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076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是无偏心气隙的永磁两相无刷电动机的定子和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永磁两相无刷电动机包括永磁转子、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永磁转子与定子齿之间有偏心气隙;定子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设置。存在问题是由于磁极与定子齿一一对应以及定子齿偏心气隙的存在,电动机振动,并产生噪音。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电动机振动,降低噪音。[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包括定子、主绕组、 副绕组、永磁转子和启动装置,所述定子由至少二个分定子构成,分定子的槽数是3的倍数,定子的槽数总和为6的倍数;所述定子齿与永磁转子无偏心气隙。[0005]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采用分布式绕组绕法,主绕组与副绕组的槽数比为2比1,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按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反向绕主绕组、反向副绕组、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依序排列。[0006]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绕组与副绕组在定子采用90°电气角分别设置。[0007]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绕组、副绕组都绕在定子轭部。[0008]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第一三极管Tl、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 ;所述第一三极管Tl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基极与单片机连接,发射极与副绕组M2连接,副绕组M2 另一端与负极连接;[0009]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主绕组Ml — 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三极管T2、T3、T4、T5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0010]第一续流二极管Dl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0011]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4[0012]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副绕组M2和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之间的电路连通。[0013]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继电器、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 ;[0014]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连接;[0015]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连接;第二三极管和2 和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0016]第一续流二极管Dl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0017]所述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0018]主绕组Ml和副绕组M2分别与继电器连接,主绕组Ml和副绕组M2的另一端公共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0019]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0020]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接在继电器与副绕组之间的线路上。[00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偏心气隙的磁通畸变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的缺陷。二是由于无偏心气隙,电动机可正反转,增加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另外由于采用分定子的结构,分定子专用绕线机的速度快,用铜或铝线材少,节省了工时节约了材料。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启动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启动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6]如图1所示,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包括定子1、主绕组11、副绕组12、 永磁转子2和启动装置,所述定子1由二个分定子3构成,分定子3的槽数31是3的倍数, 定子的槽数总和为6的倍数;如图1所示,分定子3的槽数为6个,定子的槽数总和为12个; 所述定子齿32与永磁转子2无偏心气隙33。[0027]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采用分布式绕组绕法,主绕组与副绕组的槽数比为2比 1,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按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反向绕主绕组、反向绕副绕组,…依序排列。[0028]所述主绕组与副绕组采用90°电气角。[0029]所述主绕组、副绕组都绕在定子轭部34。[0030]如图2所示,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IC,第一三极管Tl、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 ;所述第一三极管Tl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基极与单片机IC连接,发射极与副绕组M2连接,副绕组M2另一端与负极连接;[0031]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主绕组Ml — 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0032]第一续流二极管Dl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0033]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0034]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IC连接、另一端与副绕组M2和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之间的电路连通。相位检测线取副绕组M2的反电动势。[0035]电动机在启动时,单片机IC驱动,触发第一三极管Tl基极,第一三极管Tl基极有信号,第一三极管Tl导通,第一三极管Tl导通后,副绕组使永磁转子转动,当永磁转子转到有利于主绕组驱动的相角时,相位检测线将信号传递到单片机IC ;随后单片机IC使由第二和第五三极管工作,接着第四和第三三极管工作,第二和第五三极管工作这样循环,电机连续正向转动。若电动机要实现反向转动,则先由第四和第三三极管工作,接着第二和第五三极管工作,第四和第三三极管工作这样循环。所述三极管也可以使用MOSFET、IGBT等各种功率管替代。[0036]如图3所示,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IC、继电器Si、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 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 ;[0037]所述继电器Sl与单片机IC连接;[0038]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连接;第二三极管和2 和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与单片机IC连接;[0039]第一续流二极管Dl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0040]所述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 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0041 ] 主绕组Ml和副绕组M2分别与继电器Sl连接,主绕组Ml和副绕组M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0042]主绕组Ml —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0043]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0044]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IC连接、另一端接在继电器Sl与副绕组M2之间的线路上。[004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包括定子、主绕组、副绕组、永磁转子和启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由至少二个分定子构成,分定子的槽数是3的倍数,定子的槽数总和为6的倍数;所述定子齿与永磁转子无偏心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采用分布式绕组绕法,主绕组与副绕组的槽数比为2比1,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按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反向绕主绕组、反向副绕组、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依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与副绕组在定子上采用90°电气角分别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 副绕组都绕在定子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第一三极管Tl、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 T5 ;所述第一三极管Tl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基极与单片机连接,发射极与副绕组M2连接,副绕组M2另一端与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主绕组Ml —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三极管T2、T3、T4、T5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Dl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副绕组M2和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之间的电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继电器、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 ;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连接;第二三极管和2和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Dl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主绕组Ml和副绕组M2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连接,主绕组Ml和副绕组M2的另一端公共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 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接在继电器与副绕组之间的线路上。
专利摘要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包括定子、主绕组、副绕组、永磁转子和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由至少二个分定子构成,分定子的槽数是3的倍数,定子的槽数总和为6的倍数;所述定子齿与永磁转子无偏心气隙。一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偏心气隙的磁通畸变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的缺陷。二是由于无偏心气隙,电动机可正反转,增加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另外由于采用分定子的结构,分定子专用绕线机的速度快,用铜或铝线材少,节省了工时节约了材料。
文档编号H02K16/00GK202260921SQ20112032923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杨宇元, 杨宇文 申请人:廖岳威, 王誉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