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7923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部件的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机的碳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机碳刷,通过碳刷握和碳刷盖安装在电机上,碳刷握和碳刷盖通过螺纹相互连接,碳刷盖因是塑料制成的,电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碳刷盖会变脆。在更换碳刷的过程中,用螺丝刀一拧,变脆后的碳刷盖就很容易破碎,因此常常需要更换碳刷盖。另外碳刷握和碳刷盖之间螺纹会夹杂灰尘,导致很难拧开碳刷盖,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碳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碳刷装置,包括碳刷盖、碳刷盖外圆面、圆柱、圆筒、碳刷握内圆面、弹性体、内腔、L型槽、半圆槽,所述圆筒通过碳刷盖外圆面固定连接在碳刷盖上,圆筒侧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圆柱,所述内腔包覆固定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槽,所述L型槽的末端连接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在内腔中呈反对称设置,所述碳刷盖外圆面和碳刷握内圆面相配合,所述圆筒和内腔相配合。所述的弹性体由弹性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碳刷盖上有圆柱,不用螺纹连接,就可以将碳刷很好地安装在电机上,旋动一下碳刷盖就可以更换碳刷,节省了更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方便耐用,仅需简单机械加工,即可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碳刷盖1、碳刷盖外圆面2、圆柱3、圆筒4、碳刷握内圆面5、弹性体6、内腔7、L型槽8、半圆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碳刷装置由碳刷盖1、碳刷盖外圆面2、圆柱3、圆筒4、碳刷握内圆面5、弹性体6、内腔7、L型槽8和半圆槽9组成。所述圆筒4通过碳刷盖外圆面2固定连接在碳刷盖I上,圆筒4侧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圆柱3,所述内腔7包覆固定有弹性体6,所述弹性体6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槽8,所述L型槽8的末端连接有半圆槽9,所述半圆槽9在内腔7中呈反对称设置,所述碳刷盖外圆面2和碳刷握内圆面5相配合,所述圆筒4和内腔7相配合。所述的弹性体6由弹性塑料制成。[0012]因碳刷盖外圆面2和碳刷握内圆面5相配合,圆筒4和内腔7相配合,因此碳刷盖I严密贴合在弹性体6上,圆柱3在L型槽8中经过旋动,最后到达半圆槽9中,这样碳刷就固定安装在电机上。给电机更换碳刷时,先向下压碳刷盖1,弹性体6变形,再旋动碳刷盖1,圆柱3进入L型槽8,然后拿出碳刷盖I即可。更换好碳刷后,盖上碳刷盖1,圆柱3进入L型槽8,再向下压碳刷盖1,弹性体6变形,然后按相反方向旋动碳刷盖1,圆柱3就置于半圆槽9内,碳刷就很好地安装在电机上。
权利要求1.一种碳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碳刷装置包括碳刷盖(I)、碳刷盖外圆面(2)、圆柱(3)、圆筒(4)、碳刷握内圆面(5)、弹性体(6)、内腔(7)、L型槽(8)、半圆槽(9),所述圆筒(4)通过碳刷盖外圆面(2)固定连接在碳刷盖(I)上,圆筒(4)侧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圆柱(3),所述内腔(7)包覆固定有弹性体(6),所述弹性体(6)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槽(8),所述L型槽(8)的末端连接有半圆槽(9),所述半圆槽(9)在内腔(7)中呈反对称设置,所述碳刷盖外圆面(2)和碳刷握内圆面(5)相配合,所述圆筒(4)和内腔(7)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体(6)由弹性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刷装置,所述碳刷装置包括碳刷盖、碳刷盖外圆面、圆柱、圆筒、碳刷握内圆面、弹性体、内腔、L型槽、半圆槽,所述圆筒通过碳刷盖外圆面固定连接在碳刷盖上,圆筒侧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圆柱,所述内腔包覆固定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槽,所述L型槽的末端连接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在内腔中呈反对称设置,所述碳刷盖外圆面和碳刷握内圆面相配合,所述圆筒和内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节省了更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方便耐用。
文档编号H02K5/14GK202931084SQ20122063213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李权玺 申请人:李权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