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367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用于将电缆连接至电气设备上的电缆终端的组装方法,特别是,涉及ー种将具有绝缘保护功能的电缆终端的组装方法、以及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
背景技术
包括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电缆附件是输变电电缆线路中的重要部件,其中电缆終端一般应用在电缆与例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气体绝缘开关(GIS)等电器设备的连接处,而中间接头一般应用在两条电缆的连接处。电缆终端的作用是分散电缆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场,保护电缆不被击穿,可以防止在运行条件下水分及导电介质侵入绝缘套管并进一步与电缆的导体部分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破坏电缆在接头部分的绝缘性能,确保电缆长期有效地安全运行。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大部分事故是电缆附件引起的,所以在电缆与例如 接头附件的质量好坏,对整个输变电的安全可靠十分重要。目前,已研发了多种技术实现电缆连接处的保护。如在申请号为CN85109479. I中国专利公开了ー种热缩套管结合热熔胶,其中电缆密封胶与冷缩套管配合使用,以增加冷缩套管的绝缘性能。在现有技术的电缆终端装置200中,密封胶与冷缩套管的配合使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I).密封胶和填充胶首先缠绕到电缆接头处,然后再把冷缩管的橡胶本体安装到密封胶和填充胶以及电缆绝缘的外面,目前的密封胶和填充胶主要以EPDM密封胶和填充胶为主。这种方法安装较复杂,对安装人员的操作要求也较高;2).密封胶和冷缩管在エ厂内就被预制成一体,密封胶填充在冷缩管橡胶本体和支撑管的中间,在安装时只需将支撑管抽去即可。这种方法安装简便,操作简单。但是对于密封胶的要求非常高,首先,密封胶被预制在冷缩管橡胶本体(硅橡胶)和支撑管的中间,会收到扩张后(一般扩张3左右倍)的冷缩管橡胶本体比较大的压力,但是根据工作条件的要求,在存贮期内(2-3年),密封胶不能渗入支撑管的缝隙中,更不能变干,老化等,也即可塑度要小,同时耐候性要好,但是在安装到电缆连接处后,仍要求密封胶有一定的可塑度,以填充空隙,隔绝空气、水汽等;其次,在安装抽去支撑管时,密封胶要能够粘在橡胶本体上,不脆裂,不随支撑管的枝条被抽出、移动,这就要求密封胶和支撑管的材料(多用聚烯烃如PE和PP等)之间的粘附カ要小,但是密封胶和橡胶本体(硅橡胶)之间要有一定的粘附カ;最后,密封胶中的塑化剂、填料等不能滲透入橡胶本体以及支撑管材料中。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和其它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利用该组件以简单的组装过程在现场安装电缆终端,并且电缆终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电击穿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包括螺旋管状的支撑管,包括相対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拉线;第一密封胶,邻近所述第二端环形地粘结在所述支撑管的外围;第二密封胶,环形地包覆在所述第一密封胶的外围;以及可收缩套管,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可收缩套管内,所述第二密封胶被所述可收缩套管的一端的边缘覆盖;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胶与所述可收缩套管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一密封胶与第二密封胶之间的粘附カ都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胶与所述支撑管之间的粘附力。在上述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中,所述支撑管由聚烯烃制成,所述第一密封胶为有机硅密封胶,所述可伸缩套管由硅橡胶材料或者こ丙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密封胶由聚烯烃橡胶制成。在上述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中,所述聚烯烃橡胶为三元こ丙橡胶和丁基橡胶中的至少ー种。 在上述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中,所述第二密封胶在所述电缆终端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在所述电缆终端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在上述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胶的所述宽度为一般为3-6厘米,所述第二密封胶的所述宽度比第一密封胶窄O. 5-lc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利用作为第一密封胶的有机硅密封胶和作为第二密封胶的聚烯烃橡胶密封胶在可塑度、塑化剂、触变性方面的不同,以及对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的可收缩套管和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支撑管的粘附カ的不同,将两者结合并应用于电缆终端的密封。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可在エ厂预制而成,在现场与电缆和終端接头组装成电缆终端,从而简化组装电缆终端的程序,使电缆终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电击穿性能。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

