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7957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上盖、下盖、与上盖一体模压成型的上端子和与下盖一体模压成型的下端子,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卡勾、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一连接片和用于接地的第二连接片,上盖上垂直安装有一上护套,下盖上垂直安装有一下护套,上护套与下护套相互扣接,上护套上垂直安装有一上屏蔽弹片,下护套上垂直安装有一下屏蔽弹片,上盖和下盖相互组装固定后穿设在一个外壳内。本产品专门设计了两个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来导通上、下层的接地PIN与电源PIN。无需用印刷电路板(PCB)来实现电源PIN与接地PIN的导通。上该、下盖为线材(Cable)的芯线专门配置了焊线槽,利于芯线的焊接。此结构大大地缩短了输出端子与芯线的焊接工时,节省产品的成本。
【专利说明】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USB3.1 C TYPE2.0或3.0二合一插头精密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基于USB3.1协议的通信接口有逐渐取代传统的USB3.0接口的趋势。USB协会于2013年7月推出了最新的USB3.1规范,并于次年2014年8月推出了USB3.1 C TYPE规范。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可由原USB3.0的5Gps提升至1Gbps。与USB 3.0技术相比,新USB3.1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传统的USB2.0、USB3.0正反不可以互插,要区分方向插入,USB3.1C TYPE连接器不用区分方向,可以较便利的正反都可以插入。另USB3.1的电力供应,由USB2.0的5V/0.5A,USB3.0的5V/0.9A提高为20V/5A,所以USB3.1有更强的供电能力。
[0003]但是,目前业界的USB3.1 C TYPE Plug插头产品,存在以下不足:
[0004]1、产品的输出端子与线材的线芯连接导通时需要借助印刷电路板(PCB),将产品的输出端子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的一端,印刷电路板(PCB)的另一端焊线材(Cable)的线芯。另产品的上、下层的接地?1叱41^12、81、812与电源?1嫩4^9、84、89都需通过印刷电路板(PCB)布电子线路来形成导能功能,主要是产品的装配焊接工时花费太多,成本太高,无市场竟争力。
[0005]2、左右卡勾(Latch)多为单PIN式结构,组装较费工时且机械强度差,耐久抗疲劳性能较差。
[0006]3、外壳多为下料结合线方式结构,MOLDING在线材后,做四轴测试及破坏性测试时,机械强度较差。
[0007]4、上、下盖MOLDING端子后多为从后推入护套的结构模式,类似此结构端子在推入过程中较易变形,不良率较高,易造成较大的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大大地缩短输出端子与芯线的焊接工时、节省产品制作成本的插头连接器。
[0009]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上盖、下盖、与所述上盖一体模压成型的上端子和与所述下盖一体模压成型的下端子,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卡勾、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一连接片和用于接地的第二连接片,所述上盖上垂直安装有一上护套,所述下盖上垂直安装有一下护套,所述上护套与所述下护套相互扣接,所述上护套上垂直安装有一上屏蔽弹片,所述下护套上垂直安装有一下屏蔽弹片,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互组装固定后穿设在一个外壳内。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端子上间隔设有9个Pin端子脚,分别为 PinAl、PinA2、PinA3、PinA4、PinA5、PinA6、PinA7、PinA9 和 PinA12,所述下端子上间隔设有 7 个 Pin 端子脚,分别为 PinBl、PinB4、PinB5、PinB9、PinBlO、PinB10PPinB12。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其中一个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A4连接,另一个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A9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其中一个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B9连接,另一个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B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和一组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其中一个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BI连接,另一个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B12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A12连接,另一个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Al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下盖一端设有穿入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一连接片固定柱和穿入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二连接片固定柱,所述下盖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入的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槽和供所述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入的第二向下弯折P i η连接脚插槽。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卡勾包括与所述卡勾一体成型的中间连料,所述中间连料的另一端水平伸出两个与PinAl、PinAl 2相接触的接地脚,所述中间连料的中部设有一腰形孔,所述下盖对应所述腰形孔的位置设有卡勾定位柱。