第一固持部200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位于同一竖直面;及所述第一接点2020 与所述第二接点2110位于同一高度。
[004引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2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时,所述第一 固持部200和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同样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呈错位排布,使得所述第一导 电端子20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之间的间距减小,有利于所述卡缘连接器300小型化。
[004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300有下列有益效果:
[0050] (1)、所述第一固持槽110与所述第二固持槽120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错位设置, 而所述第一固持部200与所述第一固持槽110干设配合,所述第二固持部210与所述第二 固持槽120干设配合,所述第一固持部200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同样在所述竖直方向Z 上错位设置,则可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0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1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 了所述导电端子2之间的密度,使得所述卡缘连接器300小型化,且由于所述导电端子2之 间密度加大,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足够的空间夹持所述导电端子2,则所述绝缘本体1对所 述导电端子2的夹持力更大。
[0051] 似、所述第一固持槽110内设有所述第一台阶部1100,所述第一台阶部1100在所 述竖直方向Z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固持部200固持配合,防止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0过度向下 插入。
[0052] (3)、所述第一固持槽110与所述第一固持部200在所述纵长方向X及所述横向方 向Y上均干设配合,所述第二固持槽120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同样在所述纵长方向X及 所述横向方向Y上均干设配合,如此可更好地使所述导电端子2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
[0053] W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 利范围,所W,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 利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卡缘连接器,用于插接一电子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自其顶面凹设的一中央插槽,所述电子卡沿一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中 央插槽,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中央插槽的同一侧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槽与多个 第二端子槽,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槽具有一第一固持槽,所述第一固持槽自所述绝缘本体的 顶面凹设形成,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槽具有一第二固持槽,所述第二固持槽自所述绝缘本体 的底面凹设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固持槽与所述第二固持槽在所述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对应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槽,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第 一固持部,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一固持槽干涉配合;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对应设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槽,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第 二固持部,所述第二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槽干涉配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部 位于同一竖直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部 位于不同的竖直面。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持 部上方。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定义一纵长方向与一 横向方向,所述纵长方向、所述横向方向及所述竖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中央插槽沿所 述纵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延伸形成一第一弯 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向所述中央插槽且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 触部具有一第一接点用以与所述电子卡接触。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凸出所述第一固持 槽。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向上延伸形成一 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一第二接点用以与所述电子卡接触,所述第一接点与所 述第二接点位于同一高度或两者在所述竖直方向呈上下设置。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接点上 方。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设有一支撑部, 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形成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钩住所述支撑部。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延伸形成一第二 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向所述中央插槽且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 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高于所述第二弯 折部。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以由上向下插入 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以由下向上插入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第二 端子槽。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槽内设有一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固持部固持配合,防止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过度向下插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中央插槽,一电子卡沿一竖直方向插入中央插槽,绝缘本体于中央插槽的同一侧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槽与多个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槽具有一第一固持槽,第二端子槽具有一第二固持槽,第一、第二固持槽分别自绝缘本体的顶、底面凹设形成,第一、第二固持槽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对应设于多个第一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与第一固持槽干涉配合的一第一固持部;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对应设于多个第二端子槽,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二固持槽干涉配合的一第二固持部。上述结构可使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间距减小,提高了导电端子之间的密度,使得卡缘连接器小型化。
【IPC分类】H01R13/40, H01R12/72
【公开号】CN205081255
【申请号】CN201520761884
【发明人】蔡友华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