图I是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制成的电缆终端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图I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的组装方法过程中所使用的支撑管的实施例的意图;图4是在支撑管上包覆了两种密封胶之后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的剖示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将图5中绝缘套管和两层密封胶安装到电缆和終端接头后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參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掲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成部分。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终端100的简易剖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用于将承载诸如10千伏以上电压的电缆I通过终端接头2与例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气体绝缘开关(GIS)等高压电器设备连接(未示出)。參见图I和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制成的电缆终端100包括电缆1,具有导电芯线部分11 ;终端接头2,用于连接至电气设备,通过将导电芯线部分11插入終端接头2的连接孔21,終端接头2与电缆I电连接;例如具有冷缩性的可收缩套管3,通过利用支撑管4 (下面将进ー步描述)使得可收缩套管3紧密包覆在电缆I的一部分和终端接头2的一部分上,电缆I和终端接头2的连接部位于可收缩套管3内,以对所述连接部位进行保护;第一密封胶5,环形地粘结在终端接头2的外围;以及第ニ密封胶6,环形地包覆在第一密封胶5的外围,并且被可收缩套管3的一端的边缘覆盖,例如完全覆盖。在可收缩套管3的外围设有一体地径向延伸的伞裙结构31。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形成电缆终端100的组件,包括螺旋管状的支撑管4,包括相対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拉线41 ;第一密封胶5,邻近所述第二端环形地粘结在支撑管4的外围;第二密封胶6,环形地包覆在第一密封胶5的外围;以及可收缩套管3,支撑管4的第一端插入可收缩套管3内,第二密封胶6被可收缩套管4的一端的边缘覆盖。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100中,第二密封胶6与可收缩套管3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一密封胶5与第二密封胶6之间的粘附カ都大于第一密封胶5与支撑管4之间的粘附力。如图3示出了一种支撑管4的示例性实施例,该支撑管4为螺线支撑管,这种螺线支撑管是利用PE或PP作为材质的帯状支撑条通过缠绕成螺旋管而制成的,并包括从螺线支撑管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拉线41,通过在第二端拉动拉线41,可使该螺线支撑管从第一端依次解脱并变成线形结构,并最终使螺线支撑管完全消失。下面參照图4-7和I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电缆终端100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4所示,在支撑管4的外壁上环形地包覆ー层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第一密封胶5 ;在第一密封胶5上环形地包覆第二密封胶6 ;如图5所示,将支撑管4插入可收缩套管3,并且,如图6所示,第二密封胶5被可收缩套管3的一端的边缘完全覆盖。一般而言,支撑管4的直径大于可收缩套管3在自然状态下的直径,这样,由于支撑管4的刚性支撑カ和可收缩套管3的弾性可扩张特性,支撑管4插入可收缩套管3的状态下,可收缩套管3处于弹性扩张状态。也就是说,可收缩套管3紧密地包覆在支撑管4上,而且第一密封胶5贴附在支撑管4的外围,而第二密封胶6粘附在可收缩套管3 —端附近的内壁上。之后,如图7所示,将已电连接的电缆I和终端接头2插入支撑管4,其中使得电缆I和終端接头2的连接部位于支撑管内,并且粘附有第二密封胶6的可收缩套管3的一端位于终端接头2的外部的预定位置;之后,通过拉动支撑管4的拉线41从可收缩套管3中抽出支撑管4,即使螺旋管状的支撑管4逐渐消失并变成线状结构。随着支撑管4从可收缩套管3中抽出,或者随着螺旋管状的支撑管4逐渐消失,可收缩套管3由于弹性恢复而逐渐紧密包覆在电缆I和终端接头2上。[0028]由于第二密封胶6与可收缩套管3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一密封胶5与第二密封胶6之间的粘附カ都大于第一密封胶5与支撑管4之间的粘附力,在拉动支撑管4的过程中,第一密封胶5将脱离支撑管4,并且最终使第一密封胶5和第二密封胶6被夹在可伸缩套管3和終端接头2之间,从而形成如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100。第一密封胶5和第二密封胶6可以防止在运行条件下水分及导电介质侵入绝缘的可收缩套管3并进ー步与电缆的导电芯线部分11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破坏电缆I在与終端接头2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绝缘性能,确保电缆I长期有效地安全运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100及其组装方法的进ー步的实施例,支撑管3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第一密封胶5为有机硅密封胶,可伸缩套管3由硅橡胶材料或者こ丙橡胶材料制成,第二密封胶6由聚烯烃橡胶制成。