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43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致动器的马达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在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调节阀的驱动源,已知有被马达所驱动的马达致动器(例如专利文献1)。该马达致动器如图7所示,在将壳主体101及盖102相互组装而成的罩体的内部收容有具有旋转轴103的马达104。该马达104的轴承收容部105通过在壳主体101处具有的马达支撑部106、和在盖102处具有的协同支撑部107而被直接夹持。并且,为了防止马达104的旋转,在壳的内面直立设置有与马达104抵接的旋转防止支撑部108。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201325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马达致动器中,由于在壳主体101及盖102的底面处具有的马达收容凹部109中接触收容着马达的一部分,所以马达旋转时的振动容易传递给壳主体及盖。此外,马达支撑部106和协同支撑部107只是单单支撑马达的,所以需要另外设置旋转防止支撑部。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马达的旋转、并且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给壳的马达致动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本发明的马达致动器,具备构成罩体的上下壳、配置在上述罩体内的马达、和传递上述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力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具有有底中空筒状的马达壳、和将上述马达壳的开口端封闭的马达壳盖;在上述马达壳的底部和上述马达壳盖处,分别设有两个凹部;上述凹部夹着上述旋转轴而设在上述上下壳的组装方向的下方和上方;上述上下壳在内侧分别具有两个由竖起肋板构成的马达支撑部;上述下壳的两个马达支撑部的前端部与设在上述马达壳的底部和上述马达壳盖处的、 下方的凹部分别卡合,上述上壳的两个马达支撑部的前端部与设在上述马达壳的底部和上述马达壳盖处的、上方的凹部分别卡合;上述马达以与上述上下壳的底面非接触的状态而被支撑。在本发明的马达致动器中,优选的是,上述凹部从上述旋转轴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V字形状;上述马达支撑部的前端部形成为与上述凹部卡合的大致半圆形状。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马达的旋转,并且在马达的旋转时发生的振动不易传递给壳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除了上壳以外的马达致动器的俯视图。
图2(a)是图1的下壳的俯视图,图2(b)是图1的上壳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马达附近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从旋转轴方向观察配置在图1的上下壳内的马达时的侧视图。图5是配置在图1的上下壳内的马达的主视图。图6表示图4的马达的凹部及马达支撑部的变形例。图7(a)是以往例的马达致动器的马达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配置在以往例的马达致动器的罩体内的马达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构成零件的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特定的记载,就不意欲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除了上壳以外的马达致动器的俯视图。图2(a)是图1的下壳的俯视图,图2(b)是图1的上壳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马达附近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从旋转轴方向观察配置在图1的上下壳内的马达时的侧视图。图5是配置在图 1的上下壳内的马达的主视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例的马达致动器1在用于汽车等车辆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调节阀的驱动源等中使用,具备构成罩体的上下壳11、12、配置在罩体内的马达20、与固接在马达20的旋转轴20A处的蜗轮20B连结的减速齿轮40、与减速齿轮40连结而传递马达20的旋转轴20A的旋转力的输出轴41、和检测输出轴41的旋转角的旋转角检测器42。罩体由硬质树脂形成,形成为上壳11与下壳12的开口端部相互嵌合而具有规定的内部空间的箱状。马达20具有由软铁(soft iron)那样的金属材料形成为有底中空筒状的马达壳21 ;和由树脂材料那样的绝缘材料形成、将马达壳21的开口端封闭的圆板状的马达壳盖 22。