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432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机绕线结构中的槽数为Z=18,极数为2P=8,相数为m=3,每极每相槽数q=18/ (8*3) =3/4,故为分数槽,槽距角为a=4*360/18=80 (电角度),每极槽数T=18/8=9/4(槽)。根据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即均匀原则、对称原则、电势相加原则,只有将定子槽及槽内导体按照极数平均划分到每个极域,才能形成均匀对称的的三项旋转磁势。如图1所示,目前8极相序排列方式配合6极的转子,即减少了一对极,而绕组分布却不变,则破坏了上述三个原则,导致无法形成三项旋转磁势,磁势为零,使得诱起电压为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使得诱起电压为不为零,形成均匀对称的三项旋转磁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每一相线的结束位与起始位一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结构诱起电压为不为零,形成均匀对称的三项旋转磁势;同时绕组电耗大幅降低,电机发热量小,能效以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图1为原有电机绕线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绕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槽数Ζ=18,极数2Ρ=6,相数m=3,每极每相槽数q=18/(6*3)=l,故为整数槽,槽距角为a=3*360/18=60(电角度),每极槽数T=18/6=3(槽)。该结构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每一相线的结束位与起始位一致。各相所述的槽号按相线顺序排列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线的结束位与起始位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绕线结构,包括三相线,三相线之间相互间隔一个槽数起始,每一相线每隔两个槽数再次嵌装排列。每一相线的结束位与起始位一致。该结构诱起电压为不为零,形成均匀对称的三项旋转磁势;同时绕组电耗大幅降低,电机发热量小,能效以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H02K3/28GK202978495SQ2012205340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徐振惠 申请人: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