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179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步主发电机,具体是一种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同步主发电机应用于电传动内燃机车的电力传动装置时,需另外单独连接独立的整流器,其带来的缺陷在于 一、同步主发电机发出交流电后必须经过一定长度的电缆与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由此带来布线的困难和系统产生故障的风险;二、导致电力传动装置(的)体积大,浪费了机车上本已有限的空间。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便于应用于电传动内燃机车电力传动装置的(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同步主发电机不便于应用于电传动内燃机车的电力传动装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包括同步主发电机、整流器,同步主发电机的机座上设有支撑座,整流器通过螺栓与支撑座固定,同步主发电机的三相输出引线(铜排)与整流器的三相输入引线(铜排)连接;同步主发电机机座上开有通风口,整流器箱体上表面开
有进风口,整流器箱体下表面开有与同步主发电机机座上的通风口位置对应的出风口。所述同步主发电机、整流器均为现有公知产品,可由市面购得。
工作时,同步主发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随即通过同步主发电机的三相输出引线以及整流器的三相输入引线输入整流器,整流器通过其箱体内部的整流组件将输入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而后将直流电输出。在此过程中,同步主发电机的风扇在同步主发电机内部引起负压,由于同步主发电机机座上开有通风口 ,且整流器箱体下表面开有与同步主发电机机座上的通风口位置对应的出风口,整流器箱体内部亦产生负压,风即由整流器箱体上表面的进风口流入,而后经整流器箱体下表面的出风口流入同步主发电机内部,最终通过同步主发电机的风扇排出,由此形成了整流器内部冷却风路,防止了整流器内部发热对整流器的元器件造成损坏。
为便于同步主发电机与整流器之间的安装,同步主发电机的三相输出引线与整流器的三相输入引线上均开有连接用通孔。
进一步地,为便于同步主发电机三相输出引线上的连接用通孔与整流器三相输入引线上的连接用通孔相互对准,所述连接用通孔为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同步主发电机与整流器进行整合,既有效降低了机车布线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有效减少了机车电力传动装置的体积,为机车内部节约了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同步主发电机,2-整流器,3-支撑座,4-出风口, 5-连接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包括同步主发电机l、整流器2,同步主发电机1的机座上设有支撑座3,整流器2通过螺栓与支撑座3固定,同步主发电机1的三相输出引线与整流器2的三相输入引线连接;同步主发电机1机座上开有通风口,整流器2箱体上表面开有进风口,整流器2箱体下表面开有与同步主发电机1机座上的通风口位置对应的出风口 4;同步主发电机1的三相输出引线与整流器2的三相输入引线上均开有连接用通孔5;所述连接用通孔5为腰形孔。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包括同步主发电机(1)、整流器(2),其特征在于同步主发电机(1)的机座上设有支撑座(3),整流器(2)通过螺栓与支撑座(3)固定,同步主发电机(1)的三相输出引线与整流器(2)的三相输入引线连接;同步主发电机(1)机座上开有通风口,整流器(2)箱体上表面开有进风口,整流器(2)箱体下表面开有与同步主发电机(1)机座上的通风口位置对应的出风口(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同步主发电机(1)的三相输出引线与整流器(2)的三相输入引线上均开有连接用通孔(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用通孔(5)为腰形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步主发电机,具体是一种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解决了现有同步主发电机不便于应用于电传动内燃机车的电力传动装置的问题。带有整流装置的同步主发电机,包括同步主发电机、整流器,同步主发电机的机座上设有支撑座,整流器通过螺栓与支撑座固定,同步主发电机的三相输出引线与整流器的三相输入引线连接;同步主发电机机座上开有通风口,整流器箱体上表面开有进风口,整流器箱体下表面开有与同步主发电机机座上的通风口位置对应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同步主发电机与整流器进行整合,有效减少了机车电力传动装置的体积,为机车内部节约了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H02K13/00GK201398128SQ20092010206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
发明者任延生, 刘瑞强, 赵张强 申请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