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323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对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与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轻的重量,因此,在最近几年中,锂离子电池作为可充电电池被普遍用作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单元等的电源。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都具有下述特性,即在充满电的状态下端子电压会稍稍下降。因此,就应用了下述方法作为用于对这些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当用恒定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测量端子电压的时间变化,并且通过判断电池已充满电(即当变化量变为负值时(当检测出-ΔV时))来结束充电。
另一方面,在锂离子电池的情形中,即使在充满电的状态下端子电压也不会下降。因此,当用这种用来对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就不能判断出充满电的状态,从而会发生欠充电或过充电,这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因此,过去已经应用诸如下面(a)或(b)的方法作为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
(a)在充电开始阶段,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的同时测量端子电压。此后,当端子电压达到预定电压时,改为用恒定电压充电,并且开始测量充电电流。然后,当充电电流变为等于或小于预定参考值时,判断出该电池已充满电,并且结束充电。
(b)在充电开始阶段,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的同时测量端子电压。此后,当端子电压达到预定值时,间歇地执行用恒定电流充电。在间歇充电中,重复下面的过程。具体地说,在充电持续了固定时段后,暂停充电,直到端子电压下降到将要稳定在大约一个固定值处,然后检测该稳定电压是否等于或大于参考值(等于或接近充满电电压的值)。然后,当在暂停充电期间稳定的电压变得等于或大于上述参考值时,就判断出该电池已充满电,并且结束充电(例如参考专利参考文献1)。
公开了日本专利申请No.H6-325795(第0013到0023段,以及图1到图5)然而,在(a)中所述的先执行恒定电流充电随后执行恒定电压充电的方法中,存在下述不便即充电结束要花费长时间。
此外,在上述(b)的方法中,因为在执行间歇充电的时候暂停时间变长(持续暂停充电,直到端子电压变稳定),所以也存在充电结束要花费长时间的不便。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给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所述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例如是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和铅电池,其是即使在充满电的状态下端子电压也不会下降的可充电电池。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执行脉冲充电,其中,在用恒定电流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将可充电电池的端子电压与预定的第一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当所述端子电压变为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设置电压时,在对可充电电池充电仅持续预定的第一设置时间之后,暂停充电;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期间,对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和在所述流逝时间An处的端子电压Bn进行多次测量;将所述端子电压Bn与预定的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基于所述流逝时间An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在下述情形中,所述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所述情形是当所述流逝时间An达到预定的第二设置时间时,所述端子电压Bn比所述第二设置电压高;并且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的假设,而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结束所述充电。
根据上面的充电方法,在用恒定电流对所述可充电电池一直充电到所述第一设置电压之后,执行脉冲充电,并且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对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和在流逝时间An处的端子电压Bn测量多次;以及将端子电压Bn与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在当流逝时间An达到预定的第二设置时间时端子电压Bn高于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基于那些流逝时间An和端子电压Bn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所述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
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端子电压的假设两者。此外,当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时,判断出所述电池已充满电,并且结束充电。
从而,根据上面的充电方法,在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直到端子电压变为固定电压(第一设置电压)之后,再执行脉冲充电,并且在脉冲充电中,在从暂停充电开始起的流逝时间达到固定时间(第二设置时间)之后端子电压没有下降到小于等于固定电压(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基于在暂停期间的流逝时间和端子电压二者的多个测量结果,来推测端子电压是否将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其中暂停在端子电压实际上是否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变明确时不再继续;然后决定重复脉冲充电还是结束充电。
因此,与上述充电方法(a)和充电方法(b)相比,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充电,其中所述方法(a)是先执行恒定电流充电,紧接着执行恒定电压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b)是先执行恒定电流充电、紧接着再用恒定电流执行间歇充电的方法,其中间歇充电时的暂停时间变长(其中持续暂停直到端子电压稳定下来)。
