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属于各种两轮摩托车的永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装置。
现有两轮摩托车的磁电机电压调节器有电磁振动式(机械式)和晶体管与集成电路混合式。电磁振动式存在触点火花电蚀的缺点,常需打磨触点和维修,且激磁失效率达0.02%;晶体管与集成电路混合式调节器目前还存在元件多、工艺复杂、成本高、在高温下稳定性不够和激磁失效率0.01%等缺点(见1986 2《汽车电器》P31.〔译文〕)。
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电路附图1和2。只用一个双向高正压二极管D(2HPV-6B型详见发明书“高正压二极管”),与磁电机电枢绕组引出线2(黄)並联,4接至负荷,线端1(夜晚)和3(白天)是由开关切换后经整流二极管与蓄电池联接(这部分图中未画出)。
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调节原理是摩托车低速行驶时,磁电机转速也低,电枢端电压低于高正压二极管的“死区”(“门槛”)电压,二极管不导通,电枢中只流过负荷上电流,电枢反映小而使端电压迅速上升;当摩托车发电机转速升高使得磁电机的端电压升高至高正压二极管导通时,通过高正压二极管的电流I也流过电枢绕组,增大了电枢反应而使磁电机端电压得到调节;当摩托车以高速行驶时,磁电机转速过高而使端电压趋于升高时,由于高正压二极管正向特性曲线斜率大,其电流ID随着加于高正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磁电机的输出端电压可以被高正压二极管稳定在一个电压调节范围。
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是利用高正压二极管的下限值“死区电压”和I随UD迅速增大的“箝位”作用,使磁电机以电流调节系原理控制电枢反应的变化,达到自动完成电压值的调节作用。
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优点是(1)具有连续自动而平稳地调节磁电机端电压的外特性;(2)高正压二极管与电枢绕组並联,使感性电路等效阻抗减小而降低了电路中高压脉冲峰值,这对双向高正压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的参数要求降低,提高了它们的工作可靠性;(3)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只需使用一个2HPV-6B型双向高正压二极管,因此这种调节器结构非常简单,生产制造工艺可大大简化,成本只相当于混合式集成电路的五分之一左右;(4)由于双向高正压二极管与磁电机电枢绕组並联的电路阻抗低。因此对高正压二极管的技术参数要求也低,这样,使得高正压二极管工作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磁电机高正压二极管调节电路;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磁电机起电压调节作用的双向高正压二极管调节器产品。它具有制造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电压调节值的变化范围小等优点。
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实施方案之一是摩托车生产厂家与半导体器件生产厂配合,要求半导体二极管生产厂把双向高正压二极管直接扩散在带有金属散热壳体的冲压件或金属模压件上,其外形可按摩托车生产厂家的要求而定。这种带金属壳体的高正压二极管调节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它把高正压二级管的功率损耗很快散发到摩托车的金属构件上去,且只有一根引出线,使安装工艺变得非常简单。
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是把高正压二极管元件与摩托车对蓄电池充电用二极管组装在一个带散热片的铝金属壳体中,並用环氧树脂加上适当填料封装后用三芯定位插座引出联接线。为使高正压二极管具有良好散热条件,把双向高正压二极管芯直接扩散在成形的金属壳体中——盒形金属壳体二极管,然后再把整流二极管组装在金属壳体中,它具有散热好、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采用本发明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的调节电路原理,可以用大功率稳压管或双向可控硅代替双向高正压二极管工作,但这样会增加元件和制造成本,並使调节控制电路变得复杂,降低了调节器的工作可靠性。
权利要求
1.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其特征是磁电机场绕组引线2或1·3与带金属外壳的高正压二极管的引出线端並接,金属外壳上的安装孔用螺钉与摩托车架作导线和紧固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其特征是双向高正压二极管D的一个电极与金属壳体焊接——也可 直接扩散在金属壳体内,另一个电极由导电铜片或多股软质绝缘导线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
1的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其特征是双向高正压二极管可以和摩托车充电用二极整流管组装在同一个金属散热壳体内,並由三个固定位置的铜插足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
1的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其特征是双向高正压管的金属散热外壳的形状可以是长方盒形或园盒形的铝质冲压件或金属模铸件。
专利摘要
磁电机高正压管调节器属于摩托车永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装置。利用双向高正压二极管D的一个电极与磁电机电枢绕组2并接,另一电极与铝质散热壳体联接。其电压调节原理是利用高正压二极管的高正向压降和电流随电压变化而迅速增加的外特性,自动而平稳地完成磁电机电压的调节。较现有机械式、晶体管式和晶体管与集成电路混合式具有元件省、体积小、制造简单、电压调节值稳定、工作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P9/02GK87200651SQ87200651
公开日1987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9日
发明者万德鸿 申请人:万德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