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87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传输线串联以隔离传输线上高压突波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I及图2,是一种现有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900,其用以设置于传输线(图未示)上以防止室外的高压突波通过传输线传递至室内的电子、电器产品而造成电子、电器产品的损坏。高压突波保护装置900包含一个外端部壳体91、一个内端部壳体92、一个传输件93、一根导线94、一个管体95、多个电容961、962,及多个电感971、972。外端部壳体91及内端部壳体92分别为外接地及内接地。传输件93用以接收外部信号。导线94用于传递传输件93接收的外部信号。管体95供导线94穿伸通过并电连接外端部壳体91且邻近 于电感971、972。电容961、962的两端分别导通于外端部壳体91及内端部壳体92。现有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电容961、962通过锥形金属弹片991、992、993、994、传导件981、982及管体95导通于外端部壳体91及内端部壳体92。其中,电容961的两端分别通过锥形金属弹片991、992导通于外端部壳体91 ;电容962的一端通过锥形金属弹片993、传导件981及管体95导通于外端部壳体91,另一端通过锥形金属弹片994、传导件982导通于内端部壳体92。如同一般的电子装置朝向效能提升、体积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本实用新型要探讨的主题即在于如何发展出一种尺寸较小且突波隔离效果更佳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且突波隔离效果较佳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串接于一条第一传输线及一条第二传输线间并用以隔离该第一传输线上的高压突波;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包含—个壳体单兀,界定一个内部空间并包括一个输入端金属壳体及一个输出端金属壳体;一个传输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内且包括一条电连接于该第一传输线与该第二传输线间的第三传输线;及一个隔离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内且包括一个金属管体,电连接于该输入端金属壳体且供该第三传输线穿伸通过并能与该第三传输线耦合而产生互感,—个电感器,用以与该金属管体稱合而产生互感,一个环形电容器,套设于该金属管体且具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电连接于该输出端金属壳体,及—个第一环形金属件,套设于该金属管体并接触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使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通过该第一环形金属件电连接于该金属管体。[0012]较佳地,该隔离单元还包括一个第二环形金属件,该第二环形金属件接触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二端面及该输出端金属壳体,使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二端面通过该第二环形金属件电连接于该输出端金属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环形电容器分别通过第一环形金属件及第二环形金属件电连接于输入端金属壳体及输出端金属壳体,能有效缩小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尺寸,并进而能在较小的尺寸下设置更佳数目的电感器及环形电容器,使高压突波保护装置隔离高压突波的效果提升。

图I是现有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现有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壳体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传输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隔离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及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局部隔离单元的立体分解图,显示隔离单元的一个电感器、一个环形电容器、一个第一环形金属件及一个第二环形金属件的细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发明,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3及图7,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高压突波保护装置串接于一条第一传输线81及一条第二传输线82间并用以隔离第一传输线81上的高压突波。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包含一个壳体单元100(参阅图4)、一个传输单元200(参阅图5)及一个隔离单元300 (参阅图6)。参阅图3、图4及图7,壳体单元100界定一个内部空间101并包括一个输入端金属壳体11、一个输出端金属壳体12、一个第一接合件13,及一个第二接合件14。输入端金属壳体11及输出端金属壳体12分别为外接地及内接地。输入端金属壳体11形成有螺纹,供第一传输线81螺设。输出端金属壳体12包括一个管体部121及一个连接于管体部121的端部122,端部122形成有螺纹,供第二传输线82螺设。第一接合件13设置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并用以使输入端金属壳体11接合于输出端金属壳体12的管体部121,此外,第一接合件13是以绝缘材质制成,用以隔离输入端金属壳体11及输出端金属壳体12。第二接合件套设于第一接合件13与管体部121的接合处以进一步限制第一接合件13相对于管体部12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件13是以埋入射出成形的方式设置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参阅图3、图5及图7,传输单兀200设置于内部空间101内并用于将第一传输线81上的信号传送至第二传输线82。传输单元200包括一条第三传输线201、一个基板21、一个耦合电容器22、一个第一定位件23、一个第二定位件24、一个第三定位件25、一个第四定位件26、一个第五定位件27、一个第一传输件28,及一个第二传输件29。第一定位件23、第二定位件24、第三定位件25、第四定位件26及第五定位件27是由绝缘材质制成,第一传输件28及第二传输件29是由可导电的金属材质制成。第五定位件27呈管状并设置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内。第四定位件26设置于第五定位件27内并用以导引第一传输线81的芯线811。