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盖定位扣点,所述上护套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上护套定位倒扣槽,所述上护套组装在所述上盖上时,上盖定位扣点卡入所述上护套定位倒扣槽内,所述下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下盖定位扣点,所述下护套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下护套定位倒扣槽,所述下护套组装在所述下盖上时,下盖定位扣点卡入所述下护套定位倒扣槽内,所述上护套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上护套卡扣,所述下护套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护套倒扣槽,所述上护套卡扣卡入所述下护套倒扣槽内。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上盖定位槽,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对应面间隔设有多个上盖定位柱,所述下盖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下盖定位柱,所述下盖对应所述上盖定位柱的位置设有下盖定位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安装连接时,所述下盖定位柱卡入所述上盖定位槽内,所述上盖定位柱插入所述下盖定位孔内。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的下平面中部设有一个外壳限位扣点,所述下盖的下平面对应所述外壳限位扣点的位置设有下盖限位槽。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连料上的两个接地脚分别为左接地脚和右接地脚,所述左接地脚与所述PinAl 2相互接触,互相导通,所述右接地脚与所述PinAl相接触,互相导通。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护套与所述下护套上均间隔设有多条用于隔开相邻两个端子焊脚的焊线槽;所述上屏蔽弹片的一端两侧边缘和所述下屏蔽弹片一端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屏蔽弹片定位脚,所述上护套和所述下护套的表面对应所述屏蔽弹片定位脚的位置均设有护套定位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端子的输出PIN与线材(Cable)芯线的连接无需借助印刷电路板(PCB)来实现信号通讯连接。本产品专门设计了两个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来导通上、下层的接地PIN与电源PIN。第一连接片为PINA4、PINA9、PINB4、PINB9电源PIN的导通连接,第二连接片为PINAl、PINA12、PINB1、PI NB 12接地P IN的导通连接。无需用印刷电路板(PCB)来实现电源PIN与接地PIN的导通。上该、下盖为线材(Cable)的芯线专门配置了焊线槽,利于芯线的焊接。此结构大大地缩短了输出端子与芯线的焊接工时,节省产品的成本。
[0020]2、上盖、下盖装入上护套、下护套的方式为:上盖、下盖一体模压成型端子后分别从上至下垂直装入上护套、下护套的组合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上盖、下盖模压成型端子后从后推入护套的结构方式。
[0021]3、左右卡勾(Latch)设计为连PIN式结构,解决组装较费工时且机械强度差,耐久抗疲劳性能较差的问题。
[0022]4、外壳采用拉伸模结构,无下料结合线,解决MOLDING在线材后,做四轴测试及破坏性测试时,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
[0023]5、当端子的16PIN全部焊接时,为USB3.1 C TYPE3.0 PLUG规格,其线材(Cable)的另一端可焊USB3.0系列所有连接器。当端子不焊PIN A2、PIN A3,PIN B1,PIN Bll这4PIN高速数据通信PIN时,只焊其它12PIN时,为USB 3.1 C TYPE2.0 PLUG规格.其线材(Cable)的另一端可连接USB2.0系列所有连接器。本项目为一种“USB3.1 C TYPE2.0&3.0二合一插头”精密电子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出外壳后的结构不意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片与下盖组装效果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片与下盖组装效果图。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屏蔽弹片装入上护套结构图。
[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下屏蔽弹片装入下护套结构图。
[0033]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下盖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36]图12是图11中B-B剖视图。
[0037]图13是图11中C-C剖视图。
[0038]附图标记名称:1、上盖2、下盖3、上端子4、下端子5、卡勾6、第一连接片7、第二连接片8、上护套9、下护套10、上屏蔽弹片11、下屏蔽弹片12、外壳13、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4、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5、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6、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7、第一定位孔18、第二定位孔19、第一连接片固定柱20、第二连接片固定柱21、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槽22、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槽23、中间连料24、接地脚25、腰形孔26、卡勾定位柱27、上盖定位扣点28、上护套定位倒扣槽29、下盖定位扣点30、下护套定位倒扣槽31、上护套卡扣32、下护套倒扣槽33、上盖定位槽34、上盖定位柱35、下盖定位柱36、下盖定位孔37、外壳限位扣点38、下盖限位槽39、左接地脚40、右接地脚41、焊线槽42、屏蔽弹片定位脚43、护套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004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上盖1、下盖2、与上盖I一体模压成型的上端子3和与下盖2—体模压成型的下端子4,上盖I与下盖2之间设有卡勾5、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一连接片6和用于接地的第二连接片7,上盖I上垂直安装有一上护套8,下盖2上垂直安装有一下护套9,上护套8与下护套9相互扣接,上护套8上垂直安装有一上屏蔽弹片10,下护套9上垂直安装有一下屏蔽弹片11,上盖I和下盖2相互组装固定后穿设在一个外壳12内。