此外,作为这种充电方法的实施方式,优选地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基于包括所述流逝时间An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数据组(An,Bn),利用下面的计算方法,计算在从所述暂停开始起的所述流逝时间An变为预定的第三设置时间T3时的所述端子电压Bn,其中所述第三设置时间T3比所述第二设置时间长;在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二者;而在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比所述第二设置电压高的情形中,结束充电。此外,优选地将所述第三设置时间T3设置为无限时间。
[在第三设置时间T3处的端子电压Bn的计算方法]从数据组(An,Bn)计算出数据组(Cn,Bn),其中Cn=1/An]]>利用最小二乘法从数据组(Cn,Bn)计算出D和E,其中D=Σi=1n[Ci-1n(Σi=1nCi)][Bi-1n(Σi=1nBi)]Σn=1n[Ci-1n(Σi=1nCi)]2]]>E=1n(Σi=1nBi)-D*[1n(Σi=1nCi)]]]>假设Bn为Cn的下述线形表达式Bn=D*Cn×E,并且当An=T3(Cn=1/T3)]]>时计算出Bn。
从而,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并且假设Bn为Cn的线性表达式,可以获得在从所述暂停开始起的所述流逝时间An变为第三设置时间时的所述端子电压Bn,其中所述第三设置时间比所述第二设置时间长,此外,因为第三设置时间被设置为无限时间,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非常精确地推测端子电压是否将要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执行充电,而不会带来由于欠充电或过充电所导致的性能下降。
此外,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计算出端子电压Bn的情形中,优选地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二者,直到在N(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个脉冲的脉冲充电期间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变得连续高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并且当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在所述N个脉冲的脉冲充电期间变得连续高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时,结束充电。
从而,因为不是在端子电压Bn的值仅仅一次变为高于第二设置电压之后,而是在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连续N次变为比第二设置电压高之后才结束充电,所以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出充满电的状态。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充电电池的性能。
此外,当在这种充电方法中对包括所连接的多个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组充电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测量这多个可充电电池的每个端子电压,并且将其中的最高端子电压与第一设置电压和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
接下来,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充电电池充电装置包括用于对可充电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用于检测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端子电压的电压检测器;和用于控制对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下述处理在由所述充电器用恒定电流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使用所述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端子电压与预定的第一设置电压相比较;脉冲充电,其中,当所述端子电压变为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设置电压时,在使用所述充电器对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仅持续预定的第一设置时间之后,暂停充电;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使用所述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和在流逝时间An处的端子电压Bn测量多次,将所述端子电压Bn与预定的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在当所述流逝时间An达到预定的第二设置时间时所述端子电压Bn高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基于所述流逝时间An和所述端子电压Bn二者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所述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上述第二设置电压;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的推测二者,而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时,结束充电。
在上面的充电装置中,控制器使用充电器和电压检测器,实现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在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直到端子电压变为固定电压(第一设置电压)之后,才执行脉冲充电,并且基于在这种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的流逝时间和端子电压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所述端子电压实际上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所以获得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充电的效果。