第一传输件28 —端设置于第四传输件并用于接触第一传输线81的芯线811以接收第一传输线81上的信号。第三传输线201电连接于该第一传输线81与该第二传输线82间,其一端设置于第一传输件28,另一端设置于基板21,以将第一传输件28接收的信号传递至基板21。基板21供稱合电容器22设置于其上。稱合电容器22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三传输线201。第二传输件29 —端连接于基板21并电连接于耦合电容器22的另一端,且用以接触第二传输线82的芯线821。借此,基板21接收的信号可通过耦合电容器22及第二传输件29传送至第二传输线82的芯线821。第一定位件23连接于基板21且具有一个座本体 231,及二个凸设于座本体231的扣合件232。这些扣合件232用以扣合于基板21,使第一定位件23与该基板21连接。第一定位件23的作用后面再行补述。第二定位件24形成有一个定位槽241,及一个连通定位槽241的导引槽242。定位槽241供基板21的一侧端部122插置定位,导引槽242供第二传导件穿伸通过。第三定位件25连接于第二定位件24并容置于输出端金属壳体12的端部122,其用以导引第二传输线82的芯线821与第二传输件29接触,使信号可通过第二传输件29传送至第二传输线82。参阅图3、图6及图7,隔离单元300设置于内部空间101内且包括一个金属管体3、二个电感器44、环形电容器51、52、53、第一环形金属件61、62、63、第二环形金属件64、65、一个环形垫圈71、一个隔离件72,及一个承载件73。环形电容器51的数量为二个,第一环形金属件61的数量为二个,第二环形金属件64的数量为二个。金属管体3—端设置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以电连接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金属管体3供第三传输线201穿伸通过。金属管体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定位件23,以避免与基板21产生相对活动。金属管体3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铜管镀镍制成。金属管体3能与第三传输线201耦合而产生互感。参阅图7及图8,电感器4设置于输出端金属壳体12的管体部121内,并可供金属管体3穿伸通过。电感器4用以与金属管体3耦合而产生互感,借以增加隔离单元300的电感量。各电感器4具有一个芯体41,及一个包覆芯体41的载体42。芯体41可以是例如铁粉芯,但不以此为限。载体42界定一个第一容置空间401,及一个连通于第一容置空间401的第二容置空间402。于本实施例中,各载体42具有一个包覆芯体41的本体部43、一个由本体部43的一个外端面431向外延伸的第一围绕壁44,及一个由第一围绕壁44的一个外端面441向外延伸的第二围绕壁45。本体部43的外端面431及第一围绕壁44的一个内周面442共同界定第一容置空间401。第一围绕壁44的外端面441及第二围绕壁45的一个内周面452共同界定第二容置空间402。各环形电容器51套设于金属管体3且位于其中一个对应的电感器4的第二容置空间402内并抵接第一围绕壁44的外端面441。各环形电容器51具有一个第一端面511及一个第二端面512。各第一环形金属件61套设于金属管体3并位于其中一个对应的电感器4的第一容置空间401内。各第一环形金属件61接触其中一个对应的环形电容器51的第一端面511,使各环形电容器51的第一端面511通过对应的第一环形金属件61电连接于金属管体3,进而电连接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环形金属件61呈C形,并形成一个供金属管体3穿设的第一中心穿孔601,及一个使第一中心穿孔601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狭缝602。第一中心穿孔601的直径略小于金属管体3的外径,以确保第一环形金属件61的内周缘与金属管体3的外壁面接触。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各第一环形金属件61包括一个界定出第一中心穿孔601与第一狭缝602的第一金属环片611、二个由第一金属环片611朝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511方向弯折延伸并与第一端面511抵接的第一接触弹片612,及二个由第一金属环片611朝远离环形电容器5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弹片613。第一接触弹片612用以确保第一环形金属件61与环形电容器51的第一端面511接触。第三接触弹片613则用以确保当第一环形金属件61以反向套设于金属管体3时,第一环形金属件61仍能通过第三接触弹片 613接触环形电容器51的第一端面511而与环形电容器51的第一端面511电连接。在另一实施态样中,第一环形金属件61只具有一个第一接触弹片612。各第二环形金属64件抵接于其中一个对应的电感器4的第二围绕壁45的个一外端面451。并接触其中一个对应的环形电容器51的第二端面512及输出端金属壳体12,使环形电容器51的第二端面512通过第二环形金属件64电连接于输出端金属壳体12。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环形金属件64呈C形,并形成一个供金属管体3穿伸通过的第二中心穿孔603,及一个使第二中心穿孔603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狭缝604。第二环形金属件64的外径略大于管体部121的内径,以确保第二环形金属件64的外周缘与管体部121的内壁面接触。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各第二环形金属件64包括一个界定出第二中心穿孔603与第二狭缝604的第二金属环片641、二个由第二金属环片641朝环形电容器51的第二端面512方向弯折延伸并与第二端面512抵接的第二接触弹片642,及二个由第二金属环片641朝远离环形电容器5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四接触弹片643。第二接触弹片642用以确保第二环形金属件64与环形电容器51的第二端面512接触。第四接触弹片643则用以确保当第二环形金属件64以反向设置于管体部121时,第二环形金属件64仍能通过第四接触弹片643接触环形电容器51的第二端面512而与环形电容器51的第二端面512电连接。在另一实施态样中,第二环形金属件64只具有一个第二接触弹片642。环形电容器52邻近其中一个环形电容器51及第二环形金属件64。环形电容器52通过与其邻近的第二环形金属件64电连接于输出端金属壳体12,并通过第一个环形金属件62电连接于金属管体3,进而电连接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隔离件72套设于金属管体3并位于环形电容器52及与其邻近的环形电容器51间,隔离件72用于将环形电容器51与环形电容器52隔离。环形电容器53邻近其中一个电感器4,其通过第二环形金属件65电连接于输出端金属壳体12,并通过第一环形金属件63电连接于金属管体3,进而电连接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环形电容器53及第一环形金属件63容置于承载件73内,承载件73抵接第一定位件23的座本体231,其结构与电感器4的载体42相近,只是未包覆芯体41。[0036]环形电容器52、53与环形电容器51的结构相同,第一环形金属件62、63与第一环形金属件61的结构相同,第二环形金属件65与第二环形金属件64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环形电容器52、53、第一环形金属件62、63及第二环形金属件65的细部结构。