[0041]优选的,上端子3上间隔设有9个Pin端子脚,分别为PinAl、PinA2、PinA3、PinA4、PinA5、PinA6、PinA7、PinA9和PinA12,下端子4上间隔设有7个Pin端子脚,分别为PinBl、PinB4、PinB5、PinB9、PinB10、PinBll和PinB12。
[0042]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片6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3,其中一个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3与PinA4连接,另一个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3与PinA9连接,第一连接片6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4,其中一个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4与PinB9连接,另一个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4与PinB4连接,第二连接片7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5和一组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6,其中一个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5与Pin BI连接,另一个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15与Pin B12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6与Pin A12连接,另一个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6与Pin Al连接,第一连接片6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17,第二连接片7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8。
[0043]优选的,下盖2的一端设有穿入第一定位孔17的第一连接片固定柱19和穿入第二定位孔18的第二连接片固定柱20,下盖2上还设有供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4插入的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槽21和供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16插入的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槽22。
[0044]优选的,卡勾5包括与卡勾5—体成型的中间连料23,中间连料23的另一端水平伸出两个与PinAl、PinA12相接触的接地脚24,中间连料23的中部设有一腰形孔25,下盖2对应腰形孔25的位置设有卡勾定位柱26。
[0045]如图9和图10所示,上盖I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盖定位扣点27,上护套8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上护套定位倒扣槽28,上护套8组装在上盖I上时,上盖定位扣点27卡入上护套定位倒扣槽28内,下盖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下盖定位扣点29,下护套9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下护套定位倒扣槽30,下护套9组装在下盖2上时,下盖定位扣点29卡入下护套定位倒扣槽30内,上护套9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上护套卡扣31,下护套9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护套倒扣槽32,上护套卡扣31卡入下护套倒扣槽32内。
[0046]优选的,上盖I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上盖定位槽33,上盖I与下盖2的对应面间隔设有多个上盖定位柱34,下盖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下盖定位柱35,下盖2对应上盖定位柱34的位置设有下盖定位孔36,上盖I与下盖2安装连接时,下盖定位柱35卡入上盖定位槽33内,上盖定位柱34插入下盖定位孔36内。
[0047]如图4所示,外壳12的下平面中部设有一个外壳限位扣点37,下盖2的下平面对应外壳限位扣点37的位置设有下盖限位槽38。
[0048]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中间连料23上的两个接地脚分别为左接地脚39和右接地脚40,左接地脚39与PinAl 2相互接触,互相导通,右接地脚40与PinAl相接触,互相导通。
[0049]如图1、图7和图8所示,上护套8与下护套9上均间隔设有多条用于隔开相邻两个端子焊脚的焊线槽41;上屏蔽弹片10的一端两侧边缘和下屏蔽弹片11 一端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屏蔽弹片定位脚42,上护套8和下护套9的表面对应屏蔽弹片定位脚42的位置均设有护套定位槽43。焊线槽41可以防止焊接时相邻Pin短路,节省焊线工时,提高焊接效率。
[0050]本产品的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端子的输出PIN与线材(Cable)芯线的连接无需借助印刷电路板(PCB)来实现信号通讯连接。本产品专门设计了两个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来导通上、下层的接地PIN与电源PIN。第一连接片为PINA4、PINA9、PINB4、PINB9电源PIN的导通连接,第二连接片为PINA1、PINA12、PINB1、PINB12接地PIN的导通连接。无需用印刷电路板(PCB)来实现电源PIN与接地PIN的导通。上该、下盖为线材(Cable)的芯线专门配置了焊线槽,利于芯线的焊接。此结构大大地缩短了输出端子与芯线的焊接工时,节省产品的成本。
[0051]2、上盖、下盖装入上护套、下护套的方式为:上盖、下盖一体模压成型端子后分别从上至下垂直装入上护套、下护套的组合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上盖、下盖模压成型端子后从后推入护套的结构方式。
