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546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电机的组装生产和检测分别是通过两条分开独立的生产线和检测线来完成, 即先通过在具有皮带传输线的生产线上完成每一个工序的组装,然后将组装好的成品通过 人工搬运到检测线上面进行检测,如此来完成整个电机的生产组装和检测的过程。然而,现 有的电机的生产过程中,当电机完成组装后还另需要人工搬运到检测线上,搬运的过程人 工浪费大,而且流程缓慢。而且现有的生产组装线上工人都使用手工气动螺丝批上螺丝,在组装的过程中会 产生气动噪声,而且现有的检测线的链条在传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摩擦声,如此会使 整个生产车间的产生极大的噪音,而过大的噪音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输运流程速度 快而且极大的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形风扇电 机生产线,包括一环形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环形的输送带,所述工作台包括组装区 域和检测区域,所述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完成各个工序的工 装板,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为从所述组装区域至检测区域。其中,包括带动所述输送带运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为轴承方式链接。其中,所述组装区域的工装板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为锭子安装区工装板、 转子安装区工装板、自动螺丝安装区工装板、齿箱安装区工装板、电容安装区工装板。其中,所述自动螺丝安装区域设置有一自动螺丝机。其中,所述检测区域的工装板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为接线区工装板、杂音 检测区工装板、电机检测区工装板。其中,所述接线区工装板上设置有接线柱帽,所述接线区作业包括将组装区组装 完成后的电机的电线接在工装板的接线柱帽上。其中,所述杂音检测区工装板上设置有电流检测点、电压检测点和用于检测杂音 的隔音房。其中,所述电机检测区工装板包括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超压检测 区、点动检测区、功率检测区和耐压检测区。其中,所述功率检测区的功率检测为高、中、低三个档位,每个档位都设有一检测 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的电机检测仪。其中,所述耐压检测区设置有一检测所述电机的绝缘性能的耐压检测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生产组装和检测是由两个分别独立的生产线和测试线完成,产品在生产线上完成生产组装后再通过人 工搬运检测线上检测,如此需要大量人力且生产效率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环形风扇电机 生产线通过在同一环形的工作台上设置生产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产品在生产组装区域完 成组装后通过输送带直接流入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如此不再需要通过人工将组装后的产品 搬运到检测区域,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成本和提供产品流程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生 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左视图;图2是图1中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包括一环形的工作台 10,所述工作台10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输送带,所述工作台10包括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 所述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完成各个工序的工装板,所述输送 带的传输方向为从所述组装区域至检测区域。半成品在一个工装板上组装完成后经过输送 带流入下一个工序的工装板组装作业,经过组装区域组装后的成品经过输送带流入检测区 域检测。所述工作台10的组装区域放置的工装板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为锭子安装 区工装板11、转子安装区工装板12、自动螺丝安装区工装板13、齿箱安装区工装板14、电容 安装区工装板15以及其他工作区工装板16,每上一步工序完成后的半成品放置于输送带 上,经输送带流入下一步工序作业。例如,将进行转子安装之后的半成品放到传送带上之后 流入自动螺丝安装区域工装板进行电机螺丝紧固,然后放回工装板继续通过传送带往下个 工序输送。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螺丝安装区域设置有一自动螺丝机,所述自动螺丝机将配 好的电机螺丝紧固。所述电容安装区工装板工序包括烘烤电容线上绝缘伸缩套管,并上好 防锈油管。所述检测区域放置的工装板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为接线区工装板21、杂音 检测区工装板22以及电机检测区工装板23,所述组装区域组装完成后的成品通过输送带 直接进入检测区域的接线区工装板21进行作业。所述接线区工装板21上设置有接线柱帽, 所述接线区包括工序将组装区组装完成后的电机的电线接在工装板的接线柱帽上。所述杂音检测区工装板上设置有电流检测点、电压检测点和用于检测杂音的隔音 房。所述电机检测区工装板包括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超压检测区、点动检测 区、功率检测区和耐压检测区。所述超压检测用于检测电压在高出正常电压40 %以下电机的运转情况,本实施例 中,在电压高出正常电压40%进行超压检测的情况下,也要求电机处于正常运转;所述点 动检测用于检测电压低于正常电压40%以上电机的运转情况,本实施例中,在电压低于正常电压40 %以下进行点动检测的情况下,也要求电机能正常启动。所述功率检测区的功率检测为高、中、低三个档位,每个档位都设有一电机检测 仪,所述电机检测仪对所述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进行检测。所述耐压检测区设置有一检 测所述电机的绝缘性能的耐压检测仪。所述检测区域之后包括成品下货区30。产品经过检 测区域检测后流入下货区进行下货。本实用新型将原来使用皮带流水作业与检测线两套设备合并为单一整套生产线, 在管理、生产效率、人工、损耗等各项项目对比都将提高一倍以上的优势。在实际的生产过 程中,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的人员配置由原来近百名生产人员降为现有三十余人的生产班 子,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因招工困难而带来的生产压力;而且产品的生产效率也由原 来每个工作日每人生产一百台增长为每个工作日每人生产二百台,在保质保时的同时,产 量上提高一倍。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的设计从原来上下运行改为左右平行环绕,在材料使用上减少 成本的浪费,更加降低厂家的资金损耗。本实用新型的条皮带输送线两边可配备60套组装 作业桌椅。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组装线上新增所述自动螺丝机,减少大量手工用气动锁螺丝这 个工序所产生的噪音,并将原来输送带链条的构造由硬摩擦的培林方式改成滚动摩擦的轴 承方式,使生产车间内部生产所产生的噪音降至最低,以便达到减少噪音对员工身体伤害 的目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的生产组装和检测是由两个分别独立的 生产线和测试线完成,产品在生产线上完成生产组装后再通过人工搬运检测线上检测,如 此需要大量人力和生产效率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通过在同一环形的 工作台上设置生产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产品在生产组装区域完成组装后通过输送带直接 流入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如此不再需要通过人工将组装后的产品搬运到检测区域,可以极 大的节约人力成本和提供产品流程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包括一环形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环形的输送带,所述工作台包括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所述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完成各个工序的工装板,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为从所述组装区域至检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动所述输送带运 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为轴承方式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区域的工装板 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为锭子安装区工装板、转子安装区工装板、自动螺丝安装区工 装板、齿箱安装区工装板、电容安装区工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螺丝安装区域 设置有一自动螺丝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的工装板 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为接线区工装板、杂音检测区工装板、电机检测区工装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区工装板上设 置有接线柱帽,所述接线区作业包括将组装区组装完成后的电机的电线接在工装板的接线 柱帽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杂音检测区工装板 上设置有电流检测点、电压检测点和用于检测杂音的隔音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检测区工装板 包括沿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超压检测区、点动检测区、功率检测区和耐压检测 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检测区的功率 检测为高、中、低三个档位,每个档位都设有一检测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的电机检测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检测区设置有 一检测所述电机的绝缘性能的耐压检测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包括一环形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环形的输送带,所述工作台包括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所述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完成各个工序的工装板,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为从所述组装区域至检测区域。本实用新型环形风扇电机生产线通过在同一环形的工作台上设置生产组装区域和检测区域,产品在生产组装区域完成组装后通过输送带直接流入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如此不再需要通过人工将组装后的产品搬运到检测区域,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成本和提供产品流程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2K15/00GK201663519SQ20102011235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毛光福, 顾正华 申请人:毛光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