环形电容器52、53是用以增加隔离单元300的电容值。值得一提的是,与现有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见图I及图2)相比,本实施例减少了多个传导件,且增加两个电容器,所以能有效减少高压突波保护的尺寸,且提升隔离单元300的隔离效果。另外,环形垫圈71设置于环形电容器52的一个端面上,其用以防止高压电弧的产生。补充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态样中,电感器4、环形电容51、第一环形金属件61及第二环形金属件64的数量只为一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环形电容器51、52、53分别通过第一环形金属件61、62、63及第二环形金属件64、65、66电连接于输入端金属壳体11及输出端金属壳体12,能有效缩小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尺寸,并进而能在较小的尺寸下设置更佳数量的电感器及环形电容器,使高压突波保护装置隔离高压突波的效果提升,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突波保护装置,串接于一条第一传输线及一条第二传输线间并用以隔离该第一传输线上的高压突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包含 一个壳体单兀,界定一个内部空间并包括一个输入端金属壳体及一个输出端金属壳体; 一个传输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内且包括一条电连接于该第一传输线与该第二传输线间的第三传输线;及 一个隔离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内且包括 一个金属管体,电连接于该输入端金属壳体且供该第三传输线穿伸通过并能与该第三传输线耦合而产生互感, 一个电感器,用以与该金属管体耦合而产生互感, 一个环形电容器,套设于该金属管体且具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电连接于该输出端金属壳体,及 一个第一环形金属件,套设于该金属管体并接触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使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通过该第一环形金属件电连接于该金属管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单元还包括一个第二环形金属件,该第二环形金属件接触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二端面及该输出端金属壳体,使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二端面通过该第二环形金属件电连接于该输出端金属壳体。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环形金属件形成一个供该金属管体穿设的第一中心穿孔,及一个使该第一中心穿孔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狭缝,该第一中心穿孔的直径略小于该金属管体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环形金属件包括一个界定出该第一中心穿孔与该第一狭缝的第一金属环片,及一个由该第一金属环片朝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方向弯折延伸并与该第一端面抵接的第一接触弹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端金属壳体具有一个用以容置该第二环形金属件的管体部,该第二环形金属件形成一个供该金属管体穿伸通过的第二中心穿孔,及一个使该第二中心穿孔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狭缝,该第二环形金属件的外径略大于该管体部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环形金属件包括一个界定出该第二中心穿孔与该第二狭缝的第二金属环片,及一个由该第二金属环片朝该环形电容器的第二端面方向弯折延伸并与该第二端面抵接的第二接触弹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感器具有一个芯体,及一个包覆该芯体的载体,该载体界定一个用以供该第一环形金属件容置的第一容置空间,及一个连通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并用以供该环形电容器容置的第二容置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具有一个包覆该芯体的本体部、一个由该本体部的一外端面向外延伸的第一围绕壁,及一个由该第一围绕壁的一外端面向外延伸的第二围绕壁,该本体部的外端面及该第一围绕壁的一个内周面共同界定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围绕壁的外端面及该第二围绕壁的一个内周面共同界定该第二容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环型金属件抵接于该第二围绕壁的一个外端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突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单元还包括一个连接该金属管体的第一定位件、一个连接于该第一定位件的基板,及一个设置于该基板的耦合电容器,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个座本体,及二个凸设于该座本体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用以扣合于该基板,使该第一定位件与该基板连接,该耦合电容器电连接于该第三传输线。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突波保护装置,串接于一条第一传输线及一条第二传输线间并用以隔离第一传输线上的高压突波,其包含一个壳体单元、一个传输单元及一个隔离单元。壳体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金属壳体及一个输出端金属壳体。隔离单元包括一个金属管体、一个环形电容器及一个第一环形金属件。金属管体电连接输入端金属壳体。环形电容器套设于金属管体且具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第二端面电连接输出端金属壳体。第一环形金属件套设于金属管体并接触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通过第一环形金属件使环形电容器的第一端面电连接于金属管体能有效缩小高压突波保护装置的尺寸。
文档编号H02J3/01GK202586348SQ2012202169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陈博义 申请人:世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