[0052]3、左右卡勾(Latch)设计为连PIN式结构,解决组装较费工时且机械强度差,耐久抗疲劳性能较差的问题。
[0053]4、外壳采用拉伸模结构,无下料结合线,解决MOLDING在线材后,做四轴测试及破坏性测试时,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
[0054]5、当端子的16PIN全部焊接时,为USB3.1 C TYPE3.0 PLUG规格,其线材(Cable)的另一端可焊USB3.0系列所有连接器。当端子不焊PIN A2、PIN A3,PIN B1,PIN Bll这4PIN高速数据通信PIN时,只焊其它12PIN时,为USB 3.1 C TYPE2.0 PLUG规格.其线材(Cable)的另一端可连接USB2.0系列所有连接器。本项目为一种“USB3.1 C TYPE2.0&3.0二合一插头”精密电子连接器。
[005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与所述上盖一体模压成型的上端子和与所述下盖一体模压成型的下端子,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卡勾、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一连接片和用于接地的第二连接片,所述上盖上垂直安装有一上护套,所述下盖上垂直安装有一下护套,所述上护套与所述下护套相互扣接,所述上护套上垂直安装有一上屏蔽弹片,所述下护套上垂直安装有一下屏蔽弹片,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互组装固定后穿设在一个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上间隔设有9个Pin端子脚,分别为 PinAl、PinA2、PinA3、PinA4、PinA5、PinA6、PinA7、PinA9 和 PinA12,所述下端子上间隔设有 7 个 Pin 端子脚,分别为 PinBl、PinB4、PinB5、PinB9、PinBlO、PinB10PPinB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其中一个第一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A4连接,另一个第一向上弯折Pi η连接脚与所述P inA9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其中一个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B9连接,另一个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B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和一组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其中一个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BI连接,另一个第二向上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B12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A12连接,另一个第二向下弯折Pin连接脚与所述Pin Al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一端设有穿入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一连接片固定柱和穿入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二连接片固定柱,所述下盖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入的第一向下弯折Pin连接脚插槽和供所述第二向下弯折P i η连接脚插入的第二向下弯折P i η连接脚插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包括与所述卡勾一体成型的中间连料,所述中间连料的另一端水平伸出两个与PinAl、PinA12相接触的接地脚,所述中间连料的中部设有一腰形孔,所述下盖对应所述腰形孔的位置设有卡勾定位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盖定位扣点,所述上护套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上护套定位倒扣槽,所述上护套组装在所述上盖上时,上盖定位扣点卡入所述上护套定位倒扣槽内,所述下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下盖定位扣点,所述下护套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一下护套定位倒扣槽,所述下护套组装在所述下盖上时,下盖定位扣点卡入所述下护套定位倒扣槽内,所述上护套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上护套卡扣,所述下护套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下护套倒扣槽,所述上护套卡扣卡入所述下护套倒扣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上盖定位槽,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对应面间隔设有多个上盖定位柱,所述下盖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下盖定位柱,所述下盖对应所述上盖定位柱的位置设有下盖定位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安装连接时,所述下盖定位柱卡入所述上盖定位槽内,所述上盖定位柱插入所述下盖定位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平面中部设有一个外壳限位扣点,所述下盖的下平面对应所述外壳限位扣点的位置设有下盖限位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料上的两个接地脚分别为左接地脚和右接地脚,所述左接地脚与所述PinA12相互接触,互相导通,所述右接地脚与所述PinAl相接触,互相导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套与所述下护套上均间隔设有多条用于隔开相邻两个端子焊脚的焊线槽;所述上屏蔽弹片的一端两侧边缘和所述下屏蔽弹片一端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屏蔽弹片定位脚,所述上护套和所述下护套的表面对应所述屏蔽弹片定位脚的位置均设有护套定位槽。
【文档编号】H01R13/652GK205565175SQ20162013744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发明人】谭达兴
【申请人】东莞市高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