进ー步地,聚烯烃橡胶为三元こ丙橡胶和丁基橡胶中的至少ー种。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上述各种部分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只要这些材料能够保证第二密封胶6与可收缩套管3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一密封胶5与第二密封胶6之间的粘附カ都大于第一密封胶5与支撑管4之间的粘附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的实施例,第二密封胶6包覆在第一密封胶5的大致中间位置,且第二密封胶6在电缆终端100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密封胶5在电缆终端100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这样,在组装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100的过程中,可以确保第二密封胶6不会与支撑管4接触。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胶的所述宽度为3-6厘米,所述第二密封胶的所述宽度比第一密封胶窄O. 5-1厘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终端100及其组装方法的上述各种实施例,利用作为第一密封胶5的有机硅密封胶和作为第二密封胶6的聚烯烃橡胶密封胶在可塑度、塑化剂、触变性方面的不同,以及对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的可收缩套管3和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支撑管的粘附カ的不同,将两者结合并应用于电缆终端100的密封。有机硅密封胶对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支撑管4的粘附カ很小,而由聚烯烃橡胶密封胶对冷缩性可收缩套管3具有较强的粘附力。这样,在支撑管4的特定位置上包覆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有机硅密封胶,再在有机硅密封胶上包覆一层宽度稍小的聚烯烃的密封胶,最后将可收缩套管3扩张到包覆有两层密封胶的支撑管4上,之后,只需将支撑管4抽去,就可将冷缩性可收缩套管3和两层密封胶同时安装到电缆I与终端接头2的连接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电缆终端100及其组装方法。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包括 螺旋管状的支撑管,包括相対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拉线; 第一密封胶,邻近所述第二端环形地粘结在所述支撑管的外围; 第二密封胶,环形地包覆在所述第一密封胶的外围;以及 可收缩套管,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可收缩套管内,所述第二密封胶被所述可收缩套管的一端的边缘覆盖;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胶与所述可收缩套管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一密封胶与第二密封胶之间的粘附カ都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胶与所述支撑管之间的粘附力。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管由聚烯烃制成,所述第一密封胶为有机硅密封胶,所述可伸缩套管由硅橡胶材料或者こ丙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密封胶由聚烯烃橡胶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其中,所述聚烯烃橡胶为三元こ丙橡胶和丁基橡胶中的至少ー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胶在所述电缆终端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在所述电缆终端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胶的所述宽度为一般为3-6厘米,所述第二密封胶的所述宽度比第一密封胶窄O. 5-lcm。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包括螺旋管状的支撑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拉线;第一密封胶,邻近第二端环形地粘结在所述支撑管的外围;第二密封胶,环形地包覆在第一密封胶的外围;以及可收缩套管,支撑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可收缩套管内,第二密封胶被所述可收缩套管的一端的边缘覆盖。第二密封胶与所述可收缩套管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第一密封胶与第二密封胶之间的粘附力都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胶与所述支撑管之间的粘附力。用于形成电缆终端的组件可在工厂预制而成,在现场安装电缆终端,从而简化组装电缆终端的程序。
文档编号H02G15/04GK202455023SQ20112051266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李玉刚, 杨立章, 谢雄春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