本例的马达20是带电刷(brush)的马达,配置有与马达20的旋转轴20A—体旋转的转子(rotor)29,以使该转子四与固接在马达壳21的内周面处的磁体23对置。在转子四处设有未图示的换向器(commutator),在马达壳盖22处设有与该换向器滑动接触的未图示的两个电刷。在马达壳的底部21A中央及马达壳盖22中央形成有轴承收容部24,配置有旋转自如地轴支撑转子四的未图示的轴承。并且,在马达壳盖22处设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子25。在该马达20的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的外周面,分别设有两个凹部26, 该凹部26夹着旋转轴20A设在上下壳11、12的组装方向60的下方和上方。具体而言,该组装方向60是指,上壳11及下壳12向与上壳11及下壳12的底面14大致成直角的方向移动的方向,凹部26在与马达20的旋转轴20A成直角方向的直线上、并且在与上下壳11、 12的组装方向平行的线上、夹着旋转轴20A设在两侧。本例的马达20在马达壳的底部21A 处形成有下方的凹部26和上方的凹部沈,此外,在马达壳盖22处分别形成有下方的凹部 26和上方的凹部洸。上述凹部沈形成为向半径方向外方开口的大致V字形状。该大致V字形状为从马达壳的底部21A及马达壳盖22的外周面低一级的台阶部形状,具有一对倾斜面27和侧面观。一对倾斜面27形成为平面状,沿着上下壳11、12的组装方向相互接近而形成,与旋转轴方向平行地形成。上下壳11、12在内侧的底面14处分别设有两个由相同高度的竖起肋板构成的马达支撑部30。该马达支撑部30配置在马达20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与上下壳11、12的底面14大致垂直地一体地直立设置。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形成为大致半圆状,能够与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的凹部沈卡合。并且,当将上下壳11、12组装时,下壳12的两个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与设在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22处的、下方的凹部沈分别卡合,此外,上壳 11的两个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分别与设在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处的、 上方的凹部26卡合,从而马达支撑部30支撑马达20。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所以如果马达20要旋转,则凹部26的倾斜面27与直立设置在上下壳11、12处的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抵接,所以马达20能够防止相对于上下壳11、12的马达20的旋转。马达支撑部30的间隔形成为与旋转轴方向的马达20的凹部沈的侧面观的间隔大致相同。由此,在将马达20组装到上下壳11、12时,如果将马达20配置在马达支撑部30 间,则马达20不会向旋转轴方向移动。这里,记载在以往例中的马达支撑部形成在马达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该马达支撑部的间隔形成为与旋转轴方向的马达的长度大致相同。本例的马达支撑部30的间隔形成为与马达20的凹部沈的侧面观间大致相同,所以与上述以往例相比距离变短,上下壳 11、12的内部空间变小,所以能够实现马达致动器的小型化。并且,在将马达20组装到上下壳11、12时,在马达支撑部30支撑马达20的状态下,马达20不与上下壳11、12的底面14抵接而以非接触的状态被支撑。由此,马达壳的外周面21B与上下壳11、12的底面14非接触地配置。减速齿轮40与固接在马达20的旋转轴20A处的蜗轮20B连结。本例的减速齿轮 40具有由硬质树脂形成的第1中间齿轮40A和第2中间齿轮40B,第1中间齿轮40A与蜗轮20B连结,第2中间齿轮40B与第1中间齿轮40A连结。输出轴41由硬质树脂形成,与第2中间齿轮40B连结。输出轴41的上端形成为筒状,从设在上壳11的底面14处的卡合孔13突出,并且筒状的内周与未图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调节阀的旋转轴相卡止。通过上述结构,马达20的旋转能够经由蜗轮20B、减速齿轮40、输出轴41传递给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调节阀的旋转轴。在组装本例的马达致动器时,在下壳12的规定的位置配置马达20、减速齿轮40、 旋转角检测器42及输出轴41,在将马达20载置到下壳12的马达支撑部30的状态下,在组装方向上使上壳11与下壳12紧密嵌合。于是,以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与马达20的凹部沈卡合的状态,马达支撑部30支撑马达20。本例的马达致动器1,如果经由供电端子25对马达20供给电源,则固接在马达壳 21处的磁体23内的转子旋转,通过转子和磁体23之间的磁吸引排斥力而发生的微小的振动传递给马达壳的外周面21B。但是,本例的马达20由于以与上下壳11、12的底面14非接触的状态而被支撑,所以马达20的振动不易传递给上下壳。并且,马达支撑部30由于与相比于转子的旋转方向而振动的发生小的旋转轴方向的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的凹部沈卡合而支撑马达20,所以马达20的振动更难以传递给上下壳。