此外,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并且通过假设Bn为Cn的线性表达式,可以获得在从所述暂停开始起的所述流逝时间An变为第三设置时间时的所述端子电压Bn,其中所述第三设置时间比所述第二设置时间长,此外,当将第三设置时间被设置为无限时间时,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非常精确地推测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因此,能够获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执行充电的效果,而不会带来由于欠充电或过充电所导致的性能下降。
此外,由于不是在端子电压Bn的值仅仅一次变为高于第二设置电压之后,而是在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连续N次变为比第二设置电压高之后才结束充电,所以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出充满电的状态,以便获得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充电电池性能的效果。


图1是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的配置框图;图2是示出了由图1中的控制电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充电装置中充电的时候的端子电压和充电电流的时间变化;图4示出了端子电压Bn的测量值与Cn、D和E的值之间的关系;图5示出了在下述情形中,端子电压和充电电流的时间变化,所述情形是在从暂停充电开始起的流逝时间达到第二设置时间T2之前,端子电压Bn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以及图6是示出了由图1中示出的控制电路执行的处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使用附图具体地解释本发明。图1是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的配置框图。该充电装置被提供来对锂离子电池10进行充电,所述锂离子电池10的满充电电压为4.2(V),并且容量为2,000(mAh),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恒定电流电路1、开关2、电压检测电路3和控制电路4。
恒定电流电路1是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电源(例如商业电源)生成1.6A恒定电流的电路。
将要被充电的锂离子电池10通过开关2连接到恒定电流电路1。由控制电路4控制开关2开启和关闭。
电压检测电路3是检测锂离子电池10的端子电压的电路。电压检测电路3的检测输出被发送到控制电路4。
控制电路4包括微处理器。图2是示出了由控制电路4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首先开启开关2,然后由恒定电流电路1用恒定电流对安装在该充电装置上的锂离子电池10进行充电(步骤S1)。
随后,在充电期间,从电压检测电路3的检测输出来测量锂离子电池10的端子电压,并且判断该端子电压是否已达到第一设置电压V1=4.25(V)(稍高于锂离子电池10充满电时的电压)(步骤S2)。
如果判断为否,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1。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是时,设置n=1(步骤S3)。进一步,通过仅将开关2持续开启第一设置时间T1=1.0(秒),来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步骤S4),此后通过关闭开关2,暂停充电(步骤S5)。即,执行一个脉冲的脉冲充电。
随后,当微处理器中的计时器测量出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变为An=0.25×n(秒)时,从电压检测电路3的检测结果来测量出在流逝时间An时锂离子电池10的端子电压Bn(步骤S6)。
然后,判断所测量的端子电压Bn是否高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锂离子电池10充满电时的电压)(步骤S7)。如果判断为否,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3。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是,则判断所测量的流逝时间An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二设置时间T2=4.0(秒)(步骤S8)。
如果在步骤S8判断为否,则将n值递增1(步骤S9),并且过程返回至步骤S5。进一步,当在步骤S8判断为是时,通过下面的计算方法,基于包括此前已被测量出的流逝时间An和端子电压Bn的数据组(An,Bn),计算锂离子电池10在从暂停开始的流逝时间An变为预定第三设置时间T3时的端子电压Bn的值,其中所述第三设置时间T3(这里,T3=∞)大于第二设置时间T2(步骤S10)。
[在第三设置时间T3处的端子电压Bn的计算方法]从数据组(An,Bn)得到数据组(Cn,Bn),其中Cn=1/An---(1)]]>利用最小二乘法从数据组(Cn,Bn)得出D和E,其中D=Σi=1n[Ci-1n(Σi=1nCi)][Bi-1n(Σi=1nBi)]Σn=1n[Ci-1n(Σi=1nCi)]2---(2)]]>E=1n(Σi=1nBi)-D*[1n(Σi=1nCi)]---(3)]]>假设Bn为Cn的下述线形表达式Bn=D*Cn×E ---(4)并且当An=T3(Cn=1/T3)]]>时计算出Bn。
随后,判断端子电压Bn的这一计算值是否大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步骤S11)。这样,基于在暂停充电期间的流逝时间An和端子电压Bn的多个测量结果,来推测由于这种暂停充电导致的锂离子电池10的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
如果在步骤S11判断为否,过程返回至步骤S3。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判断为是时,则判断出该电池已充满电,并且结束充电。
接下来,解释安装在充电装置上的锂离子电池10被充电的状态。在这种充电装置中,首先由恒定电流电路1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直到锂离子电池10的端子电压达到第一设置电压V1=4.25(V)(图2的步骤S1和S2)。
当端子电压达到第一设置电压V1=4.25(V)时,在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仅仅持续第一设置时间T1=1.0(秒)后,就暂停充电。换句话说,执行了第一脉冲的脉冲充电。并且,测量分别对应于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1=0.25(秒)、A2=0.5(秒)…的端子电压B1、B2…(图2的步骤S3到S9)。图3是示出了脉冲充电上的端子电压和充电电流的时间变化的图,其中到脉冲充电开始的流逝时间标为T0。
