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331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机壳,属于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机壳,只用于装配电机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等,与外部设备连接通常通过外接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电机外壳是分体式,外接的安装支架一般采用焊接、铆接等形式与电机机壳连接在一起,或者在电机机壳上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固定在电机机壳上,该种方式工序复杂,用料较多,生产成本较高,且存在支架易脱落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机壳,电机壳体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该结构简单、用料节省、成本降低、连接稳定可靠。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电机机壳,包括空心的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并在支架的旁边、电机壳体的壁面上形成凹槽,支架的一端还连接在壳体的壁面上。上述所述的支架包括固定部、中间连接部和安装部,固定部的一端与电机壳体相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连接,中间连接部外端连接安装部。上述所述的中间连接部是扭片状。上述所述的若干支架位于电机壳体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间隔分布。上述所述的若干支架的数量是3个,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角度为120度。上述所述的安装部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上述所述的电机壳体是圆筒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电机壳体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并在支架的旁边、 电机壳体的壁面上形成凹槽,支架的一端还连接在壳体的壁面上,利用电机外壳的部分材料作为支架材料,翻出后经过整形达到所需要的安装尺寸,实现部件安装的目的,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连接稳定可靠,提高电机市场竞争力;幻支架包括固定部、中间连接部和安装部,固定部的一端与电机壳体相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连接,中间连接部外端连接安装部,中间连接部是扭片状,结构紧固,安装牢靠,降低二次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3)若干支架的数量是3个,位于电机壳体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角度为120度,受力均勻,使电机平稳紧固在外部设备上。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图3是本发明支架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与电机其他部件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电机机壳,包括空心的电机壳体1,电机壳体 1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2,并在支架2的旁边、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支架2 的一端还连接在壳体1的壁面上;支架2包括固定部21、中间连接部22和安装部23,固定部21的一端与电机壳体1相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22连接,中间连接部22外端连接安装部23 ;中间连接部22是扭片状;若干支架2位于电机壳体1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间隔分布;若干支架2的数量是3个,相邻两个支架2之间的角度为120度;安装部23上设有两个安装孔230 ;电机壳体1是圆筒体。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和电机其他部件装配如下电机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5安装在电机壳体1里面,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2,机壳体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上端盖6套装在电机壳体1顶端,下端盖4与电机壳体1的底部相连,组成电机实体部分,通过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2连接到外部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机壳,包括空心的电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O),并在支架O)的旁边、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支架O)的一端还连接在壳体(1)的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支架( 包括固定部(21)、中间连接部0 和安装部(23),固定部的一端与电机壳体(1)相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02)连接,中间连接部02)外端连接安装部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部0 是扭片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若干支架( 位于电机壳体(1)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若干支架的数量是3个,相邻两个支架( 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安装部03)上设有两个安装孔(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电机壳体(1)是圆筒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机壳,包括空心的电机壳体(1),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冲压出若干支架(2),并在支架(2)的旁边、电机壳体(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支架(2)的一端还连接在壳体(1)的壁面上,充分利用了电机壳体的部分材料,实现材料利用最大化,减少焊接或铆接的工艺,降低二次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及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H02K5/04GK102487227SQ20101058216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雄程, 贾洪雨 申请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