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517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
背景技术
传统四轴机车的牵引电机冷却风道多为双通风机风道,如图3所示,即前后转向 架14、15各有一套独立的风道,该结构需要两套牵引电机通风机设备,机车制造成本及使 用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双通风机风道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车牵引电机单通 风机风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车牵弓I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包括由一位风道段组成、二位风道段组成、三位 风道、四位风道形成的4支风腔,所述4支风腔具有一个共同的风道入口,所述共同的风道 入口与通风机出口连通,所述每支风腔的风道出口分别通过法兰和4个牵引电机的入口法
兰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优选方式,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三段、四段及二位风道 段组成的二段、三段、四段设置在边梁内。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优选方式,设计于边梁内的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及二位风道 段组成的三段风道截面一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优选方式,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一段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 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立板组焊在一起;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通过立 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 成的三段通过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截面为长椭圆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筋板组焊在 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四段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 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 风腔箱,与法兰口、边梁组焊在一起。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优选方式,所述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一段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 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通过立板、上 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 三段通过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截面为长椭圆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 位风道段组成的四段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 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 箱,与法兰口、边梁组焊在一起。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优选方式,所述三位风道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 矩型的风腔箱,与经过的车架横梁组焊在一起。[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优选方式,所述四位风道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 矩型的风腔箱,与经过的车架横梁组焊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三段、四段及二位风道段组成的 二段、三段、四段设计于边梁内,这样边梁内的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及二位风道段组成的 三段风道截面完全一致,结构简单,简化了工艺,缩短了组装时间,降低了工艺成本;2、单通 风机风道的使用,使得只需采用1套牵引电机通风机就可通过整套风道供给整台机车的四 台牵引电机冷却,单通风机风道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冷却风经过风道后再通过法兰通向牵 引电机,节约了设备成本、节约了辅助功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通风机风道的示意图。1为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一段,2为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3为一位风道段组成的 三段,4为一位风道段组成的四段,5为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6为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一 段,7为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8为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9为二位风道段组成的四段, 10为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11为三位风道,12为四位风道,13为法兰,14为前转向架风 道,15为后转向架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包括由一位风道段组成1-5、 二位风道段组成6-10、三位风道11、四位风道12形成的4支风腔,所述4支风腔具有一个 共同的风道入口,所述共同的风道入口与通风机出口连通,所述每支风腔的风道出口分别 通过法兰13和4个牵引电机的入口法兰连接。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2、三段3、四段4及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7、三段8、 四段9设置在边梁内。设计于边梁内的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3及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8 风道截面一致,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一段1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 风腔箱,与边梁立板组焊在一起;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2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 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3通过上 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截面为长椭圆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 组成的四段4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 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5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 法兰口、边梁组焊在一起。所述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一段6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 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7通过立板、上盖板、 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8 通过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截面为长椭圆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 道段组成的四段9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 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10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法兰口、边梁组焊在一起。所述三位风道11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 型的风腔箱,与经过的车架横梁组焊在一起。所述四位风道12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 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经过的车架横梁组焊在一起。图1中箭头所示为冷却风流向,单通风机风道的使用,使得只需采用1套牵引电机 通风机就可通过整套风道供给整台机车的四台牵引电机冷却,冷却风经过风道后再通过法 兰通向牵引电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位风道段组成(1-5)、二位 风道段组成(6-10)、三位风道(11 )、四位风道(12)形成的4支风腔,所述4支风腔具有一个 共同的风道入口,所述共同的风道入口与通风机出口连通,所述每支风腔的风道出口分别 通过法兰(13)和4个牵引电机的入口法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位风道段组 成的二段(2)、三段(3)、四段(4)及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7)、三段(8)、四段(9)设置在 边梁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设计于边梁内的一 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3)及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8)风道截面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位风道段组 成的一段(1)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立板组焊在一起; 所述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2)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 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3)通过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截面 为长椭圆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四段(4)通过立板、上 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一位风道段组成的 五段(5)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法兰口、边梁组焊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风道段组 成的一段(6)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立板组焊在一起; 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二段(7)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 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三段(8)通过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截面为长 椭圆型的风腔箱,与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四段(9)通过立板、上盖板、 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边梁、边梁筋板组焊在一起;二位风道段组成的五段 (10)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法兰口、边梁组焊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风道(11) 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经过的车架横梁组焊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位风道(12) 通过立板、上盖板、下盖板组焊为一个矩型的风腔箱,与经过的车架横梁组焊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牵引电机单通风机风道,包括由一位风道段组成、二位风道段组成、三位风道、四位风道形成的4支风腔,所述4支风腔具有一个共同的风道入口,所述共同的风道入口与通风机出口连通,所述每支风腔的风道出口分别通过法兰和4个牵引电机的入口法兰连接;单通风机风道的使用,使得只需采用1套牵引电机通风机就可通过整套风道供给整台机车的四台牵引电机冷却,单通风机风道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冷却风经过风道后再通过法兰通向牵引电机,节约了设备成本、节约了辅助功率。
文档编号H02K9/02GK201869023SQ2010206360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光汉, 张志刚, 李柯, 陈强 申请人: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