在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达到第二设置时间T2=4.0(秒)后端子电压Bn仍旧高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的情形中,可以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并且假设Bn为Cn的线性表达式,从上述计算公式(1)到(4)获得在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变为第三设置时间T3=∞时的端子电压Bn。然后,从该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来推测由于这种暂停充电导致的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图2的步骤S10和S11)。
图4示出了通过计算公式(1)到(3)获得的Cn、D和E的值之间的关系,其基于图3所示的流逝时间An和端子电压Bn二者的测量结果的示例和端子电压Bn的测量值。该图还示出了假设Bn是Cn的线性表达式,如计算公式(4)所描述的那样。
当推测出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时,执行第二脉冲的脉冲充电,并且重复推测端子电压(从图2的步骤S11到步骤S3)。
此外,在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达到第二设置时间T2=4.0(秒)之前端子电压Bn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的情形中,在达到第二设置时间T2之前执行第二脉冲的脉冲充电,如图5所示(从图2的步骤S7到S3)。
由于如此重复脉冲充电导致端子电压下降速率逐渐变小(端子电压Bn的值变高),所以最终认为端子电压将不会再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4.2(V),并且结束充电。
这样,根据本充电装置,在用恒定电流执行充电直到锂离子电池10的端子电压变为固定电压(第一设置电压V1)之后,再用恒定电流执行脉冲充电,并且在脉冲充电中,在从暂停充电开始起的流逝时间达到固定时间(第二设置时间T2)之后端子电压没有下降到小于等于固定电压(第二设置电压V2)的情形中,基于在暂停期间的流逝时间An和端子电压Bn二者的多个测量结果,来推测端子电压是否将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其中暂停在端子电压实际上是否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V2变明确时不再继续;然后决定重复脉冲充电还是结束充电。
因此,与相关领域中的方法相比,可以在短的时间内对锂离子电池10充电,所述相关领域中的方法例如是先执行恒定电流充电、紧接着再执行恒定电压充电的方法,以及先执行恒定电流充电、紧接着再用恒定电流执行间歇充电的方法,其中间歇充电时的暂停时间变长(持续暂停直到端子电压稳定下来)。
此外,如上述公式(2)到公式(4)所示,由于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并且假设Bn是Cn的线形表达式、以及将第三设置时间T3设置为无穷大时间值,可以获得在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变为第三设置时间T3时的端子电压Bn,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非常精确地推测端子电压是否将要下降到小于等于第二设置电压T2。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执行充电,而不会带来由于欠充电或过充电所导致的性能下降。
应当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仅一次变为比第二设置电压V2高时,就结束充电,如图2所示。然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能是在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变为连续N(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次高于第二设置电压V2之后,才结束充电。
图6是示出了这种示例中的控制电路4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与图2的处理相对应的处理给予了相同的步骤号。在该处理中,在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设置k=0(步骤S21)。此外,在步骤S7处判断为否时和在步骤S11处判断为否时,也设置k=0(步骤S22和步骤S23)。
此外,当在步骤S11处判断变为是时,将k的值递增1(步骤S24),并且判断k是否变为k=N(步骤S25)。如果判断为否,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3。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是,则判断出该电池已充满电,并且结束充电。
如上所述,不是在端子电压Bn的值仅仅一次变为比第二设置电压高之后,而是在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变为连续N次高于第二设置电压之后才结束充电,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出充满电的状态。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充电电池的性能。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只对一个锂离子电池10进行充电,但是也可以对连接有多个锂离子电池10的电池组充电。此外,在这种情形中,优选地测量这多个锂离子电池10的每个端子电压,并且将其中最高的端子电压与第一设置电压V1和第二设置电压V2相比较。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设置电压V1、第二设置电压V2、第一设置时间T1、第二设置时间T2和流逝时间An的值仅仅是举例,可以依赖于将要被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的满充电电压等对其作出改变。此外,也可以将第三设置时间T3设置为比第二设置时间T2大的适当有限值,而不是无穷大值。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恒定电流执行脉冲充电。但是,脉冲充电并不限于此,并且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过电压,将施加到锂离子电池的最大许可电压设置为恒定电压值,并且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执行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充电),以便在执行脉冲充电时所施加的电压不超过恒定电压值。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要被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要被充电的其他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锂电池或铅电池)。
