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式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242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取式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电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气流压力差驱动发电组合作用发电以产生 电力,并将该电力储存在储电组合的抽取式储电装置。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当中充满了稳定的气压, 一旦这些分布在不同区块的气压 产生压力差即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气流,该气流的大小也因为气压压力差的大小而有强弱的区 别,同时,这样的气流压差产生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就是风的能量,其中包括了自然界所产生 的,如微风、飓风、台风等,以及人为所产生的,如电扇、冷却风扇、散热风扇等,这些气 流的流动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能量,如不能好好的加以利用甚为可惜。
承上所述,藉由风力发电产生电力的风力发电储电设备有很多种类,但皆有一共同的缺 点,即所有的风力发电单元及储电单元皆为无法分离的设计,此设计的缺点是对于当有需要 在不同的地点使用该储存电力的时候必需拉出至少一条用来连结远程的电缆线方可将电力送 至其它需要应用电力的场所,又或者所有储存下来的电力因储电单元不能任意的移动,故储 存下来的电力只能在原储电单元处使用,故对于储备下来的电力的使用效率将大打折扣,有 鉴于此,如能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且可携带特性的储电单元设计的话将能更有效的利用该储 存电能。
上述两者的结合是为目前应用环保电能所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取式储电装 置,主要是利用气流压差所产生的能量驱动至少一气流压差发电组合产生发电并将该电力储 存在储电单元,由于该储电单元可携带至其它场所使用,并提供额外的电力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取式储电装置,包括 至少一利用气流压差能量推动扇叶转动进而带动感应发电机发电产生电流输出的气流压差发 电组合,其特点是还包括一储电组合,其具有一本体、 一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储电单 元,该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该气流压差发电组合的输出端连接,经处理后提供稳定的充 电电流输出及过载保护,该储电单元以抽取式安装在本体内,该储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电 路单元的充电电流输出端连接以储存电力,其输出端提供内部的储存电力。如此,气流压差发电组合藉由空气中的气流压差所产生的风力驱动产生电力,并将该电 力送至储电组合的储电单元做储存,该储电单元并可独立抽换以提供更大的延伸性的利用。 可适用于任何能产生气流压差的场所发电及储存电力,利用储电单元为可抽取设计可快速的 将电力携至任何需要的地点,且藉由模块化可方便维修及更换。


图l为本实用新型抽取式储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的应用实施例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冷却水塔上的应用实施例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窗型冷气上的应用实施例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车上的应用实施例图四。
标号说明
10: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1:扇叶
12:感应发电机13:扇片
14:连杆15:电源输入线
20:储电组合21:储电单元
22:容纳槽23:控制电路单元
24:电力输出端子25:本体
26、27:防护罩30:汽车
31:车顶32:车尾
33:气霸入口40:冷却水塔
41:冷却风扇50:窗型冷气
51:冷媒散热风扇60:机车
61: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抽取式储电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气流压差发电组合io及 一储电组合20。该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包含一扇叶11及一感应发电机12,当气流压差发电组 合10周围的大气压力发生压差变化时,随之产生的即为气流流动的能量,外在的表现形式即 为风力,其强度端视压力差的大小,当该风力流过扇叶ll时,即可藉由风压推动扇叶ll的扇 片13进而带动扇叶11的转动。扇叶11的轴心连接有一连杆14,该连杆14的末端与感应发电机 12形成连接;当风力驱动扇叶ll转动时,藉由该连杆14的带动将会同步的驱动与该连杆14连结的感应发电机12,该感应发电机12为一磁力发电结构,内部藉由磁铁及线圈(图中未示)的 交互作用产生磁力线的切割进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当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产生电流之后,该电流经由电源输入线15传送至储电组合20,储 电组合20具有一本体25及至少一储电单元21。该本体25具有多数容纳槽22,可使储电单元21 以抽取方式安装在容纳槽22中。储电组合20更包含有一控制电路单元23以作为安装本抽取式 储电装置的必要控制电路用,该控制电路单元23可与本体25结合成为一体,或以抽取方式来 与本体25成为组合以利于维修的进行,该控制电路单元23的输入端连接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 的电源输入线15,其内部具有交直流转换电路、整流二极管电路、稳压电路、过载保护电路 及电量显示电路等各种必要的控制电路,其功能是提供稳定的充电电流输出及过载保护给装 设在容纳槽22的储电单元21。
请参阅图l所示,将控制电路单元23与储电组合20结合成为一体;在应用上,各储电单 元21可独立自容纳槽22插入或取出,且每一储电单元21皆有电力输出端子24以提供储电单元 21内部的储存电力于其它适当的场合使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大的延伸性利用,例如将单 一储电单元21携带至郊外或于停电时提供临时的电力需求等。