这样,在本例的马达致动器1中,下壳12的两个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与设在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处的、下方的凹部沈分别卡合,并且,上壳11的两个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与设在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处的、上方的凹部沈分别卡合,将马达20以与上下壳11、12的底面14非接触的状态而支撑。因此,不是如以往例那样设置旋转防止的部件,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马达 20的旋转,并且由于马达20与上下壳11、12的底面14非接触地配置,所以马达20的振动不易传递给上下壳11、12,进而,由于马达支撑部30与相比于转子的旋转方向振动的发生小的旋转轴方向的马达壳的底部21A和马达壳盖22的凹部沈卡合,所以,能够不对马达安装0形环来支撑马达而使得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给上下壳。此外,在本例的马达致动器1中,马达20的凹部沈是从旋转轴方向观察形成为V 字形状的、向半径方向外方开口的台阶部形状,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形成为与凹部沈卡合的大致半圆形状。如果是这样的形状,则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与V字形状的倾斜面27线接触,所以接触部分的大小变小,能够使得马达的振动更不易传递给上下壳。图6表示图4的马达20的凹部沈及马达支撑部30的变形例。如图6所示,如果马达支撑部30的前端部31A形成为大致方形形状,与其卡合的马达20的凹部26A从旋转轴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半圆且在内面具有弯曲面50,则也具有与上述同样的效果。此外,在本例的马达致动器中,设在马达壳盖22处的两个电刷优选的是在与组装方向60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上夹着旋转轴20A分别设置。如果这样构成,则即使转子四旋转时在与换向器滑动接触的电刷处发生微小的振动,也由于该电刷从被马达支撑部30支撑的凹部沈离开而设置,所以能够使该振动不易传递给马达支撑部30、进而马达的振动不
易传递给上下壳。
标号说明
1马达致动器
11上壳
12下壳
13卡合孔
14底面
20马达
20A旋转轴
20B蜗轮
21马达壳
21A马达壳的底部
21B马达壳的外周面
22马达壳盖
23磁体
24轴承收容部
25连接端子
26凹部
^A凹部
27倾斜面
28侧面
W转子
30马达支撑部
30A马达支撑部
31前端部
3IA前端部
40减速齿轮
40A第1中间齿轮
40B第2中间齿轮
41输出轴
42旋转角检测器
50弯曲面
60组装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致动器,具备构成罩体的上下壳、配置在上述罩体内的马达、和传递上述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力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具有有底中空筒状的马达壳、和将上述马达壳的开口端封闭的马达壳盖; 在上述马达壳的底部和上述马达壳盖处,分别设有两个凹部; 上述凹部夹着上述旋转轴而设在上述上下壳的组装方向的下方和上方; 上述上下壳在内侧分别具有两个由竖起肋板构成的马达支撑部; 上述下壳的两个马达支撑部的前端部与设在上述马达壳的底部和上述马达壳盖处的、 下方的凹部分别卡合,上述上壳的两个马达支撑部的前端部与设在上述马达壳的底部和上述马达壳盖处的、上方的凹部分别卡合;上述马达以与上述上下壳的底面非接触的状态而被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从上述旋转轴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V字形状; 上述马达支撑部的前端部形成为与上述凹部卡合的大致半圆形状。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马达的旋转、并且马达的振动不易传递给壳的马达致动器。配设在马达致动器(1)的上下壳(11、12)内的马达(20)具有马达壳(21)和马达壳盖(22),在马达壳的底部(21A)和上述马达壳盖(22),分别设有两个凹部(26)。上述凹部(26)夹着上述马达(20)的旋转轴而设在上述上下壳(11、12)的组装方向的下方和上方,上述上下壳(11、12)在内侧分别具有两个由竖起肋板构成的马达支撑部(30)。上述下壳(12)的两个马达支撑部(30)与下方的凹部(26)分别卡合,上述上壳(11)的两个马达支撑部(30)与上方的凹部(26)分别卡合,上述马达以与上述上下壳的底面非接触的状态而被支撑。
文档编号H02K5/04GK102290913SQ20111016033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6日
发明者小柳尚久, 渡边裕司 申请人: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