虽然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执行脉冲充电,其中,在用恒定电流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将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端子电压与预定的第一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当所述端子电压变为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设置电压时,在对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仅持续预定的第一设置时间之后,暂停充电;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对从所述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和在所述流逝时间An处的所述端子电压Bn进行多次测量;将所述端子电压Bn与预定的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在当所述流逝时间An达到预定的第二设置时间时所述端子电压Bn比所述第二设置电压高的情形中,基于所述流逝时间An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所述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以及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的假设二者,而在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结束所述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其中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基于包括所述流逝时间An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数据组(An,Bn),利用下面的计算方法,计算在从所述暂停开始起的所述流逝时间An变为预定的第三设置时间T3时的所述端子电压Bn,其中所述第三设置时间T3比所述第二设置时间长;以及在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二者,而在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比所述第二设置电压高的情形中,结束充电;公式1在第三设置时间T3处的端子电压Bn的计算方法从数据组(An,Bn)计算出数据组(Cn,Bn),其中Cn=1/An]]>利用最小二乘法从数据组(Cn,Bn)计算出D和E,其中D=Σi=1n[Ci-1n(Σi=1nCi)][Bi-1n(Σi=1nBi)]Σn=1n[Ci-1n(Σi=1nCi)]2]]>E=1n(Σi=1nBi)-D*[1n(Σi=1nCi)]]]>假设Bn为Cn的下述线形表达式Bn=D*Cn×E,并且当An=T3(Cn=1/T3)]]>时,计算出B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设置时间为无穷大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其中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二者,直到在N个脉冲的脉冲充电期间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变得持续高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其中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当所述端子电压Bn的计算值在所述N个脉冲的脉冲充电期间变得持续高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时,结束充电。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充电方法,其中当对其中连接有多个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组充电时,测量所述多个可充电电池的每个端子电压,并且将其中的最高端子电压与所述第一设置电压和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
6.一种可充电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用于对可充电电池充电;电压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端子电压;和控制器,用于控制对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下述处理在由所述充电器用恒定电流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使用所述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端子电压与预定的第一设置电压相比较;脉冲充电,其中,当所述端子电压变为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设置电压时,在使用所述充电器对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仅持续预定的第一设置时间之后,暂停充电;在所述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使用所述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和在流逝时间An处的所述端子电压Bn测量多次,将所述端子电压Bn与预定的第二设置电压相比较,并且在当所述流逝时间An达到预定的第二设置时间时所述端子电压Bn高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的情形中,基于所述流逝时间An和所述端子电压Bn二者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所述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当推测所述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时,重复所述脉冲充电和所述端子电压Bn的推测二者,而当推测出所述端子电压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置电压时,结束充电。
全文摘要
一种对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装置。在用恒定电流对电池充电的同时,将电池的端子电压与第一设置电压V1相比较;执行脉冲充电,当端子电压变为大于等于V1时,在对电池充电仅持续第一设置时间T1之后,暂停充电;在脉冲充电中的暂停充电期间,对从暂停开始起的流逝时间An和在An处的端子电压Bn进行多次测量,并且将Bn与第二设置电压V2相比较;在当An达到第二设置时间T2时Bn高于V2的情形中,基于An和Bn的多个测量结果,推测端子电压是否会下降到小于等于V2;当推测出端子电压会下降到小于等于V2时,重复进行脉冲充电和端子电压的假设两者;而当推测出端子电压不会下降到小于等于V2时,结束充电。
文档编号H02J7/04GK1665062SQ20051005134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4日
发明者三瓶晃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