气流压差的产生方式有很多种,如行进中的车子会有气流产生、大楼的冷却水塔的冷却 风扇会有气流产生,以及窗型冷气后方也有冷媒散热风扇提供额外的气流产生等。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一,该抽取式储电装置可安装在任何具有气流 产生的场所,现以行进中的汽车做为本应用实施例的说明,众所周知,行进中的汽车会因为 空气阻力而在汽车的不同的部位产生气流压差,即是在汽车的车身周围会有气流的产生,故 将本实用新型抽取式储电装置的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安装在汽车30上如车顶31或车尾32,并 于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的外部安装一网状防护罩26,以防止扇叶ll受到外物的撞击而损坏; 或其它的气流导流位置如汽车30的气霸入口33,皆可使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的扇叶11得到一 个好的受风位置,更进一步的,藉由扇叶11的转动带动其连结的感应发电机12产生发电电流 并储存至储电单元21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利用。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抽取式储电装置的应用实施例二,现以大楼的冷却水塔的冷 却风扇做为本应用实施例的说明,现今的社会大楼林立,很多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水 塔皆安装在大楼的屋顶,该冷却水塔的内部有一大型的冷却风扇,将本实用新抽取式储电装 置的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安装在冷却水塔40的冷却风扇41的排风端的吹出口上方,并进一步 的利用冷却风扇41排出的风力与本创作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的扇叶11发生对流现象以带动扇 叶11的转动,并藉由扇叶11的转动带动其连结的感应发电机12产生发电电流并储存至储电单元21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利用。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抽取式储电装置的应用实施例三,现以窗型冷气后方的冷媒 散热风扇做为本应用实施例的说明,将本实用新型抽取式储电装置的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安 装在窗型冷气50的冷媒散热风扇51排风端的吹出口,并利用冷媒散热风扇51排出的风力与本 实用新型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的扇叶11发生对流现象以带动扇叶11的转动,并藉由扇叶ll的 转动带动其连结的感应发电机12产生发电电流并储存至储电单元21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利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抽取式储电装置的应用实施例四,现以行进中的机车做为本 应用实施例的说明,众所周知,行进中的机车会因为空气阻力而在机车的不同的部位产生气 流压差,即是在机车的车身周围会有气流的产生,故将该抽取式储电装置的气流压差发电组 合10安装在机车60上,如扰流板61上,藉由扰流板61的干扰气流带动气流压差发电组合10的 感应发电机12作用,以产生发电电流并储存至储电组合20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利用。实质上, 在扰流板61上且位在气流差发电组合10的外部安装有一网状防护罩27,以防止扇叶ll受到外 物的撞击而损坏。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可适用于任何能产生气流压差的 场所发电及储存电力,利用储电单元为可抽取设计可快速的将电力携至任何需要的地点,且 藉由模块化可容易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维修及更换。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抽取式储电装置,包括至少一利用气流压差能量推动扇叶转动进而带动感应发电机发电产生电流输出的气流压差发电组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储电组合,其具有一本体、一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储电单元,该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该气流压差发电组合的输出端连接,经处理后提供稳定的充电电流输出及过载保护,该储电单元以抽取式安装在本体内,该储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单元的充电电流输出端连接以储存电力,其输出端提供内部的储存电力。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抽取式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 多数可供控制电路单元及储电单元以抽取方式安装的容纳槽。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抽取式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 单元与该本体结合成为一体。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抽取式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压差 发电组合的外部安装有一网状防护罩。
专利摘要一种抽取式储电装置,包括一气流压差发电组合、及一储电组合,该储电组合具有一本体、一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储电单元,该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该气流压差发电组合的输出端连接,该储电单元以抽取式安装在本体内,该储电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单元的充电电流输出端连接以储存电力,其输出端提供内部的储存电力。从而,利用气流的压力差所产生的能量驱动气流压差发电组合作用发电以产生电力,并将该电力储存在储电组合的储电单元,以提供额外的电力应用。
文档编号H02J7/32GK201256303SQ20082030156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孙道亨 申请人:孙道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